将有粘结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的做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605211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70627.0

申请日:

2004.07.26

公开号:

CN1727600A

公开日:

2006.02.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C 5/08申请日:20040726授权公告日:20070725终止日期:2012072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C5/08(2006.01); E04C5/12(2006.01)

主分类号:

E04C5/08

申请人: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发明人:

仝为民; 王丰; 王建奎; 李亚文; 张然; 王棣彬; 王玉

地址:

100039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3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有粘结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的做法。它是结合有粘结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各自在结构受力和施工上的特点,创造出一种新式的预应力施工工艺,即在靠近预应力张拉端的部位设置一种转换装置,主要由封闭管(1)、柔性材料(2)、钢绞线(3)、防锈润滑套管(4)、波纹管(5)等材料和部件组成。采用本发明,对于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结构,在张拉端处钢筋非常密集,锚具又不宜外露的工程上有着非常实用的使用效果。采用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地降低预应力的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将有粘结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的做法,该做法 所使用的部件和材料主要包括封闭管(1)、柔性材料(2)、钢绞线(3)、 防锈润滑套管(4)和波纹管(5)等,其特征在于将波纹管(5)的管端 设置在靠近预应力张拉端1米~2米处的位置;预应力钢绞线(3)穿入波 纹管(5),然后从所述的波纹管(5)管端的管口内穿出,并逐根穿入涂 有防锈润滑油脂的套管(4)内;在波纹管(5)本体靠近管口之处的位置 安装灌浆管(6)和塑料盖板(7),然后在波纹管(5)管口设置封闭管(1); 预应力钢绞线(3)的裸露处和被套管(4)套裹的结合部位置于封闭管(1) 内;封闭管(1)内填充柔性材料(2),封闭钢绞线(3)的裸露部位和套 管(4)溢出的防锈润滑油脂,然后对封闭管(1)进行固定。

说明书


将有粘结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的做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粘结预应力结构的张拉端按照通常的做法是由预应力钢绞线、群锚、喇叭管和螺旋筋组成。由于群锚、喇叭管和螺旋筋体积较大,在工程应用中又常设置在梁柱节点等钢筋密集区域,所以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张拉端摆放不下锚具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造成施工困难而且常常在不得以的情况下将锚具和喇叭管摆放在结构的外面,致使建筑的外立面和装修都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将有粘结预应力张拉端过渡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的做法。本发明由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封闭管、柔性材料、套管及锚具等部件组成。通过在靠近张拉端部位设置过渡部件的方式,让有粘结预应力张拉的端部改变成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从而方便了预应力张拉端锚具的分散和排布,便于预应力钢绞线通过钢筋密集区域,使得张拉端的安装施工方便易行,并满足建筑对外立面和装修的要求。本发明是解决有粘结预应力张拉端锚点不易排布等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方案实现的。首先按照有粘结预应力的施工工艺,放置预应力波纹管。波纹管的管端设置在靠近预应力张拉端1米~2米处的位置。在此位置,预应力钢绞线从波纹管的管口内伸出,并逐根穿入涂有防锈润滑油脂的塑料(聚乙烯)套管内。在靠近波纹管管口之处的位置安装灌浆管,然后在波纹管管口的位置对钢绞线实施密封处理和固定,形成一个过渡性的封闭管地构造形式。该封闭管内填充柔性材料,用于封闭钢绞线的裸露部位和塑料套管溢出的防锈润滑油脂。通过此种封闭管的构造形式,实现有粘结预应力到无粘结预应力的过渡,让有粘结预应力张拉端转换成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

    将有粘结预应力张拉端改成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的有益效果是:1、发挥了有粘结预应力结构的受力优势和无粘结预应力的便于施工的优势;2、这种做法特别适用于以跨中控制的大跨度预应力梁板结构,特别是大跨度有粘结预应力梁,在梁柱节点处钢筋又非常密集的工程;3、大大降低了预应力的施工难度,同时预应力的锚具也可以分散布置,方便了预应力张拉端锚具的排布,张拉端的安装施工方便易行;4、张拉端部位可以满足建筑对外立面和装修的要求。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将有粘结预应力张拉端转换成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做法的构造示意图。图中序号分别为封闭管(1)、柔性材料(2)、钢绞线(3)、防锈润滑套管(4)、波纹管(5)、灌浆孔道(6)、塑料盖板(7)。图中左侧所示部位是有粘结预应力波纹管(5);中间与波纹管相连的部位是封闭管(1)的构造形式,即有粘结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的过渡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发明主要由封闭管(1)、柔性材料(2)、钢绞线(3)、防锈润滑套管(4)、波纹管(5)等材料和部件组成。波纹管(5)的管端设置在靠近预应力张拉端1米~2米处的位置。预应力钢绞线(3)从波纹管(5)的管口内伸出,并逐根穿入涂有防锈润滑油脂的套管(4)内。在靠近波纹管(5)管口之处的位置安装灌浆管(6)和塑料盖板(7),然后在波纹管(5)管口的位置设置封闭管(1)。预应力钢绞线(3)的裸露处和被套管(4)套裹的结合部位置于封闭管(1)内。在封闭管(1)内填充柔性材料(2)即海绵体,将钢绞线(3)的裸露部位和套管(4)溢出的防锈润滑油脂进行封闭并对封闭管(1)进行固定。通过此种构造形式,让有粘结预应力张拉端转换成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在封闭管(1)内填充柔性材料(2)既是防止混凝土浆体进入波纹管中,也是防止塑料管中的油脂渗入到波纹管中。钢绞线(3)在封闭管(1)内形成无粘结和有粘结预应力的结合点。防锈润滑套管(4)的壁厚及油脂质量等应满足无粘结预应力塑料套管的技术指标要求。波纹管(5)可采用金属波纹管也可采用塑料波纹管等。灌浆孔道(6)通常采用金属管,可进行压力灌浆,也可兼做排气管。塑料盖板(7)通常是有粘结预应力波纹管设置排气管时的配件,用于防止混凝土浆体进入波纹管内。

    本发明的特点是:将有粘结预应力的张拉端转换成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在张拉端处改成无粘结预应力的做法,可以分散布置预应力的锚具,不会占用较大的锚具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建筑装饰的施工。对于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结构,在张拉端处钢筋非常密集,锚具又不宜外露的工程上有着非常实用的使用效果。该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地降低预应力的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将有粘结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的做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将有粘结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的做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将有粘结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的做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有粘结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的做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有粘结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的做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有粘结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的做法。它是结合有粘结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各自在结构受力和施工上的特点,创造出一种新式的预应力施工工艺,即在靠近预应力张拉端的部位设置一种转换装置,主要由封闭管(1)、柔性材料(2)、钢绞线(3)、防锈润滑套管(4)、波纹管(5)等材料和部件组成。采用本发明,对于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结构,在张拉端处钢筋非常密集,锚具又不宜外露的工程上有着非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