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原地旋转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种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特种建筑领域内,楼房的纠偏、平移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就连行进中的楼房旋转也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建筑物原地旋转要比建筑物的平移技术难度大的多,所以现在还没有关于此方面的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建筑物能够安全、快速旋转的建筑物原地旋转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设置原地旋转的转轴,对柱子1进行加固,通过植筋2、绑扎钢筋3,再浇注混凝土4后做成圆形,加固后,再在外面做一个内径与柱子直径相同的半圆形限位墩7;限位墩7和柱子1相交处铺设弧形钢板5和弧形钢板6,中间涂抹黄油以减小摩擦;由于在旋转过程中,转轴必然发生位移,所以限位墩不要做成完全刚性体,否则会因为受力过大而发生裂缝,甚至出现事故。
由于是旋转,所以在移位过程中,楼的各部分位移不同,因此不能象平移那样直接用千斤顶顶推,否则楼体就会因为局部受力过大而产生裂缝,甚至更严重的后果,为此我们采用了以下的办法:
基础做成扇形筏板8基础,在浇注筏板8前,事先测好各柱子的位移轨迹,然后根据千斤顶9的行程,在筏板上预留一个孔洞10作为千斤顶的支顶支座,各孔洞互成角度,使千斤顶9与柱子1的位移轨迹垂直,并且同一行程各柱子1的位移相等,这样就会使楼体不会因为局部受力过大而产生裂缝,同时因为千斤顶9互成角度,在垂直于千斤顶9方向地力可以互相抵消,减小了对转轴11的剪切力。当在一个行程中运行了一部分后,千斤顶9的面就不会与楼梯全面接触,这时可以放置楔形垫板12,使其能够完全接触,受力更好。
滚轴14要根据运行轨迹13摆放,使滚轴14和轨迹13的切线互成角度,这样滚轴13就会和柱子1的运行轨迹相同,可以不用再调整滚轴14,加快的施工的速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楼房旋转能够更安全、快速的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限位墩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限位墩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千斤顶及沟槽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千斤顶侧面布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滚轴摆放示意图。
图中,1.柱子,2.植筋,3.钢筋,4.混凝土,5.钢板,6.钢板,7.限位墩,8.扇形筏板,9.千斤顶,10.孔洞,11.转轴,12.楔形垫板,13.运行轨迹,14.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山东东营正在进行的楼房旋转工程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通过采用此方法,建筑物在旋转过程中一直都比较安全,而且旋转速度较快。
设置原地旋转的转轴,对柱子1进行加固,通过植筋2、绑扎钢筋3,再浇注混凝土4后做成圆形;加固后,再在外面做一个内径与柱子直径相同的半圆形限位墩7;限位墩7和柱子1相交处铺设弧形钢板5和弧形钢板6,中间涂抹黄油。
基础做成扇形筏板8基础,在浇注筏板8前,事先测好各柱子的位移轨迹,然后根据千斤顶9的行程,在筏板上预留一个孔洞10作为千斤顶的支顶支座,各孔洞互成角度,使千斤9顶与柱子1的位移轨迹垂直,并且同一行程各柱子1的位移相等;当在一个行程中运行了一部分后,千斤顶9的面就不会与楼梯全面接触,这时可以放置楔形垫板12,使其能够完全接触。
滚轴14要根据运行轨迹13摆放,使滚轴14和轨迹13的切线互成角度,这样滚轴13就会和柱子1的运行轨迹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