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原地旋转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5095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46653.4

申请日:

2005.06.09

公开号:

CN1718959A

公开日:

2006.01.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346(2006.01)

主分类号:

E04B1/346

申请人:

大连久鼎特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卢明全

地址:

116025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海外学子创业园A座207-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马瑞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高层建筑物移位荷载托换方法属于特种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主要解决增强其安全系数的问题。首先对柱子凿毛并钻孔,然后清理孔内残渣,注入化学胶后进行化学植筋,然后再绑扎钢筋,最后浇注混凝土,使整个托换部分与上轨道梁相连,成为一个整体,完成对荷载的托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托换部分与上轨道梁成为整体,安全系数高。主要适合高层建筑物移位时的荷载托换。

权利要求书

1: 建筑物原地旋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是: a.设置原地旋转的转轴,对柱子(1)进行加固,通过植筋(2)、绑扎钢 筋(3),再浇注混凝土(4)后做成圆形,加固后,再在外面做一个内径与柱子 直径相同的半圆形限位墩(7);限位墩(7)和柱子(1)相交处铺设弧形钢板 (5)和弧形钢板(6),中间涂抹黄油; b.基础做成扇形筏板(8)基础,在浇注筏板(8)前,先测好各柱子的位 移轨迹,然后根据千斤顶(9)的行程,在筏板上预留一个孔洞(10)作为千斤 顶的支顶支座,各孔洞互成角度,使千斤顶(9)与柱子(1)的位移轨迹垂直, 并且同一行程各柱子(1)的位移相等;当在一个行程中运行了一部分后,在千 斤顶(9)的面与楼梯间放置楔形垫板(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原地旋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滚轴(14) 根据运行轨迹(13)摆放,使滚轴(14)和轨迹(13)的切线互成角度,这样 滚轴(13)就会和柱子(1)的运行轨迹相同。

说明书


建筑物原地旋转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种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特种建筑领域内,楼房的纠偏、平移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就连行进中的楼房旋转也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建筑物原地旋转要比建筑物的平移技术难度大的多,所以现在还没有关于此方面的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建筑物能够安全、快速旋转的建筑物原地旋转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设置原地旋转的转轴,对柱子1进行加固,通过植筋2、绑扎钢筋3,再浇注混凝土4后做成圆形,加固后,再在外面做一个内径与柱子直径相同的半圆形限位墩7;限位墩7和柱子1相交处铺设弧形钢板5和弧形钢板6,中间涂抹黄油以减小摩擦;由于在旋转过程中,转轴必然发生位移,所以限位墩不要做成完全刚性体,否则会因为受力过大而发生裂缝,甚至出现事故。

    由于是旋转,所以在移位过程中,楼的各部分位移不同,因此不能象平移那样直接用千斤顶顶推,否则楼体就会因为局部受力过大而产生裂缝,甚至更严重的后果,为此我们采用了以下的办法:

    基础做成扇形筏板8基础,在浇注筏板8前,事先测好各柱子的位移轨迹,然后根据千斤顶9的行程,在筏板上预留一个孔洞10作为千斤顶的支顶支座,各孔洞互成角度,使千斤顶9与柱子1的位移轨迹垂直,并且同一行程各柱子1的位移相等,这样就会使楼体不会因为局部受力过大而产生裂缝,同时因为千斤顶9互成角度,在垂直于千斤顶9方向地力可以互相抵消,减小了对转轴11的剪切力。当在一个行程中运行了一部分后,千斤顶9的面就不会与楼梯全面接触,这时可以放置楔形垫板12,使其能够完全接触,受力更好。

    滚轴14要根据运行轨迹13摆放,使滚轴14和轨迹13的切线互成角度,这样滚轴13就会和柱子1的运行轨迹相同,可以不用再调整滚轴14,加快的施工的速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楼房旋转能够更安全、快速的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限位墩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限位墩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千斤顶及沟槽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千斤顶侧面布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滚轴摆放示意图。

    图中,1.柱子,2.植筋,3.钢筋,4.混凝土,5.钢板,6.钢板,7.限位墩,8.扇形筏板,9.千斤顶,10.孔洞,11.转轴,12.楔形垫板,13.运行轨迹,14.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山东东营正在进行的楼房旋转工程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通过采用此方法,建筑物在旋转过程中一直都比较安全,而且旋转速度较快。

    设置原地旋转的转轴,对柱子1进行加固,通过植筋2、绑扎钢筋3,再浇注混凝土4后做成圆形;加固后,再在外面做一个内径与柱子直径相同的半圆形限位墩7;限位墩7和柱子1相交处铺设弧形钢板5和弧形钢板6,中间涂抹黄油。

    基础做成扇形筏板8基础,在浇注筏板8前,事先测好各柱子的位移轨迹,然后根据千斤顶9的行程,在筏板上预留一个孔洞10作为千斤顶的支顶支座,各孔洞互成角度,使千斤9顶与柱子1的位移轨迹垂直,并且同一行程各柱子1的位移相等;当在一个行程中运行了一部分后,千斤顶9的面就不会与楼梯全面接触,这时可以放置楔形垫板12,使其能够完全接触。

    滚轴14要根据运行轨迹13摆放,使滚轴14和轨迹13的切线互成角度,这样滚轴13就会和柱子1的运行轨迹相同。

建筑物原地旋转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物原地旋转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物原地旋转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物原地旋转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原地旋转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高层建筑物移位荷载托换方法属于特种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主要解决增强其安全系数的问题。首先对柱子凿毛并钻孔,然后清理孔内残渣,注入化学胶后进行化学植筋,然后再绑扎钢筋,最后浇注混凝土,使整个托换部分与上轨道梁相连,成为一个整体,完成对荷载的托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托换部分与上轨道梁成为整体,安全系数高。主要适合高层建筑物移位时的荷载托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