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谐振孔板式电控喷油器.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6048891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6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34974.5

申请日:

2017.01.18

公开号:

CN106762287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2M 47/02申请日:20170118|||公开

IPC分类号:

F02M47/02; F02M61/10; F02M61/18; F02M63/00

主分类号:

F02M47/02

申请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发明人:

范立云; 张孝勇; 袁志国; 刘友

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处知识产权办公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谐振孔板式电控喷油器,包括喷油器头、喷油器体、限流阀组件、电磁阀组件、针阀组件等部件。喷油器体内开有蓄压腔,同主进油孔和限流阀组件相连通,保证大脉宽喷油时,各缸喷油过程的稳定。限流阀组件安装在蓄压腔下方,避免了不正常持续喷油的进行。喷油器体底部加工电磁阀组件由电磁力带动阀杆运动,能实现灵活的喷油策略和响应快、控制精度高的喷油过程。电磁阀组件内反馈油路的加入,减缓了针阀的开启,加速了针阀的落座。而针阀组件内的孔板节流孔、环形侧面油路的两路进油,进一步加快了控制腔的建压过程,大幅提高了针阀落座的响应速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谐振孔板式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喷油器头、喷油器体、限
流阀组件、电磁阀组件、针阀组件、下行高压油路,喷油器头安装在喷油器体上方,喷油器头
内部设置主进油孔,喷油器体内部设置蓄压腔,主进油孔与蓄压腔相通,限流阀组件设置在
蓄压腔里,喷油器体下端依次安装电磁阀组件、针阀组件,紧帽位于电磁阀组件、针阀组件
外部,紧帽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喷油器体下端部相连;
所述限流阀组件包括限位弹簧座、限流活塞、球阀复位弹簧座、支撑控制滑块,限位弹
簧座、限流活塞、球阀复位弹簧座自上而下布置,限位弹簧座与限流活塞之间安装阻尼弹
簧,支撑控制滑块安装在球阀复位弹簧座里,支撑控制滑块的上端与限流活塞之间设置球
阀,支撑控制滑块的下端与其下方的球阀复位弹簧座之间安装球阀复位弹簧,限流活塞里
设置活塞盲孔和限流孔,支撑控制滑块里设置轴向中心通孔,球阀复位弹簧座里设置谐振
通孔和谐振节流孔,球阀复位弹簧座与其下方的喷油器体之间设置过渡油腔,活塞盲孔连
通蓄压腔和限流孔,限流孔与轴向中心通孔在球阀的控制下连通或断开,谐振通孔和谐振
节流孔均连通轴向中心通孔和过渡油腔;
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电磁铁、线圈、衔铁、平衡阀杆、阀座、中间块,电磁铁上缠绕线圈,
电磁铁上方设置电磁阀复位弹簧座,电磁铁下方设置衔铁,衔铁与电磁阀复位弹簧座之间
设置电磁阀复位弹簧,平衡阀杆位于阀座里,平衡阀杆上端部与衔铁固连,中间块设置在阀
座下方,平衡阀杆的下端部、阀座以及中间块之间形成平衡阀杆腔,中间块里设置回油孔、
中间油路、下形进油孔、反馈油路,中间油路、反馈油路分别连通平衡阀杆腔,回油孔在平衡
阀杆的控制下与中间油路和油箱连通或断开;
所述针阀组件包括针阀限位套、孔板、针阀体、喷嘴,针阀限位套位于喷嘴里,孔板位于
针阀限位套里,针阀体的上部分位于针阀限位套里,针阀体的下部分位于喷嘴里,孔板与针
阀体之间形成控制腔,控制腔里设置孔板复位弹簧,针阀体中部设置凸起部分,凸起部分与
其上方的针阀限位套之间设置针阀复位弹簧,孔板的上端面与中间块之间分别形成低压
口、高压口,孔板里设置节流孔,节流孔分别连通低压口和控制腔,孔板与其外部的针阀限
位套之间形成侧面油路,针阀体与喷嘴之间形成盛油槽,喷嘴端部设置喷孔;
中间油路连通低压口,下行进油孔连通高压口,下行高压油路的上端连通过渡油腔,经
喷油器体、阀座、中间块、喷嘴连通盛油槽,下行进油孔和反馈油路分别连通下行高压油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谐振孔板式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喷孔喷
油时,过渡油腔的燃油压力下降,限流活塞、球阀、支撑控制滑块整体向下位移,且球阀未落
座在球阀复位弹簧座上,限流孔与轴向中心通孔相通;当喷孔流出的燃油质量超过阈值时,
限流活塞压紧球阀并使其落座于球阀复位弹簧座,限流孔与轴向中心通孔断开;喷孔停止
喷油时,在球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限流活塞、球阀和支撑控制滑块整体恢复到初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谐振孔板式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线
圈通电时,平衡阀杆向上运动,回油孔与油箱为连通状态,控制腔内的燃油通过中间油路和
回油孔回油至油箱,针阀体向上抬起,喷孔开启喷油;线圈断电后,平衡阀杆在电磁阀复位
弹簧的作用向下运动,被压在中间块上端面上,回油孔与油箱断开,同时下行高压油路里的
燃油一路通过反馈油路经平衡阀杆腔、中间油路进入低压口,另一路通过下行进油孔进入
高压口,孔板克服孔板复位弹簧的弹力向下运动,低压口和高压口里的燃油通过节流孔、侧
面油路进入控制腔,针阀体落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谐振孔板式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谐
振节流孔中部的直径小于其两端的直径,且小于谐振通孔的直径,谐振节流孔与谐振通孔
轴向的总长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谐振孔板式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谐振节
流孔中部的直径小于其两端的直径,且小于谐振通孔的直径,谐振节流孔与谐振通孔轴向
的总长度一致。

说明书

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谐振孔板式电控喷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发动机喷油装置,具体地说是高压共轨喷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开始逐步采用高速电磁阀式喷油器以适应最新的排放法规。这种电控
喷油器突出的特点在于利用电控单元输出的电信号控制高速电磁阀,来实现灵活的喷油规
律。采用高速电磁阀的喷油器,其系统响应快,控制精度高,具有多次喷射的能力。但这种电
控喷油器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喷油过程中,一直存在高压燃油流经进、出油节流孔。
这部分高压燃油由油泵加压而来,却没有做功直接回到油箱,动态回油量大,造成能量损
失。同时,为了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要求对喷油过程的瞬时喷油速率进行控制,降低喷射
初期的喷油速率。喷射过程结束时,喷油器必须迅速断油,即针阀落座响应要快,以降低颗
粒物的形成量。故柴油机排放对喷油器的要求在于其喷油过程能形成初期开启慢且结束关
闭快的喷油速率形态。

此外,多次喷射喷油规律的精确控制是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喷油系统的最大优势
和关键技术。高压共轨系统多次喷射中,喷射引起的水击压力波动直接影响到多次喷射理
想喷油规律的实现,进而影响柴油机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多次喷射时,能保证燃油压力波动小,同时可实现微动
态回油,针阀快速响应及无静态泄漏功能的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谐振孔板式电控喷油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谐振孔板式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喷油器头、喷油
器体、限流阀组件、电磁阀组件、针阀组件、下行高压油路,喷油器头安装在喷油器体上方,
喷油器头内部设置主进油孔,喷油器体内部设置蓄压腔,主进油孔与蓄压腔相通,限流阀组
件设置在蓄压腔里,喷油器体下端依次安装电磁阀组件、针阀组件,紧帽位于电磁阀组件、
针阀组件外部,紧帽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喷油器体下端部相连;

所述限流阀组件包括限位弹簧座、限流活塞、球阀复位弹簧座、支撑控制滑块,限
位弹簧座、限流活塞、球阀复位弹簧座自上而下布置,限位弹簧座与限流活塞之间安装阻尼
弹簧,支撑控制滑块安装在球阀复位弹簧座里,支撑控制滑块的上端与限流活塞之间设置
球阀,支撑控制滑块的下端与其下方的球阀复位弹簧座之间安装球阀复位弹簧,限流活塞
里设置活塞盲孔和限流孔,支撑控制滑块里设置轴向中心通孔,球阀复位弹簧座里设置谐
振通孔和谐振节流孔,球阀复位弹簧座与其下方的喷油器体之间设置过渡油腔,活塞盲孔
连通蓄压腔和限流孔,限流孔与轴向中心通孔在球阀的控制下连通或断开,谐振通孔和谐
振节流孔均连通轴向中心通孔和过渡油腔;

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电磁铁、线圈、衔铁、平衡阀杆、阀座、中间块,电磁铁上缠绕
线圈,电磁铁上方设置电磁阀复位弹簧座,电磁铁下方设置衔铁,衔铁与电磁阀复位弹簧座
之间设置电磁阀复位弹簧,平衡阀杆位于阀座里,平衡阀杆上端部与衔铁固连,中间块设置
在阀座下方,平衡阀杆的下端部、阀座以及中间块之间形成平衡阀杆腔,中间块里设置回油
孔、中间油路、下形进油孔、反馈油路,中间油路、反馈油路分别连通平衡阀杆腔,回油孔在
平衡阀杆的控制下与中间油路和油箱连通或断开;

所述针阀组件包括针阀限位套、孔板、针阀体、喷嘴,针阀限位套位于喷嘴里,孔板
位于针阀限位套里,针阀体的上部分位于针阀限位套里,针阀体的下部分位于喷嘴里,孔板
与针阀体之间形成控制腔,控制腔里设置孔板复位弹簧,针阀体中部设置凸起部分,凸起部
分与其上方的针阀限位套之间设置针阀复位弹簧,孔板的上端面与中间块之间分别形成低
压口、高压口,孔板里设置节流孔,节流孔分别连通低压口和控制腔,孔板与其外部的针阀
限位套之间形成侧面油路,针阀体与喷嘴之间形成盛油槽,喷嘴端部设置喷孔;

中间油路连通低压口,下行进油孔连通高压口,下行高压油路的上端连通过渡油
腔,经喷油器体、阀座、中间块、喷嘴连通盛油槽,下行进油孔和反馈油路分别连通下行高压
油路。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喷孔喷油时,过渡油腔的燃油压力下降,限流活塞、球阀、支撑控制滑块整体向
下位移,且球阀未落座在球阀复位弹簧座上,限流孔与轴向中心通孔相通;当喷孔流出的燃
油质量超过阈值时,限流活塞压紧球阀并使其落座于球阀复位弹簧座,限流孔与轴向中心
通孔断开;喷孔停止喷油时,在球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限流活塞、球阀和支撑控制滑块整
体恢复到初始位置。

2、线圈通电时,平衡阀杆向上运动,回油孔与油箱为连通状态,控制腔内的燃油通
过中间油路和回油孔回油至油箱,针阀体向上抬起,喷孔开启喷油;线圈断电后,平衡阀杆
在电磁阀复位弹簧的作用向下运动,被压在中间块上端面上,回油孔与油箱断开,同时下行
高压油路里的燃油一路通过反馈油路经平衡阀杆腔、中间油路进入低压口,另一路通过下
行进油孔进入高压口,孔板克服孔板复位弹簧的弹力向下运动,低压口和高压口里的燃油
通过节流孔、侧面油路进入控制腔,针阀体落座。

3、谐振节流孔中部的直径小于其两端的直径,且小于谐振通孔的直径,谐振节流
孔与谐振通孔轴向的总长度一致。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采用了控制腔内置孔板的结构。这种孔板的结构能够
显著地减少喷油过程中燃油的动态回油量,有效地降低了能源损耗,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
本发明采用了蓄压腔结构,可以大大改善整个喷油系统的压力波动,特别是可以减小各个
喷油器喷油时的互相干扰。本发明结构上采用了限流阀组件,有效避免了异常喷油等不正
常情况的发生,并且在限流阀组件中加入了谐振结构,减小了燃油压力波动,保证正常稳定
的喷油过程的同时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和喷油器工作的可靠性。本发明通过电磁阀控制平衡
阀杆来调节回油油路的开关,有利于提高针阀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提供了灵活的喷油
规律,有效的改善了柴油机的排放稳定性与经济性。电磁阀组件的中间块内部加入了液力
反馈油路,它连通了高压油路和中间油路,使得针阀开启缓慢的同时还可以令系统建压迅
速,提高了针阀的落座速度,控制喷油器能够快速结束喷油。喷嘴部分内部液压平衡、无静
态压力差,实现了喷油器无静态泄漏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限流阀组件示意图;

图3为电磁阀组件示意图;

图4为针阀组件示意图;

图5为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5,本发明包括喷油器头1、限流阀组件3、电磁阀组件5、针阀组件6、紧帽
9、喷油器体10。喷油器头1通过螺纹进行配合连接安装在喷油器体10上,并通过放置在喷油
器体10上的密封圈2进行密封。喷油器头1内设置主进油孔12,并与喷油器体10内的蓄压腔
11连通。蓄压腔11下方设有限流阀组件3。限流阀组件3安装在喷油器体10内部,其主要结构
包括有挡圈13、阻尼弹簧14、球阀16、支撑控制滑块17、球阀复位弹簧22、球阀复位弹簧座
23、限流活塞24、限位弹簧座26。其中,限流孔15以及活塞盲孔25加工在限流活塞24上,轴向
中心通孔18加工在支撑控制滑块17上,这样保证了燃油可以顺利流向下方油路。喷油器体
10下方依次设有电磁阀组件5、针阀组件6,通过紧帽9进行装配连接。电磁阀组件5主要结构
包括有电磁阀复位弹簧座27、线圈28、衔铁29、阀座30、中间块34、平衡阀杆36、电磁铁37、电
磁阀复位弹簧38。衔铁29和平衡阀杆36组合安装在阀座30内部。反馈油路31、回油孔31、下
行进油孔32、中间油路34等加工在中间块35内部。位于喷油器底部的针阀组件6主要结构包
括孔板40、孔板复位弹簧41、针阀限位套42、针阀体43、喷嘴44、针阀复位弹簧45。中间块35
同针阀限位套42和针阀体43形成控制腔46。孔板40放置于控制腔46内。针阀体43安装在喷
嘴44内,套有针阀复位弹簧45的针阀体43上端部设置在针阀腔里,针阀体43与喷嘴44之间
设置盛油槽8。

图1为本发明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谐振孔板式电控喷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喷油
器体10上开有蓄压腔11,蓄压腔11与喷油器头1上的主进油孔12相连通。限流活塞24内油腔
依次通过活塞盲孔25和开在其上的限流孔15与蓄压腔11相连通。喷油器头1与喷油器体10
通过螺纹线进行装配,密封圈2将二者进行密封。当输送进来的高压燃油通过主进油孔12进
入喷油器内部时,通过蓄压腔11中的燃油会向下经过限流阀组件3。燃油从限流阀组件3流
出后流经下行高压油路4进入控制腔46和盛油槽8。喷油器体10下方依次布置有电磁阀组件
5、针阀组件6。在电磁阀组件5内,通过电磁力控制着衔铁29和平衡阀杆36的抬起和落座。当
线圈28通电时,平衡阀杆36向上抬起,回油孔32开启,控制腔46中燃油依次流经节流孔47和
中间油路34,通过回油孔32泄油。故控制腔46内燃油压力下降,与盛油槽8内压力形成燃油
压差,使得针阀体43抬起,喷油开始。该过程中,针阀限位套42起到限制针阀体43的位移的
作用。线圈28断电时,平衡阀杆36向下落座时,回油孔32关闭,一部分燃油通过反馈油路31
流经平衡阀杆36、中间油路34在进入到针阀组件6内的节流孔47;另一部分燃油通过下行进
油孔33进入其下游侧的高压口39,高压口39在中间块35下端表面形成一个环形油槽,包围
着圆形低压口49。由于反馈油路31的进油使得圆形低压口49的油压升高,环形油槽和圆形
低压口49内的高压燃油的油压与控制腔46内油压形成压差,使得孔板40克服孔板复位弹簧
41的弹簧力向下运动,打开了孔板40的侧面油路48。流经中间油路33和下行进油孔32的高
压燃油通过环形侧面油路48和节流孔47两路迅速进入控制腔46,并快速建立油压,使得针
阀体43落座,从而结束喷油过程。针阀体43安装在喷嘴44内部,并被针阀复位弹簧45压紧。
喷嘴44和电磁阀组件5都安装在紧帽9内部,并由喷油器体10以及螺纹线紧固。针阀体43内
部液压平衡、无静态压力差,实现了喷油器无静态泄漏的功能。

图2为本发明限流阀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它由挡圈13、阻尼弹簧14、球阀16、支撑
控制滑块17、球阀复位弹簧座23、限流活塞24、限位弹簧座26等组成。限流阀组件3通过蓄压
腔11设置在喷油器体10内部。挡圈13不仅对整体限流阀组件3起到了限位作用,而且与限位
弹簧座26进行配合,一方面作为阻尼弹簧14的弹簧座,另一方面限制了限流活塞24的最大
位移。在阻尼弹簧14和球阀复位弹簧22的弹簧预紧力作用下,球阀16同限流活塞24的下端
面和支撑控制滑块17的上端面配合。球阀复位弹簧座23在球阀复位弹簧22的弹簧力作用
下,被压紧在底部,其上部变截面处形成球阀16的落座面。高压燃油通过蓄压腔11进入限流
活塞24内的活塞盲孔25,流经限流孔15进入到支撑控制滑块17的轴向中心通孔18。由轴向
中心通孔18流出的燃油经过谐振通孔19和谐振节流孔21进入过渡油腔20。通过设置加工谐
振通孔19和谐振节流孔21,降低了通过两孔的燃油压力波的幅值。此外,加工的谐振节流孔
21中有一段孔径较谐振通孔19更小,故节流效果更强烈,导致了从两孔流过的燃油流速不
同,使得原本同相位的燃油压力波产生了相位差,两股燃油压力波叠加后相互抵消,进而使
得压力波动大大减小。从过渡油腔20流出的燃油经过下行高压油路4通向下方油路。当喷油
器正常工作时,喷孔9喷出燃油,使得过渡油腔25内的燃油压力下降。由于限流孔15对燃油
的节流作用,使得限流活塞24内的活塞盲孔25和蓄压腔11内的燃油压力升高,与过渡油腔
20内燃油压力形成压差,故限流活塞24、球阀16和支撑控制滑块17三者整体向下位移,这就
对喷油器喷射的燃油进行了一定的补偿,但不会使得球阀16落座在球阀复位弹簧座23上。
当喷油停止工作时,随着燃油流过限流孔15,限流活塞24上下表面的压差会逐渐减小,在球
阀复位弹簧22的作用下,限流活塞24、球阀16和支撑控制滑块17三者又恢复到初始位置。当
喷孔7持续不断的喷射燃油,流出的燃油质量超过阈值,使得喷油器出现异常工作状态时,
限流活塞24的下方过渡油腔20的油压迅速下降,形成上下压差,导致限流活塞24压紧球阀
16落座在球阀复位弹簧座23上,阻止了燃油继续流通。由于切断了燃油供给,喷油器停止工
作,这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异常喷油情况的发生,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和喷油器工作的稳定
性。

图3为本发明电磁阀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它由电磁阀复位弹簧座27、线圈28、衔
铁29、阀座30、中间块35、平衡阀杆36、电磁铁37、电磁阀复位弹簧38等构成。电磁阀复位弹
簧座27、线圈28、电磁铁37和电磁阀复位弹簧38内置在喷油器体10内,其中电磁阀复位弹簧
座27通过螺纹紧固在电磁阀最顶端。电磁阀复位弹簧38在电磁阀复位弹簧座27和衔铁29二
者之间,衔铁29和平衡阀杆36设置在喷油器体10下方的阀座30内部。中间块35处于阀座30
下方。当喷油器开始喷油时,线圈28通电,与衔铁29和电磁铁37形成磁回路,产生电磁力,吸
引平衡阀杆36上移,处于中间块35中的回油孔32打开。这时,控制腔46内的燃油依次通过中
间油路34和回油孔32回油至油箱,由于中间油路34的节流作用,控制腔46内燃油压力较慢
下降,针阀体43上表面受压减小,与盛油槽8内的燃油压力形成压差。在压差作用下,针阀体
43向上缓慢抬起,喷孔7开启喷油。当喷油器停止喷油时,线圈28断电,由于衔铁29和平衡阀
杆36紧密结合为一体,故它们共同受到电磁阀复位弹簧38的弹簧预紧力作用向下运动,而
被压紧在中间块35上端面上,并堵住了回油孔32。与此同时,中间块35内有两路进油,一路
是通过反馈油路31流经中间油路34进入到下方针阀组件;另一路是通过下行进油孔33进入
下方油路。整个喷油过程中,一直有高压燃油通过反馈油路31进入上方油腔,减小了控制腔
46油压下降速率,使得控制腔46的在喷油初期的压降变小变缓,减少了氮氧化物的产生;而
在喷油结束时,提高了正常单个进油孔对控制腔46的建压速度,提高了针阀的落座速度,并
优化了针阀响应速度。

图4为本发明针阀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针阀组件5主要结构包括孔板40、孔板复
位弹簧41、针阀限位套42、针阀体43、喷嘴44、针阀复位弹簧45。喷油开始之前,整个控制腔
46是处于液压平衡状态,均充满高压燃油。而孔板40由于受孔板复位弹簧41弹簧预紧力的
作用被顶起,并堵住高压口39。当线圈28通电,电磁阀的平衡阀杆36抬起后,回油孔32打开。
控制腔46内的燃油依次流经孔板40上的节流孔47和中间油路34进行回油。随着控制腔46内
燃油压力下降,针阀体43克服针阀复位弹簧45的弹簧预紧力向上抬起,开始喷油。在喷油过
程中,节流孔47的存在使得控制腔46内的燃油压力比中间油路34内的燃油压力高,其压力
差值和弹簧力的合力足以克服高压口39形成的环形油槽内的燃油压力,这样一来,孔板40
一直被紧压在中间块35的下端面,堵住了下行进油孔33进入其下游侧的环形油槽,阻止了
高压燃油的进入,有效地减少了喷油过程中流回低压油箱的高压燃油量。当线圈28断电,电
磁阀的平衡阀杆36落座后,回油孔32被堵住。由于存在反馈油路31,通过反馈油路31进入的
高压燃油使得中间油路34的油压上升直至孔板40开启。高压口39内高压燃油同控制腔46内
的燃油压力形成压差,使得孔板40克服孔板复位弹簧41的弹簧预紧力,孔板40下移打开,与
此同时,孔板40周围环形侧面油路48打开。高压燃油一路流经下行进油孔33,一路依次流经
反馈油路31、中间油路34,最终都通过节流孔47和环形侧面油路48两路进入控制腔46,控制
腔46内油压快速建立,针阀迅速落座,喷油停止。

图5为针阀体43的截面A-A放大图。其弧形面可以很好的起到导向作用。

由上述工作过程可知,本发明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蓄压孔板式电控喷油器的喷油过
程中,内置于针阀组件6中的孔板40结构,大大减小了喷油过程中的动态回油量,保证了微
动态回油的特点。通过电磁阀组件5内反馈油路31和下行进油孔33的两路进油以及针阀组
件6孔板40的节流孔47、环形侧面油路48的两路进油,大幅提高了控制腔46的建压过程,提
高了针阀落座的响应速度。此外,喷油器体10内装有的限流阀组件3,有效的阻止了异常喷
油状态的持续进行,其中,谐振结构的加入有效减小了燃油压力波动,保证了工作过程的稳
定性与燃油经济性。整个喷油过程采用电磁阀控制,利用电磁力带动平衡阀杆36的运动,实
现了对喷油过程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可变喷油规律的要求。本发明应用于共轨系统上
时,在大油量喷射状态下,采用蓄压腔11的结构能有效减小共轨压力波动,从而减少了各缸
喷油过程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下降现象的发生。

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谐振孔板式电控喷油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谐振孔板式电控喷油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谐振孔板式电控喷油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谐振孔板式电控喷油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谐振孔板式电控喷油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谐振孔板式电控喷油器,包括喷油器头、喷油器体、限流阀组件、电磁阀组件、针阀组件等部件。喷油器体内开有蓄压腔,同主进油孔和限流阀组件相连通,保证大脉宽喷油时,各缸喷油过程的稳定。限流阀组件安装在蓄压腔下方,避免了不正常持续喷油的进行。喷油器体底部加工电磁阀组件由电磁力带动阀杆运动,能实现灵活的喷油策略和响应快、控制精度高的喷油过程。电磁阀组件内反馈油路的加入,减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