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方法和装置.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6039682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2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87736.2

申请日:

2016.12.01

公开号:

CN106642549A

公开日:

2017.05.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F 11/00申请日:20161201|||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1/00

主分类号:

F24F11/00

申请人: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发明人:

刘聚科; 王荟桦; 许国景; 程永甫; 雷永锋

地址: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海尔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代理人:

李升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空调制冷运行,进行室温PID运算,获得第一频率;确定室内热源与空调之间的实时距离,确定与实时距离对应的实时风速及实时风速对应的频率,作为第二频率;根据实时盘管温度与盘管目标温度的温差进行盘温PID运算,获得第三频率,所述盘管目标温度根据所述室内目标温度确定,且满足所述室内目标温度小时所述盘管目标温度小;若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设定舒适温度,选择第一频率与第二频率中的较小值作为目标频率;若小于设定舒适温度,选择第一频率、第二频率及第三频率中的较小值作为目标频率。应用本发明,可以实现空调的节能、舒适控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空调制冷运行,获取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室内目标温度,计算所述实时室内环境
温度与所述设定室内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作为实时室内温差,根据所述实时室内温差进
行室温PID运算,获得第一频率;实时检测空调所在室内的热源并确定所述热源与空调之间
的实时距离,根据已知的距离与风速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实时距离对应的风速并作为实
时风速,根据已知的风速与频率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实时风速对应的频率,作为第二频
率;
将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舒适温度作比较;
若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所述设定舒适温度,执行下述的第一控制:选择所述
第一频率与所述第二频率中的较小值控制空调的压缩机运行;
若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小于所述设定舒适温度,执行下述的第二控制:获取空调蒸
发器的实时盘管温度和盘管目标温度,计算所述实时盘管温度与所述盘管目标温度之间的
温差,作为实时盘管温差,根据所述实时盘管温差进行盘温PID运算,获得第三频率,选择所
述第一频率、所述第二频率及所述第三频率中的较小值控制空调的压缩机运行;所述盘管
目标温度根据所述室内目标温度确定,且满足所述室内目标温度小时所述盘管目标温度
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目标温度根据所述室内目标温度
确定,具体包括:
获取室内推荐目标温度和盘管推荐目标温度;
计算所述室内推荐目标温度与所述室内目标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一差值;
根据公式第二差值=a*第一差值获取第二差值;a为不大于1的正数;
计算所述盘管推荐目标温度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差,计算结果确定为执行所述盘温PID
运算的实际盘管目标温度。
3.根据权利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空调所在室内的热源并确定所述
热源与空调之间的实时距离,具体包括:
控制空调中的红外传感器进行转动扫描,获得扫描范围内的温度信息,根据所述温度
信息获得热源温度曲线;
根据所述热源温度曲线确定空调所在室内的热源及所述热源与空调之间的实时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速与频率的对应关系中,一个风
速对应着多个频率,所述第二频率为所述实时风速对应的最大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频率与所述第二频率中的
较小值或者所述第一频率、所述第二频率及所述第三频率中的较小值大于设定最高频率,
则将所述设定最高频率作为所述目标频率,根据所述目标频率控制空调的压缩机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第二控制的过程中,继续获
取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并将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舒适温度作比较,在所述
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所述设定舒适温度时,退出所述的第二控制,执行所述第一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第二控制的过程中,继续获取
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并将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舒适温度作比较,在所述实
时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所述设定舒适温度、且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舒适温度
之差大于设定差值时,退出所述的第二控制,执行所述第一控制。
8.一种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室内环境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实时室内环境温度;
盘管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空调蒸发器的实时盘管温度;
室温PID运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室内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
作为实时室内温差,根据所述实时室内温差进行PID运算,获得并输出第一频率;
盘温PID运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实时盘管温度和盘管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作为实时
盘管温差,根据所述实时盘管温差进行PID运算,获得并输出第三频率;所述盘管目标温度
根据所述室内目标温度确定,且满足所述室内目标温度小时所述盘管目标温度小;
热源确定及距离获取单元,用于实时检测空调所在室内的热源并确定所述热源与空调
之间的实时距离;
实时风速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已知的距离与风速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实时距离对应
的风速,并作为实时风速;
第二频率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已知的风速与频率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实时风速对应
的频率,作为第二频率;
控制模式选择单元,用于比较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舒适温度,并输出比较结
果作为控制模式选择信号;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式选择单元输出的比较结果为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
度不小于所述设定舒适温度时,选择所述第一频率与所述第二频率中的较小值控制空调的
压缩机运行;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式选择单元输出的比较结果为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
度小于所述设定舒适温度时,选择所述第一频率、所述第二频率及所述第三频率中的较小
值控制空调的压缩机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室内推荐目标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室内推荐目标温度;
盘管推荐目标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盘管推荐目标温度;
第一差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室内推荐目标温度与所述室内目标温度的差值作为
第一差值;
第二差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第二差值=a*第一差值获取第二差值;a为不大于1的
正数;
盘管目标温度确定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盘管推荐目标温度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差,计算
结果确定为执行所述盘温PID运算的实际盘管目标温度并输出至所述盘温PID运算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确定及距离获取单元包括:
红外传感器,设置在空调中;
转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红外传感器转动;
热源确定及距离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红外传感器扫描范围内的温度信息,根据
所述温度信息获得热源温度曲线,根据所述热源温度曲线确定空调所在室内的热源及所述
热源与空调之间的实时距离。

说明书

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调节室内空气的空调,更具体地
说,是涉及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夏天可以制冷、冬天可以制热,能够调节室内温度达到冬暖夏凉,为用户提供舒适
的环境。在空调为用户提供舒适性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与高能耗的矛盾。能量消耗不仅增
加了用户经济负担,也与节能环保的趋势相背。因此,如何在利用空调为用户提供舒适环境
的同时降低空调的能耗,是目前空调器厂家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制冷吹出冷风而导致不舒适的问题,可以基于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作
为控制目标来控制压缩机运行频率的控制方法。现有盘管温度控制过程中,盘管目标温度
均采用固定值,一般为固化在空调存储器中的一个温度固定值。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
存在一个现象:在用户设定的室内目标温度不同的情况下,在室内温度接近室内目标温度
时,用户反而感觉不舒适。经分析,这种现象是由于在室内温度接近用户设定温度时基于室
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作为控制目标来控制压缩机运行频率、且盘管目标温度为固定值所引
起的。

由于换热器的盘管温度是关乎空调冷媒系统和整体空气调节的关键参数,如果控
制不当,可能会带来空气调节性能变差、降低舒适性的问题。因此,如何基于盘管温度进行
合理、舒适及节能控制,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方法和装置,实现空调的
节能、舒适控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方法采用下述
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空调制冷运行,获取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室内目标温度,计算所述实时室内环境
温度与所述设定室内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作为实时室内温差,根据所述实时室内温差进
行室温PID运算,获得第一频率;实时检测空调所在室内的热源并确定所述热源与空调之间
的实时距离,根据已知的距离与风速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实时距离对应的风速并作为实
时风速,根据已知的风速与频率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实时风速对应的频率,作为第二频
率;

将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舒适温度作比较;

若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所述设定舒适温度,执行下述的第一控制:选择所述
第一频率与所述第二频率中的较小值控制空调的压缩机运行;

若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小于所述设定舒适温度,执行下述的第二控制:获取空调蒸
发器的实时盘管温度和盘管目标温度,计算所述实时盘管温度与所述盘管目标温度之间的
温差,作为实时盘管温差,根据所述实时盘管温差进行盘温PID运算,获得第三频率,选择所
述第一频率、所述第二频率及所述第三频率中的较小值控制空调的压缩机运行;所述盘管
目标温度根据所述室内目标温度确定,且满足所述室内目标温度小时所述盘管目标温度
小。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装置采用下述
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室内环境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实时室内环境温度;

盘管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空调蒸发器的实时盘管温度;

室温PID运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室内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
作为实时室内温差,根据所述实时室内温差进行PID运算,获得并输出第一频率;

盘温PID运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实时盘管温度和盘管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作为实时
盘管温差,根据所述实时盘管温差进行PID运算,获得并输出第三频率;所述盘管目标温度
根据所述室内目标温度确定,且满足所述室内目标温度小时所述盘管目标温度小;

热源确定及距离获取单元,用于实时检测空调所在室内的热源并确定所述热源与空调
之间的实时距离;

实时风速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已知的距离与风速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实时距离对应
的风速,并作为实时风速;

第二频率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已知的风速与频率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实时风速对应
的频率,作为第二频率;

控制模式选择单元,用于比较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舒适温度,并输出比较结
果作为控制模式选择信号;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式选择单元输出的比较结果为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
度不小于所述设定舒适温度时,选择所述第一频率与所述第二频率中的较小值控制空调的
压缩机运行;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式选择单元输出的比较结果为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
度小于所述设定舒适温度时,选择所述第一频率、所述第二频率及所述第三频率中的较小
值控制空调的压缩机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中,在对压缩机进行频率控制时,综合考虑了温度因素和风速因素间的配合,使
得压缩机运行时驱动冷媒所产生的换热量与该过程中风机运转驱动的气流所形成的热交
换量相匹配,避免了压机频率过高或风机转速过高所产生的无谓能耗,实现空调的节能运
行。而且,风速根据热源与空调间的距离来控制,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且能够在低风速时
降低噪音。此外,对于温度因素对压缩机频率的控制中,根据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舒适温度
的大小,选择采用室温PID控制或采用基于蒸发器盘管温度的盘温PID控制,既能在室温高
时及时、快速对房间进行降温,达到制冷目的,又可以将盘管温度稳定在盘管目标温度,使
得空调出风温度舒适,达到出风凉而不冷的舒适制冷效果。并且,盘温PID控制过程中的盘
管目标温度根据室内目标温度来确定,室内目标温度小时盘管目标温度也小,使得盘管目
标温度与室内目标温度保持一致,在室内目标温度要求低的情况下执行盘温PID控制时降
温速度快,快速达到所要求的室内低温的平衡,进一步提高用户舒适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
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该图所示为本发明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的
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方法采用具有下述步骤的流
程来实现:

步骤11:空调制冷运行,获取实时室内环境温度、设定室内目标温度,同时,实时检测空
调所在室内的热源并确定热源与空调间的实时距离。

具体来说,在空调开机运行时,实时检测空调所处房间的室内环境温度,实时检测
的温度作为实时室内环境温度。所谓的实时室内环境温度,是指在空调开机运行后,根据设
定温度采样频率不断获取并更新的室内环境温度。实时室内环境温度的获取可以采用现有
技术来实现。例如,通过设置在空调进风口或靠近空调进风口处的温度传感器检测进风温
度,空调的主控板通过采集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进行处理,从而获取到进风温度,并将
该温度作为实时室内环境温度。

设定室内目标温度是指希望室内环境所能达到的目标温度,该设定室内目标温度
可以是用户通过遥控器或空调控制终端或空调面板所输入的一个温度值,也可以是空调主
控板自动调用的一个设定值。不管该温度值采用哪种方式设定,均可被空调主控板获取到。

空调开机运行后,除了实时检测空调所处房间的实时室内环境温度,还要实时检
测空调所在室内的热源,并确定热源与空调间的实时距离。所谓的实时距离,是在在空调开
机运行后,根据设定采样频率不断获取并更新的室内热源与空调之间的距离。热源的检测
及热源与空调间的距离的确定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来实现。例如,通过在空调上设置红外阵
列传感器或普通的红外传感器,结合一定的算法来计算。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检测空调所在室内的热源并确定热源与空调之间的实时距
离,采用下述技术手段来获取,具体包括:

控制空调中的红外传感器进行转动扫描,获得扫描范围内的温度信息,根据温度信息
获得热源温度曲线。

具体而言,可以在空调上设置红外传感器及转动机构,空调的控制器控制转动机
构驱动红外传感器在较大的角度范围内转动。转动的红外传感器对扫描角度范围内的区域
进行扫描,实时采集扫描区域的温度信息。该温度信息反映的是红外传感器当前采集的扫
描范围内物体的辐射强度,辐射强度越强,则表示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越高。因此,,在
红外传感器的扫描过程中,扫描到热源前到热源中心再到扫描到热源后的过程,红外传感
器采样的温度值是从低到高再到低的一个过程,此为扫描到一个热源的过程。空调接收红
外传感器采样的温度信息,通过对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息即辐射强度的分析生成室内
热源的温度曲线。

通过转动结构驱动红外传感器转动,所以只需要单点红外传感器即可实现整个空
间范围的温度扫描,不需要阵列红外传感器,数据处理相对比较简单,耗费时间短。

然后,根据热源温度曲线确定空调所在室内的热源及热源与空调之间的实时距
离。

具体地,空调器通过分析温度曲线中的波峰值,波峰值对应热源的辐射强度,根据
波峰值可以判断当前环境中热源的个数,其中,波峰值的坐标值即为热源的坐标值即位置。
而且,红外传感器采样的温度值与物体的距离远近有关系,物体距离空调越远时,红外传感
器采集的温度值越低,反之,越接近物体真实温度值。具体地,可以根据温度曲线中温度最
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差值确定热源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根据扫描周期中红外传感器采集
的温度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能够判断当前扫描的热源与背景的相对距离,差值越
小,说明热源与背景接近,即热源与空调较远。

步骤12:计算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室内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作为实时室内
温差,根据实时室内温差进行室温PID运算,获得第一频率;根据已知的距离与风速的对应
关系确定与实时距离对应的风速并作为实时风速,根据已知的风速与频率的对应关系获取
与实时风速对应的频率,作为第二频率。

主控板在获取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室内目标温度之后,计算两者之间的温
差,作为实时室内温差。然后,根据实时室内温差进行室温PID运算,获得对压缩机进行控制
的一个频率,并将该频率定义为第一频率。其中,根据温差进行室温PID运算、获得对压缩机
进行控制的目标频率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来实现,在此不作详细阐述和限定。

同时,还根据已知的距离与风速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实时距离对应的风速,作为实
时风速。具体来说,在空调主控板的存储器中预先存储有距离与风速的对应关系,其中,距
离是指室内热源与空调之间的距离,风速是指空调室内机风扇运转的速度。对于不同的距
离,对应有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相同的风速,且距离越大,风速越低。而且,优选的,距离与
风速的对应关系是由研发人员在理论指导下、经过大量的空调运转模拟实验所得到的,能
够尽可能兼顾空调送风舒适性与节能性。因此,在获得实时距离之后,从距离与风速的对应
关系中先查找到实时距离,然后获取该实时距离所对应的风速,并将该风速作为实时风速。
然后,根据已知的风速与频率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实时风速对应的频率,作为第二频率。

具体而言,在空调主控板的存储器中还预先存储有风速与频率的对应关系,其中,
风速是指空调室内机风扇运转的速度,频率是指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对于不同的风速,对应
有不同的频率。而且,优选的,风速与频率的对应关系是由研发人员在理论指导下、经过大
量的空调运转模拟实验所得到的,能够尽可能兼顾空调送风舒适性与节能性。建立风速与
频率的对应关系的出发点为:对于空调系统而言,如果室内机风扇转速一定,风机运转所驱
动的气流一定,也即,风量一定;风量一定,其经过室内机换热器时与换热器形成的热交换
能力一定。如果压缩机运行频率过小,冷媒循环量过少,会降低室内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使
得室内送风温度不适宜。而若压缩机运行频率过大,冷媒循环量大,室内换热器换热能力
大,但由于一定内机转速下产生的风量过小,会导致热交换器换热能效下降,且压缩机大功
率运行浪费能耗。因此,有必要对风速与频率作对应和限定。

因此,在获得实时风速之后,从风速与频率的对应关系中先查找到实时风速,然后
获取该实时风速所对应的频率,并将该频率作为第二频率。

而且,一个风速可能对应一个频率,也可能对应多个频率。如果一个风速对应着多
个频率,也即一个实时风速对应有多个频率,此情况下,选择多个频率中的最大频率作为第
二频率。

步骤13:判断实时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设定舒适温度。若是,执行步骤15;若为
否,执行步骤14。

该步骤可以与步骤12同时进行,在此分为两个步骤仅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表述该实
施例的控制过程。在步骤11获取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之后,将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舒
适温度作比较,并判断实时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设定舒适温度,以便根据比较结果执行
步骤14或步骤15的控制。其中,设定舒适温度可以是出厂时空调的一个默认设定温度,也可
以是由用户自行选定并设置的一个设定温度。如果是由用户自行设定,空调可以给出一个
参考温度值,供用户参考。例如,建议将该舒适温度设定为27℃。

步骤14:如果步骤13判定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设定舒适温度,则执行如下的
第一控制:选择第一频率与第二频率中的较小值作为目标频率,根据目标频率控制空调的
压缩机运行。

如果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设定舒适温度,表明此时室内温度较高,需要快速
降温。此情况下,比较步骤12得到的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选择两者中的较小值,作为目标
频率,根据目标频率控制空调的压缩机运行。

步骤15:如果步骤13判定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小于设定舒适温度,则执行如下的第
二控制:获取空调蒸发器的实时盘管温度和设定盘管目标温度,计算实时盘管温度与盘管
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作为实时盘管温差,根据实时盘管温差进行盘温PID运算,获得第三
频率,选择第一频率、第二频率及第三频率中的较小值作为目标频率,根据目标频率控制空
调的压缩机运行。

如果步骤13判定室内温度小于舒适温度,为避免温度过快下降导致体感不舒适,
进一步考虑蒸发器盘管温度,以便及时调整压缩机运行频率,使得蒸发器盘管温度能够稳
定到盘管目标温度,以调整空调出风温度,达到凉而不冷的舒适出风效果。

具体来说,首先,获取空调蒸发器的实时盘管温度和盘管目标温度,计算实时盘管
温度与盘管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作为实时盘管温差,根据实时盘管温差进行盘温PID运
算,获得第三频率。

其中,蒸发器盘管温度的检测可通过在蒸发器上设置盘管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
实时检测出盘管温度之后,计算实时盘管温度与设定盘管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将该温差
作为盘管温差。其中,盘管目标温度根据室内目标温度确定,且满足室内目标温度小时盘管
目标温度也小。然后,根据盘管温差进行盘温PID运算,获得对压缩机进行控制的目标频率,
并将该目标频率定义为第三目标频率。盘温PID运算获得对压缩机进行控制的目标频率的
方法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室温PID运算而获得压缩机目标频率的方法。其中,盘温PID运
算的初始频率可以为一个设定的初始频率。优选的,盘温PID运算的初始频率为步骤12判定
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小于设定舒适温度、进入第二控制过程时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而且,
该当前运行频率至少是在压缩机运行一段时间(如3min)之后的一个运行频率。

然后,选择第一频率、第二频率及第三频率中的较小值作为目标频率,根据目标频
率控制空调的压缩机运行。

采用上述方法对空调压缩机频率进行控制,综合考虑了温度因素和风速因素间的
配合,使得压缩机运行时驱动冷媒所产生的换热量与该过程中风机运转驱动的气流所形成
的热交换量相匹配,避免了压机频率过高或风机转速过高所产生的无谓能耗,实现空调的
节能运行。而且,风速根据热源与空调间的距离来控制,也提高了送风的舒适性和用户的舒
适度。此外,对于温度因素对压缩机频率的控制中,根据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舒适温度的大
小,选择采用室温PID控制或采用基于蒸发器盘管温度的盘温PID控制,既能在室温高时及
时、快速对房间进行降温,达到制冷目的,又可以将盘管温度稳定在盘管目标温度,使得空
调出风温度舒适,达到出风凉而不冷的舒适制冷效果。而且,盘温PID控制过程中的盘管目
标温度根据室内目标温度来确定,室内目标温度小时盘管目标温度也小,使得盘管目标温
度与室内目标温度保持一致,在室内目标温度要求低的情况下执行盘温PID控制时降温速
度快,快速达到所要求的室内低温的平衡,进一步提高用户舒适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盘管目标温度根据室内目标温度确定,具体包括:

获取室内推荐目标温度和盘管推荐目标温度;

计算室内推荐目标温度与室内目标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一差值;

根据公式第二差值=a*第一差值获取第二差值;a为不大于1的正数;

计算盘管推荐目标温度与第二差值之差,计算结果确定为执行盘温PID运算的实际盘
管目标温度。

其中,室内推荐目标温度是已知的、预先存储的一个温度,一般地,为研发人员经
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测试所获得的、兼顾人体舒适性和空调节能性的一个温度,譬如,为27
℃。盘管推荐目标温度也是已知的、预先存储的一个温度,一般地,为研发人员经大量理论
研究和实验测试所获得的、在室内推荐目标温度作为实际设定的室内目标温度时能够送出
温度适宜的热交换空气的一个盘管温度,譬如,为14℃。当然,该室内推荐目标温度和该盘
管推荐目标温度也可以通过授权而被修改,譬如,由售后人员在用户家中通过特殊指令进
行修改。a作为根据第一差值计算第二差值的一个系数,其取值也是已知的、预先存储的,是
研发人员经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测试所获得的。优选的,a为小于1的正数,譬如,a取值为
0.5。那么,在室内推荐目标温度为27℃、室内推荐盘管目标温度为14℃、a为0.5的情况下,
如果实际室内目标温度为26℃,则实际盘管目标温度为13.5℃;如果室内目标温度为25℃,
则实际盘管目标温度为13℃。

采用上述的方法,根据室内目标温度来确定盘管目标温度时,如果室内目标温度
低于室内推荐目标温度,表明当前期望的室内温度要低,室内推荐目标温度与室内目标温
度之间的第一差值为负值,根据第一差值计算出来的第二差值也为负值;那么,根据第二差
值和盘管推荐目标温度所计算出来的实际盘管目标温度将小于盘管推荐目标温度。那么,
则根据实际盘管目标温度执行盘温PID运算时,由于盘管目标温度小,压缩机运行频率大,
降温速度快,从而可以使得室内温度能够快速地达到所要求的较低的室内温度,满足对低
温需求的用户的舒适性。而且,室内目标温度越低,所获得的盘管目标温度也越低,使得盘
温PID控制过程的速度和降温需求与室温PID控制保持一致,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性。

而且,在执行第二控制的过程中,仍然不断地获取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并比较实时
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舒适温度的大小。一旦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设定舒适温度,则退
出第二控制过程,转入到第一控制过程,以使得室内温度稳定在设定室内目标温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舒适温度、且实时室内环境温
度与设定舒适温度之差大于设定差值时,再退出第二控制过程,转入到第一控制过程。通过
合理选择设定差值,例如,设定为1℃,可以确保盘管温度不低于盘管目标温度,保证出风凉
而不冷的舒适性。

作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空调主控板的存储器中预先存储有一个设定最高频率,
如果步骤14判定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中的较小值大于设定最高频率,或者步骤15判定第一
频率、第二频率及第三频率中的较小值大于设定最高频率,则将设定最高频率作为目标频
率。也就是说,不管是根据哪个频率控制压缩机,均保证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不超过设定最高
频率。

请参见图2,该图示出了本发明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装置一个实施例的
结构框图。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空调制冷控制装置所包含的结构单元及其功能如下:

室内环境温度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取实时室内环境温度。

室温PID运算单元202,用于计算室内环境温度获取单元201获取的实时室内环境
温度和设定室内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作为实时室内温差,根据实时室内温差进行PID运
算,获得并输出第一频率。

盘管温度获取单元203,用于获取空调蒸发器的实时盘管温度。

盘温PID运算单元204,用于计算盘管温度获取单元203获取的实时盘管温度和盘
管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作为实时盘管温差,根据实时盘管温差进行PID运算,获得并输出
第三频率。其中,盘管目标温度根据室内目标温度确定,且满足室内目标温度小时盘管目标
温度小。

热源确定及距离获取单元205,用于实时检测空调所在室内的热源并确定热源与
空调之间的实时距离。

实时风速获取单元206,用于根据已知的距离与风速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实时距离
对应的风速,并作为实时风速。

第二频率获取单元207,用于根据已知的风速与频率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实时风速
对应的频率,作为第二频率。

控制模式选择单元208,用于比较室内环境温度获取单元201所获取的实时室内环
境温度与设定舒适温度,并输出比较结果作为控制模式选择信号。

第一控制单元209,用于在控制模式选择单元208输出的比较结果为实时室内环境
温度不小于设定舒适温度时,选择室温PID运算单元202输出的第一频率与第二频率获取单
元207输出的第二频率中的较小值作为目标频率,根据目标频率控制空调的压缩机运行。

第二控制单元210,用于在控制模式选择单元208输出的比较结果为实时室内环境
温度小于设定舒适温度时,选择室温PID运算单元202输出的第一频率、第二频率获取单元
207输出的第二频率及盘温PID运算单元204输出的第三频率中的较小值作为目标频率,根
据目标频率控制空调的压缩机运行。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制冷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

室内推荐目标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室内推荐目标温度;

盘管推荐目标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盘管推荐目标温度;

第一差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室内推荐目标温度与室内目标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一差
值;

第二差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第二差值=a*第一差值获取第二差值;a为不大于1的
正数;

盘管目标温度确定单元,用于计算盘管推荐目标温度与第二差值之差,计算结果确定
为执行盘温PID运算的实际盘管目标温度并输出至盘温PID运算单元。

热源确定及距离获取单元205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检测热源并确定距离的结
构来实现。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热源确定及距离获取单元205采用下述结构来实现:

包括:

红外传感器,设置在空调中;

转动机构,用于驱动红外传感器转动;

热源确定及距离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红外传感器扫描范围内的温度信息,根据温度
信息获得热源温度曲线,根据热源温度曲线确定空调所在室内的热源及热源与空调之间的
实时距离。

上述装置中的各结构单元运行相应的软件程序,并按照前述方法的流程执行空调
制冷控制,实现空调的节能舒适控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
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
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方法和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距离实现空调制冷控制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空调制冷运行,进行室温PID运算,获得第一频率;确定室内热源与空调之间的实时距离,确定与实时距离对应的实时风速及实时风速对应的频率,作为第二频率;根据实时盘管温度与盘管目标温度的温差进行盘温PID运算,获得第三频率,所述盘管目标温度根据所述室内目标温度确定,且满足所述室内目标温度小时所述盘管目标温度小;若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设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