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抗震抗冲击轻质墙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墙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建筑物非承重部位的墙体一般为先将砖块经人工砌作而成墙坯,然后经表面粉刷装饰而成。这种墙体的墙坯,表面较为不平整,因此表面粉刷平整的工作量较大,而且表面粉刷层容易脱开或开裂,这也一直是建筑方面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目前对墙体的改进,主要是对砖块的材料进行改革,利用粉煤灰为主材,通过加气和养护而成混凝土轻质砌块材料,这种砌块尽管对保护耕地和山体资源有一定意义,但以这种砌块砌作而成的墙体,依然存在着前述问题,并且,强度低,容易因吸水率高而造成装饰面开裂和脱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抗震抗冲击轻质墙体。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为烧结而成的整体,并分布有气泡腔,它呈大板块状,它的高度大于等于楼层高度的1/3小于等于楼层高度的两倍,它还在内部或/和表面设有防冲击开裂的网状物。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轻质墙体设置有网状物,具有极高地抗断裂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和抗震能力。并且,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轻质墙体含有气泡腔,这种气泡腔可以分为处于内部的气泡腔和处于表面的气泡腔残留小坑。处于内部的气泡腔,可以明显地提高墙体的隔音隔热能力,具有节能保温的效果;同时,气泡腔还可以减轻或缓冲地震对墙体的影响,增进抗震能力;处于表面的气泡腔残留小坑,可以增加墙体与粉刷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装饰层与墙体的粘结亲和力,有效地解决装饰层容易脱开或开裂的技术难题。同时,由于本发明是烧结而成,线膨胀率小,不易变形,这进一步增加了墙体的抗裂能力,并有利于解决装饰层与墙体容易脱开或开裂的技术问题。由于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的抗断裂能力、抗冲击能力和抗震能力,因此,它可以做成大板块状,它的高度可以大于等于楼层高度的1/3小于等于楼层高度的两倍。这样,可以根据工程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高度的本发明提供的墙体,可以充分利用本发明的特点,减少现场工作量,并彻底解决墙体平整度问题,使粉刷及砌作成本降低。
尤其当本发明的高度为大于等于楼层高度小于等于楼层高度的两倍,这时,还可以使墙体的安装采用诸如外挂式等方式,这样,可进一步方便安装、增加安装牢度并使所安装的墙面具有更强的整体感,增加装饰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网状物可以为金属丝网或耐高温非金属丝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表面还可设有装饰层,即装饰层成为烧结而成的本发明的一部分,这样,更能减少工程现场的工作量、缩短工期,同时,对提高装饰层的质量和增进装饰效果都有非常重大的作用。特别是当本发明的表面设有网状物时,由于表面的气泡腔残留小坑所造成的本发明的粗糙表面,使得装饰层也得到了网状物的支持,具有更强的防裂、抗外力能力、及与墙坯的结合牢度
由于本发明是烧结而成的,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以矿渣、废建筑垃圾、废玻璃、石料、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这样,能对解决工业和建筑废物的处理问题具有重大的环境保护意义和社会意义。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建筑用抗震抗冲击轻质墙体的制造方法。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首先将含有发泡材料的原料磨成粉状并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料装入模具中,同时在内部或/和表面放入网状物,经炉窑烧结而成。或者,原料磨成粉状并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料装入模具中,同时在内部或/和表面放入网状物,在烧结过程中,还通过模具上的孔射入炽热压缩气体。
烧结后的墙体表面可再覆盖装饰材料料层,然后再经炉窑烧结。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方便地制造出如前所述的抗震抗冲击轻质墙体,并且便于采用以矿渣、废建筑垃圾、废玻璃、石料、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的原料。同时,也使得装饰层的抗外力强度、与墙坯的结合牢度和使用寿命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应用于楼层作为墙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应用于楼层作为墙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应用于楼层作为墙体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本发明为烧结而成的整体1并分布有气泡腔2,它呈大板块状,它的高度大于等于楼层高度的1/3小于等于楼层高度的两倍,它还在内部或/和表面设有防冲击开裂的网状物3。
所述的网状物可以为金属丝网或耐高温非金属丝网。
它以矿渣、废建筑垃圾、废玻璃、石料、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
以下为本发明制造方法的实施例:
原料为:铁矿渣60%、废玻璃10%、废建筑碎砖石15%,工业粉煤灰10%、碎石粉5%,其中碎石粉在烧结高温下分解出二氧化碳而同时作为发泡材料。
作为原料的组成,可以根据用户所需的墙体强度值以及当地的废料种类而调整,没有特别的限制。
制造步骤如下:
它首先将含有发泡材料的原料磨成粉状并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料装入模具中,同时在内部或/和表面放入网状物,经炉窑烧结而成。或者,原料磨成粉状并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料装入模具中,同时在内部或/和表面放入网状物,在烧结过程中,还通过模具上的孔射入炽热压缩气体。
如图2所示,实施例1所描述的墙体应用于楼层作为墙体,附图标号4代表楼层的天花板或横梁,附图标号代表5楼层地面。在工厂中烧结制造出高度与楼层高度相符的本发明墙体1,在工程现场,只要横向排列本发明提供的墙体即可构成整面墙体,大大减轻了人工砌作工作量。
作为一种更佳的实施方始,本发明提供的墙体的高度宽度和整面墙体的高度宽度相符,这样无需排列,本发明提供的墙体直接构成整面墙体。
如图3所示,当某些情况,整面墙在高度方向上,可以采用2到3块本发明提供的墙体层叠而成,即本发明提供的墙体的高度为楼层高度的1/2~1/3。
实际上,本发明提供的墙体可以具有多种安装方式,比如当应用于外墙墙体,可采用外挂的方式,这时,本发明的高度可以是大于等于楼层高度小于等于楼层高度的两倍,它挂于建筑物的表面,使建筑物表面具有极佳的整体感和装饰效果。安装时,可在墙体的背面设置连接件,在建筑物的横梁上安装相配合的固定件,将墙体通过连接件挂在横梁上的固定件上,图4的左边部分是墙体的高度与一个楼层高度一致时,安装方式的示意图。图4的右边部分显示了墙体的高度达到2个楼层的高度时的示意图。在图4中附图标号4表示横梁,附图标号1表示本发明墙体。
实施例2
参照附图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本发明提供的墙体表面还可设有装饰层6。在实施例1的墙体表面还设有网状物31。
其制造方法为:在制备好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之后,再在表面平铺网状物并覆盖装饰材料料浆层,然后再经炉窑烧结和磨面。烧结时的墙体工艺条件与常用的烧结工艺条件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