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泼型发动机机油切换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泼型发动机机油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发动机一般采用机油进行润滑,然而发动机中用于储存机油的油底壳中,
一般只存放一种类型的机油。市场上有多种机油型号可供选择,每一种型号的机油都有一
个最佳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超过这个最佳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则机油的润滑性能会出
现下降,严重情况下会损坏发动机。像中国这样的纬度跨度较大的国家,冬季从最北端至最
南端,气温的温差大,如果汽车从最北端行驶到最南端或者从最南端行驶到最北端,为了使
发动机得到更好地润滑,需要有必要中途更换不同的机油,以适应不同温度环境。然而,现
有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大都不能同时储存两种机油,而带切换功能的油槽在切换移动时,易
将机油泼出,造成污染和额外的损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发动机润滑系统供油单一,换油时易将机油泼出,污染损耗大的
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泼型发动机机油切换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泼型发动机机油切换方法,
该方法由防泼型发动机机油切换装置实施,包括以下步骤:油槽安装→密封盖安装→油槽
就位→机油循环→油槽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防泼型发动机机油切换装置包括气缸
盖、气缸体、油底壳、曲轴、凸轮轴、机油储存装置、机油泵、吸油软管、送油管路和机油回流
油管,气缸体上设有曲轴位置传感器,油底壳上设有滑轨、电机和盖板,曲轴位置传感器和
电机分别与发动机的控制系统连接,盖板上设有槽口,机油储存装置包括油槽一、油槽二和
连接块,盖板上设有挡块一和挡块二,油槽一上设有密封盖一和弹簧一,油槽二上设有密封
盖二和弹簧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油槽安装步骤包括:将油槽一和油槽二
通过连接块连成一体,侧部通过丝杆机构与电机连接,油槽一和油槽二通过滑轨滑行在盖
板的下方,并与盖板之间留有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密封盖安装步骤包括:将密封盖一罩在
油槽一的顶部,通过弹簧一与油槽一滑动连接,将密封盖二罩在油槽二的顶部,通过弹簧二
与油槽二滑动连接,将挡块一和挡块二分别安装在槽口的两端,分别挡在密封盖一和密封
盖二的前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油槽就位步骤包括:通过电机驱动,确保
一只油槽位于槽口的正下方,处于开口状态,密封盖打开为设备供油,同时另一只油槽位于
极限边缘位置,处于封闭状态,密封盖在弹簧的作用下严密罩在油槽的上开口,预防内部机
油在油槽突然启动时泼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机油循环步骤包括:正常运行时,机油泵
通过吸油软管深入槽口正下方的油槽中,向上抽送机油,通过送油管路到达气缸盖内,并喷
淋到凸轮轴上,滴落下来,然后机油通过机油回流油管流回到位于槽口正下方的油槽中,周
而复始的循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油槽切换步骤包括:起初位于极限边缘
位置的油槽向槽口移动,密封盖跟随油槽一起移动,持续密封油槽,防止内部机油在移动过
程中洒出;当油槽进入槽口位置时,密封盖被挡块阻拦,停止前进,拉伸弹簧,而油槽继续前
进,从而逐渐打开上开口;当油槽移动到槽口正下方时,上开口被完全打开,进入工作状态;
与此同时,起初位于位于槽口正下方的油槽向自己的极限边缘位置移动,程序相反,油槽退
出槽口位置,逐渐关闭上开口;当油槽完全脱离槽口位置时,密封盖在弹簧的作用下完全封
闭油槽,并伴随油槽一起退回到极限边缘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由防泼型发动机机油切换装置实施,在盖板上设置
设挡块一和挡块二,油槽一上通过弹簧一滑动连接密封盖一,油槽二上通过弹簧二滑动连
接密封盖二,形成自动开合密封机构。工作时,通过油槽安装→密封盖安装→油槽就位→机
油循环→油槽切换一系列步骤,进行开合控制。当油槽位于极限边缘位置处于备用状态时,
密封盖在弹簧的作用下严密罩在油槽的上开口,防止内部机油在油槽突然移动时泼出;当
油槽切换启动时,密封盖跟随油槽一起移动,持续密封油槽,防止内部机油在移动过程中洒
出;当油槽进入槽口位置时,密封盖被挡块阻拦,停止前进,拉伸弹簧,而油槽继续前进,从
而逐渐打开上开口;当油槽移动到槽口正下方时,上开口被完全打开,进入工作状态;当油
槽再次切换时,槽口正下方的油槽反向移动,逐渐关闭上开口;当油槽完全退出槽口位置
时,密封盖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重新封闭油槽,并随油槽一起回退到极限边缘位置。从而
有效避免了机油在油槽启动和移动时泼洒到外面,降低了污染和损耗,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机油储存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机油储存装置工作状态图。
图中1. 气缸盖,2. 气缸体,3. 油底壳,4. 曲轴,5. 凸轮轴,6. 机油储存装置,
61. 盖板,62. 槽口,64. 油槽一,65. 油槽二,601. 挡块一,602. 挡块二,611. 密封盖
一,612. 密封盖二,621. 弹簧一,622. 弹簧二,66. 连接块,67. 滑轨,68. 电机,69. 丝
杆机构,7. 曲轴位置传感器,9. 机油泵,10. 吸油软管,11. 送油管路,12. 机油回流油
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机油储存装置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
的机油储存装置工作状态图,一种防泼型发动机机油切换方法,该方法由防泼型发动机机
油切换装置实施,包括以下步骤:油槽安装→密封盖安装→油槽就位→机油循环→油槽切
换。
防泼型发动机机油切换装置包括气缸盖1、气缸体2、油底壳3、曲轴4、凸轮轴5、机
油储存装置6、机油泵9、吸油软管10、送油管路11和机油回流油管12,气缸体2上设有曲轴位
置传感器7,油底壳3上设有滑轨67、电机68和盖板61,曲轴位置传感器7和电机68分别与发
动机的控制系统连接,盖板61上设有槽口62,机油储存装置6包括油槽一64、油槽二65和连
接块66,盖板61上设有挡块一601和挡块二602,油槽一64上设有密封盖一611和弹簧一621,
油槽二65上设有密封盖二612和弹簧二622。
当任一油槽位于槽口62正下方时、挡块一601和挡块二602的底壁的面积足以盖住
位于槽口62四周的油槽开口处,并且挡块一601与挡块二602的底壁与各油槽的顶壁能够密
封滑动配合。从而防止位于槽口62下方的油槽中的机油从油槽内洒出。
油槽安装步骤包括:将油槽一64和油槽二65通过连接块66连成一体,侧部通过丝
杆机构69与电机68连接,油槽一64和油槽二65通过滑轨67滑行在盖板61的下方,并与盖板
61之间留有间隙。
密封盖安装步骤包括:将密封盖一611罩在油槽一64的顶部,通过弹簧一621与油
槽一64滑动连接,将密封盖二612罩在油槽二65的顶部,通过弹簧二622与油槽二65滑动连
接,将挡块一601和挡块二602分别安装在槽口62的两端,分别挡在密封盖一611和密封盖二
612的前端。
油槽就位步骤包括:通过电机68驱动,确保一只油槽位于槽口62的正下方,处于开
口状态,密封盖打开为设备供油,同时另一只油槽位于极限边缘位置,处于封闭状态,密封
盖在弹簧的作用下严密罩在油槽的上开口,预防内部机油在油槽突然启动时泼出。
机油循环步骤包括:正常运行时,机油泵9通过吸油软管10深入槽口62正下方的油
槽中,向上抽送机油,通过送油管路11到达气缸盖1内,并喷淋到凸轮轴5上,滴落下来,然后
机油通过机油回流油管12流回到位于槽口62正下方的油槽中,周而复始的循环。
油槽切换步骤包括:起初位于极限边缘位置的油槽向槽口62移动,密封盖跟随油
槽一起移动,持续密封油槽,防止内部机油在移动过程中洒出;当油槽进入槽口62位置时,
密封盖被挡块阻拦,停止前进,拉伸弹簧,而油槽继续前进,从而逐渐打开上开口;当油槽移
动到槽口正下方时,上开口被完全打开,进入工作状态;与此同时,起初位于位于槽口62正
下方的油槽向自己的极限边缘位置移动,程序相反,油槽退出槽口62位置,逐渐关闭上开
口;当油槽完全脱离槽口位置时,密封盖在弹簧的作用下完全封闭油槽,并伴随油槽一起退
回到极限边缘位置。
该方法由防泼型发动机机油切换装置实施,在盖板61上设置设挡块一601和挡块
二602,油槽一64上通过弹簧一621滑动连接有密封盖一611,油槽二65上通过弹簧二622滑
动连接有密封盖二612,形成自动开合密封机构。工作时,通过油槽安装→密封盖安装→油
槽就位→机油循环→油槽切换一系列步骤,自动实施针对油槽工作状态的闭合控制,当油
槽位于极限边缘位置处于备用状态时,密封盖在弹簧的作用下严密罩在油槽的上开口,防
止内部机油在油槽突然移动时泼出;当油槽切换启动时,密封盖跟随油槽一起移动,持续密
封油槽,防止内部机油在移动过程中洒出;当油槽进入槽口62位置时,密封盖被挡块阻拦,
停止前进,拉伸弹簧,而油槽继续前进,从而逐渐打开上开口;当油槽移动到槽口62正下方
时,上开口被完全打开,进入工作状态;当油槽再次切换时,槽口62正下方的油槽反向移动,
逐渐关闭上开口;当油槽完全退出槽口62位置时,密封盖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重新封闭油
槽,并随油槽一起回退到极限边缘位置。从而有效避免了机油在油槽启动和移动时泼洒到
外面,降低了污染和损耗,节约了成本。
在油槽一64与油槽二65的切换过程中,吸油软管10的下端适于利用其自身的弹性
从一个油槽进入另一个油槽,从而便于机油泵9利用吸油软管10从油槽一64或油槽二65中
抽吸机油,由于油槽一64和油槽二65的切换时间短,机油泵9抽吸机油的中断时间短,不会
对机油的泵送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