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扫机校正系统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口扫机校正系统,尤指一种可调整影像感测器、微型反射镜元件、
发光模组与反射镜的至少其中之一,以校正口扫机的口扫机校正系统。
背景技术
口扫机是利用激光快速扫描牙齿,再应用软件建立牙齿模型,以提供牙医仿真与
修复牙齿。一般而言,口扫机的壳体内设置有影像感测器、微型反射镜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与发光模组等组件。当口扫机用以扫描牙齿时,由发光模组发出
光线,光线通过微型反射镜元件打在牙齿上,由牙齿将光线反射至影像感测器,再由影像感
测器产生牙齿的影像。若影像感测器、微型反射镜元件与发光模组的至少其中之一发生歪
斜,将会对光线的行进路径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牙齿的成像。目前,口扫机仅能由专业人员
以人工的方式进行检测与校正,使用者需费时等待,相当不便且无效率。因此,如何快速且
准确地校正口扫机,便成为设计上的一大课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口扫机校正系统,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口扫机校正系统,方便使用者对口扫机进行快速且准
确地检测与校正,无须透过专业人员,相当方便且有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一种口扫机校正系统,包含:处理器;口扫机,
该口扫机包含壳体、影像感测器、微型反射镜元件、发光模组以及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该影
像感测器、该微型反射镜元件、该发光模组与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设置于该壳体中,该处理
器电性连接于该影像感测器、该发光模组与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以及校正座台;其中,该
口扫机设置于该校正座台上,该影像感测器感测来自该校正座台的光图样且产生包含该光
图样的影像,该处理器判断该光图样是否位于该影像中的预定位置,当该处理器判断该光
图样不位于该影像中的该预定位置时,该处理器控制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调整该影像感测
器、该微型反射镜元件与该发光模组的至少其中之一,直到该光图样位于该影像中的该预
定位置为止。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壳体的一端具有透光板以及反射板,该校
正座台包含座体以及发光单元,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座体中,该发光单元发出该光图样,该
光图样通过该透光板且经由该反射板反射至该影像感测器,当该处理器判断该光图样不位
于该影像中的该预定位置时,该处理器控制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调整该影像感测器,直到
该光图样位于该影像中的该预定位置为止。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壳体的一端具有透光板以及反射板,该校
正座台包含座体以及反射面,该发光模组发出该光图样,该光图样通过该微型反射镜元件
且经由该反射板与该反射面反射至该影像感测器,当该处理器判断该光图样不位于该影像
中的该预定位置时,该处理器控制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调整该微型反射镜元件与该发光模
组的至少其中之一,直到该光图样位于该影像中的该预定位置为止。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校正座台包含座体、发光单元、移动件以及
驱动模组,该发光单元、该移动件与该驱动模组设置于该座体中,该座体具有开口,该移动
件具有反射面以及孔洞,该孔洞形成于该反射面上,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反射面的一端且
对应该孔洞,该驱动模组用以驱动该移动件移动,使得该孔洞显露于该开口中或隐藏于该
座体中。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校正座台包含座体、发光单元、移动件以及
驱动模组,该发光单元、该移动件与该驱动模组设置于该座体中,该座体具有开口,该移动
件具有反射面,该反射面位于该开口与该发光单元之间,该驱动模组用以驱动该移动件移
动,使得该发光单元显露于该开口中或该反射面遮蔽该发光单元。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包含第一移动件、第二
移动件、底板、第一驱动模组以及第二驱动模组,该影像感测器、该微型反射镜元件与该发
光模组的其中之一设置于该第一移动件上,该第一移动件设置于该第二移动件上,该第二
移动件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第一驱动模组设置于该第二移动件上,该第二驱动模组设置于
该底板上,该第一驱动模组用以驱动该第一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该第二驱动模组用以
驱动该第二移动件沿第二方向移动,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还包含第一转动件、第
二转动件、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三驱动模组以及第四驱动模组,该底板设置于该第一转
动件上,该第一转动件枢接于该第一底座,该第三驱动模组设置于该第一底座上,该第一底
座设置于该第二转动件上,该第二转动件枢接于该第二底座,该第四驱动模组设置于该第
二底座上,该第三驱动模组用以驱动该第一转动件相对第一轴向转动,该第四驱动模组用
以驱动该第二转动件相对第二轴向转动,该第一轴向与该第二轴向垂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包含第一转动件、第二
转动件、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三驱动模组以及第四驱动模组,该影像感测器、该微型反射
镜元件与该发光模组的其中之一设置于该第一转动件上,该第一转动件枢接于该第一底
座,该第三驱动模组设置于该第一底座上,该第一底座设置于该第二转动件上,该第二转动
件枢接于该第二底座,该第四驱动模组设置于该第二底座上,该第三驱动模组用以驱动该
第一转动件相对第一轴向转动,该第四驱动模组用以驱动该第二转动件相对第二轴向转
动,该第一轴向与该第二轴向垂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还包含第一移动件、第
二移动件、底板、第一驱动模组以及第二驱动模组,该第二底座设置于该第一移动件上,该
第一移动件设置于该第二移动件上,该第二移动件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第一驱动模组设置
于该第二移动件上,该第二驱动模组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第一驱动模组用以驱动该第一移
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该第二驱动模组用以驱动该第二移动件沿第二方向移动,该第一方
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口扫机还包含反射镜,该反射镜设置于该
壳体中,当该处理器判断该光图样不位于该影像中的该预定位置时,该处理器控制该至少
一个调整机构调整该反射镜,直到该光图样位于该影像中的该预定位置为止。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包含第一转动件、第二
转动件、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三驱动模组以及第四驱动模组,该反射镜设置于该第一转
动件上,该第一转动件枢接于该第一底座,该第三驱动模组设置于该第一底座上,该第一底
座设置于该第二转动件上,该第二转动件枢接于该第二底座,该第四驱动模组设置于该第
二底座上,该第三驱动模组用以驱动该第一转动件相对第一轴向转动,该第四驱动模组用
以驱动该第二转动件相对第二轴向转动,该第一轴向与该第二轴向垂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包含承载座、齿条以及
驱动模组,该齿条与该驱动模组设置于该承载座上,该承载座具有滑动部,该反射镜具有滑
槽,该反射镜枢接于该齿条,该滑动部设置于该滑槽中,该驱动模组用以驱动该齿条移动,
以带动该反射镜转动。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壳体具有第一定位部,该校正座台包含座
体,该座体具有第二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配合,以将该口扫机定位于该校
正座台上。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处理器设置于该口扫机的该壳体中。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还包含电脑,该电脑包含第一连接单元,该处
理器设置于该电脑中并电性连接于该第一连接单元,该口扫机还包含第二连接单元,该第
二连接单元电性连接于该影像感测器、该发光模组与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该处理器以及
该影像感测器、该发光模组与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藉由该第一连接单元与该第二连接单元
电性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口扫机校正系统,包含:处理器;口
扫机,该口扫机包含壳体、影像感测器、微型反射镜元件、发光模组、反射镜以及至少一个调
整机构,该影像感测器、该微型反射镜元件、该发光模组、该反射镜与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
设置于该壳体中,该处理器电性连接于该影像感测器、该发光模组与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
以及校正座台;其中,该口扫机设置于该校正座台上,该影像感测器感测来自该校正座台的
光图样且产生包含该光图样的影像,该处理器判断该光图样是否位于该影像中的预定位
置,当该处理器判断该光图样不位于该影像中的该预定位置时,该处理器控制该至少一个
调整机构调整该影像感测器、该微型反射镜元件、该发光模组与该反射镜的至少其中之一,
直到该光图样位于该影像中的该预定位置为止。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壳体的一端具有透光板以及反射板,该校
正座台包含座体以及反射面,该发光模组发出该光图样,该光图样通过该微型反射镜元件
与该反射镜且经由该反射板与该反射面反射至该影像感测器,当该处理器判断该光图样不
位于该影像中的该预定位置时,该处理器控制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调整该微型反射镜元
件、该发光模组与该反射镜的至少其中之一,直到该光图样位于该影像中的该预定位置为
止。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包含第一移动件、第二
移动件、底板、第一驱动模组以及第二驱动模组,该影像感测器、该微型反射镜元件与该发
光模组的其中之一设置于该第一移动件上,该第一移动件设置于该第二移动件上,该第二
移动件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第一驱动模组设置于该第二移动件上,该第二驱动模组设置于
该底板上,该第一驱动模组用以驱动该第一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该第二驱动模组用以
驱动该第二移动件沿第二方向移动,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还包含第一转动件、第
二转动件、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三驱动模组以及第四驱动模组,该底板设置于该第一转
动件上,该第一转动件枢接于该第一底座,该第三驱动模组设置于该第一底座上,该第一底
座设置于该第二转动件上,该第二转动件枢接于该第二底座,该第四驱动模组设置于该第
二底座上,该第三驱动模组用以驱动该第一转动件相对第一轴向转动,该第四驱动模组用
以驱动该第二转动件相对第二轴向转动,该第一轴向与该第二轴向垂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包含第一转动件、第二
转动件、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三驱动模组以及第四驱动模组,该影像感测器、该微型反射
镜元件、该发光模组与该反射镜的其中之一设置于该第一转动件上,该第一转动件枢接于
该第一底座,该第三驱动模组设置于该第一底座上,该第一底座设置于该第二转动件上,该
第二转动件枢接于该第二底座,该第四驱动模组设置于该第二底座上,该第三驱动模组用
以驱动该第一转动件相对第一轴向转动,该第四驱动模组用以驱动该第二转动件相对第二
轴向转动,该第一轴向与该第二轴向垂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还包含第一移动件、第
二移动件、底板、第一驱动模组以及第二驱动模组,该第二底座设置于该第一移动件上,该
第一移动件设置于该第二移动件上,该第二移动件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第一驱动模组设置
于该第二移动件上,该第二驱动模组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第一驱动模组用以驱动该第一移
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该第二驱动模组用以驱动该第二移动件沿第二方向移动,该第一方
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包含承载座、齿条以及
驱动模组,该齿条与该驱动模组设置于该承载座上,该承载座具有滑动部,该反射镜具有滑
槽,该反射镜枢接于该齿条,该滑动部设置于该滑槽中,该驱动模组用以驱动该齿条移动,
以带动该反射镜转动。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该处理器设置于该口扫机的该壳体中。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还包含电脑,该电脑包含第一连接单元,该处
理器设置于该电脑中并电性连接于该第一连接单元,该口扫机更包含第二连接单元,该第
二连接单元电性连接于该影像感测器、该发光模组与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该处理器以及
该影像感测器、该发光模组与该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藉由该第一连接单元与该第二连接单元
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口扫机校正系统包含处理器、口扫机以及校正座
台,口扫机包含壳体、影像感测器、微型反射镜元件、发光模组以及至少一调整机构,影像感
测器、微型反射镜元件、发光模组与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设置于壳体中,口扫机设置于校正座
台上。影像感测器感测来自校正座台的光图样且产生包含该光图样的影像,处理器判断光
图样是否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当处理器判断光图样不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时,处理
器控制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调整影像感测器、微型反射镜元件与发光模组的至少其中之一,
直到光图样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为止。藉此,本发明的口扫机校正系统可方便使用者对
口扫机进行快速且准确地检测与校正,无须透过专业人员,相当方便且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口扫机校正系统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口扫机校正系统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的口扫机移除壳体后的内部视图;
图4为图1中的口扫机的功能方块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移动件与驱动模组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的发光单元、移动件与驱动模组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7为图1中的孔洞隐藏于座体中的立体图;
图8为校正座台的发光单元发出光图样的示意图;
图9为口扫机的发光模组发出光图样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调整机构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中的调整机构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0中的调整机构的爆炸图;
图13为图10中的调整机构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14为微型反射镜元件设置于调整机构上的立体图;
图15为发光模组设置于调整机构上的立体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调整机构的立体图;
图17为图16中的调整机构的爆炸图;
图18为图16中的调整机构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19为图16中的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0为微型反射镜元件设置于调整机构上的立体图;
图21为发光模组设置于调整机构上的立体图;
图2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镜设置于调整机构上的立体图;
图2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镜设置于调整机构上的立体图;
图24为图23中的调整机构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移动件与驱动模组的立体图;
图26为图25中的发光单元、移动件与驱动模组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7为发光单元显露于开口中的示意图;
图28为反射面遮蔽发光单元的示意图;
图2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口扫机校正系统的功能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
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口扫机校正系统1的立体图,图2为
图1中的口扫机校正系统1的爆炸图,图3为图1中的口扫机12移除壳体120后的内部视图,图
4为图1中的口扫机12的功能方块图。
如图1至图4所示,口扫机校正系统1包含处理器10、口扫机12以及校正座台14。口
扫机12包含壳体120、影像感测器122、微型反射镜元件124、发光模组126、反射镜128、至少
一个调整机构以及电路板132,其中影像感测器122、微型反射镜元件124、发光模组126、反
射镜128、至少一个调整机构与电路板132设置于壳体120中。于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0亦可
设置于口扫机12的壳体120中,至少一个调整机构例如包括调整机构130a、130b、130c。于实
际应用中,处理器10可设置于电路板132上,调整机构130a、130b、130c的数量不以图示中为
限,可依据实际需要而选择。需说明的是,电路板132上还会设有运作时必要的其他电子组
件。如图4所示,处理器10可经由电路布线电性连接于影像感测器122、发光模组126与调整
机构130a、130b、130c,使得处理器10可控制影像感测器122、发光模组126与调整机构130a、
130b、130c的操作。
于实际应用中,影像感测器122可为电荷耦合组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
感测器或互补式金属氧化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感
测器;发光模组126可包含红光发光二极管、绿光发光二极管与蓝光发光二极管。一般而言,
口扫机校正系统1中还会设有运作时必要的软硬件元件,如电源供应器、应用程序、通讯模
组、透镜组、其它反射镜等,视实际应用而定。
如图2与图3所示,壳体120的一端具有透光板1200以及反射板1202。当口扫机12用
以扫描牙齿时,由发光模组126发出光线,光线经由反射镜128反射至微型反射镜元件124,
光线通过微型反射镜元件124后,由反射板1202反射且穿过透光板1200而打在牙齿上。接
着,牙齿将光线反射至透光板1200并穿过透光板1200,再由反射板1202反射至影像感测器
122。藉此,即可由影像感测器122产生牙齿的影像。需说明的是,光线在行进的过程中,还会
经过其它反射镜、透镜组与棱镜,视实际应用而定。由于口扫机的机构组成与成像原理为本
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5至图7,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单元142、移动件144与驱动模
组146的立体图,图6为图5中的发光单元142、移动件144与驱动模组146于另一视角的立体
图,图7为图1中的孔洞1442隐藏于座体140中的立体图。
如图5至图7所示,校正座台14包含座体140、发光单元142、移动件144以及驱动模
组146,其中发光单元142、移动件144与驱动模组146设置于座体140中。于本实施例中,发光
单元142可为激光、发光二极管或其它光源。座体140具有开口1400。移动件144具有反射面
1440、孔洞1442以及齿条1444,其中孔洞1442形成于反射面1440上。发光单元142设置于反
射面1440的一端且对应孔洞1442。驱动模组146用以驱动移动件144移动,使得孔洞1442显
露于开口1400中或隐藏于座体140中。于本实施例中,驱动模组146可包含马达1460以及二
齿轮1462、1464,其中齿轮1462套设于马达1460的输出轴上,且齿轮1464分别与齿轮1462及
齿条1444啮合。藉此,马达1460运作时,即可通过齿轮1462、1464驱动移动件144前后移动,
使得孔洞1442显露于图1所示的开口1400中或隐藏于图7所示的座体140中。
当使用者欲校正口扫机12时,使用者可将口扫机12设置于校正座台14上。如图2所
示,壳体120可具有第一定位部1204,且座体140可具有第二定位部1402。当使用者将口扫机
12设置于校正座台14上时,第一定位部1204与第二定位部1402可相互配合,以将口扫机12
定位于校正座台14上。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204与第二定位部1402可为可相互磁吸
的磁铁或磁铁与金属等导磁性材料的组合。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204与第二定位
部1402可为可相互卡合的凸点与凹槽。此外,可于口扫机12与校正座台14上设置多组对应
的第一定位部1204与第二定位部1402,以增加定位的稳定性。
在将口扫机12设置于校正座台14上后,影像感测器122可感测来自校正座台14的
光图样且产生包含上述光图样的影像。接着,处理器10判断光图样是否位于影像中的预定
位置。于本实施例中,预定位置可为影像的中心。于另一实施例中,预定位置亦可为影像的
特定位置,例如左上角、右下角等。当处理器10判断光图样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时,表示
口扫机12无须进行校正。当处理器10判断光图样不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时,表示口扫机
12须进行校正。如图3所示,口扫机12包含三个调整机构130a、130b和130c,其中影像感测器
122设置于调整机构130a上,微型反射镜元件124设置于调整机构130b上,且发光模组126设
置于调整机构130c上。因此,处理器10可控制调整机构130a、130b、130c调整影像感测器
122、微型反射镜元件124与发光模组126的至少其中之一,直到光图样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
置为止。于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光图样可为光点、光束或其它特定光形。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以校正座台14的发光单元142发出光图样来校正口扫机12的
影像感测器122,且以口扫机12的发光模组126发出光图样来校正微型反射镜元件124与发
光模组126。
以下先说明影像感测器122的校正机制。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8,图8为校正座台14
的发光单元142发出光图样L1的示意图。对影像感测器122进行校正时,可控制驱动模组146
驱动移动件144移动,使得孔洞1442显露于开口1400中,如图1所示。此时,发光单元142即可
经由孔洞1442与开口1400发出光图样L1。接着,光图样L1即会通过透光板1200且经由反射
板1202反射至影像感测器122,如图8所示。当处理器10判断光图样L1不位于影像中的预定
位置时,处理器10即会控制调整机构130a调整影像感测器122,直到光图样L1位于影像中的
预定位置为止。
接着说明微型反射镜元件124与发光模组126的校正机制。请一并参阅图7与图9,
图9为口扫机12的发光模组126发出光图样L2的示意图。对微型反射镜元件124与发光模组
126进行校正时,可控制驱动模组146驱动移动件144移动,使得孔洞1442隐藏于座体140中,
如图7所示。接着,可控制发光模组126发出光图样L2。光图样L2通过微型反射镜元件124与
反射镜128且经由反射板1202与反射面1440反射至影像感测器122,如图9所示。当处理器10
判断光图样L2不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时,处理器10即会控制调整机构130b、130c调整微
型反射镜元件124与发光模组126的至少其中之一,直到光图样L2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为
止。于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0可先控制调整机构130b、130c调整微型反射镜元件124与发光
模组126的其中之一,若光图样L2仍无法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处理器10再控制调整机构
130b、130c调整微型反射镜元件124与发光模组126的其中之另一。
请参阅图10至图15,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调整机构130a的立体图,图11
为图10中的调整机构130a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12为图10中的调整机构130a的爆炸图,
图13为图10中的调整机构130a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图14为微型反射镜元件124设置于调
整机构130b上的立体图,图15为发光模组126设置于调整机构130c上的立体图。由于本发明
的调整机构130a、130b、130c的机构组成与作动原理完全相同,因此,以下以调整机构130a
的机构组成与作动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10至图13所示,调整机构130a包含第一移动件1300、第二移动件1302、底板
1304、第一驱动模组1306以及第二驱动模组1308。影像感测器122设置于第一移动件1300
上。同理,微型反射镜元件124设置于如图14所示的调整机构130b的第一移动件1300上,且
发光模组126设置于如图15所示的调整机构130c的第一移动件1300上。
第一移动件1300设置于第二移动件1302上,且第一驱动模组1306亦设置于第二移
动件1302上。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件1300可具有滑轨1310以及齿条1312,且第二移动件
1302可具有滑槽1314,其中滑轨1310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1314中。此外,第一驱动模组1306
可包含马达1316以及二齿轮1318、1320,其中齿轮1318套设于马达1316的输出轴上,且齿轮
1320分别与齿轮1318及齿条1312啮合。藉此,马达1316运作时,即可通过齿轮1318、1320驱
动第一移动件1300沿第一方向D1移动。
第二移动件1302设置于底板1304上,且第二驱动模组1308亦设置于底板1304上。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移动件1302可具有滑轨1322以及齿条1324,且底板1304可具有滑槽
1326,其中滑轨1322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1326中。此外,第二驱动模组1308可包含马达1328
以及二齿轮1330、1332,其中齿轮1330套设于马达1328的输出轴上,且齿轮1332分别与齿轮
1330及齿条1324啮合。藉此,马达1328运作时,即可通过齿轮1330、1332驱动第二移动件
1302沿第二方向D2移动。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可与第二方向D2垂直,但不以此为限。因此,当处理器
10判断光图样L1不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时,处理器10可控制调整机构130a以移动的方式
调整影像感测器122的位置,直到光图样L1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为止。同理,当处理器10
判断光图样L2不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时,处理器10可控制调整机构130b、130c以移动的
方式调整微型反射镜元件124与发光模组126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直到光图样L2位于影
像中的预定位置为止。
请参阅图16至图21,图1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调整机构130a'的立体图,图
17为图16中的调整机构130a'的爆炸图,图18为图16中的调整机构130a'于另一视角的爆炸
图,图19为图16中的第一底座1338与第二底座1340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20为微型反射
镜元件124设置于调整机构130b'上的立体图,图21为发光模组126设置于调整机构130c'上
的立体图。由于本发明的调整机构130a'、130b'、130c'的机构组成与作动原理完全相同,因
此,以下以调整机构130a'的机构组成与作动原理进行说明。
调整机构130a'与上述的调整机构130a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调整机构130a'还包
含第一转动件1334、第二转动件1336、第一底座1338、第二底座1340、第三驱动模组1342以
及第四驱动模组1344,如图16至图19所示。调整机构130a'的底板1304可设置于第一转动件
1334上。如图17与图18所示,底板1304可具有固定部1346,且第一转动件1334可具有对应固
定部1346的固定孔1348。因此,可将固定部1346插设于固定孔1348中,使得底板1304设置于
第一转动件1334上。同理,调整机构130b'的底板1304可设置于如图20所示的第一转动件
1334上,且调整机构130c'的底板1304可设置于如图21所示的第一转动件1334上。
第一转动件1334枢接于第一底座1338,且第三驱动模组1342设置于第一底座1338
上。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1334可以枢轴1350枢接于第一底座1338,使得第一转动件
1334可相对第一底座1338转动。此外,第三驱动模组1342可包含马达1352以及二齿轮1354、
1356,其中齿轮1354套设于马达1352的输出轴上,齿轮1356套设于第一转动件1334的枢轴
1350上,且齿轮1356与齿轮1354啮合。藉此,马达1352运作时,即可通过齿轮1354、1356驱动
第一转动件1334相对第一轴向A1转动。
第一底座1338设置于第二转动件1336上,第二转动件1336枢接于第二底座1340,
且第四驱动模组1344设置于第二底座1340上。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转动件1336可以枢轴
1358枢接于第二底座1340,使得第二转动件1336可相对第二底座1340转动。此外,第四驱动
模组1344可包含马达1360以及二齿轮1362、1364,其中齿轮1362套设于马达1360的输出轴
上,齿轮1364套设于第二转动件1336的枢轴1358上,且齿轮1364与齿轮1362啮合。藉此,马
达1360运作时,即可通过齿轮1362、1364驱动第二转动件1336相对第二轴向A2转动。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向A1可与第二轴向A2垂直,但不以此为限。因此,当处理器
10判断光图样L1不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时,处理器10可控制调整机构130a'以移动及/或
转动的方式调整影像感测器122的位置,直到光图样L1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为止。同理,
当处理器10判断光图样L2不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时,处理器10可控制调整机构130b'、
130c'以移动及/或转动的方式调整微型反射镜元件124与发光模组126的至少其中之一的
位置,直到光图样L2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为止。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亦可将影像感测器122直接设置于第一转动件1334上,而不需
上述的移动机构。因此,当处理器10判断光图样L1不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时,处理器10可
控制调整机构130a’、130b'、130c'以转动的方式调整影像感测器122的位置,直到光图样L1
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为止。同理,微型反射镜元件124与发光模组126亦可直接设置于第
一转动件1334上,而不需上述的移动机构。因此,当处理器10判断光图样L2不位于影像中的
预定位置时,处理器10可控制调整机构以转动的方式调整微型反射镜元件124与发光模组
126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直到光图样L2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为止。
当然,本发明亦可先将影像感测器122、微型反射镜元件124与发光模组126设置于
上述的转动机构上,再将转动机构设置于上述的移动机构上,亦即,将影像感测器122、微型
反射镜元件124与发光模组126设置于第一转动件1334上,再将第二底座1340设置于第一移
动件1300上。
此外,除了影像感测器122、微型反射镜元件124与发光模组126外,口扫机12中的
反射镜128若发生歪斜,亦会对光线的行进路径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牙齿的成像。因此,本发
明亦可利用上述的光图样L2来校正反射镜128。
请参阅图22,图2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镜128设置于调整机构130d上
的立体图。以图3中的反射镜128为例,本发明可将反射镜128设置于调整机构130d上,如图
22所示。调整机构130d包含第一转动件1334、第二转动件1336、第一底座1338、第二底座
1340、第三驱动模组1342以及第四驱动模组1344。反射镜128设置于第一转动件1334上。需
说明的是,第一转动件1334、第二转动件1336、第一底座1338、第二底座1340、第三驱动模组
1342与第四驱动模组1344的结构关系与作用原理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因此,当处理器
10判断光图样L2不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时,处理器10可控制调整机构130d以转动的方式
调整反射镜128的位置,直到光图样L2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为止。
请参阅图23以及图24,图2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镜128设置于调整机
构130e上的立体图,图24为图23中的调整机构130e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除了上述的调整
机构130d外,本发明亦可以图23与图24所示的调整机构130e以转动的方式调整反射镜128
的位置。
如图23与图24所示,调整机构130e包含承载座1366、齿条1368以及驱动模组1370。
齿条1368与驱动模组1370设置于承载座1366上,其中齿条1368可相对承载座1366前后移
动。承载座1366具有滑动部1372,且反射镜128具有滑槽1280。反射镜128的一端枢接于齿条
1368,且滑动部1372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1280中。于本实施例中,驱动模组1370可包含马达
1374以及二齿轮1376、1378,其中齿轮1376套设于马达1374的输出轴上,且齿轮1378分别与
齿轮1376及齿条1368啮合。藉此,马达1374运作时,即可通过齿轮1376、1378驱动齿条1368
移动,以带动反射镜128转动。
因此,当处理器10判断光图样L2不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时,处理器10可控制调
整机构130e以转动的方式调整反射镜128的位置,直到光图样L2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为
止。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亦可利用调整机构130d、130e以转动的方式调整口扫机12中
的其它反射镜的位置。
请参阅图25至图28,图2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单元142、移动件144与
驱动模组146的立体图,图26为图25中的发光单元142、移动件144与驱动模组146于另一视
角的立体图,图27为发光单元142显露于开口1400中的示意图,图28为反射面1440遮蔽发光
单元142的示意图。
如图25至图28所示,校正座台14包含座体140、发光单元142、移动件144以及驱动
模组146,其中发光单元142、移动件144与驱动模组146设置于座体140中。于本实施例中,发
光单元142可为激光、发光二极管或其它光源。座体140具有开口1400。移动件144具有反射
面1440以及齿条1444。在将发光单元142与移动件设置于座体140中后,反射面1440位于开
口1400与发光单元142之间。驱动模组146用以驱动移动件144移动,使得发光单元142显露
于开口1400中或反射面1440遮蔽发光单元142。于本实施例中,驱动模组146可包含马达
1460以及二齿轮1462、1464,其中齿轮1462套设于马达1460的输出轴上,且齿轮1464分别与
齿轮1462及齿条1444啮合。藉此,马达1460运作时,即可通过齿轮1462、1464驱动移动件144
前后移动,使得发光单元142显露于如图27所示的开口1400中或反射面1440遮蔽如图28所
示的发光单元142。
对影像感测器122进行校正时,可控制驱动模组146驱动移动件144移动,使得发光
单元142显露于开口1400中。此时,发光单元142即可经由开口1400发出光图样L1。接着,光
图样L1即会通过透光板1200且经由反射板1202反射至影像感测器122,如图27所示。
对微型反射镜元件124与发光模组126进行校正时,可控制驱动模组146驱动移动
件144移动,使得反射面1440遮蔽发光单元142。接着,可控制发光模组126发出光图样L2。光
图样L2通过微型反射镜元件124与反射镜128且经由反射板1202与反射面1440反射至影像
感测器122,如图28所示。
请参阅图29,图2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口扫机校正系统1'的功能方块图。
口扫机校正系统1'与上述的口扫机校正系统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口扫机校正系统1'还
包含电脑16,如图29所示。电脑16包含第一连接单元160。处理器10设置于电脑16中并电性
连接于第一连接单元160。口扫机12还包含第二连接单元134以及处理器136,其中第二连接
单元134经由处理器136电性连接于影像感测器122、发光模组126与调整机构130a、130b、
130c。处理器136可控制影像感测器122、发光模组126与调整机构130a、130b、130c的操作。
处理器10以及影像感测器122、发光模组126与调整机构130a、130b、130c藉由第一连接单元
160与第二连接单元134电性连接。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单元160与第二连接单元134可
为对应的端口。需说明的是,处理器10、影像感测器122、发光模组126与调整机构130a、
130b、130c的作用原理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换言之,本发明可将用以控制校正机制的处理器10设置于口扫机12中或设置于与
口扫机12电性连接的外部电脑16中,视实际应用而定。进一步来说,本发明可由口扫机12自
行进行校正机制,或由外部电脑16对口扫机12进行校正机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于口扫机的壳体中设置调整机构,用以调整影像感测器、微型反
射镜元件、发光模组及/或反射镜。当处理器判断光图样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时,表示口
扫机无须进行校正。当处理器判断光图样不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时,表示口扫机须进行
校正,此时,处理器即会控制调整机构调整影像感测器、微型反射镜元件、发光模组及/或反
射镜,直到光图样位于影像中的预定位置为止。藉此,使用者即可利用本发明的口扫机校正
系统对口扫机进行快速且准确地检测与校正,无须透过专业人员,相当方便且有效率。需说
明的是,本发明可于口扫机中设置单一的调整机构来调整影像感测器、微型反射镜元件、发
光模组与反射镜的其中之一,或于口扫机中设置多个调整机构来调整影像感测器、微型反
射镜元件、发光模组与反射镜的至少其中之一,视实际应用而定。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
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
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