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及其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602877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81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57309.X

申请日:

2006.03.08

公开号:

CN1811087A

公开日:

2006.08.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B 1/76申请日:20060308授权公告日:20080730终止日期:20120308|||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B 1/7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李恒志变更后权利人:山东中远汇丽节能建材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汉旭城6号楼2单元401室变更后权利人:261021 中国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和平路2466号福润得大厦703登记生效日:20110714|||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北京中远汇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16号 邮编: 100072变更后权利人:李恒志 地址: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汉旭城6号楼2单元401室 邮编: 100040登记生效日:2008.9.1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76(2006.01); E04B2/00(2006.01); E04F13/00(2006.01)

主分类号:

E04B1/76

申请人:

北京中远汇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恒志; 李建军; 魏银锋

地址:

100072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威;张金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包括依次附着于外墙体的外表面的防潮界面层、保温模板、轻质防护砂浆层和饰面层,所述轻质防护砂浆层中夹有网格布,所述保温模板与外墙体之间设有保温垫块,并在所述保温模板与外墙体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浇注有聚氨酯发泡层。制作方法如下:a将保温垫块粘接于墙体上;b在保温垫块和外墙体粘接牢固后,将保温模板粘接于保温垫块上,使保温模板与外墙体之间形成空腔;c在保温模板与保温垫块粘接牢固后,向空腔中浇注聚氨酯发泡料;d在保温模板外层涂抹轻质防护砂浆层,同时夹设网格布;e在轻质防护砂浆层外做饰面层。本发明在提高保温效果的同时,增加保温覆层的强度,提高了安全系数,省时省工省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包括依次附着于外墙体的外表面的防潮界面层、保温模板、轻质防护砂浆层和饰面层,所述轻质防护砂浆层中夹有网格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模板与外墙体之间设有保温垫块,并在所述保温模板与外墙体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浇注有聚氨酯发泡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垫块为四边形,边长≥8cm。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垫块的厚度≤3cm。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模板的内表面与外墙体之间的距离≤5cm。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垫块的间隔≤50cm,并成正方形分布。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垫块与外墙体之间采用保温环氧砂浆粘接、保温垫块与保温模板之间采用聚氨酯发泡胶粘接。

7、
  一种制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将保温垫块粘接于墙体上;
b、在保温垫块和外墙体粘接牢固后,将保温模板粘接于保温垫块上,使保温模板与外墙体之间形成空腔;
c、在保温模板与保温垫块粘接牢固后,向空腔中浇注聚氨酯发泡料;
d、在保温模板外层涂抹轻质防护砂浆层,同时夹设网格布;
e、在轻质防护砂浆层外做饰面层。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a步骤中,采用保温环氧砂浆粘接,在b步骤中采用聚氨酯发泡胶粘接保温模板。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c步骤中,每个施工层高浇筑分2~3次完成,每次浇筑高度≤30cm。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d步骤中的所述轻质防护砂浆由甲组分和乙组分按照1∶1.5~1∶4.5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甲组分含有400~800重量份的水、1~10重量份的保水剂,600~200重量份的耐碱乳液、0.5~3重量份的防霉剂、0.2~2重量份的消泡剂;所述乙组分含有100~500重量份的水泥、50~200重量份的20~120目玻化漂珠、300~850重量份的20~120目石英砂、3~20重量份的无机或有机抗裂纤维、0.3~3重量份的防水剂、0.2~1重量份的水泥防冻剂、0.2~1重量份的水泥减水剂和0.2~1重量份的水泥早强剂。

说明书

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体保温覆层,特别涉及一种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墙体保温覆层的制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墙体保温行业中常见效果比较好的保温形式,一种为粘接砂浆粘贴保温板薄抹灰系统,另一种为喷涂聚氨酯厚抹灰系统。保温板薄抹灰系统施工程序为:将粘结砂浆涂抹在保温板上,然后将保温板粘接在墙体上,粘接牢固后在板面涂抹抗裂砂浆,同时在砂浆中嵌入网格布增强,再在抗裂砂浆表面上做饰面层。喷涂聚氨酯厚抹灰系统施工程序为;先处理墙面,刷涂界面剂,然后喷涂聚氨酯,再在聚氨酯发泡层表面在做一层界面剂,然后用厚质找平材料找平,找平后,再抹抗裂砂浆,最后饰面层施工。第一种形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传统砂浆的导热系数一般大于0.9W/m.k,系统的保温效果只能依赖保温板自身,砂浆对系统的保温性能几乎没有任何贡献,间接的降低了保温覆层的保温效果。二、由于现行的保温板工艺多采用条粘或点粘,这种空腔做法的保温结构降低了系统的抗风压性;同时现行的保温板表面用砂浆配合网格布做抗裂防护层,其中所选用的砂浆比重往往大于1.8g/cm3,这种保温体系增加了保温覆层自身的荷载,所以目前的保温板系统做法存在着安全性不高的隐患;三、保温覆层完工后不长时间,由于保温板受温度影响而产生的热胀冷缩应力,或使用质量较差的抹面砂浆,系统表面板缝部位易出现开裂,很容易受到雨水的侵入,从而降低了系统的保温效果;四、对于高度超过30m、贴面砖等需要采用加强保温做法时,往往采用铺贴镀锌金属网来加强保温覆层,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镀锌金属网在水泥的碱性环境下,易被腐蚀,镀锌金属网和砂浆逐渐脱离,而失去应有的加强作用。五、粘接强度低,当外界负风压较大或面层荷载较大时,保温覆层存在不安全隐患,同时粘接砂浆对保温板界面的处理有一定的要求,这就对保温板的界面处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刷涂界面剂,或对表面进行打磨,增加了施工的程序和复杂性。六、建筑物阳角处采用金属护角,金属护角受碱性环境影响易腐蚀,从而造成建筑物阳角的空鼓开裂。第二种形式存在的问题是:1、原材料的浪费。室外喷涂聚氨酯时,受风及温度影响较大,30%左右的聚氨酯材料会被浪费掉。2、喷涂后的保温层的平整度差,需要对保温层的表面进行找平,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这样即增加了保温层的厚度,增加了系统的荷载,又增加了施工的工序。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及其制作方法,在提高保温效果的同时,增加保温覆层的强度,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提高了保温覆层的平整度,省去找平的工序,省时省工省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包括依次附着于外墙体的外表面的防潮界面层、保温模板、轻质防护砂浆层和饰面层,所述轻质防护砂浆层中夹有网格布,所述保温模板与外墙体之间设有保温垫块,并在所述保温模板与外墙体之间预设的空腔内浇注有聚氨酯发泡层。
所述保温垫块为四边形,边长≥8cm。
所述保温垫块的厚度≤3cm。
所述保温模板的内表面与外墙体之间的距离≤5cm。
所述保温垫块的间隔≤50cm,并成正方形分布。
所述保温垫块与外墙体之间采用保温环氧砂浆粘接、保温垫块与保温模板之间采用聚氨酯发泡胶粘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的制作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将保温垫块粘接于墙体上;
b、在保温垫块和外墙体粘接牢固后,将保温模板粘接于保温垫块上,使保温模板与外墙体之间形成空腔;
c、在保温模板与保温垫块粘接牢固后,向空腔中浇注聚氨酯发泡料;
d、在保温模板外层涂抹轻质防护砂浆层,同时夹设网格布;
e、在轻质防护砂浆层外做饰面层。
在所述a步骤中,所述保温垫块以间距≤50cm设置,并成正方形分布。
在所述a步骤中,采用保温环氧砂浆粘接,在所述b步骤中,采用聚氨酯发泡胶粘接保温模板。
在所述c步骤中,每个层高浇筑分2~3次完成,每次浇筑高度≤30cm。
在所述d步骤中的所述轻质防护砂浆由甲组分和乙组分按照1∶1.5~1∶4.5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甲组分含有400~800重量份的水、1~10重量份的保水剂,600~200重量份的耐碱乳液、0.5~3重量份的防霉剂、0.2~2重量份的消泡剂;所述乙组分含有100~500重量份的水泥、50~200重量份的20~120目玻化漂珠、300~850重量份的20~120目石英砂、3~20重量份的无机或有机抗裂纤维、0.3~3重量份的防水剂、0.2~1重量份的水泥防冻剂、0.2~1重量份的水泥减水剂和0.2~1重量份的水泥早强剂。
本发明提供的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是一种具有优异保温效果的墙体保温覆层,专为实现节能80%的目标而设计开发。本发明由浇筑聚氨酯发泡层、保温模板和轻质防护砂浆层及饰面层构成。用保温和粘接性俱佳的聚氨酯为粘接剂,用浇筑的方法替代传统的粘接砂浆粘接保温板,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粘接砂浆导热系数高,对保温板界面处理有要求的问题。保温模板选用聚苯乙烯保温板或聚氨酯保温板。此种施工工艺,从根本上提高了覆层的保温效果,并且增加了保温覆层的安全系数。施工时先按墙体的平整度粘贴保温垫块,然后保温垫块再和保温模板粘贴在一起,与外墙体形成一定地空腔,再进行聚氨酯发泡层的浇筑;之后在保温模板外表面涂抹轻质防护砂浆层,轻质防护砂浆层中夹耐碱网格布,在轻质防护砂浆层表面做柔性耐水腻子和防水弹性底涂,然后饰面层施工。该体系除满足多种建筑节能要求以外,还拥有如下诸多特点:
1、保温绝热性能优良。普通的粘接砂浆和抹面砂浆由于导热系数大于0.9W/m.k,所以对保温覆层的保温效果贡献不大。本发明所选用的浇筑聚氨酯发泡成型后其导热系数小于0.022W/m.k,轻质防护砂浆层导热系数小于0.2W/m.k,这两种材料的导热系数都远低于普通的粘接和抹面砂浆的导热系数,所以本发明和常规粘贴保温板保温覆层相比较,大大降低了保温墙体的传热系数,即提高了保温墙体的保温效果。由此可以得出在相同节能标准要求下,和常规粘贴保温模板相比较,本发明可以降低保温板的厚度,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完全可以满足我国建筑物节能80%的要求。
2、由于本发明所采用聚氨酯浇筑层和外墙体的粘接强度大于0.25MPa,轻质防护砂浆层的比重小于0.7g/cm3,相对于普通粘接保温模板系统来说,在相同厚度粘接层和抹面层情况下,大大降低了保温覆层的自重,使保温覆层整体强度提高,并提高了安全性。
3、抗裂性能优异。第一、由于轻质防护砂浆层的导热系数比一般砂浆的导热系数低的多,和保温模板的导热系数更接近,所以轻质防护砂浆层的变形性和保温模板更接近,在有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可随保温模板同步发生伸缩变化;第二、轻质防护砂浆层具有拉伸强度和伸缩率的最佳平衡点,能够消化释放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应力。
4、抗风压性能好。浇筑聚氨酯层为无空腔浇筑,且粘接强度高,所以抗风压更好。
5、浇筑层的粘接性强。浇筑层除了保温性能远优于普通粘接砂浆外,其粘接性能也好于普通的粘接砂浆,其面层荷载的要求大于普通粘接砂浆保温覆层的面层荷载要求,保温覆层的面层可以承受更大的荷载力。
6、保温层表面的平整度好,无需在进行保温层表面的找平,省工省料,同时还可以降低保温覆层的厚度,增大建筑面积。
7、相对于喷涂聚氨酯来说,降低了材料的浪费,理论上可以100%的利用原材料,降低浪费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免受污染。
8、采用加强做法时,保温覆层使用时间更长久。用耐碱性更好的加强耐碱网格布替代镀锌金属网在保温覆层中起加强作用。由于镀锌金属网在水泥的碱性环境下易发生腐蚀,尤其是采用质量不合格的金属网时,这种现象更是不可避免。随着金属网的腐蚀,金属网和砂浆会逐步脱离,从而失去对系统加强作用,加强耐碱网格布由于耐碱性能优异在碱性环境下不易受到侵蚀,所以可以在系统中长期起到加强作用,使保温覆层使用时间更长久。
9、在建筑物阳角处,用改性塑料护角代替金属护角,避免了金属护角腐蚀造成的墙角的空鼓开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识
1、外墙体          2、防潮界面层         3、聚氨酯发泡层
4、保温垫块        5、保温模板           6、轻质防护砂浆层
7、网格布          8、饰面层             9、托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包括依次附着于外墙体1的外表面的防潮界面层2、保温模板5、轻质防护砂浆层6和饰面层8,并加钉托件9,所述轻质防护砂浆层6中夹有网格布7,所述保温模板5与外墙体1之间设有保温垫块4,并在所述保温模板5与外墙体1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浇注有聚氨酯发泡层3。所述保温垫块为正方形,边长≥8cm,厚度≤3cm。所述保温垫块的间隔≤50cm,并成正方形分布。所述保温模板的内表面与外墙体之间的距离≤5cm。所述保温垫块与外墙体之间采用保温环氧砂浆粘接,保温垫块与保温模板之间采用聚氨酯发泡胶粘接。首层时,所述轻质防护砂浆层中还夹有一层网格布。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的制作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将保温垫块粘接于墙体上;准备保温垫块,根据墙体平整度拉厚度控制线,根据厚度用保温环氧砂浆粘接剂粘接垫块,保温垫块间距不大于50cm,并成正方形分布;
b、在保温垫块和外墙体粘接牢固后,用聚氨酯发泡胶将保温模板粘接到保温垫块上,使保温模板与外墙体之间形成空腔;并保证保温模板的内表面与外墙体之间的距离≤5cm;
c、在保温模板与保温垫块粘接牢固后,向空腔中浇注聚氨酯发泡浇注料;先将浇注料在聚氨酯浇筑机中预热到25℃~60℃,并将浇筑机压力调节为0.4MPa~1.5MPa;每个层高浇筑分2~3次完成,每次浇筑高度≤30cm。
d、在保温模板外层涂抹轻质防护砂浆层,同时夹设网格布;耐碱玻纤网格布事先裁好;首先抹轻质防护砂浆,厚度3~10mm,抹完一定宽度应立即用抹子将耐碱玻纤网格布压入轻质砂浆内,并刮平,耐碱玻纤网格布间搭接不小于50mm,从一侧向另一侧顺序压入,要求平整无褶皱,防护砂浆的饱满度应达到100%,严禁干搭。随即涂抹第二层轻质防护砂浆,厚度约2~5mm,将耐碱玻纤网格布覆盖;
首层铺贴双层耐碱玻纤网格布。第一层为加强型耐碱玻纤网格布,网与网之间采用对接的方式铺贴;第二层为普通耐碱玻纤网格布,网与网之间采用搭接的方式铺贴。两层网格布之间轻质防护砂浆应饱满,严禁干贴,并在阳角处的两层网格布之间加改性塑料护角。各层阴阳角、门窗口角应用网格布包裹增强。
贴面砖时采用加强做法,用加强耐碱玻纤网格布替代普通耐碱玻纤网格布,需要注意的是在铺完网格布后应干燥24小时,然后用锚固件固定加强耐碱玻纤网格布,再抹第二层防护砂浆。
在所述本步骤中的所述轻质防护砂浆由甲组分和乙组分按照1∶1.5~1∶4.5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甲组分含有400~800重量份的水、1~10重量份的保水剂,600~200重量份的耐碱乳液、0.5~3重量份的防霉剂、0.2~2重量份的消泡剂;所述乙组分含有100~500重量份的水泥、50~200重量份的20~120目玻化漂珠、300~850重量份的20~120目石英砂、3~20重量份的无机或有机抗裂纤维、0.3~3重量份的防水剂、0.2~1重量份的水泥防冻剂、0.2~1重量份的水泥减水剂和0.2~1重量份的水泥早强剂。可采用以下三种具体的配比:
实施例1:所述轻质抹面砂浆由甲组分和乙组分按照1∶1.5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甲组分含有400Kg的水、1Kg的保水剂、600Kg的耐碱乳液、3Kg的防霉剂和2Kg的消泡剂;所述乙组分含有500Kg的水泥、50Kg的20~120目玻化漂珠、450Kg的20~120目石英砂、20Kg的无机或有机抗裂纤维、3Kg的防水剂、1Kg的水泥防冻剂、1Kg的水泥减水剂和1Kg的水泥早强剂。
实施例2:所述轻质抹面砂浆由甲组分和乙组分按照1∶4.5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甲组分含有800Kg的水、10Kg的保水剂、200Kg的耐碱乳液、0.5Kg的防霉剂和0.2Kg的消泡剂;所述乙组分含有100Kg的水泥、200Kg的20~120目玻化漂珠、700Kg的20~120目石英砂、3Kg的无机或有机抗裂纤维、0.3Kg的防水剂、0.2Kg的水泥防冻剂、0.2Kg的水泥减水剂和0.2Kg的水泥早强剂。
实施例3:所述轻质抹面砂浆由甲组分和乙组分按照1∶3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甲组分含有600Kg的水、5Kg的保水剂、400Kg的耐碱乳液、1.5Kg的防霉剂和1Kg的消泡剂;所述乙组分含有300Kg的水泥、120Kg的20~120目玻化漂珠、580Kg的20~120目石英砂、10Kg的无机或有机抗裂纤维、1.5Kg的防水剂、0.6Kg的水泥防冻剂、0.6Kg的水泥减水剂和0.6Kg的水泥早强剂。
e、在轻质防护砂浆层外做饰面层。
在轻质防护砂浆层干燥后,普通做法为刮柔性耐水腻子,刷防水弹性底涂,涂料施工。加强型做法为粘贴面砖。
采用的施工工具为聚氨酯浇筑机、手电钻,常用抹灰工具及抹灰的专用检测工具、经纬仪及放线工具、大杠尺、水桶、剪子、滚刷、铁锹、扫帚、手锤、壁纸刀、托线板、方尺、靠尺、塞尺、探针、钢尺等。吊篮或专用施工脚手架。
施工要点
1、基层墙面处理:墙面应将油渍、浮尘等清理干净。旧墙面松动、风化部位应剔除干净,凸起物大于5mm应铲平。
2、根据建筑物墙体传热系数的要求,计算出浇筑聚氨酯发泡层和保温模板的厚度,拉垂直、水平厚度线。首层应加钉托件。
3、根据厚度线用保温环氧粘接砂浆粘接保温垫块,为保证保温垫块顶端与厚度线平齐,可以通过调节保温环氧砂浆的粘接厚度来实现。其中保温垫块边长不应小于8cm,厚度不应超过3cm,保温垫块应提前用发泡聚氨酯板材或膨胀聚苯板材预制。保温垫块间隔不应大于50cm,应成正方形分布。应注意的是待保温垫块和外墙体粘接牢固后方可进行保温模板的粘接。
4、保温模板的固定:将保温模板用聚氨酯发泡胶粘接在保温垫块上,保温模板内表面与墙体距离不应超过5cm,保温模板应错位排列,且应从下往上固定。需注意的是在保温模板和保温垫块粘接牢固后方可进行聚氨酯浇筑层的施工。每固定一层进行了一次聚氨酯浇筑。
5、浇筑聚氨酯发泡层的施工
1)浇筑层应选用浇筑型硬质聚氨酯泡沫浇筑料。
2)将浇筑料加入到聚氨酯浇筑机中,并且预热到25℃~60℃,浇筑机压力调节为为0.4MPa~1.5MPa。浇筑时,浇筑机出料口应伸入保温模板和外墙体的空腔中,以均匀速度左右移动,并且逐渐上提。
3)浇筑时应按保温模板逐层浇筑,每个施工层高浇筑分2~3次完成,每次浇筑时发泡的高度以不超过30cm为宜,每层找平保温模板浇筑完成后,应保证发泡层的高度不超过找平保温模板的上沿。
4)浇筑时需要两人配合,一人浇筑,一人用大杠尺顶住保温模板立面,以防保温模板受发泡时的膨胀力鼓出。
6、做分格线条
(1)、根据建筑立面情况,分格缝应分层设置,分块面积单边长度≤15m。
(2)、按设计要求在保温模板上弹出分格线和滴水槽的位置。
(3)、用壁纸刀沿弹好的分格线开出设定的凹槽。
(4)、在凹槽中嵌满轻质防护砂浆层,将滴水槽嵌入凹槽中,与轻质防护砂浆层粘结牢固,用该材料抹平茬口。
(5)、分格缝宽度不宜小于5cm,应采用现场成型法施工。具体做法是在保温模板上开好分格缝槽,尺寸比设计要求宽10mm,深5mm。
7、轻质防护层施工
耐碱玻纤网格布按楼层间尺寸事先裁好,首先抹轻质防护砂浆,厚度3~10mm,抹完一定宽度应立即用抹子将耐碱玻纤网格布压入轻质防护砂浆内,并刮平,耐碱玻纤网格布间搭接不小于50mm,从一侧向另一侧顺序压入,要求平整无褶皱,专用粘结砂浆的饱满度应达到100%,严禁干搭。随即涂抹第二层轻质防护砂浆,厚度约2~5mm,将耐碱玻纤网格布覆盖。建筑物首层应铺贴双层耐碱玻纤网格布,第一层应铺贴加强型耐碱玻纤网格布,但应注意铺贴加强耐碱玻纤网格布时宜对接,随即可进行普通耐碱玻纤网格布的铺贴施工。分格缝处应嵌满防护砂浆材料,耐碱玻纤网格布搭接部位应设计在分格缝处。建筑物首层外墙阳角应在双层耐碱玻纤网格布之间加专用改性塑料护角,护角高度应不少于2m。在第一遍加强耐碱玻纤网格布施工后加入,其余各层阴阳角、门窗口角应用双层耐碱玻纤网格布包裹增强,包角耐碱玻纤网格布单边长度不应小于20cm。贴面砖时采用加强做法,用加强耐碱玻纤网格布替代普通耐碱玻纤网格布,需要注意的是在铺完网格布后应干燥24小时,然后用锚固件固定加强耐碱玻纤网格布,再抹第二层轻质防护砂浆。
8、饰面层施工
在轻质防护砂浆层干燥后,普通做法为刮柔性耐水腻子,刷防水弹性底涂,涂料施工。加强型做法为粘贴面砖。
本发明中采用的防潮界面剂,其主要性能指标见下表:

  项目  指标  容器中状态  乳白色液态,无杂质  施工性  刷涂两道无障碍  干燥时间(表干)/h≤  4  涂膜外观  正常  耐水性  168h无异常  耐碱性  48h无异常  涂层耐温变性(五次循环)  无异常

本发明采用的浇筑聚氨酯发泡料应采用符合以下要求的产品:乳白时间:5~15s;凝胶时间:25~50s;固化时间:60~180s;
浇筑聚氨酯发泡层主要性能指标见下表:  项目  指标  密度/(kg·m-3)  ≥35  导热系数/W·(m·K)-1  ≤0.022  抗压强度/kPa  ≥150  抗拉强度/kPa  ≥250  吸水率/%  ≤1  尺寸稳定性  ≤1  适应温度/℃  -50-150  阻燃性(氧指数)  ≥26

本发明中的保温模板及保温垫块采用符合标准的聚苯板材或聚氨酯板材。
本发明中的轻质防护砂浆是一种高性能的复合型外墙节能系统专用配套材料,无毒、无害,为绿色环保产品,适用于保温体系中网格布的粘结。其主要性能指标见下表:
  项目  指标  密度  ≤0.7g/cm3  导热系数  ≤0.2W/m.K  拉伸粘接强度  (与保温模板)原强度  ≥0.1MPa,破坏界面在保温模板  上耐水  ≥0.1MPa,破坏界面在保温模板  上耐冻融  ≥0.1MPa,破坏界面在找平保温  模板上  柔韧性压折比(水泥基)  ≤3.0开裂应变(非水泥基)  ≥1.5  可操作时间  1.5~4.0h

其优点在于:
1、比重、导热系数远低于普通的粘接砂浆,降低了系统对墙体的负荷,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系统整体的保温效果。
2、抗开裂性能好,粘结强度高,不开裂、长期使用不剥落。
3、具有拉伸强度和伸缩率的最佳平衡点,能够有效的释放温度变化和墙体变形所产生的应力,从而保证了保温覆层的整体性能。
4、无毒、无害、无异味。
本发明中的改性塑料护角应采用符合以下要求的产品:耐热(50±2℃不变形)、耐寒(≥-35℃不变形)、抗拉(1000牛顿不变形)、抗冲击(落锤质量1KG,锤头半径30mm,冲击高度20cm时,试样不被破坏)。
本发明中的玻纤网格布主要性能指标见下表:  项目  单位  指标  网孔中心距  普通型  mm  5×5  加强型  10×10  单位面积重量  普通型  g/m2  ≥180  加强型  ≥500  断裂强力(经、纬向)  普通型  N/50mm  ≥1250  加强型  ≥3000  耐碱强力保留率(经、纬向)  %  ≥90  断裂伸长率  %  ≤5  涂塑量  g/m2  ≥20

本发明中的托件应采用符合以下要求的产品:加载700N,持续时间5min卸载,3min后测定最大残余变形量,残余变形量不大于2.0mm。
本发明中的锚固件应采用符合以下要求的产品:塑料锚拴由螺钉和带圆盘的塑料膨胀套管两部分组成。金属螺钉应用不锈钢或经过表面防腐蚀处理的金属制成,塑料钉和带圆盘的塑料膨胀套管应采用聚酰胺、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制作塑料钉和塑料套管的材料不得使用回收的再生材料。塑料锚拴有效锚固深度不小于25mm,塑料圆盘直径不小于50mm,套管外径7~10mm。单个塑料锚拴抗拉承载力标准值(C25混凝土基层)不小于0.80KN。

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及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及其制作方法.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内浇外挂墙体保温覆层,包括依次附着于外墙体的外表面的防潮界面层、保温模板、轻质防护砂浆层和饰面层,所述轻质防护砂浆层中夹有网格布,所述保温模板与外墙体之间设有保温垫块,并在所述保温模板与外墙体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浇注有聚氨酯发泡层。制作方法如下:a将保温垫块粘接于墙体上;b在保温垫块和外墙体粘接牢固后,将保温模板粘接于保温垫块上,使保温模板与外墙体之间形成空腔;c在保温模板与保温垫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