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架眼施工工艺.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602646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2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104606.0

申请日:

2005.12.23

公开号:

CN1793539A

公开日:

2006.06.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B 2/02申请日:20051223授权公告日:20081203终止日期:2010012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02(2006.01)

主分类号:

E04B2/02

申请人:

邹城市住宅建筑公司;

发明人:

刘延臣; 王军; 王义邹

地址:

273500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东滩路189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樊庆年;李贵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是以以下步骤实现的:1.固定皮数杆规范砌筑;2.砌筑的墙体按照构造柱固定点留灰缝;3.所留灰缝宽度应为砌筑规范中要求的灰缝宽度;4.根据皮数杆标高墙体砌筑到圈梁底部第二皮砖时应留卡具固定点;5.墙体完毕后,检查所留构造柱圈梁加固点即灰缝是否有遗漏;6.清理构造柱筋内余留砂浆;7.构造柱支模;8.构造柱模板浇筑混凝土;9.固定圈梁模板;10.圈梁模板固定后检查标高再进行现浇面模板施工;11.喷射灰缝。本发明所述的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有效地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提高了工程质量,并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权利要求书

1、  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是以以下步骤实现的:1、固定皮数杆规范砌筑;2、砌筑的墙体按照构造柱固定点留灰缝;3、所留灰缝宽度应为砌筑规范中要求的灰缝宽度;4、根据皮数杆标高墙体砌筑到圈梁底部第二皮砖时应留卡具固定点;5、墙体完毕后,检查所留构造柱圈梁加固点即灰缝是否有遗漏;6、清理构造柱筋内余留砂浆;7、构造柱支模;8、构造柱模板浇筑混凝土;9、固定圈梁模板(1);10、圈梁模板(1)固定后检查标高再进行现浇面模板施工;11、喷射灰缝。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砌筑时构造柱按照规范及抗震要求“五退五进”砌筑;砌筑的墙体按照构造柱固定点留灰缝,第一固定点高度应为每楼层底皮砖上数不超过300mm,墙体竖向留构造柱固定点,即灰缝间距为70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留灰缝宽度应为砌筑规范中要求的灰缝宽度,计8mm至12mm,墙体灰缝240mm、370mm应贯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根据皮数杆标高墙体砌筑到圈梁底部第二皮砖时应留卡具固定点,固定点的砖应为两个130mm丁砖砌筑,砌筑时同时向墙体两侧外伸15mm,外伸15mm丁砖处应留灰缝,即抹灰层厚度;墙体完毕后,检查所留构造柱圈梁加固点即灰缝是否有遗漏;清理构造柱筋内余留砂浆,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构造柱支模,支模时应两人一组“即一人操作一工作面”,对照轴线进行操作,把配制好的模板(1)放在固定位置上,然后安放卡具(2),卡具(2)应从所留的构造柱固定点即灰缝处伸出,所说的卡具(2)是将现有的卡具的后尾大头改为小头,卡头与卡杆分开,长度控制在600mm左右。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固定圈梁模板(1)时,将配制好的圈梁模板(1)同时安放在圈梁两侧所留出固定点上,即留灰缝外伸15mm丁砖处,模板(1)就位后再安放卡具(2)。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喷射灰缝时,气泵的压力不小于6个大气压,灰浆配合比同砌筑墙体配合比相同,喷射外墙时加3%的防水剂,操作喷射时先施工内墙灰缝,待外墙抹灰前再喷射外墙。

说明书

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架眼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砖混结构主体工程的施工工艺,尤其涉及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架眼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在在进行砖混结构主体工程外墙砌筑时,通常为了加固构造柱圈梁每相隔700mm左右就留一个过墙木眼来里外加固模板,在主体工程完工后再人工堵眼,由于后期堵眼,因而造成了外墙过木架眼渗水的质量问题。主体工程完工后在外墙上留下的架眼在验收时很不美观,并且使用过木架眼后期堵眼的工艺费时费工,浪费木材、原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省时省工,主体工程完工后外墙美观,无架眼,并且可节省大量木材及原钉的施工工艺。
本发明所述的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是以以下步骤实现的:
1、固定皮数杆规范砌筑,砌筑时构造柱按照规范及抗震要求“五退五进”砌筑。
2、砌筑的墙体按照构造柱固定点留灰缝,第一固定点高度应为每楼层底皮砖上数不超过300mm,墙体竖向留构造柱固定点,即灰缝间距为700mm。3、所留灰缝宽度应为砌筑规范中要求的灰缝宽度,计8mm至12mm,墙体灰缝240mm、370mm应贯通。4、根据皮数杆标高墙体砌筑到圈梁底部第二皮砖时应留卡具固定点,固定点的砖应为两个130mm丁砖砌筑,砌筑时同时向墙体两侧外伸15mm,外伸15mm丁砖处应留灰缝,即抹灰层厚度。5、墙体完毕后,检查所留构造柱圈梁加固点即灰缝是否有遗漏。6、清理构造柱筋内余留砂浆,并用清水冲洗干净。7、构造柱支模,支模时应两人一组“即一人操作一工作面”,对照轴线进行操作,把配制好的模板放在固定位置上,然后安放卡具,卡具应从所留的构造柱固定点即灰缝处伸出,两人里外配合固定卡具,卡具固定时应用小锤由轻到重用力敲打固定。所说的卡具是将现在通常使用的卡具“步步紧”稍作改动而成,将现有的卡具的后尾大头改为小头,卡头与卡杆分开,长度控制在600mm左右。8、构造柱模板浇筑混凝土。9、固定圈梁模板,将配制好的圈梁模板同时安放在圈梁两侧所留出固定点上,即留灰缝外伸15mm丁砖处,模板就位后再安放卡具。10、圈梁模板固定后检查标高再进行现浇面模板施工。11、喷射灰缝,对于砌筑时所留的加固点灰缝采用“喷射法”可以使灰缝密实饱满,喷射时气泵的压力不小于6个大气压。灰浆配合比同砌筑墙体配合比相同,喷射外墙时加3%的防水剂,操作喷射时先施工内墙灰缝,待外墙抹灰前再喷射外墙。
外山墙脚手架加固连接方式是采用∮12螺杆穿墙连接,螺杆外墙外侧焊400mm长钢管同架体连接,螺杆外墙内侧应用螺母加角钢或钢板为垫板来加固连接。
使用本发明所述地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利用卡具代替了过木来加固模板,利用所挑出的15mm砖来代替过木支撑圈梁模板,构造柱处不挑出。利用砌体8至12mm的灰缝代替了墙体架眼,有效地避免了房屋主体工程中存在的外墙过木架眼渗水现象。本发明所述的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不仅适用于砖混结构主体工程,在框架结构等主体工程施工中,亦具有同样的效果。使用本发明所述的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有效地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提高了工程质量,并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所述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安装卡具后的示意图。1-模板 2-卡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是以以下步骤实现的:1、固定皮数杆规范砌筑,砌筑时构造柱按照规范及抗震要求“五退五进”砌筑。2、砌筑的墙体按照构造柱固定点留灰缝,第一固定点高度应为每楼层底皮砖上数不超过300mm,墙体竖向留构造柱固定点,即灰缝间距为700mm。3、所留灰缝宽度应为砌筑规范中要求的灰缝宽度,计8mm至12mm,墙体灰缝240mm、370mm应贯通。4、根据皮数杆标高墙体砌筑到圈梁底部第二皮砖时应留卡具固定点,固定点的砖应为两个130mm丁砖砌筑,砌筑时同时向墙体两侧外伸15mm,外伸15mm丁砖处应留灰缝,即抹灰层厚度。5、墙体完毕后,检查所留构造柱圈梁加固点即灰缝是否有遗漏。6、清理构造柱筋内余留砂浆,并用清水冲洗干净。7、构造柱支模,支模时应两人一组“即一人操作一工作面”,对照轴线进行操作,把配制好的模板1放在固定位置上,然后安放卡具2,卡具2应从所留的构造柱固定点即灰缝处伸出,两人里外配合固定卡具2,卡具2固定时应用小锤由轻到重用力敲打固定。所说的卡具2是将现在通常使用的卡具“步步紧”稍作改动而成,将现有的卡具的后尾大头改为小头,卡头与卡杆分开,长度控制在600mm左右。8、构造柱模板1浇筑混凝土。9、固定圈梁模板1,将配制好的圈梁模板1同时安放在圈梁两侧所留出固定点上,即留灰缝外伸15mm丁砖处,模板1就位后再安放卡具2。10、圈梁模板1固定后检查标高再进行现浇面模板施工。11、喷射灰缝,对于砌筑时所留的加固点灰缝采用“喷射法”可以使灰缝密实饱满,喷射时气泵的压力不小于6个大气压。灰浆配合比同砌筑墙体配合比相同,喷射外墙时加3%的防水剂,操作喷射时先施工内墙灰缝,待外墙抹灰前再喷射外墙。
外山墙脚手架加固连接方式是采用∮12螺杆穿墙连接,螺杆外墙外侧焊400mm长钢管同架体连接,螺杆外墙内侧应用螺母加角钢或钢板为垫板来加固连接。使用本发明所述的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利用卡具2代替了过木来加固模板1,利用所挑出的15mm砖来代替过木支撑圈梁模板,构造柱处不挑出。利用砌体8至12mm的灰缝代替了墙体架眼,有效地避免了房屋主体工程中存在的外墙过木架眼渗水现象。本发明所述的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不仅适用于砖混结构主体工程,在框架结构等主体工程施工中,亦具有同样的效果。使用本发明所述的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有效地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提高了工程质量,并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架眼施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架眼施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架眼施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架眼施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架眼施工工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无过木架眼施工工艺是以以下步骤实现的:1.固定皮数杆规范砌筑;2.砌筑的墙体按照构造柱固定点留灰缝;3.所留灰缝宽度应为砌筑规范中要求的灰缝宽度;4.根据皮数杆标高墙体砌筑到圈梁底部第二皮砖时应留卡具固定点;5.墙体完毕后,检查所留构造柱圈梁加固点即灰缝是否有遗漏;6.清理构造柱筋内余留砂浆;7.构造柱支模;8.构造柱模板浇筑混凝土;9.固定圈梁模板;10.圈梁模板固定后检查标高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