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快速抢修装置及抢修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抢修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对泄漏或破损管道进行快速抢修
的管道抢修节。本发明还涉及采用所述管道抢修节进行快速抢修的抢修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日益发展,各种管道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
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利等各种基础设施。
由于建筑物或道路施工等因素,管道有可能发生渗漏或者破损,则需要进行抢修,
以城市供水管道为例,其一般采用球墨铸铁管或钢筋混凝土水泥管,在管道的使用过程中,
由于建筑物或道路施工等因素,这些管道均可能发生渗漏或者破损,尤其是上水管更容易
发生事故。
哈夫式管道抢修节时一种能够对事故管道破损部位进行快速修复的装置,其利用
上壳体和下壳体内的密封圈包裹管道的破损部位,然后夹紧来达到快速堵漏的目的。具体
地,哈夫式管道抢修节通常包括由两片半圆筒壳体组成的快节本体、两件橡胶垫和若干紧
固件。使用时,只需将橡胶垫敷设在快节本体的内部,再将两片快节本体对合箍在管道渗漏
或破损处,并利用紧固件固定即可。
哈夫式管道抢修快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事故管路的
抢修工作,即可节省停水的时间,又可降低抢修成本。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逐步发现
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其一,哈夫式管道抢修节在抢修完毕后,其上壳体、下壳体的内壁与管道的外壁之
间会保持一定间距,从而形成一环形腔体,此腔体虽然不与外界连通,但却会充满从管道漏
点或破损处流出的介质,依然以供水管道为例,从输水管道的漏点或破损处流出的水会进
入腔体,并在输水压力的作用下长期滞留在腔体内,水质逐渐变差,待输水压力因停水等原
因而减小或消失时,已经变质的水会重新回流到管道内,并在输水压力恢复后,与管道内的
水混合后一起输送给用户,存在用水安全隐患。
其二,根据哈夫式管道抢修节的抢修原理可知,其主要依靠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
的橡胶垫对管道漏点或破损处进行密封,会过渡依赖橡胶密封垫,因此对橡胶垫的密封性
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橡胶垫的设计、制造、加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若橡胶垫存在问
题,会直接导致抢修失败,甚至在抢修后不得不进行返工,而且由于自身材料的限制,橡胶
垫在长期使用之后亦存在老化失效的风险。
因此,如何在保证抢修速度的前提下,提高管道抢修节的密封性能和可靠性,并避
免对管道内的介质造成污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快速抢修装置。该抢修装置不仅能够保证对管道进
行快速抢修,而且对橡胶垫的依赖程度大为降低,密封性能和可靠性更高,更重要的是解决
了上下壳体与管道之间腔体内介质可能回流管道造成管道内流体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管道快速抢修装置进行抢修的起抢修方
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快速抢修装置,包括上壳体、设于所述上壳
体的上壳体密封垫、下壳体以及设于所述下壳体的下壳体密封垫,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
对合部位设有将两者对接为整个壳体的紧固连接件,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对合后形成的内
腔为浆料填充腔,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设有灌浆口和排气口。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用于沿圆周方向抱箍在待修管道破损处的柔性预处理件,所
述预处理件在待修管道轴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浆料填充腔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件呈网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件为钢丝网。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用于遮盖待修管道破损处,并由所述预处理件缠绕固定在待
修管道上的盖板。
优选地,所述灌浆口设有允许浆料进入所述浆料填充腔、限制浆料反流的单向导
流机构。
优选地,所述单向导流机构为止回阀。
优选地,所述排气口处设有排气阀。
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快速抢修方法,包括:
将设有上壳体密封垫的上壳体和设有下壳体密封垫的下壳体通过紧固连接件箍
紧密封在待修管道上;
从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的灌浆口向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合后与待修管道之
间形成的环形腔体内注入浆料;
在所述浆料填满所述环形腔体后停止注入浆料,并封堵所述灌浆口和所述上壳体
和/或下壳体上的排气口;
待所述浆料凝固后完成抢修。
进一步地,在将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箍紧密封在待修管道上之前,采用柔性预处
理件沿圆周方向抱箍在待修管道破损处。
进一步地,采用盖板遮盖待修管道破损处,然后采用所述柔性预处理件将所述盖
板缠绕固定在待修管道上。
本发明所提供的管道快速抢修装置有别于传统管道快速抢修节的地方在于其内
腔为浆料填充腔,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箍紧密封在待修管道上之后,可通过向上壳体和下壳
体与待修管道之间形成的环形腔体内注入浆料来进行修补,一方面,在注入浆料之后,浆料
会填满整个环形腔体,这样管道内的介质便不会进入环形腔体,彻底避免了介质可能回流
管道造成管道内流体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注入的浆料在凝固之后能够与上壳体、下壳体
和待修管道形成一个既坚固又密封的整体,从而形成第一道密封屏障,上下壳体橡胶密封
垫形成第二道密封屏障,两者一起对待修管道进行密封,不再仅依赖橡胶密封垫密封待修
管道,若灌浆凝固密封失效,则橡胶密封垫的密封依然有效,若橡胶密封垫密封失效,则灌
浆凝固的密封依然有效,两道密封屏障的密封效果能够叠加且互为替补,在不影响抢修效
率的前提下,可显著提高抢修部位的密封性能和稳定性。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进一步包括用于沿圆周方向抱箍在待修管道破损处的柔性预
处理件。通过此柔性预处理件对待修管道预先进行处理,一方面可以起到封堵作用,防止浆
料从破损处进入管道内,另一方面在注入的浆料凝固之后,柔性预处理件能够一起凝固在
浆料中,起加强作用,提高浆料凝固后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管道快速抢修方法与所述管道快速抢修装置基本对应,由于所述
所述管道快速抢修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与之相对应的管道快速抢修方法也应具有相同
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管道快速抢修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轴向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管道快速抢修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径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管道快速抢修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
1.止回阀 2.排气阀 3.钢丝网 4.盖板 5.管道破损处 6.浆料 7.上壳体 8.上壳
体密封垫 9.待修管道 10.下壳体密封垫 11.下壳体 1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文中,“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
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
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
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
顺序。
请参考图1、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管道快速抢修装置在使用状态下
的轴向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管道快速抢修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径向剖
视图。
如图所示,该管道快速抢修装置主要由上壳体7、设于上壳体7的上壳体密封垫8、
下壳体11以及设于下壳体11的下壳体密封垫10等部分构成,上壳体7和下壳体11呈半圆形
筒状结构,两者的对合部位通过螺栓12上下连接,可对合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筒体,以便箍紧
在待修管道9上。
上壳体7四周有安装橡胶密封垫的沟槽,左边缘和右边缘设有便于螺栓12紧固的
第一法兰边,第一法兰边上设有第一螺栓孔,下壳体11四周有安装橡胶密封垫的沟槽,左边
缘和右边缘设有便于螺栓12紧固的第二法兰边,第二法兰边上设有第二螺栓孔,上壳体7与
下壳体11对合后形成密闭的空间,由于待修管道9横向穿过此空间,因此上壳体7和下壳体
11的内壁与待修管道9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腔体。
传统管道快速抢修节的环形腔体内会滞留输送的介质,而且密封性能仅依靠橡胶
密封垫,存在失效的风险。本发明将环形腔体设计为浆料填充腔,同时在上壳体7顶部的中
央位置设置一灌浆口,并在上壳体顶部靠近一端的位置设置一排气口,在进行抢修时,通过
进一步向环形腔体内注入浆料来进行密封。
当然,灌浆口和排气口除了设置在上壳体顶部中央位置之外,还可以向左边或右
边倾斜一定角度或偏移一定距离,以满足不同使用场合对灌注方向的要求,便于现场施工
抢修。
止回阀1安装在灌浆口内,其允许浆料进入浆料填充腔、限制浆料反流,通过止回
阀1可将浆料压入上下壳体和待修管道9之间的空间,排气口处设有排气阀2,压入浆料时可
排出环形腔体内的气体,当浆料从排气阀2中冒出时表明环形腔体内的空气已排空,浆料6
已填满整个环形腔体,可以将排气阀2关闭。
此外,在进行抢修前,还可以在待修管道9的破损部位沿圆周方向包箍若干圈钢丝
网3,钢丝网3在待修管道9轴向上的尺寸应小于浆料填充腔的长度,接着,再采用螺栓12将
上下壳体紧固在包箍有钢丝网3的待修管道9上,然后,再进行灌浆。
通过钢丝3网对待修管道9预先进行处理,一方面可以起到封堵作用,防止浆料6从
破损处进入待修管道9内,另一方面在注入的浆料6凝固之后,钢丝网3能够一起凝固在浆料
6中,起加强作用,提高浆料6凝固后的结构强度。
当然,除了钢丝网3,柔性预处理件还可以是其他适于包裹在待修管道9上,并能够
与浆料6一起凝固为一个整体的柔性部件。
如果待修管道9的破损处为孔洞,则可以在孔洞与钢丝网3之间加装一薄板状的盖
板4,盖板4的弧度与待修管道9的弧度相一致,两者能够贴合在一起,以遮盖孔洞处(如破损
处为细缝,则可以不加装盖板),盖板4由钢丝网3缠绕固定在待修管道9上。
浆料6为能够快速凝固且凝固后强度较高、凝固后无毒无害的物质,例如混凝土浆
料或泡沫填充剂等等,浆料6凝固后与钢丝网3、盖板4、待修管道9以及上下壳体形成了一个
既坚固又密封的整体。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管道快速抢修方法的流程图。
除了上述管道快速抢修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管道快速抢修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步骤S1:将设有上壳体密封垫8的上壳体7和设有下壳体密封垫10的下壳体11通过
螺栓12箍紧密封在待修管道9上;
步骤S2:从上壳体7的灌浆口向上壳体7和下壳体11对合后与待修管道9之间形成
的环形腔体内注入浆料6;
步骤S3:通过上壳体7上的止回阀1向上下壳体与待修管道9的环形腔体内压入浆
料,压入浆料时打开排气阀2,当浆料从排气阀2中冒出时关闭排气阀2,停止注入浆料6,止
回阀1自动封堵灌浆口。
步骤S4:待浆料凝固,检查无泄漏后完成抢修。
进一步地,在将上壳体7和下壳体11箍紧密封在待修管道9上之前,可采用钢丝网3
沿圆周方向抱箍在待修管道9的破损处。
进一步地,在采用钢丝网3缠绕待修管道9之前,采用盖板4遮盖待修管道9的破损
处,然后采用钢丝网3将盖板4缠绕固定在待修管道9上。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
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将灌浆口和排气口设计在下
壳体11上,或者将灌浆口和排气口中的一者设计在上壳体7上,另一者设计在下壳体11上,
等等。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管道快速抢修装置和抢修方法在上壳体7和下壳体11箍紧密封在
待修管道9上之后,可通过向上壳体7和下壳体11与待修管道9之间形成的环形腔体内注入
浆料6来进行修补,一方面,在注入浆料6之后,浆料6会填满整个环形腔体。这样,管道内的
介质便不会进入环形腔体,彻底避免了介质可能回流管道造成管道内流体污染的问题,另
一方面,注入的浆料6在凝固之后能够与上壳体7、下壳体11和待修管道9等形成一个既坚固
又密封的整体,从而形成第一道密封屏障,上下壳体橡胶密封垫形成第二道密封屏障,两者
一起对待修管道9进行密封,不再仅依赖橡胶密封垫密封待修管道,若灌浆凝固密封失效,
则橡胶密封垫的密封依然有效,若橡胶密封垫密封失效,则灌浆凝固的密封依然有效,两道
密封屏障的密封效果能够叠加且互为替补,在不影响抢修效率的前提下,可显著提高抢修
部位的密封性能和稳定性。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管道快速抢修装置和抢修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
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
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
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
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