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数据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与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6024779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8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62817.5

申请日:

2017.01.25

公开号:

CN106815690A

公开日:

2017.06.0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Q 10/06申请日:20170125|||公开

IPC分类号:

G06Q10/06(2012.01)I

主分类号:

G06Q10/0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发明人:

王力; 黄妮; 丁茜; 康峻

地址: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大屯路甲20号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卓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3

代理人:

刘光明;李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完全基于遥感数据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与方法(200、300),其能够提供像元尺度上的评价结果,增加生态环境质量在空间上的细节信息。该系统和方法(200、300)完全基于遥感数据输出评价结果,包括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生境本底指标(S301)、评价生态服务功能(S303)、计算环境压力指数(S305)、计算生境风险指标(S307),以及基于以上分别得到的生境本底指标、生态服务功能、环境压力指数和生境风险指标来对生态环境质量做出综合评价(S309)。本发明所提出的评价体系所有的输入数据都可以通过遥感反演的方法获取,因此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可以落实到空间上,能更精细地刻画生态环境质量在空间上的特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该系统完全基于遥感数据输出评价结果,所述系统包
括:
生境本底指标单元,用于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生境本底指标;
生态服务功能单元,用于基于遥感数据评价生态服务功能;
环境压力指数单元,用于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环境压力指数;
生境风险指标单元,用于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生境风险指标;以及
综合评价单元,用于基于通过以上单元分别得到的生境本底指标、生态服务功能、环境
压力指数和生境风险指标来对生态环境质量做出综合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其中:
所述生境本底指标单元进一步被配置用于基于地表组成复杂度、植被覆盖稳定性和景
观结构指数计算生境本底指标;
所述生态服务功能单元进一步被配置用于基于生产功能、固碳能力和气候调节三个因
子来评价生态服务功能;
所述环境压力指数单元进一步被配置用于基于近地面颗粒物污染物浓度、空气污染指
数和土壤侵蚀强度来计算环境压力指数;以及
所述生境风险指标单元进一步被配置用于基于待评价区域至道路、城镇和水体的距离
来计算生境风险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其中:
所述生境本底指标单元进一步被配置用于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的植被精细分
类数据来表征地表组成复杂程度,通过年度归一化植被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来表示
植被覆盖的稳定程度,以及利用植被精细分类数据计算景观结构指数;
所述生态服务功能单元进一步被配置用于通过遥感数据反演的生物量来表示生态系
统的生产功能,利用遥感反射率数据计算的增强植被指数(EVI)定量表示生态系统的固碳
能力,以及利用基于遥感数据的地表能量平衡模型来反演植被蒸散量(ET)从而反映气候调
节;
所述环境压力指数单元进一步被配置用于通过卫星遥感反演的PM2.5、PM10来表示近地
面颗粒物污染物浓度,通过卫星遥感反演的SO2,NO2和CO来表示空气污染指数,以及通过数
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提取的坡度数据和遥感植被指数计算的植被覆盖度来量化土壤侵蚀
强度;以及
所述生境风险指标单元进一步被配置用于通过遥感数据提取的道路、城镇和水体数
据,利用空间分析的方法生成缓冲区分析待评价的区域至道路、城镇和水体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其中:
植被组成越复杂、景观结构越连通、植被覆盖度越稳定,生境本底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
越好;
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值、EVI和ET数值越大,表明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越好;
污染物浓度越低、坡度越小和植被覆盖度越高,表明环境压力越小,生态环境质量越
好;以及
待评价区域距离道路和城镇越远,同时距离水体越远,表明生境风险指标越低,生态环
境质量越好。
5.一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完全基于遥感数据输出评价结果,所述方法包
括:
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生境本底指标;
基于遥感数据评价生态服务功能;
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环境压力指数;
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生境风险指标;以及
基于以上分别得到的生境本底指标、生态服务功能、环境压力指数和生境风险指标来
对生态环境质量做出综合评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其中:
所述的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生境本底指标进一步包括:基于地表组成复杂度、植被覆盖
稳定性和景观结构指数计算生境本底指标;
所述的基于遥感数据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包括:基于生产功能、固碳能力和气候
调节三个因子来评价生态服务功能;
所述的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环境压力指数进一步包括:基于近地面颗粒物污染物浓度、
空气污染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来计算环境压力指数;以及
所述的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生境风险指标进一步包括:基于待评价区域至道路、城镇和
水体的距离来计算生境风险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其中: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的植被精细分类数据来表征地表组成复杂程度,通过年度
归一化植被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来表示植被覆盖的稳定程度,以及利用植被精细分
类数据计算景观结构指数;
通过遥感数据反演的生物量来表示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利用遥感反射率数据计算的
增强植被指数(EVI)定量表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以及利用基于遥感数据的地表能量平
衡模型来反演植被蒸散量(ET)从而反映气候调节;
通过卫星遥感反演的PM2.5、PM10来表示近地面颗粒物污染物浓度,通过卫星遥感反演的
SO2,NO2和CO来表示空气污染指数,以及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提取的坡度数据和遥
感植被指数计算的植被覆盖度来量化土壤侵蚀强度;以及
通过遥感数据提取的道路、城镇和水体数据,利用空间分析的方法生成缓冲区分析待
评价的区域至道路、城镇和水体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其中:
植被组成越复杂、景观结构越连通、植被覆盖度越稳定,生境本底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
越好;
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值、EVI和ET数值越大,表明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越好;
污染物浓度越低、坡度越小和植被覆盖度越高,表明环境压力越小,生态环境质量越
好;以及
待评价区域距离道路和城镇越远,同时距离水体越远,表明生境风险指标越低,生态环
境质量越好。

说明书

基于遥感数据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更具体涉及完全基于遥感数据的生态环境质量评
价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环境质量是指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它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特定的时间
和空间范围内,从生态系统层次上,反映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
程度,是根据人类的具体要求对生态环境的性质及变化状态的结果进行评定。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就是根据特定的目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评
价指标和方法,对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和判别。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将用于指导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
价,以及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用于指导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反映了人类在改造自然
界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规律,从而合理改造自然界的思想与实践。

传统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输入数据中除了遥感提取的表征植被长势的植被
指数外,还大量使用了社会经济等统计数据,因此,所得到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通常是
以县或市为单元来评价。

然而,以县或市为单元来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丢失了很多县或市内部的生态
环境质量细节。

因此,希望提出一种完全基于遥感数据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能够提供
像元尺度上的评价结果,增加生态环境质量在空间上的细节信息。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的讨论,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完全基于遥感数据的生态环境质量综
合评价体系,该方法能够提供像元尺度上的评价结果,增加生态环境质量在空间上的细节
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该系统完全基于遥感
数据输出评价结果,所述系统包括:生境本底指标单元,用于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生境本底指
标;生态服务功能单元,用于基于遥感数据评价生态服务功能;环境压力指数单元,用于基
于遥感数据计算环境压力指数;生境风险指标单元,用于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生境风险指标;
以及综合评价单元,用于基于通过以上单元分别得到的生境本底指标、生态服务功能、环境
压力指数和生境风险指标来对生态环境质量做出综合评价。

在根据本发明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中,所述生境本底指标单元可以进一步被
配置用于基于地表组成复杂度、植被覆盖稳定性和景观结构指数计算生境本底指标;所述
生态服务功能单元可以进一步被配置用于基于生产功能、固碳能力和气候调节三个因子来
评价生态服务功能;所述环境压力指数单元可以进一步被配置用于基于近地面颗粒物污染
物浓度、空气污染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来计算环境压力指数;以及所述生境风险指标单元
可以进一步被配置用于基于待评价区域至道路、城镇和水体的距离来计算生境风险指标。

在根据本发明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中,所述生境本底指标单元可以进一步被
配置用于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的植被精细分类数据来表征地表组成复杂程度,通过
年度归一化植被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来表示植被覆盖的稳定程度,以及利用植被精
细分类数据计算景观结构指数;所述生态服务功能单元可以进一步被配置用于通过遥感数
据反演的生物量来表示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利用遥感反射率数据计算的增强植被指数
(EVI)定量表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以及利用基于遥感数据的地表能量平衡模型来反演
植被蒸散量(ET)从而反映气候调节;所述环境压力指数单元可以进一步被配置用于通过卫
星遥感反演的PM2.5、PM10来表示近地面颗粒物污染物浓度,通过卫星遥感反演的SO2,NO2和
CO来表示空气污染指数,以及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提取的坡度数据和遥感植被指
数计算的植被覆盖度来量化土壤侵蚀强度;以及所述生境风险指标单元可以进一步被配置
用于通过遥感数据提取的道路、城镇和水体数据,利用空间分析的方法生成缓冲区分析待
评价的区域至道路、城镇和水体的距离。

在根据本发明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中,植被组成越复杂、景观结构越连通、植
被覆盖度越稳定,生境本底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越好;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值、EVI和ET数值
越大,表明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越好;污染物浓度越低、坡度越小和植被覆盖度越
高,表明环境压力越小,生态环境质量越好;以及待评价区域距离道路和城镇越远,同时距
离水体越远,表明生境风险指标越低,生态环境质量越好。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完全基于遥感
数据输出评价结果,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生境本底指标;基于遥感数据评价生
态服务功能;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环境压力指数;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生境风险指标;以及基于
以上分别得到的生境本底指标、生态服务功能、环境压力指数和生境风险指标来对生态环
境质量做出综合评价。

在根据本发明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中,所述的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生境本底指
标可以进一步包括:基于地表组成复杂度、植被覆盖稳定性和景观结构指数计算生境本底
指标;所述的基于遥感数据评价生态服务功能可以进一步包括:基于生产功能、固碳能力和
气候调节三个因子来评价生态服务功能;所述的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环境压力指数可以进一
步包括:基于近地面颗粒物污染物浓度、空气污染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来计算环境压力指
数;以及所述的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生境风险指标可以进一步包括:基于待评价区域至道路、
城镇和水体的距离来计算生境风险指标。

在根据本发明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中,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的植被精
细分类数据来表征地表组成复杂程度,通过年度归一化植被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来
表示植被覆盖的稳定程度,以及利用植被精细分类数据计算景观结构指数;通过遥感数据
反演的生物量来表示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利用遥感反射率数据计算的增强植被指数
(EVI)定量表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以及利用基于遥感数据的地表能量平衡模型来反演
植被蒸散量(ET)从而反映气候调节;通过卫星遥感反演的PM2.5、PM10来表示近地面颗粒物污
染物浓度,通过卫星遥感反演的SO2,NO2和CO来表示空气污染指数,以及通过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据提取的坡度数据和遥感植被指数计算的植被覆盖度来量化土壤侵蚀强度;以及
通过遥感数据提取的道路、城镇和水体数据,利用空间分析的方法生成缓冲区分析待评价
的区域至道路、城镇和水体的距离。

在根据本发明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中,植被组成越复杂、景观结构越连通、植
被覆盖度越稳定,生境本底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越好;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值、EVI和ET数值
越大,表明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越好;污染物浓度越低、坡度越小和植被覆盖度越
高,表明环境压力越小,生态环境质量越好;以及待评价区域距离道路和城镇越远,同时距
离水体越远,表明生境风险指标越低,生态环境质量越好。

传统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中用到了大量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因此获得的评
价结果只能以县或市等为单元来表示。本发明所提出的评价体系所有的输入数据都可以通
过遥感反演的方法获取,因此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可以落实到空间上,能更精细的刻画生态
环境质量在空间上的特征。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示意图。

在本发明中,选择生境本底指标、生态服务功能、环境压力指数和生境风险指标等
四方面的评价指标来综合评价生态环境质量。

生境本底指标考虑地表组成复杂度、植被覆盖稳定性和景观结构指数。基于高分
辨率遥感影像提取的植被精细分类数据来表征地表组成的复杂程度,并利用植被精细分类
数据计算景观结构指数,定量表示生态环境本底的景观格局特征。植被覆盖的稳定程度通
过年度归一化植被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来表示,一般来说植被组成越复杂、景观结
构越连通、植被覆盖度越稳定,生境本底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越好。

生态服务功能通过生产功能、固碳能力和气候调节三个因子来评价。通过遥感数
据反演的生物量来表示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利用遥感反射率数据计算的增强植被指数
(EVI)定量表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利用基于遥感数据的地表能量平衡模型来反演植被
蒸散量(ET),即反映气候调节。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值、EVI和ET数值越大,表明
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越好。

环境压力指数通过近地面颗粒物污染物浓度、空气污染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来表
示。其中近地面颗粒物污染物浓度和空气污染指数通过卫星遥感反演的PM2.5,PM10,SO2,NO2
和CO来表示,具体地说,如图1中所示,通过PM2.5、PM10来表示近地面颗粒物污染物浓度,通过
SO2,NO2和CO来表示空气污染指数,而土壤侵蚀强度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提取的坡
度数据和遥感植被指数计算的植被覆盖度来量化。一般情况下,污染物浓度越低,坡度越小
和植被覆盖度越高,表明环境压力越小,生态环境质量越好。

生境风险指标通过遥感数据提取的道路、城镇和水体等数据,利用空间分析的方
法生成缓冲区分析待评价的区域至道路、城镇和水体的距离来计算。一般来说,距离道路和
城镇越远,同时距离水体越远,表明生境风险指标越低,生态环境质量越好。

本发明中,基于遥感数据高精度反演各种表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因子,即:植被精
细分类结果、生物量、ET、PM10、SO2、NO2、CO和植被覆盖度。

传统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中用到了大量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因此获得的评
价结果只能以县或市等为单元来表示。本发明所提出的评价体系所有的输入数据都可以通
过遥感反演的方法获取,因此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可以落实到空间上,能更精细的刻画生态
环境质量在空间上的特征。

以下是对于根据本发明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和发明的描述。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框图。

如图2所示,图示说明了一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200,该系统200完全基于遥感
数据输出评价结果,所述系统200包括:生境本底指标单元201,用于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生境
本底指标;生态服务功能单元202,用于基于遥感数据评价生态服务功能;环境压力指数单
元203,用于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环境压力指数;生境风险指标单元204,用于基于遥感数据计
算生境风险指标;以及综合评价单元205,用于基于通过以上单元201、202、203、204分别得
到的生境本底指标、生态服务功能、环境压力指数和生境风险指标来对生态环境质量做出
综合评价。

根据图1中的示意,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200中,所述生境本底指标单元201可
以基于地表组成复杂度、植被覆盖稳定性和景观结构指数计算生境本底指标。所述生态服
务功能单元202可以基于生产功能、固碳能力和气候调节三个因子来评价生态服务功能。所
述环境压力指数单元203可以基于近地面颗粒物污染物浓度、空气污染指数和土壤侵蚀强
度来计算环境压力指数。所述生境风险指标单元204可以基于待评价区域至道路、城镇和水
体的距离来计算生境风险指标。

更具体地,仍然参看图1,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200中,所述生境本底指标单元
可以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的植被精细分类数据来表征地表组成复杂程度,通过年度
归一化植被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来表示植被覆盖的稳定程度,以及利用植被精细分
类数据计算景观结构指数。所述生态服务功能单元202可以通过遥感数据反演的生物量来
表示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利用遥感反射率数据计算的增强植被指数(EVI)定量表示生态
系统的固碳能力,以及利用基于遥感数据的地表能量平衡模型来反演植被蒸散量(ET)从而
反映气候调节。所述环境压力指数单元203可以通过卫星遥感反演的PM2.5、PM10来表示近地
面颗粒物污染物浓度,通过卫星遥感反演的SO2,NO2和CO来表示空气污染指数,以及通过数
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提取的坡度数据和遥感植被指数计算的植被覆盖度来量化土壤侵蚀
强度。所述生境风险指标单元204可以通过遥感数据提取的道路、城镇和水体数据,利用空
间分析的方法生成缓冲区分析待评价的区域至道路、城镇和水体的距离。

如之前提到的,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200中,植被组成越复杂、景观结构越连
通、植被覆盖度越稳定,生境本底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越好;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值、EVI和ET
数值越大,表明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越好;污染物浓度越低、坡度越小和植被覆盖
度越高,表明环境压力越小,生态环境质量越好;以及待评价区域距离道路和城镇越远,同
时距离水体越远,表明生境风险指标越低,生态环境质量越好。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图示说明了一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300,该方法300完全基于遥感
数据输出评价结果。

开始执行方法300后,在步骤S301,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生境本底指标。例如,这一步
骤可由图2中所示的系统200中的生境本底指标单元201来执行。具体地说,基于遥感数据计
算生境本底指标进一步包括:基于地表组成复杂度、植被覆盖稳定性和景观结构指数计算
生境本底指标。更具体地说,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的植被精细分类数据来表征地表
组成复杂程度,通过年度归一化植被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来表示植被覆盖的稳定程
度,以及利用植被精细分类数据计算景观结构指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植被组成越复
杂、景观结构越连通、植被覆盖度越稳定,生境本底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越好。

在步骤S303,基于遥感数据评价生态服务功能。例如,这一步骤可由图2中所示的
系统200中的生态服务功能单元202来执行。具体地说,基于遥感数据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进
一步包括:基于生产功能、固碳能力和气候调节三个因子来评价生态服务功能。更具体地
说,通过遥感数据反演的生物量来表示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利用遥感反射率数据计算的
增强植被指数(EVI)定量表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以及利用基于遥感数据的地表能量平
衡模型来反演植被蒸散量(ET)从而反映气候调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生态系统的生物
量值、EVI和ET数值越大,表明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越好。

在步骤S305,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环境压力指数。例如,这一步骤可由图2中所示的
系统200中的环境压力指数单元203来执行。具体地说,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环境压力指数进
一步包括:基于近地面颗粒物污染物浓度、空气污染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来计算环境压力
指数。更具体地说,通过卫星遥感反演的PM2.5、PM10来表示近地面颗粒物污染物浓度,通过卫
星遥感反演的SO2,NO2和CO来表示空气污染指数,以及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提取的
坡度数据和遥感植被指数计算的植被覆盖度来量化土壤侵蚀强度。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污染物浓度越低、坡度越小和植被覆盖度越高,表明环境压力越小,生态环境质量越好。

在步骤S307,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生境风险指标。例如,这一步骤可由图2中所示的
系统200中的生境风险指标单元204来执行。具体地说,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生境风险指标进
一步包括:基于待评价区域至道路、城镇和水体的距离来计算生境风险指标。更具体地说,
通过遥感数据提取的道路、城镇和水体数据,利用空间分析的方法生成缓冲区分析待评价
的区域至道路、城镇和水体的距离。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待评价区域距离道路和城镇越
远,同时距离水体越远,表明生境风险指标越低,生态环境质量越好。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尽管在书写顺序上,步骤S301、S303、S305、S307存在先
后顺序,但是在本发明的实践中,这四个步骤没有执行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如图3所示,这四
个步骤之间不存在互相依赖的关系,可以同时根据遥感数据进行这四个步骤,也可以以任
意的先后顺序来执行这四个步骤。总之,对于这四个步骤在执行时间的先后顺序上,本发明
并不做出限制。

在步骤S309,基于以上分别得到的生境本底指标、生态服务功能、环境压力指数和
生境风险指标来对生态环境质量做出综合评价。例如,这一步骤可由图2中所示的系统200
中的综合评价单元205来执行。

然后,方法300结束。

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实施情形。但是,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不
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而做出更多的应用,而这些应用都在本
发明的范围之内。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说明本发明所做的举例,而非对本
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
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
围之内。

基于遥感数据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与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于遥感数据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与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于遥感数据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与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遥感数据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与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遥感数据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与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一种完全基于遥感数据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与方法(200、300),其能够提供像元尺度上的评价结果,增加生态环境质量在空间上的细节信息。该系统和方法(200、300)完全基于遥感数据输出评价结果,包括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生境本底指标(S301)、评价生态服务功能(S303)、计算环境压力指数(S305)、计算生境风险指标(S307),以及基于以上分别得到的生境本底指标、生态服务功能、环境压力指数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