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酸化组合物.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601672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66634.3

申请日:

2004.09.24

公开号:

CN1752175A

公开日:

2006.03.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9K8/72(2006.01); E21B43/27(2006.01)

主分类号:

C09K8/72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发明人:

陈永福; 张卫东; 张磊; 张惠明

地址:

100029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惠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油井酸化组合物,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未涉及酸化效果数据或现有使用技术中存在酸液对粘土溶蚀率高,对石英溶蚀率低,使酸液作用距离短,酸化深度浅等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为主要组份的酸化液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原油工业开采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油井酸化组合物,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
a)75~98%的水;
b)2~25%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井酸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用量为3~1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油井酸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用量为4~1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井酸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分子量大于30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井酸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组合物中还含有1~10%的HF。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油井酸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HF的用量为2~6%。

说明书

油井酸化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井酸化组合物,特别是关于原油开采中油层酸化用的油井酸化组合物。
                            背景技术
原油一般都埋藏在地下很深的油层里面,这些油层大多数都是由沉积岩所组成。沉积岩主要有两种存在形态,即砂岩和石灰岩。砂岩油层中的原油主要是储存在岩石的孔隙或缝隙里;石灰岩油层中的原油主要储存在岩石的裂缝或溶洞中。就世界范围来讲,砂岩油层是原油的主要蕴藏形式,中国主要以砂岩蕴藏为主,人们通常所说的油层,主要也是指砂岩(sandstone)油层而言。
砂岩由岩石颗粒(主要成分sio2)、胶结物和孔隙三部分组成。岩石的孔隙不仅是储油的容器,同时也是流体流动的通道,岩石中的孔隙大部分是相互连通的,但也有不连通的死孔隙。岩石的孔隙越多、越大,它们之间的连通性能就越好,油、气、水等流体的流动条件就越好。正是由于储油岩石具有这种性质,原油才能从油层远处流向井底。
就储油岩石的孔隙率或渗透率来讲,在不同油区或同一油区的不同采油期内,其数值相差很大。高孔隙率或高渗透率的油层可以大量地出油或注水,而低渗透层则出油少或不出油,注水少或注不进水,这就给油田的高产稳产及提高原油的采出率带来巨大的困难。
经过100多年的石油开采,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油田都已进入开采中后期,油藏经历了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后,因为岩石孔隙率的下降和堵塞,仍有超过60%的石油地质储量残留在油藏的岩石孔隙中。由于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如何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充分开采石油资源成为油田开发过程中永恒的课题。为了恢复或提高油层的渗透率,国内外油田一般采用酸液对油层进行处理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因而酸化技术已成为目前国内外油井增产,水井增注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采用常规酸化液,却存在酸液对粘土溶蚀率高,对石英溶蚀率低,局限于解堵,酸液作用距离短,酸化深度浅等缺点,不能达到有效改造作用;常规酸对粘土胶结物的过度溶蚀,易破坏岩石骨架,造成近井地层坍塌,引发出砂,影响效果;常规酸液腐蚀性较强,对油、套管柱等腐蚀较严重。需要研究出一种新型酸液来解决以上生产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CN1061033A中公开了一种酸化地层用的胶凝酸。该胶凝酸仅适用于碳酸盐地层油气井酸化或压裂酸化,具体组份包括盐酸,以醛酮胺缩合物为主要组份的盐酸酸化缓蚀剂,表面活性剂,水溶性耐酸阳离子和水。该文献中未涉及砂岩地层酸化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CN1163301A中公开了一种油井酸化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环烷酸咪唑啉二酰胺聚氧乙烯醚为原料,经盐酸季铵化反应,稀释后得到一种水溶性极好的环烷酸咪唑啉二酰胺聚氧乙烯醚季铵盐阳离子酸化缓蚀剂。该文献中未公开酸化效果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往技术中未涉及酸化效果数据或在现有使用技术中存在酸液对粘土溶蚀率高,对石英溶蚀率低,使酸液作用距离短,酸化深度浅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油井酸化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对粘土溶蚀率低,对石英溶蚀率高,酸化作用时间长,酸化半径大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井酸化组合物,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
a)75~98%的水;
b)2~25%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以重量百分比计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用量优选范围为3~15%,更优选范围为4~10%。以重量百分比计酸化组合物优选方案为酸化液中还含有1~10%的HF,更优选方案HF的用量为2~6%。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大于300。
本发明中使用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制备如下:
以马来酸酐和丙烯酸为单体,以过硫酸钠为引发剂,以亚硫酸氢钠为还原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m(马来酸酐)∶m(丙烯酸)=1∶1~2,引发剂和还原剂分别为单体质量的4.0%和1.9%,聚合反应温度90℃,保温1小时。
具体实例如下:
在四颈瓶中加入马来酸酐25.0克、过硫酸钠3.0克、去离子水176.6克,加热至90℃,使之溶解;将亚硫酸氢钠1.4克溶于去离子水20.0克中,与丙烯酸50.0克混匀后加入滴液漏斗内。聚合温度控制在(90±2)℃,在25分钟内将溶液滴完,保温反应1小时。冷却至65℃,滴加NaOH溶液,中和至pH=6.5~7.0,控制中和温度为65~70℃,降温至30℃,出料。
注:聚合单体马来酸酐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1~2;聚合物分子量大于300。
本发明油井酸化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只须将酸化液组分按所需用量配成溶液即可。
本发明中由于油井酸化组合物对石英的溶蚀能力大于对粘土的溶蚀能力,真正起到了基质酸化作用,且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为多元酸,能分级电离出氢离子,能长时间作用于地层,扩大酸化半径达到深度酸化的效果,具有缓速、低伤害、防垢等性能,其对粘土的溶蚀率可小于25%,对岩石(SiO2)的溶蚀率可达30%以上,为油井增产、水井增注、提高油田注水开发后期剩余油的挖潜及难采储量、低渗透层开采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分别将分子量为310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配成重量百分比浓度为7%、10%和15%和25%的酸化组合物,在酸化反应体系的温度为80℃,反应时间是4小时,分别对SiO2岩样(井深2877米处)进行溶蚀率试验,其试验结果如下:

    有机膦酸岩样重量   (克) 酸化液浓度%  (重量)酸化液加入量  (毫升)  岩样溶蚀率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    5    7    30    12.68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    5    10    30    33.78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    5    15    30    37.49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    5    30    30    51.3

【比较例1】
将实施例1中的酸改变为土酸,其重量组成如下:15%HCl+3%HF,其余条件不变,其岩样溶蚀率为45.16%。
【实施例2】
将油井酸化组合物组分配成重量浓度为:6%分子量为450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4.5%HF的油井酸化组合物,按实施例1的条件与步骤进行试验,其结果如下:对石英(SiO2)岩样溶蚀率为32.11%,对粘土溶蚀率为11.94%。
【实施例3】
将有机膦酸配成重量浓度为:6%分子量为700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HF的酸化液,按实施例1的条件与步骤进行试验,其结果如下:

【实施例4】
将油井酸化组合物组分配成重量浓度为:4%分子量为600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5%HF的酸化组合物,按实施例1地条件与步骤进行试验,其结果如下:石英的溶蚀率为32.76%,粘土的溶蚀率为20.87%。
【实施例5】
将油井酸化组合物组分配成重量浓度为:2%分子量为550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5%HF的酸化组合物,按实施例1的条件与步骤进行溶蚀性试验,其结果如下:石英的溶蚀率为31.61%,粘土的溶蚀率为17.45%。
【实施例6】
将油井酸化组合物组分配成重量浓度为:5%分子量为650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3.0%HCl+1.0%HF组成的酸化组合物,按实施例1的条件与步骤进行溶蚀性试验,只是改变温度为60℃,其试验结果如下:酸化温度(℃)岩样重量(克)酸化液加入量(毫升)酸化时间(小时) 溶蚀率(%)    60    5.0    30    0.5    29.6    60    5.0    30    2.0    29.6    60    5.0    30    4.0    29.6    60    5.0    30    6.0    30.2    60    5.0    30    9.0    32.7    60    5.0    30    12.0    34.3

【比较例2】
将实施例6中的酸改为土酸,其重量组成如下:15%HCl+3%HF,其余条件不变,其试验结果如下:酸化温度(℃)岩样重量(克)酸化液加入量(毫升)酸化时间(小时)溶蚀率(%)    60    5.0    30    0.5    42    60    5.0    30    2.0    42    60    5.0    30    4.0    42    60    5.0    30    6.0    42    60    5.0    30    9.0    42    60    5.0    30    12.0    42

【实施例7】
某油田储层岩性较好,物性差,岩石骨架石英含量高(含量在53~72%),常规酸化液在该地区应用效果较差,采用实施例6中的酸化液对该地层石英较强的溶蚀能力,进行基质改造,酸化后取得了较好的增注效果,平均单井日注水量由10.3米3/天上升至72.8米3/天,单井增注62.5米3/天,注水强度由0.507米3/天·MPa上升至5.050米3/天·MPa,平均有效期220天,其对应的每口油井原平均日产液38.3米3,平均日产油3.2吨,酸化后平均日产液46.6米3,平均日产油5.1吨。

油井酸化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油井酸化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油井酸化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井酸化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井酸化组合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油井酸化组合物,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未涉及酸化效果数据或现有使用技术中存在酸液对粘土溶蚀率高,对石英溶蚀率低,使酸液作用距离短,酸化深度浅等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为主要组份的酸化液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原油工业开采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