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芝培育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60134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95555.3

申请日:

2014.06.27

公开号:

CN104054511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G 1/04申请日:20140627授权公告日:20150923终止日期:2016062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4申请日:20140627|||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4

主分类号:

A01G1/04

申请人:

南京金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发明人:

陈维贵

地址:

211212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屏镇金湖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朱庆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培养基配制—培养基装袋和灭菌—培养灵芝原菌—培养灵芝栽培菌—菌棒接种—菌丝培养—出芝管理—适时采收。本发明提供的灵芝培养方法发菌速度快,栽培周期短,成本低,且培育出的灵芝朵型美观;另外,该灵芝培养方法还避免了对树木资源的浪费,充分利用了对作物壳、作物芯、秸秆及灵芝渣的回收利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灵芝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培养基配制:所述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玉米芯55-75wt%,大豆秸秆5-20wt%,灵芝渣10-25wt%,黄豆豆饼1-5wt%,蔗糖1-3wt%和石膏粉1-3wt%,并在所述培养基固体部分中加入水混合均匀获得培养基;
(2)培养基装袋和灭菌:将由所述步骤(1)配制好的培养基立即装入食用菌袋,并将装料后的食用菌袋放入常压灭菌灶内进行灭菌;
(3)培养灵芝原菌:将灵芝母菌接种到由所述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后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所述灵芝母菌在20-30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0-30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原菌;
(4)培养灵芝栽培菌:将由所述步骤(3)获得的灵芝原菌接种到由所述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灵芝原菌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所述灵芝原菌在20-30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0-30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栽培菌;
(5)菌棒接种:采用开放式接种方式,在消毒杀菌过的接种棚内,在菌棒上依次打接种孔,然后在所述接种孔内接种由所述步骤(4)获得的灵芝栽培菌;
(6)菌丝培养:将由所述步骤(5)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培养室内,并将所述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为24-28oC,湿度控制为50-85%,培养30-35天获得灵芝菌丝; (7)出芝管理:将由所述步骤(6)获得的灵芝菌丝栽种在大棚内,在所述灵芝菌丝的生长过程中保持所述大棚内温度为20-28oC,且将所述大棚内的湿度控制为60-95%;
(8)适时采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所述培养基的湿度控制在50-60%,pH控制在5.0-6.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装料后的食用菌袋放入常压灭菌灶内并在95oC-100oC时维持灭菌20-24小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5)中,所述菌棒上相邻两个接种孔之间的距离为10-12cm。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灵芝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孔的孔深为2-3cm,且所述接种孔的直径为1-1.5c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采用石灰对所述接种棚进行消毒杀菌。

说明书

一种灵芝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灵芝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经化学分析,灵芝子实和菌丝体中均含有多糖、多种氨基酸、有机锗、甾类和三萜类,药理研究表明,灵芝具有保肝、解毒、强心、安神、止痛及治耳鸣、益肺气、利关节等功能。
现有的灵芝栽培方法主要有覆土栽培和代料栽培模式,当前主流的代料栽培模式采用的是直径为18cm、长度为38cm的栽培袋,并采取两头或一头接种出芝的方式,该种代料栽培模式不仅发菌速度慢,也容易造成灵芝形状扭曲不规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代料栽培模式发菌速度慢且易造成灵芝形状扭曲不规则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发菌速度快、栽培周期短、成本低且培育出的灵芝朵型美观的灵芝培育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灵芝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培养基配制: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玉米芯55-75wt%,大豆秸秆5-20wt%,灵芝渣10-25wt%,黄豆豆饼1-5wt%,蔗糖1-3wt%和石膏粉1-3wt%,并在培养基固体部分中加入水混合均匀获得培养基;
(2)培养基装袋和灭菌:将由步骤(1)配制好的培养基立即装入食用菌袋,并将装料后的食用菌袋放入常压灭菌灶内进行灭菌;
(3)培养灵芝原菌:将灵芝母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后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母菌在20-30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0-30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原菌;
(4)培养灵芝栽培菌:将由步骤(3)获得的灵芝原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灵芝原菌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原菌在20-30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0-30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栽培菌;
(5)菌棒接种:采用开放式接种方式,在消毒杀菌过的接种棚内,在菌棒上依次打接种孔,然后在接种孔内接种由步骤(4)获得的灵芝栽培菌;
(6)菌丝培养:将由步骤(5)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培养室内,并将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为24-28oC,湿度控制为50-85%,培养30-35天获得灵芝菌丝; (7)出芝管理:将由步骤(6)获得的灵芝菌丝栽种在大棚内,在灵芝菌丝的生长过程中保持大棚内温度为20-28oC,且将大棚内的湿度控制为60-95%;
(8)适时采收。
在本发明所述灵芝培育方法的步骤(1)中,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玉米芯55-75wt%,大豆秸秆5-20wt%,灵芝渣10-25wt%,黄豆豆饼1-5wt%,蔗糖1-3wt%和石膏粉1-3wt%配比而成,其中,灵芝渣是指灵芝提取后剩余的残渣;现有的玉米芯、大豆秸秆和灵芝渣均被作为废物丢弃或被焚烧处理,不仅造成了对能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将玉米芯、大豆秸秆和灵芝渣作为培养基的基底,即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木屑作为培养基基底的做法,避免了对树木资源的浪费,充分利用了作物壳、作物芯、秸秆及灵芝渣,也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
另外,在上述培养基固体部分中,黄豆豆饼作为氮源,蔗糖作为碳源,石膏粉作为无机盐,保证了上述培养基中富含微量因子,营养结构合理,即降低了培养基的成本,又丰富了底物营养结构。
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步骤(5)中,采用开放式接种方式,在消毒杀菌过的接种棚内,在菌棒上依次打接种孔,即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在菌棒上两头打孔的方式,这样的打孔方式增多了菌棒上接种孔的数量,有益于提高发菌速度,从而也有助于缩短栽培周期和降低时间成本。
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步骤(6)中,将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培养室内,并将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为24-28oC,湿度控制为50-85%,这样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给灵芝栽培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如若温度低于24oC,还是高于28oC,抑或湿度低于50%或高于85%,均不利于灵芝栽培菌的生长繁殖,故在这样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只需培养30-35天即可收获灵芝菌丝,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灵芝的栽培周期。
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步骤(7)中,将灵芝菌丝栽种在大棚内,并将大棚内的温度控制为20-28oC,湿度控制为60-95%,这样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给灵芝菌丝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同上所述,如若大棚内的温度低于20oC,还是高于28oC,抑或湿度低于60%或高于95%,均不利于灵芝菌丝的生长繁殖,在这样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只需培养30天左右即可采收灵芝,进一步缩短了灵芝的栽培周期。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步骤(1)中,将培养基的湿度控制在50-60%,pH控制在5.0-6.0。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步骤(2)中,将装料后的食用菌袋放入常压灭菌灶内并在95oC-100oC时维持灭菌20-24小时。当常压灭菌灶内温度达到95oC-100oC时,维持灭菌20-24小时,如若灭菌时间小于20小时,很可能会导致灭菌不彻底,如若灭菌时间超过20小时,则会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上述步骤(5)中,菌棒上相邻两个接种孔之间的距离为10-12cm。将菌棒上相邻两个接种孔之间的距离设计为10-12cm,在尽量增加接种孔的基础上,充分有效保证了各接种孔内的灵芝栽培菌的生长繁殖空间,避免相邻两个接种孔内的灵芝栽培菌互相干涉,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最终收获的灵芝朵型美观。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接种孔的孔深为2-3cm,且接种孔的直径为1-1.5cm。接种孔的孔深和直径的限制,保证了每个接种孔内能尽量多接种一些灵芝栽培菌,从而保证了接种成活率,也提高了接种速度。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步骤(5)中,采用石灰对接种棚进行消毒杀菌。采用石灰对接种棚进行消毒杀菌,能在保证良好消毒灭菌效果的情况下节省生产成本。
另外,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灵芝培养方法发菌速度快,栽培周期短,成本低,且培育出的灵芝朵型美观;另外,该灵芝培养方法还避免了对树木资源的浪费,充分利用了对作物壳、作物芯、秸秆及灵芝渣的回收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灵芝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培养基配制: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玉米芯55wt%,大豆秸秆20wt%,灵芝渣20wt%,黄豆豆饼3wt%,蔗糖1wt%和石膏粉1wt%,并在该培养基固体部分中加入水混合均匀获得培养基,此时,将该培养基的湿度控制在50%,pH控制为6.0;
(2)培养基装袋和灭菌:将由步骤(1)配制好的培养基立即装入食用菌袋,并将装料后的食用菌袋放入常压灭菌灶内并在95oC时维持灭菌24小时;
(3)培养灵芝原菌:将灵芝母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后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母菌在20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8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原菌;
(4)培养灵芝栽培菌:将由步骤(3)获得的灵芝原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灵芝原菌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原菌在20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30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栽培菌;
(5)菌棒接种:采用开放式接种方式,在采用石灰消毒杀菌过的接种棚内,在菌棒上依次打接种孔,相邻两个接种孔之间的距离为10cm,且接种孔的孔深为2cm,接种孔的直径控制为1cm;然后在接种孔内接种由步骤(4)获得的灵芝栽培菌;
(6)菌丝培养:将由步骤(5)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培养室内,并将该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为24oC,湿度控制为85%,培养31天获得灵芝菌丝; (7)出芝管理:将由步骤(6)获得的灵芝菌丝栽种在大棚内,在灵芝菌丝的生长过程中保持大棚内温度为20oC,且将该大棚内的湿度控制为60%;
(8)适时采收。
实施例二:
一种灵芝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培养基配制: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玉米芯60wt%,大豆秸秆15wt%,灵芝渣18wt%,黄豆豆饼3wt%,蔗糖2wt%和石膏粉2wt%,并在该培养基固体部分中加入水混合均匀获得培养基,此时,将该培养基的湿度控制在54%,pH控制在5.7;
(2)培养基装袋和灭菌:将由步骤(1)配制好的培养基立即装入食用菌袋,并将装料后的食用菌袋放入常压灭菌灶内并在96oC时维持灭菌23小时;
(3)培养灵芝原菌:将灵芝母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后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母菌在25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8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原菌;
(4)培养灵芝栽培菌:将由步骤(3)获得的灵芝原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灵芝原菌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原菌在25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0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栽培菌;
(5)菌棒接种:采用开放式接种方式,在采用石灰消毒杀菌过的接种棚内,在菌棒上依次打接种孔,相邻两个接种孔之间的距离为11cm,且接种孔的孔深为2.5cm,接种孔的直径控制为1.2cm;然后在接种孔内接种由步骤(4)获得的灵芝栽培菌;
(6)菌丝培养:将由步骤(5)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培养室内,并将该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为25oC,湿度控制为70%,培养30天获得灵芝菌丝; (7)出芝管理:将由步骤(6)获得的灵芝菌丝栽种在大棚内,在灵芝菌丝的生长过程中保持大棚内温度为22oC,且将该大棚内的湿度控制为70%;
(8)适时采收。
实施例三:
一种灵芝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培养基配制: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玉米芯63wt%,大豆秸秆5wt%,灵芝渣25wt%,黄豆豆饼1wt%,蔗糖3wt%和石膏粉3wt%,并在该培养基固体部分中加入水混合均匀获得培养基,此时,将该培养基的湿度控制在58%,pH控制在5.5;
(2)培养基装袋和灭菌:将由步骤(1)配制好的培养基立即装入食用菌袋,并将装料后的食用菌袋放入常压灭菌灶内并在98oC时维持灭菌22小时;
(3)培养灵芝原菌:将灵芝母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后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母菌在28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0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原菌;
(4)培养灵芝栽培菌:将由步骤(3)获得的灵芝原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灵芝原菌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原菌在28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5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栽培菌;
(5)菌棒接种:采用开放式接种方式,在采用石灰消毒杀菌过的接种棚内,在菌棒上依次打接种孔,相邻两个接种孔之间的距离为12cm,且接种孔的孔深为3cm,接种孔的直径控制为1.5cm;然后在接种孔内接种由步骤(4)获得的灵芝栽培菌;
(6)菌丝培养:将由步骤(5)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培养室内,并将该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为26oC,湿度控制为60%,培养33天获得灵芝菌丝; (7)出芝管理:将由步骤(6)获得的灵芝菌丝栽种在大棚内,在灵芝菌丝的生长过程中保持大棚内温度为25oC,且将该大棚内的湿度控制为80%;
(8)适时采收。
实施例四: 一种灵芝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培养基配制: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玉米芯75wt%,大豆秸秆5wt%,灵芝渣10wt%,黄豆豆饼5wt%,蔗糖3wt%和石膏粉2wt%,并在该培养基固体部分中加入水混合均匀获得培养基,此时,将该培养基的湿度控制在60%,pH控制在5.0;
(2)培养基装袋和灭菌:将由步骤(1)配制好的培养基立即装入食用菌袋,并将装料后的食用菌袋放入常压灭菌灶内并在100oC时维持灭菌20小时;
(3)培养灵芝原菌:将灵芝母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后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母菌在30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30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原菌;
(4)培养灵芝栽培菌:将由步骤(3)获得的灵芝原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灵芝原菌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原菌在30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7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栽培菌;
(5)菌棒接种:采用开放式接种方式,在采用石灰消毒杀菌过的接种棚内,在菌棒上依次打接种孔,相邻两个接种孔之间的距离为11cm,且接种孔的孔深为2.8cm,接种孔的直径控制为1.3cm;然后在接种孔内接种由步骤(4)获得的灵芝栽培菌;
(6)菌丝培养:将由步骤(5)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培养室内,并将该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为28oC,湿度控制为50%,培养35天获得灵芝菌丝; (7)出芝管理:将由步骤(6)获得的灵芝菌丝栽种在大棚内,在灵芝菌丝的生长过程中保持大棚内温度为28oC,且将该大棚内的湿度控制为95%;
(8)适时采收。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一种灵芝培育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灵芝培育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灵芝培育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灵芝培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灵芝培育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4511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4511A21申请号201410295555322申请日20140627A01G1/0420060171申请人南京金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地址211212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屏镇金湖村72发明人陈维贵74专利代理机构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代理人朱庆华54发明名称一种灵芝培育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培养基配制培养基装袋和灭菌培养灵芝原菌培养灵芝栽培菌菌棒接种菌丝培养出芝管理适时采收。本发明提供的灵芝培养方法发菌速度快,栽培周期短,成本低,且培育出的灵芝朵型美观;另外,该灵芝培养方法还。

2、避免了对树木资源的浪费,充分利用了对作物壳、作物芯、秸秆及灵芝渣的回收利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4511ACN104054511A1/1页21一种灵芝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基配制所述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玉米芯5575WT,大豆秸秆520WT,灵芝渣1025WT,黄豆豆饼15WT,蔗糖13WT和石膏粉13WT,并在所述培养基固体部分中加入水混合均匀获得培养基;(2)培养基装袋和灭菌将由所述步骤(1)配制好的培养基立即装入食用菌袋,并将装。

3、料后的食用菌袋放入常压灭菌灶内进行灭菌;(3)培养灵芝原菌将灵芝母菌接种到由所述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后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所述灵芝母菌在2030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030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原菌;(4)培养灵芝栽培菌将由所述步骤(3)获得的灵芝原菌接种到由所述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灵芝原菌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所述灵芝原菌在2030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030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栽培菌;(5)菌棒接种采用开放式接种方式,在消毒杀菌过的接种棚内,在菌棒上依次打接种孔,然后在所述接种孔。

4、内接种由所述步骤(4)获得的灵芝栽培菌;(6)菌丝培养将由所述步骤(5)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培养室内,并将所述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为2428OC,湿度控制为5085,培养3035天获得灵芝菌丝;(7)出芝管理将由所述步骤(6)获得的灵芝菌丝栽种在大棚内,在所述灵芝菌丝的生长过程中保持所述大棚内温度为2028OC,且将所述大棚内的湿度控制为6095;(8)适时采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所述培养基的湿度控制在5060,PH控制在50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装料后的食用菌袋放入常压灭菌灶内并在95OC100O。

5、C时维持灭菌2024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5)中,所述菌棒上相邻两个接种孔之间的距离为1012CM。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灵芝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孔的孔深为23CM,且所述接种孔的直径为115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采用石灰对所述接种棚进行消毒杀菌。权利要求书CN104054511A1/5页3一种灵芝培育方法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灵芝培育方法。0003背景技术0004灵芝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经化学分析,灵芝子实和菌丝体中均含有多糖、多种氨基酸、有机锗、甾类和三萜类,药理研究。

6、表明,灵芝具有保肝、解毒、强心、安神、止痛及治耳鸣、益肺气、利关节等功能。0005现有的灵芝栽培方法主要有覆土栽培和代料栽培模式,当前主流的代料栽培模式采用的是直径为18CM、长度为38CM的栽培袋,并采取两头或一头接种出芝的方式,该种代料栽培模式不仅发菌速度慢,也容易造成灵芝形状扭曲不规则。0006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代料栽培模式发菌速度慢且易造成灵芝形状扭曲不规则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发菌速度快、栽培周期短、成本低且培育出的灵芝朵型美观的灵芝培育方法。0008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灵芝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基配制培养基固体。

7、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玉米芯5575WT,大豆秸秆520WT,灵芝渣1025WT,黄豆豆饼15WT,蔗糖13WT和石膏粉13WT,并在培养基固体部分中加入水混合均匀获得培养基;(2)培养基装袋和灭菌将由步骤(1)配制好的培养基立即装入食用菌袋,并将装料后的食用菌袋放入常压灭菌灶内进行灭菌;(3)培养灵芝原菌将灵芝母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后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母菌在2030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030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原菌;(4)培养灵芝栽培菌将由步骤(3)获得的灵芝原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

8、种灵芝原菌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原菌在2030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030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栽培菌;(5)菌棒接种采用开放式接种方式,在消毒杀菌过的接种棚内,在菌棒上依次打接种孔,然后在接种孔内接种由步骤(4)获得的灵芝栽培菌;(6)菌丝培养将由步骤(5)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培养室内,并将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为2428OC,湿度控制为5085,培养3035天获得灵芝菌丝;(7)出芝管理将由步骤(6)获说明书CN104054511A2/5页4得的灵芝菌丝栽种在大棚内,在灵芝菌丝的生长过程中保持大棚内温度为2028OC,且将大棚内的湿度控制为6095;(8)适。

9、时采收。0009在本发明所述灵芝培育方法的步骤(1)中,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玉米芯5575WT,大豆秸秆520WT,灵芝渣1025WT,黄豆豆饼15WT,蔗糖13WT和石膏粉13WT配比而成,其中,灵芝渣是指灵芝提取后剩余的残渣;现有的玉米芯、大豆秸秆和灵芝渣均被作为废物丢弃或被焚烧处理,不仅造成了对能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将玉米芯、大豆秸秆和灵芝渣作为培养基的基底,即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木屑作为培养基基底的做法,避免了对树木资源的浪费,充分利用了作物壳、作物芯、秸秆及灵芝渣,也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0010另外,在上述培养基固体部分中,黄豆豆饼作为氮源,蔗糖作。

10、为碳源,石膏粉作为无机盐,保证了上述培养基中富含微量因子,营养结构合理,即降低了培养基的成本,又丰富了底物营养结构。0011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步骤(5)中,采用开放式接种方式,在消毒杀菌过的接种棚内,在菌棒上依次打接种孔,即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在菌棒上两头打孔的方式,这样的打孔方式增多了菌棒上接种孔的数量,有益于提高发菌速度,从而也有助于缩短栽培周期和降低时间成本。0012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步骤(6)中,将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培养室内,并将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为2428OC,湿度控制为5085,这样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给灵芝栽培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如若温度低于24OC,还是高于28OC,抑。

11、或湿度低于50或高于85,均不利于灵芝栽培菌的生长繁殖,故在这样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只需培养3035天即可收获灵芝菌丝,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灵芝的栽培周期。0013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步骤(7)中,将灵芝菌丝栽种在大棚内,并将大棚内的温度控制为2028OC,湿度控制为6095,这样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给灵芝菌丝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同上所述,如若大棚内的温度低于20OC,还是高于28OC,抑或湿度低于60或高于95,均不利于灵芝菌丝的生长繁殖,在这样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只需培养30天左右即可采收灵芝,进一步缩短了灵芝的栽培周期。0014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步骤(1)中,将培养。

12、基的湿度控制在5060,PH控制在5060。0015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步骤(2)中,将装料后的食用菌袋放入常压灭菌灶内并在95OC100OC时维持灭菌2024小时。当常压灭菌灶内温度达到95OC100OC时,维持灭菌2024小时,如若灭菌时间小于20小时,很可能会导致灭菌不彻底,如若灭菌时间超过20小时,则会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0016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上述步骤(5)中,菌棒上相邻两个接种孔之间的距离为1012CM。将菌棒上相邻两个接种孔之间的距离设计为1012CM,在尽量增加接种孔的基础上,充分有效保证了各接种孔内的灵芝栽培菌的生长繁殖空间,避免相邻两个。

13、接种孔内的灵芝栽培菌互相干涉,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最终收获的灵芝朵型美观。0017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接种孔的孔深为23CM,且接种孔的直径为115CM。接种孔的孔深和直径的限制,保证了每个接种孔内能尽量多接种一些灵芝栽培说明书CN104054511A3/5页5菌,从而保证了接种成活率,也提高了接种速度。0018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步骤(5)中,采用石灰对接种棚进行消毒杀菌。采用石灰对接种棚进行消毒杀菌,能在保证良好消毒灭菌效果的情况下节省生产成本。0019另外,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0020因此。

14、,本发明提供的灵芝培养方法发菌速度快,栽培周期短,成本低,且培育出的灵芝朵型美观;另外,该灵芝培养方法还避免了对树木资源的浪费,充分利用了对作物壳、作物芯、秸秆及灵芝渣的回收利用。0021具体实施方式002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023实施例一一种灵芝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基配制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玉米芯55WT,大豆秸秆20WT,灵芝渣20WT,黄豆豆饼3WT,蔗糖1WT和石膏粉1WT,并在该培养基固体部分中加入水混合均。

15、匀获得培养基,此时,将该培养基的湿度控制在50,PH控制为60;(2)培养基装袋和灭菌将由步骤(1)配制好的培养基立即装入食用菌袋,并将装料后的食用菌袋放入常压灭菌灶内并在95OC时维持灭菌24小时;(3)培养灵芝原菌将灵芝母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后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母菌在20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8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原菌;(4)培养灵芝栽培菌将由步骤(3)获得的灵芝原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灵芝原菌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原菌在20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30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

16、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栽培菌;(5)菌棒接种采用开放式接种方式,在采用石灰消毒杀菌过的接种棚内,在菌棒上依次打接种孔,相邻两个接种孔之间的距离为10CM,且接种孔的孔深为2CM,接种孔的直径控制为1CM;然后在接种孔内接种由步骤(4)获得的灵芝栽培菌;(6)菌丝培养将由步骤(5)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培养室内,并将该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为24OC,湿度控制为85,培养31天获得灵芝菌丝;(7)出芝管理将由步骤(6)获得的灵芝菌丝栽种在大棚内,在灵芝菌丝的生长过程中保持大棚内温度为20OC,且将该大棚内的湿度控制为60;(8)适时采收。0024实施例二一种灵芝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基配制培养基固。

17、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玉米芯60WT,大说明书CN104054511A4/5页6豆秸秆15WT,灵芝渣18WT,黄豆豆饼3WT,蔗糖2WT和石膏粉2WT,并在该培养基固体部分中加入水混合均匀获得培养基,此时,将该培养基的湿度控制在54,PH控制在57;(2)培养基装袋和灭菌将由步骤(1)配制好的培养基立即装入食用菌袋,并将装料后的食用菌袋放入常压灭菌灶内并在96OC时维持灭菌23小时;(3)培养灵芝原菌将灵芝母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后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母菌在25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8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原菌;。

18、(4)培养灵芝栽培菌将由步骤(3)获得的灵芝原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灵芝原菌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原菌在25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0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栽培菌;(5)菌棒接种采用开放式接种方式,在采用石灰消毒杀菌过的接种棚内,在菌棒上依次打接种孔,相邻两个接种孔之间的距离为11CM,且接种孔的孔深为25CM,接种孔的直径控制为12CM;然后在接种孔内接种由步骤(4)获得的灵芝栽培菌;(6)菌丝培养将由步骤(5)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培养室内,并将该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为25OC,湿度控制为70,培养30天获得灵芝菌丝;(7)出芝管理将。

19、由步骤(6)获得的灵芝菌丝栽种在大棚内,在灵芝菌丝的生长过程中保持大棚内温度为22OC,且将该大棚内的湿度控制为70;(8)适时采收。0025实施例三一种灵芝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基配制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玉米芯63WT,大豆秸秆5WT,灵芝渣25WT,黄豆豆饼1WT,蔗糖3WT和石膏粉3WT,并在该培养基固体部分中加入水混合均匀获得培养基,此时,将该培养基的湿度控制在58,PH控制在55;(2)培养基装袋和灭菌将由步骤(1)配制好的培养基立即装入食用菌袋,并将装料后的食用菌袋放入常压灭菌灶内并在98OC时维持灭菌22小时;(3)培养灵芝原菌将灵芝母菌接种到由步。

20、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后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母菌在28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0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原菌;(4)培养灵芝栽培菌将由步骤(3)获得的灵芝原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灵芝原菌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原菌在28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5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栽培菌;(5)菌棒接种采用开放式接种方式,在采用石灰消毒杀菌过的接种棚内,在菌棒上依次打接种孔,相邻两个接种孔之间的距离为12CM,且接种孔的孔深为3CM,接种孔的直径控制为15CM;然后在接种孔内接种由步骤(4)获得。

21、的灵芝栽培菌;(6)菌丝培养将由步骤(5)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培养室内,并将该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为26OC,湿度控制为60,培养33天获得灵芝菌丝;(7)出芝管理将由步骤(6)获得的灵芝菌丝栽种在大棚内,在灵芝菌丝的生长过程中保持大棚内温度为25OC,且将该大棚内的湿度控制为80;(8)适时采收。说明书CN104054511A5/5页70026实施例四一种灵芝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基配制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玉米芯75WT,大豆秸秆5WT,灵芝渣10WT,黄豆豆饼5WT,蔗糖3WT和石膏粉2WT,并在该培养基固体部分中加入水混合均匀获得培养基,此时,将该培养基的湿度控。

22、制在60,PH控制在50;(2)培养基装袋和灭菌将由步骤(1)配制好的培养基立即装入食用菌袋,并将装料后的食用菌袋放入常压灭菌灶内并在100OC时维持灭菌20小时;(3)培养灵芝原菌将灵芝母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后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母菌在30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30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原菌;(4)培养灵芝栽培菌将由步骤(3)获得的灵芝原菌接种到由步骤(2)获得的食用菌袋内,然后将接种灵芝原菌的食用菌袋置于无菌的空间内,使灵芝原菌在30O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繁殖,培育27天至食用菌袋内布满灵芝菌丝体,即获得灵芝栽培菌;(5)菌。

23、棒接种采用开放式接种方式,在采用石灰消毒杀菌过的接种棚内,在菌棒上依次打接种孔,相邻两个接种孔之间的距离为11CM,且接种孔的孔深为28CM,接种孔的直径控制为13CM;然后在接种孔内接种由步骤(4)获得的灵芝栽培菌;(6)菌丝培养将由步骤(5)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培养室内,并将该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为28OC,湿度控制为50,培养35天获得灵芝菌丝;(7)出芝管理将由步骤(6)获得的灵芝菌丝栽种在大棚内,在灵芝菌丝的生长过程中保持大棚内温度为28OC,且将该大棚内的湿度控制为95;(8)适时采收。0027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05451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