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折叠式小帐篷、遮阳伞的渔具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渔具,确切地说公开了一种配置折叠式小帐篷、遮阳伞的渔具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多,钓鱼爱好者的队伍也不断壮大,各种钓鱼器具层出不穷,鱼竿、渔包、浮子、鱼线、钓箱、遮阳帽、遮阳伞、渔凳等渔具种类繁多,不仅使钓鱼爱好者免受风吹日晒之苦,更平添了许多闲情逸趣。但是纵观钓具市场,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钓凳或钓箱还不多见。
【发明内容】
配置折叠式小帐篷、遮阳伞的渔具箱公开了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渔具箱,主要包括:箱体、遮阳伞、帷布、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是由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两部分组成,上箱体(1)顶面有一“U”形凹槽(22),“U”形凹槽(22)底比上箱体(1)的下沿略高,但低于抽屉(6)的底部,“U”形凹槽(22)的两端部靠近上箱体(1)的正面;在“U”形凹槽(22)两端靠近底部偏内侧设有钢管穿孔(48),该钢管穿孔(48)与“U”形凹槽(22)端部相对的上箱体(1)正面开设的穿孔(50)相对应,且处于同一轴心线,“U”形凹槽(22)两端靠近底部偏外侧设置滑竿穿孔(47),并与上箱体(1)后面的箱壁开设的滑竿后穿孔(49)处于同一轴心线;“U”形凹槽(22)内部设置一抽屉(6),抽屉(6)的拉出口在上箱体(1)正面,其宽度较“U”形凹槽(22)的口宽稍窄,抽屉(6)的底高出“U”形凹槽(22)的底3~4cm,“U”形凹槽(22)的两侧距离上箱体(1)的两边保持约15~20cm的距离,“U”形凹槽(22)的“U”形底为上箱体的后侧板,“U”形凹槽的各侧面下沿与上箱体(1)各侧面下沿平齐,且在“U”形凹槽(22)内侧面下沿中间部分设置矩形缺口(45),且矩形缺口(45)向两边的“U”形凹槽(22)延伸贯通,贯通宽度以较钢管(32)直径稍宽为宜;上箱体(1)的顶面、“U”形凹槽(22)的外缘分别设置3个半椭圆形缺口(39),且半椭圆形缺口(39)的轴心线与“U”形凹槽(22)底部外侧设置的前后两个滑竿穿孔的轴心线垂直相交;下箱体(2)是一底面中部设置两个矩形孔(43)的盒体,下箱体(2)与上箱体(1)合闭组成渔具箱体;
所述的遮阳伞(3)包括篷布(11)、伞骨(10)、扇形支架(9)、直角转轴、伸缩伞柄(8)、滑动转轴(15)和滑竿(20);滑竿(20)从上箱体(1)后面的箱壁上的滑竿后穿孔(49)插入,将滑动转轴(15)套置在滑竿(20)上,滑竿(20)直达“U”形凹槽(22)端部底面外侧的滑竿穿孔(47)并用螺帽固定;伸缩伞柄(8)通过转轴(19)螺接在滑动转轴(15)上;直角转轴是由一截面呈“U”形金属件(13)和扇形支架(9)的底部的“J”形连接件(12)组成,靠近“U”形金属件(13)的一端设置一对穿孔,“J”形连接件(12)是一金属片状体,其底的端部为半圆状,圆心处设置一圆孔,内径与“U”形金属件(13)上的穿孔相同,将“U”形金属件(13)的底部固置在伸缩伞柄(8)顶端,扇形支架(9)的“J”形连接件(12)插置在“U”形金属件(13)内经螺栓固定,并使“J”形连接件(12)的竖直部位的轴心线与伸缩伞柄(8)的轴心线重合,同时确保扇形支架(9)以螺栓为中心弯转后,“J”形连接件(12)的竖直部与伸缩伞柄(8)的轴心线平行;扇形支架(9)的扇面上呈半圆形间距相等地分布7个锥形孔,两扇形支架(9)的锥形孔较小的孔面相互对应;滑竿(20)、滑动转轴(15)、伸缩伞柄(8)、直角转轴(由“J”形连接件12、“U”形金属件13构成)、扇形支架(9)各有2个;伞骨(10)呈“U”形,共有7根,两端分别向外侧设置直角弯钩,伞骨(10)的直角弯钩分别插置在两扇形支架(9)的锥形孔内,并在伞骨(10)的张力作用下将伸缩伞柄(8)向外侧扩张,使伸缩伞柄(8)倾斜嵌置在“U”形凹槽(22)两侧、渔具箱体顶面的、半椭圆形缺口(39)内,确保伸缩伞柄(8)不沿滑竿(20)前后滑动,而且伸缩伞柄(8)和扇形支架(9)连接处向两侧张开到最大角度;篷布(11)撑开时是一侧面呈半圆形、正面呈梯形的伞体,与伞骨(10)相对应的部位、沿伞骨(10)的位置设置夹层通道,以便伞骨(10)穿入,篷布(11)撑开后的下沿呈长方形,在下沿的边缘部位缝置单边拉链(14),拉链(14)地始点和终点分别置于正视篷布(11)时的左右两边;篷布(11)靠近扇形支架(9)的部位开有半圆形缺口,以便伞骨(10)的两端弯钩露出篷布(11)并插接在扇形支架(9)上的锥形孔内,在半圆形缺口的边缘部位,缝置一较半圆形缺口稍宽松的半圆形篷布(18),并使半圆形篷布(18)的下沿与篷布(11)的下沿一同缝制在单边拉链(14)上,在单边拉链(14)的上侧、沿单边拉链(14)缝置一圈布带(17),其宽度能满足单边拉链(14)与另外半边拉链锁合时足以遮盖住拉链(14)即可;所述的帷布(7)是一展开时呈倒梯形的布幔,上沿缝置可与篷布(11)缝置的单边拉链(14)锁合的另一半拉链,下沿铆置在下箱体(2)内的两侧和后侧的箱壁上;当帷布(7)与篷布(11)锁合时形成一顶上宽下窄的小帐篷,且帷布(7)的底部咬合在上箱体(1)与下箱体(2)的夹缝(21)处,在夹缝(21)的上侧的帷布(7)上也缝置一圈布带(17′)形成遮盖夹缝(21)的雨挡布,以免雨水从夹缝处浸入箱体。
所述的基座(4)包括马扎腿、支撑板(23)、承力架、靠背(5);支撑板(23)是一块与渔具箱体底面形状相同的金属薄板,在支撑板(23)的底部前端横置一管状体(25),后端两侧设置两挂钩(24),马扎腿的一侧横杆套置在管状体(25)内,另一侧横杆搭扣在挂钩(24)内,马扎腿交叉处置一横轴(26),马扎腿底部张开的两根横杆之间的中部,设置一与地面相平的衔铁(27),衔铁(27)为两半,分别固置在马扎腿底部横杆的中间部位,其中一衔铁的端部设置圆孔,另一半衔铁的端部设置钉状凸起(28),马扎腿张开时,其中一衔铁的圆孔套置在另一衔铁的钉状凸起(28)上,起到固定马扎腿张角的作用;支撑板(23)的前沿部位,靠近两侧分别固置两根栓状体(37),栓状体(37)之间的距离略宽于上箱体(1)正面两穿孔(50)之间的距离,栓状体(37)的高度略高于上箱体(1)和下箱体(2)闭合后、穿孔(50)到下箱体(2)底面的距离,两根栓状体(37)的顶端分别相对设置一个凸轴(29);支撑板(23)的中间部位从左至右依次固置两块立起的矩形钢板(35),其位置与下箱体(2)底面设置的两矩形孔(43)相对应,矩形钢板(35)的上沿设置3个横向缺口(46),且在后一缺口的侧面分别设置两个弹簧卡;所述的弹簧卡是两块鸟喙形金属片(44)与拉簧(42)构成,鸟喙形金属片(44)分别置于横向缺口(46)的上口部位,在鸟喙形金属片(44)的近末端有一圆孔,并经螺栓固接在矩形钢板(35)上,鸟喙形金属片(44)的末端设置一较小的圆孔,并挂接拉簧(42),拉簧(42)的另一端经螺栓固置在矩形钢板(35)上,当横向钢筋(34)嵌入横向缺口(46)内时,鸟喙形金属片(44)紧卡住横向钢筋(34),需要拉开时稍微用力即可将横向钢筋(34)拉出横向缺口(46);所属的支撑板(23)经固定螺丝(36)固置在下箱体(2)的底部;所述的承力架是由两根纵向钢管(32)和四根横向的钢筋(34)焊接而成的,两根钢管(32)的前端分别横向设置一圆孔,其内径可与两根栓状体(37)的凸轴(29)套接即可,两根钢管(32)的外侧分别设置一定长度的滑槽(30′),在滑槽(30′)的前端、钢管(32)的内侧设置一较大的圆孔(40);所述的钢管(32)的横向钢筋(34)嵌置在所述的上箱体(1)底部的矩形缺口(45)内,两钢管(32)置于矩形缺口(45)在“U”形凹槽(22)的贯通处,通过螺钉固置在上箱体(2)的底部,两钢管(32)前端穿过钢管穿孔(48)从穿孔(50)穿出,并套接在栓状体(37)上端的凸轴(29)上;两块矩形钢板(35)的高度以确保在承力架与栓状体(37)套接后、后面的三根横向钢筋(34)分别嵌置在矩形钢板(35)上沿的横向缺口(46)内时、承力架与支撑板(23)依然平行即可,并使承力架可以以栓状体(37)的凸轴(29)为支点上下开合;所述的靠背(5)由“n”形金属管及斜拉滑板(31)构成,“n”形金属管的外侧设置一定长度的滑槽(30),滑槽(30)的上端内侧设置一较大的圆孔(40)(参见图14,靠背滑槽与钢管滑槽结构相同,故仅以图14标示),斜拉滑板(31)一端经“n”形金属管内侧较大的圆孔(40)用滑动螺栓(33)螺接在“n”形金属管的外侧滑槽(30)内,另一端经承力架钢管(32)内侧的较大圆孔(40)(参见图14)用滑动螺栓螺接在承力架钢管(32)外侧的滑槽(30′)内,并可沿滑槽(30′)滑动;掀起靠背(5),将靠背(5)下端抵置在承力架的钢管(32)末端,斜拉滑板(31)在力的作用下,滑到靠背(5)的滑槽(30)的底部,另一端滑到承力架钢管(32)的滑槽(30′)的后部,形成斜拉式,从而稳定靠背。不需要时,只需拉起靠背(5),向前滑动,置于渔具箱体顶面的“U”形凹槽(22)内。将支撑板(23)螺接在下箱体(2)底部,并使矩形钢板(35)置于下箱体(2)底部的矩形孔(43)内,将承力架从上箱体(1)底面装入,并使钢管(32)前端穿过“U”形凹槽(22)内侧的钢管穿孔(48),从上箱体(1)正面穿孔(50)穿出,套置在支撑板(23)的栓状体(37)上端的凸轴(29)上,并用螺丝将承力架固接在上箱体(1)底部,使横向钢筋(34)嵌置在上箱体(1)底部的矩形缺口(45)内,且上箱体(1)可以以栓状体(37)的凸轴(29)为支点从后面张开或闭合。上箱体(1)的正面、“U”形凹槽(22)的外侧,设置两较个大圆孔(41)(参见图6、图7),以便安装鱼竿支架、渔获支架、及抄网支架;抽屉内设置成格子状,以便安放钩、线、浮、坠、刀、剪、饵料等钓具。
该技术不仅在晴天时有遮阳伞遮挡阳光,而且在刮风下雨的天气里,拉起帷布与篷布锁合后形成小型帐篷遮风挡雨,并可随太阳的偏移随时移动伞的位置,还可以当做钓凳、钓箱使用。不需要遮阳伞或帐篷时,可将帷布拉链拉开折叠在下箱体内,遮阳伞前后折叠后,伸缩伞柄缩进,从两侧挤压扇形支架,将伸缩伞柄下端的滑动转轴推至滑竿后端将伸缩伞柄嵌入“U”形凹槽,再将伞骨连同篷布折叠后向后弯折直角转轴放置在“U”形凹槽内,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基座折起后右视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基座撑起后右视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基座撑起后主视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上箱体立体透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上箱体底部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下箱体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滑动转轴、伸缩伞柄、直角转轴和扇形支架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滑动转轴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伞骨和扇形支架连接后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基座、帐篷完全展开后的主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基座结构示意图、矩形钢板及弹簧卡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靠背、承力架的钢管一侧的滑槽及与滑槽一端相对的较大的圆孔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A、B、C三种实施例右视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C的右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时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包括(1)上箱体、(2)下箱体、(3)遮阳伞、(4)基座、(5)靠背、(6)抽屉、(7)帷布、(8)伸缩伞柄、(9)扇形支架、(10)“U”形伞骨、(11)篷布、(12)“J”形连接件、(13)“U”型金属件、(14)拉链、(15)滑动转轴、(16)拉链头、(17)布带、(17′)布带、(18)半圆形篷布、(19)伸缩伞柄转轴、(20)滑竿、(21)上下箱体夹缝、(22)“U”形凹槽、(23)支撑板、(24)挂钩、(25)管状体、(26)横轴、(27)衔铁、(28)钉状凸起、(29)凸轴、(30)滑槽、(30′)滑槽、(31)斜拉滑板、(32)钢管、(33)滑动螺栓、(37)栓状体;参见图2,包括(34)横向钢筋、(35)矩形钢板;参见图3包括(36)固定螺丝、(35)矩形钢板;参见图4包括(38)抽屉底部、(39)半椭圆形缺口;参见图5包括(22)“U”形凹槽、(39)半椭圆形缺口;参见图6、图7,主要包括:(41)较大圆孔、(47)滑竿穿孔、(48)钢管穿孔、(49)滑竿后穿孔、(50)穿孔;参见图8,包括:(43)矩形孔,参见图13,主要包括:(34)横向钢筋、(35)矩形钢板、(42)拉簧、(46)横向缺口、(44)鸟喙形金属片;参见图14,包括(30)滑槽、(40)较大圆孔。
使用时展开基座(4),坐在箱体上面当做钓凳使用,抽屉(6)抽出更换鱼饵,或取用渔具,拉出遮阳伞(3)并使伸缩伞柄(8)外倾嵌入半椭圆形缺口(39)撑起后遮挡阳光,刮风下雨时开启上箱体(1)扯出帷布(7)并将帷布(7)的上沿拉链与遮阳伞(3)的下沿拉链锁合,坐下后即将上箱体(1)底部的承力架(40)后部的横向钢筋(34)嵌入矩形钢板(35)的横向缺口(46)内,并经弹簧卡卡劳,使上下箱体闭合,形成小型帐篷。不需要使用时,再折叠进箱体;另外该发明箱体正面“U”形凹槽的两侧设置的两个圆孔,还可配装鱼竿支架、饵料盒、抄网支架、渔获支架使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是广大钓鱼爱好者期待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