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BF高注合金薄壁方箱的空心楼板及制作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BF高注合金薄壁方箱的空心楼板
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浇钢筋混凝土GBF薄壁方箱空心楼板技术作为一种空心楼盖技术,是国内近几
年才发展起来的结构施工新技术,在保持楼盖承载力的同时,具有自重轻、强度高、可以节
省钢筋、砼等高能耗材料及节省砂、石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优势。同时,能可以效约束现浇混
凝土的变形和挠度。特别适用于大跨度、大荷载、大空间的多层和高层建筑。在浇筑混凝土
时,由于GBF管自重轻,在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对混凝土的振捣作用,使GBF薄壁方箱本身在
混凝土中产生较大的浮力会带动与GBF薄壁方箱绑扎在一起的板底部钢筋网整体上浮,因
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最大的重点、难点问题就是薄壁方箱体位置的固定、箱体的抗浮控制,
以及整个箱体的上浮。目前GBF薄壁方箱抗浮控制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在箱顶平面压抗浮钢筋,抗浮钢筋方向与地板下皮钢筋平行。肋间采用抗
浮铁丝穿过模板后,将地板上皮钢筋与支模架拉结固定,目前大多数工程均采用此方法进
行薄壁方箱的抗浮控制。
方法二、安装PVC套管、钩形螺栓、钢垫板,将钩形螺栓与模板支架勾紧,通过螺母
将钢制垫板与抗浮钢筋压紧,此方法在实际工程的运用较少。
从以上方法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分别是:①必须采用钢丝或抗浮钢筋来控制GBF
薄壁方箱的抗浮。采用这种方式由于铁丝固定不可能完全拉紧,混凝土浇筑后GBF管仍会上
浮,这样即浪费材料,也需要消耗较大的劳动力去绑扎、固定钢筋。后期拆模时需要逐根剪
断铁丝,需要较大的人力成本,而且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剪断铁丝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存。
同时,楼板下剪断的铁丝易产生返绣现象;②两种方案都没有具体施工平台,导致是施工人
员在混凝浇筑、振捣、抹面、养护上不方便。同时,由于施工人员踩踏GBF薄壁方箱,极易破坏
GBF薄壁方箱,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和成品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GBF高注
合金薄壁方箱的空心楼板及制作方法,控制GBF薄壁方箱的上浮,避免在GBF薄壁方箱上使
用大量抗浮钢筋材料和劳动力,可循环利用,节省钢材,降低成本,符合绿色施工要求,保证
了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成品的保护。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GBF高注合金薄壁方箱的空心楼板,包括模板、GBF薄壁方箱和对拉螺栓,模板
的下端设有脚手架,多个GBF薄壁方箱均匀分布于模板上方,GBF薄壁方箱的上端设有上垫
块,GBF薄壁方箱的下端设有下垫块,GBF薄壁方箱通过下垫块与模板连接,GBF薄壁方箱的
上方设有多个钢管,钢管搁置于多个GBF薄壁方箱的上垫块上,对拉螺栓竖向设置于各相邻
GBF薄壁方箱之间的间隙中,对拉螺栓的上端与钢管连接,对拉螺栓的下端穿过模板与脚手
架连接,钢管与模板之间填充有浇筑的混凝土。
按上述技术方案,模板上还横向设有箍筋。
按上述技术方案,箍筋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面筋和底筋,GBF薄壁方箱分布于面
筋和底筋之间。
按上述技术方案,上垫块和下垫块的材料均为混凝土。
按上述技术方案,对拉螺栓外套设有PVC套管。
制作以上所述的空心楼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脚手架和模板;
2)在模板上对箍筋和GBF薄壁方箱的预设位置作定位划线;
3)安装箍筋,对下垫块进行定位施工;
4)将GBF薄壁方箱安装于下垫块上;
5)在GBF薄壁方箱上放置上垫块,并将钢管搁置在上垫块上;
6)将对拉螺栓的下端穿过模板与脚手架锁定,对拉螺栓的上端与搁置在上垫块上
的钢管锁定;
7)浇筑混凝土;
8)进行混凝土养护;
9)拆除模板、脚手架、对拉螺栓和钢管。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的步骤6)和步骤7)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将箍筋横向安
装于模板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6)中,在对拉螺栓安装前,将对拉螺栓外套装上PVC
套管。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7)中,浇筑混凝土之前,在钢管上铺设临时施工平台。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1)之前,要对GBF薄壁方箱进行抗压荷载检验,包括
以下步骤:
a)取GBF薄壁方箱中的一个作为试样,放置在平板上;
b)将GBF薄壁方箱试样受压面向上放在平整地面上,GBF薄壁方箱与地面之间搁置
有4个混凝土垫块,将4个混凝土垫块放置在GBF薄壁方箱上平面,混凝土垫块放置于GBF薄
壁方箱试样受检面的中部位置;
c)在GBF薄壁方箱上端的混凝土垫块上加载相应荷载,静置6min~10min后卸载,
并记录检验结果。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GBF薄壁方箱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垫块,通过垫块与钢管连接,通过钢管和垫块间
的协同作用,不仅可以起到固定对拉螺栓,配合对拉螺栓一起,控制GBF薄壁方箱的上浮,避
免在GBF薄壁方箱上使用大量抗浮钢筋材料和劳动力,且对拉螺栓和钢管易于拆除,均可循
环利用,节省钢材,降低成本,符合绿色施工要求,同时可以在施工时在钢管上铺设施工平
台,便于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保证了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成品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GBF高注合金薄壁方箱的空心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面筋,2-钢管,3-对拉螺栓,4-上混凝土垫块,5-PVC套管,6-脚手架,7-方
枕木,8-底筋,9-GBF薄壁方箱,10-下混凝土垫块,11-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GBF高注合金薄壁方箱的空心楼
板,包括模板11、GBF薄壁方箱9和对拉螺栓3,模板11的下端设有脚手架6,多个GBF薄壁方箱
9均匀分布于模板11上方,GBF薄壁方箱9的上端设有上垫块,GBF薄壁方箱9的下端设有下垫
块,GBF薄壁方箱9通过下垫块与模板11连接,GBF薄壁方箱9的上方设有多个钢管2,钢管2搁
置于多个GBF薄壁方箱9的上垫块上,对拉螺栓3竖向设置于各相邻GBF薄壁方箱9之间的间
隙中,对拉螺栓3的上端与钢管2连接,对拉螺栓3的下端穿过模板11与脚手架6连接,钢管2
与模板11之间填充有浇筑的混凝土;GBF薄壁方箱9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垫块,通过垫块与
钢管2连接,通过钢管2和垫块间的协同作用,不仅可以起到固定对拉螺栓3,配合对拉螺栓3
一起,控制GBF薄壁方箱9的上浮,避免在GBF薄壁方箱9上使用大量抗浮钢筋材料和劳动力,
且对拉螺栓3和钢管2易于拆除,均可循环利用,节省钢材,降低成本,符合绿色施工要求,同
时可以在施工时在钢管2上铺设施工平台,便于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保证了施工质量的控
制和成品的保护。
进一步地,GBF薄壁方箱9成列成行的分布,钢管2沿成列或成行GBF薄壁方箱9直线
分布。
进一步地,模板11上还横向设有箍筋。
进一步地,箍筋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面筋1和底筋8,GBF薄壁方箱9分布于面筋1
和底筋8之间。
进一步地,上垫块和下垫块的材料均为混凝土,混凝土垫块和PVC套管5可直接预
埋在楼板内。
进一步地,对拉螺栓3外套设有PVC套管5;采用PVC套管5,PVC套管5使对拉螺杆易
拆卸,不仅节省了钢材,同时防止了后期铁丝产生返绣问题。
进一步地,脚手架6由钢管连接而成。
进一步地,脚手架6与模板11之间还设有方枕木7。
制作以上所述的空心楼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脚手架6和模板11,脚手架6作为支模架对模板11进行支撑,在模板11上放
线,打孔;
2)在模板11上对箍筋和GBF薄壁方箱9的预设位置作定位划线;
3)安装箍筋,对下垫块进行定位施工;
4)将GBF薄壁方箱9安装于下垫块上;
5)在GBF薄壁方箱9上放置上垫块,并将钢管2搁置在上垫块上;
6)将对拉螺栓3的下端穿过模板11与脚手架6锁定,对拉螺栓3的上端与搁置在上
垫块上的钢管2锁定;
7)浇筑混凝土;
8)进行混凝土养护;
9)拆除模板11、脚手架6、对拉螺栓3和钢管2。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步骤6)和步骤7)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将箍筋横向安装于模
板11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6)中,在对拉螺栓3安装前,将对拉螺栓3外套装上PVC套管
5。
进一步地,在步骤7)中,浇筑混凝土之前,在钢管2上铺设临时施工平台,此平台可
采用将模板11直接铺设在上部钢管2上的移动式施工平台。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1)之前,要对GBF薄壁方箱9进行抗压荷载检验,包括以下步
骤:
a)取GBF薄壁方箱9中的一个作为试样,放置在平板上;
b)将GBF薄壁方箱9试样受压面向上放在平整地面上,GBF薄壁方箱9与地面之间搁
置有4个混凝土垫块,将4个混凝土垫块放置在GBF薄壁方箱9上平面,混凝土垫块放置于GBF
薄壁方箱9试样受检面的中部位置;
c)在GBF薄壁方箱9上端的混凝土垫块上加载相应荷载,静置6min~10min后卸载,
并记录检验结果。
进一步地,制作混凝土垫块、PVC套管5、对拉螺栓3,本方案混凝土垫块采用两种类
型,一种是GBF薄壁方箱9下部的混凝土垫块,该垫块的搁置在模板11上,高度为h2,保证下
部混凝土厚度,防止蜂窝麻面的产生;另一种是GBF薄壁方箱9上部的混凝土垫块,高度为
h1,不仅控制上部混凝土厚度,同时可节省抗浮钢筋。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GBF薄壁方箱9抗浮定位施工方法,采用对拉螺栓3,对拉螺栓3外套设有PVC
套管5、混凝土垫块、钢管2对GBF薄壁方箱9进行定位和固定;对拉螺栓3的下端穿过模板11
与脚手架6锁定;对拉螺栓3的上端与搁置在混凝土垫块上的钢管2锁定;在GBF薄壁方箱9上
方的钢管2上铺设临时施工平台,一方面可防止工人直接站在钢筋网或GBF薄壁方箱9上对
其造成破坏,从而保证成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快了施工平台的周转,
减少了前期搭设平台的人力,材料成本,并且减少了施工过程中钢筋变形、方箱破损等补救
情况,从而加快混凝土的作业速度。
本发明GBF薄壁方箱9抗浮定位施工方法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该施工的具体实
施方案,包含步骤有:
步骤一:在工厂制作上混凝土垫块4和下混凝土垫块10,一种是GBF薄壁方箱9下部
的下混凝土垫块10,下混凝土垫块10搁置在模板11上,高度为h2,保证下部混凝土厚度,防
止蜂窝麻面的产生;另一种是GBF薄壁方箱9上部的上混凝土垫块4,高度为h1,目的是控制
上部混凝土厚度,同时取代抗浮钢筋,从而节省钢材;
步骤二:脚手架6及模板11安装,放线,打孔,在方枕木7上铺设模板11,模板11应按
设计要求进行起拱,宜按1‰~3‰对模板11进行双向或单向起拱;
步骤三:在模板11上对框架梁、肋、方箱、预留预埋设施等作定位划线,模板11安装
完成后并经验收合格后,对暗梁、GBF薄壁方箱9、预留预埋管、孔等作放线定位,检验合格后
方可进行下一次道工序施工。
步骤四:安装暗梁和板底钢筋8,并对GBF薄壁方箱9底部定位施工,板底钢筋8安装
宜同层同向布置,以避免不同钢筋反复重叠超高。钢筋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初检,同时必
须在GBF薄壁方箱9底部下混凝土垫块10等定位措施完成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GBF薄壁方
箱9的安装施工。
步骤五:安装GBF薄壁方箱9和安装对拉螺栓3并套PVC套管5,按照模板11上预留的
空洞安装对拉螺栓3并套PVC管,对拉螺栓3下端必须与模板11下钢管2锁定,上端与临时钢
管2锁定,使钢管2、上混凝土垫块4、GBF薄壁方箱9、混凝土垫块10、方枕木7、钢管6、对拉螺
栓3形成一个受力整体,控制GBF9方箱的上浮。
步骤六:在GBF薄壁方箱9上放置上混凝土垫块4,并将钢管2搁置在每个上混凝土
垫块4上。此上混凝土垫块4需放置在GBF薄壁方箱9的1/3跨中范围内,且同时满足对拉螺栓
3与上部钢管2可靠连接。
其中,采用这种方式之前必须对GBF高注合金方箱顶面及底面局部抗压荷载检验。
方法见图2所示,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取GBF薄壁方箱9试样放置在平板上;
b)试样受压面向上放在平整地面上(地面上搁置四个下混凝土垫块10),将上混凝
土垫块4放置在GBF薄壁方箱9试样受检面的中部位置;
c)对GBF薄壁方箱9的局部抗压荷载,在混凝土垫块上加载相应荷载,静置6min~
10min后卸载,并记录检验结果。
本条的局部抗压荷载检验指顶板局部抗压荷载检验或底板局部抗压荷载检验。
步骤七,板面钢筋安装。
步骤八,对拉螺栓3与板面钢管2固定。
其中:本专利的上部钢管2可采用用槽钢替代,此时只需在GBF薄壁方箱9上搁置一
块
方形混凝土垫块,然后将对拉螺栓3固定在槽钢上,控制GBF薄壁方箱9的上浮。
步骤九,在板面钢管2上铺设临时施工平台。由于不允许在混凝土浇筑以及安装方
箱等过程中直接踩踏高注合金方箱,也不允许将扣件等重物直接抛掷高注合金方箱顶面。
因此,设置施工平台对保护成品质量以及施工具有重大的意义,本专利通过在钢管2上铺设
临时施工平台,即可重复使用,也可方便成本质量的保护,以及混凝土的浇筑、振捣、抹面、
养护。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步骤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选材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空心楼板肋宽的
1/2和底部厚度h2的1/2,同时不得大于30mm,且坍落度需控制在小于180mm范围内。混凝土
浇筑时,宜沿纵轴单向进行,不宜采用多点合围式浇筑。同时,混凝土浇筑时应分次进行,第
一次浇筑高度不超过楼盖厚度的3/5,待振捣密实后再进行第二次浇筑,且相邻的上下浇筑
层的浇筑时间间隔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以上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
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