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带钢骨肋混凝土底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指一种预制带钢骨肋混凝土底板。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叠合楼板采用的预制底板大部分是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底板,该带混凝土肋底板刚度小,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易折断,施工中需设置大量支撑,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的发展要求。公开号为CN1254589C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肋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混凝土纵向肋和底部预应力筋,此预制底板带混凝土穿孔肋,现穿钢筋方便,现浇叠合层混凝土后易形成双向受力楼板。但是该预制构件板运输和吊装中易折断,预制底板预应力筋制作工艺复杂,预制构件板的反拱值较大,底板较薄,其内部存在的预应力筋导致叠合后的楼板防火性能差,同时施工中需要设置较多的板底支撑,且不适用大跨度楼盖结构。
近年来国内钢-混凝土楼盖结构体系发展迅速,采用的方式主要是,用型钢做骨架,用压型钢板代替部分抗拉钢筋和模板,此楼板比钢筋混凝土楼板承载力更高。但是压型钢板必须安放在型钢梁的上翼缘,现浇的钢筋混凝土与型钢接触面小,防止滑移还需焊接圆梁栓定位,施工工艺繁琐,特别是型钢腹板和上下翼缘外露的地方需涂防火涂料保护,建筑成本高,楼盖隔热隔音性能差。公开号为CN31027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混凝土楼盖结构,在型钢上面铺设压型钢板,此方式增大了楼盖的承载力,但是楼盖下面的型钢需要刷防火涂料,增大了建筑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混凝土叠合楼板用预制底板和钢-混凝土楼盖结构存在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预制带钢骨肋混凝土底板,该底板具有制造简便、刚度大、便于工业化生产、所制成的钢-混凝土叠合楼盖具有施工方便、承载力大、抗震性能好、省模板、仅需少量支撑、防火性能好、可增大楼层净空等优点。
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带钢骨肋混凝土底板,包括带钢骨肋预制混凝土底板、纵向钢骨肋、预制底板构造钢筋、纵向钢骨肋上预留孔洞、钢骨肋上预留吊环。本发明专利的特征在于:纵向钢骨肋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底板内。预制底板内只需配置普通构造钢筋,省去了一般预制底板铺设预应力筋的繁琐工艺,加快了预制带钢骨肋混凝土底板制造速度。预埋纵向钢骨肋后刚度大、承载力高、运输和施工过程中不易折断。纵向钢骨肋上面预留孔洞,方便横向穿孔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的钢筋、钢丝或钢绞线穿过;同时两个纵向钢骨肋间方便布置预埋管线和空心模壳;横向穿孔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的钢筋、钢丝或钢绞线与纵向钢骨肋形成纵横交错的布局,能够承受双向荷载。预制带钢骨肋混凝土底板、横向穿孔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的钢筋、钢丝或钢绞线和后浇叠合层混凝土组成的叠合楼板施工简便,省模板,仅需设置少量支撑,纵向钢骨肋完全被混凝土包裹,楼盖承重力高,抗震性能好,防火性能和耐久性好,适用于多、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楼盖结构。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其特征在于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底板上的纵向钢骨肋有预留孔洞方便横向穿孔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的钢筋、钢丝或钢绞线穿过。纵向型钢肋可以和横向穿孔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的钢筋、钢丝或钢绞线形成纵横交错的布局,能够承受双向荷载,叠合后形成双向受力楼板。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底板上的纵向钢骨肋为型钢或其它钢材制成的等各种形状的钢材组合件。这样纵向钢骨肋可以根据楼盖实际使用情况,设计和组合不同截面形式的带纵向钢骨肋的预制混凝土底板,充分发挥各种截面形式钢材组合件的受力特性,使得叠合楼盖能够更好的满足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条件下承受冲击、震动、集中荷载等或者各种不同荷载组合下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底板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骨肋。当纵向钢骨肋由1个增大成2个时,带双钢骨肋预制混凝土底板的跨度大于带单钢骨肋预制混凝土底板,减少施工时的跨中支撑,提高叠合后楼盖的刚度、承载力和抗裂性。可大量应用于车库,会议室等大跨度结构。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纵向钢骨肋上预留孔洞圆形、矩形、五边形、弧形等各种形状。这样,预留孔洞的形式可以根据制作工艺和横向穿孔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的钢筋、钢丝或钢绞线的形式进行灵活选择,便于生产和实际应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预留孔洞下边缘距离预制底板距离h为0.5cm-5cm。这样拼装楼板时,横向穿孔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的钢筋、钢丝或钢绞线将离预制底板为0.5cm-5cm,浇注叠合层混凝土的时候,横向穿孔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的钢筋、钢丝或钢绞线将和后浇叠合层混凝土充分握裹,有效发挥横向钢筋的受力性能,增大叠合楼盖横向刚度和承载力,增强叠合楼盖的双向受力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纵向钢骨肋凸出预制混凝土底板距离L为1cm-25cm。这样伸出的钢骨肋可以伸入承重墙(梁)钢筋笼内,也可以和钢筋笼内钢筋进行焊接连接,浇筑叠合层混凝土后可以增大楼盖板端抗剪力。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拼装楼板后可在纵向钢骨肋之间布置空心模壳。纵向型钢肋和横向穿孔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的钢筋、钢丝或钢绞线之间形成的纵横交错的布局有利于空心模壳的安装和定位,浇筑叠合层混凝后可以形成钢-混凝土叠合空心楼盖,可以进一步降低楼盖自重,降低建筑造价,空心模壳内可以增设保温和隔音材料。这样叠合后的空心楼盖保温隔热、隔声性能更好,更适用于对隔音、保温隔热有严格要求的建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1为预制混凝土底板、2为纵向钢骨肋、3为预制底板构造钢筋、4为钢骨肋上预留孔洞,在其它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图1所示,预埋地纵向钢骨肋2截面形式为形,预留孔洞4为矩形。
图2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预埋的纵向钢骨肋2截面形式为形,预留孔洞4为矩形。
图3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预埋的纵向钢骨肋2截面形式为形,预留孔洞4为圆形。
图4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在预制混凝土底板1预埋有2个纵向钢骨肋2。
图5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预留孔洞4下边缘距离预制底板距离h为0.5cm-5cm,则安装的横向穿孔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的钢筋、钢丝或钢绞线5离预制混凝土底板1的高度为h。
图6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底板1纵向钢骨肋2凸出混凝土底板,凸出距离L为1cm-25cm。
图7为带钢骨肋预制混凝土底板拼装后浇筑混凝土实施例1
图8为带钢骨肋预制混凝土底板拼装后浇筑混凝土实施例2
图9为带钢骨肋预制混凝土底板拼装后浇筑混凝土实施例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一种带钢骨肋预制混凝土底板,包括预制混凝土底板1、纵向钢骨肋2、预制底板构造钢筋3、钢骨肋上预留孔洞4,以上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则说明相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纵向钢骨肋2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底板1内。如图1所示,纵向钢骨肋2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底板1。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底板1上的纵向钢骨肋2为型钢或其它钢材制成的等各种形状的钢材组合件。如图1所示,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底板1上的纵向钢骨肋2为钢板组合件,如图2所示,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底板1上的纵向钢骨肋2为钢板组合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其特征在于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底板1上的纵向钢骨肋2有预留孔洞4方便横向穿孔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的钢筋、钢丝或钢绞线穿过。如图3所示,纵向型钢肋上有预留孔洞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底板1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骨肋2。如图3所示,有两个纵向钢骨肋2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底板1上。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纵向钢骨肋2上预留孔洞4为圆形、矩形、五边形、弧形等各种形状。如图1所示纵向钢骨肋2上预留孔洞4为矩形,如图3所示,纵向钢骨肋2上预留孔洞4为圆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预留孔洞4下边缘距离预制底板距离h为0.5cm-5cm。如图5所示。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底板1纵向钢骨肋2凸出混凝土底板,凸出距离L为1cm-25cm。如图6所示。
如图7所示,为预制带钢骨肋混凝土底板拼装并浇筑混凝土6实施例1。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拼装楼板后可在纵向钢骨肋2之间布置空心模壳。如图8,图9所示,为预制带钢骨肋混凝土底板拼装并在纵向钢骨肋2之间布置空心模壳7并浇筑混凝土6形成的钢-叠合空心楼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