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598051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52432.7

申请日:

2012.11.13

公开号:

CN102899996A

公开日:

2013.01.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B 29/00申请日:20121113|||公开

IPC分类号:

E01B29/00; E01B1/00; E01B19/00

主分类号:

E01B29/00

申请人: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邹长云; 王丽晓; 侯嘉; 邵斌; 汪根胜; 佟小朋; 孙方遒; 任奇; 孙燕; 李腾; 李贵花; 徐飞虎; 王超; 周迎春; 岑尧; 刘伟

地址: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科学城星火路11号写字公园A座6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代理人:

叶凡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布设浮置道床基底的线路中心线和用于定位待铺设的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加密基标;布设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吊装控制线和对其辅助定位的工装定位孔;根据所述工装定位孔安装辅助工装,并根据辅助工装和所述吊装控制线将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安装在所述浮置道床基底上,并将连接成为一体的浮置道床;将隔振器内套筒依次安装在所述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内,并对其进行整体调平与顶升。本发明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施工工序简单,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好,方便对浮置道床在后续使用中的安全检查,且损坏失效的部件可更换。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布设浮置道床基底的线路中心线和用于定位待铺设的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加密基标;
2)布设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吊装控制线和对其辅助定位的工装定位孔;
3)根据所述工装定位孔安装辅助工装,并根据辅助工装和所述吊装控制线将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安装在所述浮置道床基底上,并对每块预制板进行精确调整后,将其连接成为一体的浮置道床;
4)将隔振器内套筒依次安装在所述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内,并对所述浮置道床进行整体调平与顶升。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所述步骤1)进行施工之前,同时进行浮置道床基底施工的测量放线,并对浮置道床基底进行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施工。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浮置道床基底进行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施工后,在按照所述步骤1)进行施工之前,进行浮置道床基底施工的复测和修整,以保证浮置道床基底上表面的高程和平整度。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31)根据所述工装定位孔安装辅助工装,并根据辅助工装和所述吊装控制线在所述浮置道床基底上,铺设一个浮置道床预制板;
32)接着铺设相邻的另一个浮置道床预制板;
33)精调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的位置,并将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连接为一体;
34)重复步骤32)和33),依次铺设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以便形成一体的浮置道床。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2)中,精调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的位置后,采用多个水平连接板结构将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连接,然后用多个侧置式剪力板将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连接,以便形成一体的浮置道床。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还包括:
在进行隔振器内套筒的安装前,需将钢轨和钢轨扣件依次安装在所述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上;
在对所述浮置道床进行整体调平与顶升后,精调浮置道床上钢轨的几何形态,并安装附属装置。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置道床预制板包括:
预制板主体(1),其两端部分别设有用于安置侧置式剪力板(90)的凹槽结构(2);
两排承轨台(3),安置在预制板主体(1)上表面;
用于安置隔振器内套筒的外套筒装置(4),对应承轨台(3)设置;
安置在预制板主体(1)内的多个第一套管(7),其位于所述凹槽结构(2)的两侧;
安置在预制板主体(1)两侧角部的套管组。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工装包括:
工装本体,其结构尺寸与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间凹槽结构所形成的空腔尺寸相匹配;
设于工装本体底部且与所述工装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承轨台中每两个承轨台为一组,每组的两个承轨台之间安置一个所述外套筒装置(4)。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置式剪力板(90)包括:
呈V形的两翼板(91),且两翼板(91)分别与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上凹槽结构的纵向侧面相连接;
与两翼板(91)分别连接的加强板(92),用于加强两翼板的连接强度;所述水平连接板结构(80)包括:
连接板(81),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套管(5)对应设置的螺栓孔;
高强螺栓(82),分别穿过螺栓孔和套管将所述连接板(81)连接于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

说明书

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施工工程内容多、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如中国专利实用新型申请号为20120118256、名称为“一种预制装配式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施工工艺”所公开的施工方法中,首先,对浮置板道床基底进行测量放线;接着,对浮置板道床基底进行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施工,并将已加工完的预制浮置板运输至道床板铺轨基地储存;然后,由前至后将多个预制浮置板依次铺设并完成装配;最后,在铺设装置施工完成的预制浮置板上安装钢轨,对轨道进行精调。
采用该种施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但是,该种施工方法存在着如下的缺点:
1)需要在浮置道床基底上预先布置多个垫块,其增加了施工的准备工作,浪费了人力与时间;
2)需要安装侧置式隔振器,并且在安装侧置式隔振器之前需将隔振器内套筒安装在预制浮置板上,因此需要反复对侧置式隔振器和隔振器内套筒进行调整,因此增加了施工时间,影响了施工进度;
3)安装预制浮置板时,侧置式隔振器与隔振器内套筒均处于受压状态,因此不能保证顶升后侧置式隔振器与隔振器内套筒受力均匀,容易造成侧置式隔振器与隔振器内套筒的损坏;
4)在相邻预制浮置板之间需要采用剪力铰进行连接固定,其预埋在预制浮置板中,无法检查,一旦损坏失效,无法进行更换,对轨道结构和列车运行均产生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所需安装的隔振器种类少,施工工序简单,施工周期短、效率高,并且方便对浮置道床在后续使用中的安全检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布设浮置道床基底的线路中心线和用于定位待铺设的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加密基标;
2)布设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吊装控制线和对其辅助定位的工装定位孔;
3)根据所述工装定位孔安装辅助工装,并根据辅助工装和所述吊装控制线将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安装在所述浮置道床基底上,并对每块预制板进行精确调整后,将其连接成为一体的浮置道床;
4)将隔振器内套筒依次安装在所述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内,并对所述浮置道床进行整体调平与顶升。
其中,在按照所述步骤1)进行施工之前,同时进行浮置道床基底施工的测量放线,并对浮置道床基底进行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施工。
优选的,在对所述浮置道床基底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在所施工的浮置道床基底中部施工完成一纵向中间排水沟。
进一步的,在对所述浮置道床基底进行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施工后,在按照所述步骤1)进行施工之前,进行浮置道床基底施工的复测和修整,以保证浮置道床基底上表面的高程和平整度。
其中,所述步骤3)包括:
31)根据所述工装定位孔安装辅助工装,并根据辅助工装和所述吊装控制线在所述浮置道床基底上,铺设一个浮置道床预制板;
32)接着铺设相邻的另一个浮置道床预制板;
33)精调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的位置,并将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连接为一体;
34)重复步骤32)和33),依次铺设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以便形成一体的浮置道床。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32)中,精调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的位置后,采用多个水平连接板结构将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连接,然后用多个侧置式剪力板将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连接,以便形成一体的浮置道床。
优选的,所述步骤4)还包括:在进行隔振器内套筒的安装前,需将钢轨和钢轨扣件依次安装在所述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上;在对所述浮置道床进行整体调平与顶升后,精调浮置道床上钢轨的几何形态,并安装附属装置。
其中,所述浮置道床预制板包括:预制板主体,其两端部分别设有用于安置侧置式剪力板的凹槽结构;两排承轨台,安置在预制板主体上表面;用于安置隔振器内套筒的外套筒装置,对应承轨台设置;安置在预制板主体内的多个第一套管,其位于所述凹槽结构的两侧;安置在预制板主体两侧角部的套管组。
优选的,所述辅助工装包括:工装本体,其结构尺寸与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间凹槽结构所形成的空腔尺寸相匹配;设于工装本体底部且与所述工装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
优选的,所述多个第一套管和所述套管组中的多个第二套管均为钢套管。
特别是,所述钢套管内部安装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尼龙套管。
优选的,所述浮置道床预制板还包括安置在每个所述承轨台上的第三套管组,且第三套管组由多个第三套管组成。
优选的,所述第三套管为尼龙套管。
或者,所述第三套管为钢套管,其内部安装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尼龙套管。
优选的,每排所述承轨台中每两个承轨台为一组,每组的两个承轨台之间安置一个所述外套筒装置。
优选的,所述侧置式剪力板包括:呈V形的两翼板,且两翼板分别与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上凹槽结构的纵向侧面相连接;与两翼板分别连接的加强板,用于加强两翼板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水平连接板结构包括:连接板,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套管对应设置的螺栓孔;高强螺栓,分别穿过螺栓孔和套管将所述连接板连接于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
优选的,所述承轨台、外套筒装置、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均浇注在预制板主体中,并与其构成一整体。
其中,所述隔振器内套筒与隔振器外套筒构成内置式隔振器。
优选的,所述附属装置包括:浮置道床区间密封装置、排水沟盖板、汇流管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本发明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中,不需在浮置道床基底上预先布置多个垫块,减少了施工的准备工作,节省了大量时间与人力、物力,提高了施工进度;
2)本发明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中,通过辅助工装对浮置道床预制板进行定位,定位准确,加快了浮置道床预制板的铺装速度;
3)本发明浮置道床预制板上每排承轨台中,每两个承轨台为一组,并且在每组的两个承轨台之间安置一个隔振器内套筒,在拼装浮置道床的过程中,不需安装侧置式隔振器,因此减少了隔振器的安装种类,减少了调平工序,缩短了施工周期;
4)本发明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中,隔振器内套筒在自由状态下被调平,顶升后能保证其受力的均匀,避免了因受力不均所造成的隔振器的损坏;
5)本发明的水平连接板结构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置于浮置道床的床面上,检查方便,对于损坏失效的部件可更换,采用其将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进行连接,拼接方便,节省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6)本发明的侧置式剪力板结构简单,可以快速安装于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并将其连接为一体,节省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7)本发明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为钢套管,其直接浇注在预制板主体中并与其构成一整体,在连接时可以将钢套管与高强螺栓直接连接,也可以在钢套管内部安装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尼龙套管,然后将尼龙套管与高强螺栓连接。因此可以根据预制板拼装成的浮置道床的具体受力情况进行选择,从而增加了施工的便利性与运营的安全性;
8)本发明的承轨台上的第三套管为尼龙套管,当浮置道床所述地段受力复杂时,可采用将钢套管预埋于预制板承轨台上,在钢套管内部安装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尼龙套管,并且当该尼龙套管失效后,可利用简单工具迅速将失效尼龙套管更换,提高线路的可维护性和运营安全性,有效降低运营维护成本;
9)本发明所采用的浮置道床预制板将承轨台、外套筒装置、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等均浇注在预制板主体中并与其构成一整体,方便了施工过程中各配套部件的安装,极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浮置道床施工时线路中心线与加密基标的布设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浮置道床施工时吊装控制线和工装定位孔的布设图;
图4为本发明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左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俯视图;
图8为图6所示的A部分放大的三维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水平连接板结构连接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左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侧置式剪力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侧置式剪力板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隔振器内套筒安装在外套筒装置中以构成隔振器内套筒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辅助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钢套管内可拆卸安装一尼龙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预制板主体;2‑凹槽结构;3‑承轨台;4‑外套筒装置;5‑第二套管;6‑汇流端子;7‑第一套管;8‑第三套管;21‑通槽;22‑凹槽;24‑倾斜面;80‑水平连接板结构;81‑连接板;82‑高强螺栓;83‑伸缩缝;84‑圆螺栓孔;85‑长圆螺栓孔;86‑盖板;87‑钢套管;88‑加强翼板;90‑侧置式剪力板;91‑翼板;92‑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布设浮置道床基底的线路中心线和用于定位待铺设的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加密基标;
2)布设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吊装控制线和对其辅助定位的工装定位孔;
3)根据所述工装定位孔安装辅助工装,并根据辅助工装和所述吊装控制线将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安装在所述浮置道床基底上,并对每块预制板进行精确调整后,将其连接成为一体的浮置道床;
4)将隔振器内套筒依次安装在所述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内,并对所述浮置道床进行整体调平与顶升。
具体的,在隧道完工后、浮置道床铺设前,首先进行浮置道床区间的数据测量,如隧道高程及左右偏差等的测量,并根据实测数据,与设计单位协调,确定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案;根据所确定的浮置道床的拼接方案,在工厂里进行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加工,并将加工好的浮置道床预制板分批次运输至施工现场储存以备后续使用。
如图4、图5所示,本发明的浮置道床浮预制板包括:呈长方体形的预制板主体1,其两个横向端面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一凹槽结构2,通过在凹槽结构2内安置侧置式剪力板90,从而将两个相邻的预制板主体连接为一体。该凹槽结构包括:设于预制板主体1的横向端面且贯穿其厚度方向的通槽21,其上设有维护时便于观察的观察孔23;由预制板主体1上表面开始且沿其厚度方向向下开设一定厚度所形成的凹槽22,其用于安装观察孔盖板以盖住观察孔,并且其与通槽21连通,优选的,通槽的两纵向侧面为倾斜面24。在预制板主体1上表面安置有对称分布于其纵向中心线两侧的两排平行的承轨台3,其上可安装钢轨及钢轨扣件,每排承轨台3中承轨台的数量为偶数且不少于6个,而与其对应设置的用于固定隔振器内套筒的外套筒装置4的数量不少于2个。在预制板主体1四个角处对称安置四个套管组,每个套管组由多个第二套管5组成,而在每个承轨台上设有第三套管组,其由多个第三套管8组成,此外,在预制板主体1上还安置有多个汇流端子6。在进行浮置道床预制板的预制时,将承轨台3、第一套管7、外套筒装置4、第二套管5、第三套管8和汇流端子6均浇注于预制板主体1中,以使其与预制板主体1构成一整体,极大方便了施工过程中各配套部件的安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优选的,在每排承轨台3中,每两个承轨台为一组,在每组的两个承轨台间安置一个外套筒装置4,如图4所示,当预制板主体1上每排承轨台的数量为6个时,每排承轨台间的外套筒装置4数量为3个,外套筒装置与安置于其内的隔振器内套筒组成内置式隔振器,从而与预制板主体形成弹簧减振系统。
在进行浮置道床预制板的生产与运输的同时,施工现场采用常规浮置道床基底的测量放线方法,进行浮置道床基底施工的测量放线,并根据测量放线结果,采用常规浮置道床基底的施工方法,沿所施工浮置道床轨道的线路延伸方向,由前至后对浮置道床基底进行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施工。并且,在对浮置道床基底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在所施工的浮置道床基底中部施工完成一纵向的中间排水沟。
在浮置道床基底施工完成后,对浮置道床基底进行复测和修整,以保证浮置道床基底上表面的高程和平整度达到预定铺设要求,并在测量之后,如图2所示,布设浮置道床区间内的浮置道床基底的线路中心线,并根据浮置道床预制板的结构尺寸,布设用于将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定位的加密基标。
根据上一步骤所布设的线路中心线和加密基标,布设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吊装控制线和对其辅助定位的工装定位孔。
根据已布设好的工装定位孔和吊装控制线,将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安装在浮置道床基底上,并将其连接成为一体的浮置道床,具体步骤如下:
31)将如图14所示的辅助工装使用吊装装置吊装于工装定位孔上,使辅助工装中的定位销对准浮置道床基底上的工装定位孔并安装就位,此时,辅助工装的工装本体的结构尺寸正好与待铺设的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间凹槽结构所形成的空腔尺寸相匹配,然后根据当前待铺设的一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吊装控制线和辅助工装的位置,将一个浮置道床预制板安装于浮置道床基底上;
32)如图6、7所示,接着使用吊装装置铺设与已铺设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相邻的另一个浮置道床预制板;
33)精调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的位置,并将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连接为一体,具体如下:
首先,采用多个水平连接板结构将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连接。如图6、7、8所示,在两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的每个第二套管5内安置高强螺栓82,高强螺栓82通过将水平连接板结构80分别连接于两个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而将每两个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连接为一体。如图9、10所示,本发明的水平连接板结构80包括:与相邻两个浮置道床预制板分别连接的连接板81,其上设有与两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上的多个第二套管5位置对应的多个螺栓孔,而多个高强螺栓82分别穿过多个螺栓孔和多个第二套管5以便将连接板81固定在两个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上。其中,多个螺栓孔对称分布在两个浮置道床预制板间的伸缩缝83两侧,其一侧的螺栓孔为圆螺栓孔84,另一侧的螺栓孔为长圆螺栓孔85。通过将连接板81安装在浮置道床预制板的上表面,方便巡检人员的检查,对于损坏失效的部件,可以进行更换,因此不影响正常的行车安全,并且为了使水平连接板结构达到更好的受力状态,在连接板上增加了加强翼板88。在通过高强螺栓82将水平连接板结构连接于两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上时,可以在安置于长圆螺栓孔85内的高强螺栓82的颈部套设一钢套管87,并在长圆螺栓孔上面盖设一盖板86,使得钢套管87的上端面抵住盖板86的下表面,从而当高强螺栓82拧紧时压紧钢套管87而未压紧连接板81,使得连接板81可以在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间自由伸缩,从而调节两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间的变形差异;也可以不在高强螺栓82的颈部套设钢套管87,并且不需在长圆螺栓孔上面盖设抵住钢套管上端面的盖板,直接使高强螺栓压紧连接板81,从而起紧固与加强连接的作用;
然后,采用多个侧置式剪力板将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连接,以便形成一体的浮置道床。如图8所示,本发明在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凹槽结构所形成的空腔内设置两个侧置式剪力板90,而侧置式剪力板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上的倾斜面连接,将两个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连接为一体。如图11、12所示,本发明的侧置式剪力板90具有呈V形的两翼板91,两翼板上设有多个通孔,且两翼板91的中间位置设有加强其连接的加强板92。在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倾斜面24上安置有多个第一套管7,且第一套管的位置与两翼板上通孔的位置对应,安置在每个第一套管7内的高强螺栓穿过两翼板上相应位置处的通孔而将两翼板91分别安装在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倾斜面24上,从而使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在中间位置拼装为一体,有效防止相邻预制板主体沿竖直方向的移动;
34)重复步骤32)和33),依次铺设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并将两相邻浮置道床进行连接,以便形成一体的浮置道床。
本发明对于辅助工装的使用可以依据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可以将浮置道床区间内所需的所有辅助工装同时安装完成再进行浮置道床预制板的铺设,待所有浮置道床预制板铺设完成后再将辅助工装取出;也可以先安装第一个辅助工装,然后铺设位于其一侧的浮置道床预制板,接着铺设位于其另一侧的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并在铺设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同时安装第二个辅助工装,并将第一个辅助工装取出,依此类推,直至将浮置道床区间内的所有浮置道床预制板铺设完毕;当然,也可以采用先安装几个辅助工装后,再按照上述的方法进行浮置道床预制板的铺设。
当浮置道床区间内的所有浮置道床预制板均铺设完成,并连接为一体的浮置道床后,需依次完成后续的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按照常规浮置道床钢轨的安装方法,沿所施工浮置道床的线路延伸方向,在已铺设完成的浮置道床的两排承轨台上安装钢轨及钢轨扣件;
接着,根据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内外套筒装置的位置,将隔振器内套筒依次安装在其内(如图13所示),并对浮置道床区间内的所有隔振器内套筒进行整体调平,再按照现有技术浮置道床预制板的施工方法对隔振器内套筒进行顶升;
然后,利用钢轨扣件对安装在浮置道床上钢轨的几何形态进行精确调整;
最后,在浮置道床上安装附属装置,如将密封装置安装在浮置道床的左右两侧与隧道壁之间和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间以便进行密封,将汇流管线安装在汇流端子中,将水沟盖板安装在排水沟上,等等。
在本发明中,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均为浇注于预制板主体上并与其构成一整体的钢套管,当浮置道床的受力情况比较理想时,将钢套管与高强螺栓直接连接,此时钢套管为与高强螺栓对应的型号,而第三套管采用预埋的尼龙套管与高强螺栓的连接方式;当浮置道床受力情况复杂时,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内部安装一个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尼龙套管(如图15所示),然后由尼龙套管与高强螺栓进行连接。此时的第三套管也可采用钢套管内部可拆卸安装一尼龙套管的方式,相应的,在进行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加工时,应将第三套管浇注于预制板主体上并与其构成一整体。采用钢套管内部可拆卸安装一尼龙套管时,钢套管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当安装于其内的尼龙套管失效后,利用简单工具即可迅速将失效的尼龙套管更换,从而提高线路的可维护性和运营安全性,有效降低运营维护成本。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899996A43申请公布日20130130CN102899996ACN102899996A21申请号201210452432722申请日20121113E01B29/00200601E01B1/00200601E01B19/0020060171申请人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地址100070北京市丰台区科学城星火路11号写字公园A座6层72发明人邹长云王丽晓侯嘉邵斌汪根胜佟小朋孙方遒任奇孙燕李腾李贵花徐飞虎王超周迎春岑尧刘伟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代理人叶凡54发明名称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预制板拼。

2、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布设浮置道床基底的线路中心线和用于定位待铺设的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加密基标;布设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吊装控制线和对其辅助定位的工装定位孔;根据所述工装定位孔安装辅助工装,并根据辅助工装和所述吊装控制线将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安装在所述浮置道床基底上,并将连接成为一体的浮置道床;将隔振器内套筒依次安装在所述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内,并对其进行整体调平与顶升。本发明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施工工序简单,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好,方便对浮置道床在后续使用中的安全检查,且损坏失效的部件可更换。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5页19中。

3、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5页1/2页21一种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布设浮置道床基底的线路中心线和用于定位待铺设的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加密基标;2)布设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吊装控制线和对其辅助定位的工装定位孔;3)根据所述工装定位孔安装辅助工装,并根据辅助工装和所述吊装控制线将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安装在所述浮置道床基底上,并对每块预制板进行精确调整后,将其连接成为一体的浮置道床;4)将隔振器内套筒依次安装在所述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内,并对所述浮置道床进行整体调平与顶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

4、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所述步骤1)进行施工之前,同时进行浮置道床基底施工的测量放线,并对浮置道床基底进行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施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浮置道床基底进行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施工后,在按照所述步骤1)进行施工之前,进行浮置道床基底施工的复测和修整,以保证浮置道床基底上表面的高程和平整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31)根据所述工装定位孔安装辅助工装,并根据辅助工装和所述吊装控制线在所述浮置道床基底上,铺设一个浮置道床预制板;32)接着铺设相邻的另一个浮。

5、置道床预制板;33)精调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的位置,并将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连接为一体;34)重复步骤32)和33),依次铺设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以便形成一体的浮置道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2)中,精调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的位置后,采用多个水平连接板结构将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连接,然后用多个侧置式剪力板将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连接,以便形成一体的浮置道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还包括在进行隔振器内套筒的安装前,需将钢轨和钢轨扣件依次安装在所述每个浮置道床预制。

6、板上;在对所述浮置道床进行整体调平与顶升后,精调浮置道床上钢轨的几何形态,并安装附属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置道床预制板包括预制板主体(1),其两端部分别设有用于安置侧置式剪力板(90)的凹槽结构(2);两排承轨台(3),安置在预制板主体(1)上表面;用于安置隔振器内套筒的外套筒装置(4),对应承轨台(3)设置;安置在预制板主体(1)内的多个第一套管(7),其位于所述凹槽结构(2)的两侧;权利要求书CN102899996A2/2页3安置在预制板主体(1)两侧角部的套管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

7、,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工装包括工装本体,其结构尺寸与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间凹槽结构所形成的空腔尺寸相匹配;设于工装本体底部且与所述工装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承轨台中每两个承轨台为一组,每组的两个承轨台之间安置一个所述外套筒装置(4)。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置式剪力板(90)包括呈V形的两翼板(91),且两翼板(91)分别与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上凹槽结构的纵向侧面相连接;与两翼板(91)分别连接的加强板(92),用于加强两翼板的连接强度;所述水平连接板结构(80)。

8、包括连接板(81),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套管(5)对应设置的螺栓孔;高强螺栓(82),分别穿过螺栓孔和套管将所述连接板(81)连接于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权利要求书CN102899996A1/7页4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现有技术的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施工工程内容多、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如中国专利实用新型申请号为20120118256、名称为“一种预制装配式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施工工艺”所公开的施工方法中,首先,对浮置板道床基底进行测量放线;接着,对浮置板道床基底进行钢筋绑扎与混。

9、凝土浇筑施工,并将已加工完的预制浮置板运输至道床板铺轨基地储存;然后,由前至后将多个预制浮置板依次铺设并完成装配;最后,在铺设装置施工完成的预制浮置板上安装钢轨,对轨道进行精调。0003采用该种施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但是,该种施工方法存在着如下的缺点00041)需要在浮置道床基底上预先布置多个垫块,其增加了施工的准备工作,浪费了人力与时间;00052)需要安装侧置式隔振器,并且在安装侧置式隔振器之前需将隔振器内套筒安装在预制浮置板上,因此需要反复对侧置式隔振器和隔振器内套筒进行调整,因此增加了施工时间,影响了施工进度;00063)安装预制浮置板时,侧置式隔振器与。

10、隔振器内套筒均处于受压状态,因此不能保证顶升后侧置式隔振器与隔振器内套筒受力均匀,容易造成侧置式隔振器与隔振器内套筒的损坏;00074)在相邻预制浮置板之间需要采用剪力铰进行连接固定,其预埋在预制浮置板中,无法检查,一旦损坏失效,无法进行更换,对轨道结构和列车运行均产生不利的影响。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所需安装的隔振器种类少,施工工序简单,施工周期短、效率高,并且方便对浮置道床在后续使用中的安全检查。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00101)布设。

11、浮置道床基底的线路中心线和用于定位待铺设的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加密基标;00112)布设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吊装控制线和对其辅助定位的工装定位孔;00123)根据所述工装定位孔安装辅助工装,并根据辅助工装和所述吊装控制线将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安装在所述浮置道床基底上,并对每块预制板进行精确调整后,将其连接成为一体的浮置道床;说明书CN102899996A2/7页500134)将隔振器内套筒依次安装在所述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内,并对所述浮置道床进行整体调平与顶升。0014其中,在按照所述步骤1)进行施工之前,同时进行浮置道床基底施工的测量放线,并对浮置道床基底进行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施工。001。

12、5优选的,在对所述浮置道床基底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在所施工的浮置道床基底中部施工完成一纵向中间排水沟。0016进一步的,在对所述浮置道床基底进行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施工后,在按照所述步骤1)进行施工之前,进行浮置道床基底施工的复测和修整,以保证浮置道床基底上表面的高程和平整度。0017其中,所述步骤3)包括001831)根据所述工装定位孔安装辅助工装,并根据辅助工装和所述吊装控制线在所述浮置道床基底上,铺设一个浮置道床预制板;001932)接着铺设相邻的另一个浮置道床预制板;002033)精调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的位置,并将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连接为一体;002134)重复步骤32)和3。

13、3),依次铺设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以便形成一体的浮置道床。0022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32)中,精调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的位置后,采用多个水平连接板结构将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连接,然后用多个侧置式剪力板将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连接,以便形成一体的浮置道床。0023优选的,所述步骤4)还包括在进行隔振器内套筒的安装前,需将钢轨和钢轨扣件依次安装在所述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上;在对所述浮置道床进行整体调平与顶升后,精调浮置道床上钢轨的几何形态,并安装附属装置。0024其中,所述浮置道床预制板包括预制板主体,其两端部分别设有用于安置侧置式剪力板的凹槽结构;两排承轨台,安置在预制板主体上表面;。

14、用于安置隔振器内套筒的外套筒装置,对应承轨台设置;安置在预制板主体内的多个第一套管,其位于所述凹槽结构的两侧;安置在预制板主体两侧角部的套管组。0025优选的,所述辅助工装包括工装本体,其结构尺寸与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间凹槽结构所形成的空腔尺寸相匹配;设于工装本体底部且与所述工装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0026优选的,所述多个第一套管和所述套管组中的多个第二套管均为钢套管。0027特别是,所述钢套管内部安装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尼龙套管。0028优选的,所述浮置道床预制板还包括安置在每个所述承轨台上的第三套管组,且第三套管组由多个第三套管组成。0029优选的,所述第三套管为尼龙套管。0030或者,所。

15、述第三套管为钢套管,其内部安装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尼龙套管。0031优选的,每排所述承轨台中每两个承轨台为一组,每组的两个承轨台之间安置一个所述外套筒装置。0032优选的,所述侧置式剪力板包括呈V形的两翼板,且两翼板分别与两相邻的浮置说明书CN102899996A3/7页6道床预制板上凹槽结构的纵向侧面相连接;与两翼板分别连接的加强板,用于加强两翼板的连接强度。0033优选的,所述水平连接板结构包括连接板,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套管对应设置的螺栓孔;高强螺栓,分别穿过螺栓孔和套管将所述连接板连接于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0034优选的,所述承轨台、外套筒装置、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均浇注在预制。

16、板主体中,并与其构成一整体。0035其中,所述隔振器内套筒与隔振器外套筒构成内置式隔振器。0036优选的,所述附属装置包括浮置道床区间密封装置、排水沟盖板、汇流管线。003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00381)本发明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中,不需在浮置道床基底上预先布置多个垫块,减少了施工的准备工作,节省了大量时间与人力、物力,提高了施工进度;00392)本发明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中,通过辅助工装对浮置道床预制板进行定位,定位准确,加快了浮置道床预制板的铺装速度;00403)本发明浮置道床预制板上每排承轨台中,每。

17、两个承轨台为一组,并且在每组的两个承轨台之间安置一个隔振器内套筒,在拼装浮置道床的过程中,不需安装侧置式隔振器,因此减少了隔振器的安装种类,减少了调平工序,缩短了施工周期;00414)本发明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中,隔振器内套筒在自由状态下被调平,顶升后能保证其受力的均匀,避免了因受力不均所造成的隔振器的损坏;00425)本发明的水平连接板结构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置于浮置道床的床面上,检查方便,对于损坏失效的部件可更换,采用其将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进行连接,拼接方便,节省时间,提高施工效率;00436)本发明的侧置式剪力板结构简单,可以快速安装于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并将其连接为一。

18、体,节省时间,提高施工效率;00447)本发明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为钢套管,其直接浇注在预制板主体中并与其构成一整体,在连接时可以将钢套管与高强螺栓直接连接,也可以在钢套管内部安装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尼龙套管,然后将尼龙套管与高强螺栓连接。因此可以根据预制板拼装成的浮置道床的具体受力情况进行选择,从而增加了施工的便利性与运营的安全性;00458)本发明的承轨台上的第三套管为尼龙套管,当浮置道床所述地段受力复杂时,可采用将钢套管预埋于预制板承轨台上,在钢套管内部安装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尼龙套管,并且当该尼龙套管失效后,可利用简单工具迅速将失效尼龙套管更换,提高线路的可维护性和运营安全性,有效降低运营维护。

19、成本;00469)本发明所采用的浮置道床预制板将承轨台、外套筒装置、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等均浇注在预制板主体中并与其构成一整体,方便了施工过程中各配套部件的安装,极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004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2899996A4/7页70048图1为本发明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0049图2为本发明的浮置道床施工时线路中心线与加密基标的布设图;0050图3为本发明的浮置道床施工时吊装控制线和工装定位孔的布设图;0051图4为本发明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的结构示意图;0052图5为图4所示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左侧视图;0053。

20、图6为本发明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的连接示意图;0054图7为图6所示的俯视图;0055图8为图6所示的A部分放大的三维视图;0056图9为本发明的水平连接板结构连接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的结构示意图;0057图10为图9所示的左侧视图;0058图11为本发明的侧置式剪力板的结构示意图;0059图12为图11所示的侧置式剪力板的俯视图;0060图13为本发明的隔振器内套筒安装在外套筒装置中以构成隔振器内套筒的示意图;0061图14为本发明的辅助工装的结构示意图;0062图15为本发明的钢套管内可拆卸安装一尼龙套管的结构示意图。0063附图标记说明1预制板主体;2凹槽结构;3承轨台;4外套筒装置;5第二。

21、套管;6汇流端子;7第一套管;8第三套管;21通槽;22凹槽;24倾斜面;80水平连接板结构;81连接板;82高强螺栓;83伸缩缝;84圆螺栓孔;85长圆螺栓孔;86盖板;87钢套管;88加强翼板;90侧置式剪力板;91翼板;92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0064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新型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651)布设浮置道床基底的线路中心线和用于定位待铺设的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加密基标;00662)布设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吊装控制线和对其辅助定位的工装定位孔;00673)根据所述工装定位孔安装辅助工装,并根据辅助工装和所述吊装控制线将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安装在所述浮置道。

22、床基底上,并对每块预制板进行精确调整后,将其连接成为一体的浮置道床;00684)将隔振器内套筒依次安装在所述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内,并对所述浮置道床进行整体调平与顶升。0069具体的,在隧道完工后、浮置道床铺设前,首先进行浮置道床区间的数据测量,如隧道高程及左右偏差等的测量,并根据实测数据,与设计单位协调,确定预制板拼装式浮置道床的施工方案;根据所确定的浮置道床的拼接方案,在工厂里进行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加工,并将加工好的浮置道床预制板分批次运输至施工现场储存以备后续使用。0070如图4、图5所示,本发明的浮置道床浮预制板包括呈长方体形的预制板主体1,其两个横向端面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一凹槽结构2,通。

23、过在凹槽结构2内安置侧置式剪力板90,从而将两个相邻的预制板主体连接为一体。该凹槽结构包括设于预制板主体1的横向端面且贯穿其厚度方向的通槽21,其上设有维护时便于观察的观察孔23;由预制板主说明书CN102899996A5/7页8体1上表面开始且沿其厚度方向向下开设一定厚度所形成的凹槽22,其用于安装观察孔盖板以盖住观察孔,并且其与通槽21连通,优选的,通槽的两纵向侧面为倾斜面24。在预制板主体1上表面安置有对称分布于其纵向中心线两侧的两排平行的承轨台3,其上可安装钢轨及钢轨扣件,每排承轨台3中承轨台的数量为偶数且不少于6个,而与其对应设置的用于固定隔振器内套筒的外套筒装置4的数量不少于2个。。

24、在预制板主体1四个角处对称安置四个套管组,每个套管组由多个第二套管5组成,而在每个承轨台上设有第三套管组,其由多个第三套管8组成,此外,在预制板主体1上还安置有多个汇流端子6。在进行浮置道床预制板的预制时,将承轨台3、第一套管7、外套筒装置4、第二套管5、第三套管8和汇流端子6均浇注于预制板主体1中,以使其与预制板主体1构成一整体,极大方便了施工过程中各配套部件的安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0071优选的,在每排承轨台3中,每两个承轨台为一组,在每组的两个承轨台间安置一个外套筒装置4,如图4所示,当预制板主体1上每排承轨台的数量为6个时,每排承轨台间的外套筒装置4数量为3个,外套筒装置与。

25、安置于其内的隔振器内套筒组成内置式隔振器,从而与预制板主体形成弹簧减振系统。0072在进行浮置道床预制板的生产与运输的同时,施工现场采用常规浮置道床基底的测量放线方法,进行浮置道床基底施工的测量放线,并根据测量放线结果,采用常规浮置道床基底的施工方法,沿所施工浮置道床轨道的线路延伸方向,由前至后对浮置道床基底进行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施工。并且,在对浮置道床基底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在所施工的浮置道床基底中部施工完成一纵向的中间排水沟。0073在浮置道床基底施工完成后,对浮置道床基底进行复测和修整,以保证浮置道床基底上表面的高程和平整度达到预定铺设要求,并在测量之后,如图2所示,布设浮置道床区。

26、间内的浮置道床基底的线路中心线,并根据浮置道床预制板的结构尺寸,布设用于将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定位的加密基标。0074根据上一步骤所布设的线路中心线和加密基标,布设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吊装控制线和对其辅助定位的工装定位孔。0075根据已布设好的工装定位孔和吊装控制线,将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安装在浮置道床基底上,并将其连接成为一体的浮置道床,具体步骤如下007631)将如图14所示的辅助工装使用吊装装置吊装于工装定位孔上,使辅助工装中的定位销对准浮置道床基底上的工装定位孔并安装就位,此时,辅助工装的工装本体的结构尺寸正好与待铺设的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间凹槽结构所形成的空腔尺寸相匹配,然后根据当。

27、前待铺设的一个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吊装控制线和辅助工装的位置,将一个浮置道床预制板安装于浮置道床基底上;007732)如图6、7所示,接着使用吊装装置铺设与已铺设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相邻的另一个浮置道床预制板;007833)精调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的位置,并将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连接为一体,具体如下0079首先,采用多个水平连接板结构将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连接。如图6、7、8所示,在两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的每个第二套管5内安置高强螺栓82,高强螺栓82通过将水平连接板结构80分别连接于两个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而将每两个相邻的浮置道床说明书CN102899996A6/7页9预制板连接为一体。如。

28、图9、10所示,本发明的水平连接板结构80包括与相邻两个浮置道床预制板分别连接的连接板81,其上设有与两个浮置道床预制板上的多个第二套管5位置对应的多个螺栓孔,而多个高强螺栓82分别穿过多个螺栓孔和多个第二套管5以便将连接板81固定在两个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上。其中,多个螺栓孔对称分布在两个浮置道床预制板间的伸缩缝83两侧,其一侧的螺栓孔为圆螺栓孔84,另一侧的螺栓孔为长圆螺栓孔85。通过将连接板81安装在浮置道床预制板的上表面,方便巡检人员的检查,对于损坏失效的部件,可以进行更换,因此不影响正常的行车安全,并且为了使水平连接板结构达到更好的受力状态,在连接板上增加了加强翼板88。在通过高强螺栓。

29、82将水平连接板结构连接于两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上时,可以在安置于长圆螺栓孔85内的高强螺栓82的颈部套设一钢套管87,并在长圆螺栓孔上面盖设一盖板86,使得钢套管87的上端面抵住盖板86的下表面,从而当高强螺栓82拧紧时压紧钢套管87而未压紧连接板81,使得连接板81可以在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间自由伸缩,从而调节两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间的变形差异;也可以不在高强螺栓82的颈部套设钢套管87,并且不需在长圆螺栓孔上面盖设抵住钢套管上端面的盖板,直接使高强螺栓压紧连接板81,从而起紧固与加强连接的作用;0080然后,采用多个侧置式剪力板将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依次连接,以便形成一体的浮置道床。如图8。

30、所示,本发明在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凹槽结构所形成的空腔内设置两个侧置式剪力板90,而侧置式剪力板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上的倾斜面连接,将两个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连接为一体。如图11、12所示,本发明的侧置式剪力板90具有呈V形的两翼板91,两翼板上设有多个通孔,且两翼板91的中间位置设有加强其连接的加强板92。在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倾斜面24上安置有多个第一套管7,且第一套管的位置与两翼板上通孔的位置对应,安置在每个第一套管7内的高强螺栓穿过两翼板上相应位置处的通孔而将两翼板91分别安装在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倾斜面24上,从而使两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在中间位置拼装为一体,有效防止相邻预。

31、制板主体沿竖直方向的移动;008134)重复步骤32)和33),依次铺设多个浮置道床预制板,并将两相邻浮置道床进行连接,以便形成一体的浮置道床。0082本发明对于辅助工装的使用可以依据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可以将浮置道床区间内所需的所有辅助工装同时安装完成再进行浮置道床预制板的铺设,待所有浮置道床预制板铺设完成后再将辅助工装取出;也可以先安装第一个辅助工装,然后铺设位于其一侧的浮置道床预制板,接着铺设位于其另一侧的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并在铺设相邻的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同时安装第二个辅助工装,并将第一个辅助工装取出,依此类推,直至将浮置道床区间内的所有浮置道床预制板铺设完毕;当然,也可以采用先。

32、安装几个辅助工装后,再按照上述的方法进行浮置道床预制板的铺设。0083当浮置道床区间内的所有浮置道床预制板均铺设完成,并连接为一体的浮置道床后,需依次完成后续的工作,具体步骤如下0084首先,按照常规浮置道床钢轨的安装方法,沿所施工浮置道床的线路延伸方向,在已铺设完成的浮置道床的两排承轨台上安装钢轨及钢轨扣件;0085接着,根据每个浮置道床预制板内外套筒装置的位置,将隔振器内套筒依次安装在其内(如图13所示),并对浮置道床区间内的所有隔振器内套筒进行整体调平,再按照现说明书CN102899996A7/7页10有技术浮置道床预制板的施工方法对隔振器内套筒进行顶升;0086然后,利用钢轨扣件对安装。

33、在浮置道床上钢轨的几何形态进行精确调整;0087最后,在浮置道床上安装附属装置,如将密封装置安装在浮置道床的左右两侧与隧道壁之间和相邻浮置道床预制板间以便进行密封,将汇流管线安装在汇流端子中,将水沟盖板安装在排水沟上,等等。0088在本发明中,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均为浇注于预制板主体上并与其构成一整体的钢套管,当浮置道床的受力情况比较理想时,将钢套管与高强螺栓直接连接,此时钢套管为与高强螺栓对应的型号,而第三套管采用预埋的尼龙套管与高强螺栓的连接方式;当浮置道床受力情况复杂时,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内部安装一个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尼龙套管(如图15所示),然后由尼龙套管与高强螺栓进行连接。此时的第三套。

34、管也可采用钢套管内部可拆卸安装一尼龙套管的方式,相应的,在进行浮置道床预制板的加工时,应将第三套管浇注于预制板主体上并与其构成一整体。采用钢套管内部可拆卸安装一尼龙套管时,钢套管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当安装于其内的尼龙套管失效后,利用简单工具即可迅速将失效的尼龙套管更换,从而提高线路的可维护性和运营安全性,有效降低运营维护成本。0089尽管上文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899996A101/5页11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899996A112/5页12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899996A123/5页13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899996A134/5页14图8图9图10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899996A145/5页15图12图13图14图15说明书附图CN102899996A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