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597630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95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76451.3

申请日:

2012.11.22

公开号:

CN102912983A

公开日:

2013.02.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G 21/00登记生效日:2016072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孟凡林变更后权利人:吉林省东业建设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30061 吉林省长春市建设街2577号星宇名座四楼405变更后权利人: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兴顺路3-1号|||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G 21/0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段仲达变更后:孟凡林|||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G 21/00登记生效日:2016010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绍兴上虞宏晟技术转让服务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孟凡林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2399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德盛大厦2201室西首变更后权利人:130061 吉林省长春市建设街2577号星宇名座四楼405|||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G 21/0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孟凡林 孟祥瑞 付萍 孟锦变更后:段仲达|||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G 21/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孟凡林变更后权利人:绍兴上虞宏晟技术转让服务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30061 吉林省长春市建设街2577号星宇名座四楼405室变更后权利人:312399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德盛大厦2201室西首登记生效日:2015080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21/00申请日:20121122|||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1/00

主分类号:

E04G21/00

申请人:

孟凡林

发明人:

孟凡林; 孟祥瑞; 付萍; 孟锦

地址:

130061 吉林省长春市建设街2577号星宇名座四楼405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代理人:

张绍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类,为一种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其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预制生产制造时,将非承重墙体与之结构构件一体化预制,该结构构件与非承重墙体之间连接的方式可为多种:可以采用预置钢丝或钢筋连接的方式,还可以通过榫卯连接的方式连接,其施工现场安装连接的方式是在预制的结构构件和非承重墙体周边预置钢丝、钢筋、榫卯,通过周边端部的连接节点现场浇筑混凝土使之连接成为一体。本发明能够作为装配式构件装配到房屋建筑中,有效防止房屋建筑的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之间因干缩和冷缩而产生的开裂,提高房屋建筑内部墙体的外观效果,显著提高房屋建造的质量和工效。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a、首先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规范要求预制非承重墙体(2);
b、待预制非承重墙体(2)的强度满足要求后再制作相邻的结构构件(1);c、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相邻的结构构件(1)二者之间采用不同的连
接方法:
c1、预制非承重墙体(2)时预置抗拉连接钢丝或钢筋(4)的连接方式:
该非承重墙体(2)预制时要与之预制成为一体的结构构件(1)每一侧部预留有抗拉连接钢丝或钢筋(4),然后再浇筑预制结构构件(1)的混凝土,抗拉连接钢丝或钢筋(4)长度依据行业标准或规范的要求计算确定,取两侧计算抗拉连接钢丝的最大值作为两侧的锚固长度;
c2、预制非承重墙体(2)时采用榫卯(19)连接成为一体的榫卯连接方式:在预制非承重墙体(2)时要在其每个端部预制出榫卯,拆模达到强度后再浇筑预制结构构件(1)的混凝土,制备成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结构构件(1)一体化的预制构件;
c3、预制非承重墙体(2)的周边端部的连接节点现场浇筑混凝土使之连接成为一体的方式;
c4、对于同样是采用水泥基胶凝材料的结构构件(1)与非承重墙体(2)之间的连接也采用直接胶结连接的方式;
c5、预制非承重墙体(2)为外墙时,将外墙保温隔热层同时预制在一起成为一体的结构构件;
上述预制成为一体的构件,作为装配式构件装配到房屋建筑中。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现场浇筑混凝土连接的方法:
d、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结构构件(1)水平方向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实现一体化的钢丝连接的方法:
d1、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结构构件(1)之间留有一定长度(10)的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
d2、预制非承重墙体(2)端部留有经设计计算的直段长度(12)锚入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9)内的U形抗拉连接钢丝(8);该钢丝或钢筋锚入预制非承重墙体(2)内的长度(11)依据标准、规范的要求设计计算确定;
d3、预制非承重墙体(2)的周边端部连接节点现场浇筑混凝土使之连接成为一体的方式;该连接节点现场浇筑混凝土为通过上部结构构件(1)上预留浇筑混凝土用的洞口浇筑而实现;其中该结构构件(1)可以是预制的,也可以是现场浇筑的;其预制的结构构件(1),可以是叠合构件,也可以是非叠合构件;
d4、结构构件(1)上预留或通过现场植入拉结钢筋(7),该拉结钢筋(7)和抗拉连接钢丝或钢筋(8),在连接节点段的现浇混凝土段长度(10)内,通过现浇混凝土(9)实现有效连接,使得预制非承重墙体(2)和结构构件(1)连接为一体;
d5、采用榫卯连接方式:预制非承重墙体(2)端部预制有榫卯(19),在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10)内通过现浇混凝土(9)实现有效连接,使得预制非承重墙体(2)和结构构件(1)连接为一体,和钢筋(7),在现场浇筑混凝土(9)实现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结构构件(1)一体化连接;
d51、浇筑混凝土(9)前要支模(14),混凝土通过上部结构构件上预留浇筑混凝土用的漏斗形洞口浇筑;
预制非承重墙体之间水平方向的一体化连接参照此方案建造;
d6、浇筑混凝土前支模(14),混凝土通过上部结构构件(1)上预留浇筑混凝土用的漏斗形洞口浇筑;
d7、为了加强非承重墙体(2)的整体性,在预制非承重墙体(2)的端部预制有企口槽(13);
d8、预制非承重墙体之间水平方向的一体化连接方法参照前述的方法实施;
e、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另一结构构件(17)垂直方向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9)实现一体化连接的方法:
e1、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另一结构构件(17)之间留有一定高度的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15);
e2、预制非承重墙体(2)顶部留有一定直段长度(12)锚入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内的U形抗拉连接钢丝(8),该U形抗拉连接钢丝(8)锚入预制非承重墙体(2)内的长度(11)依据标准、规范及设计计算的要求确定;
e3、预制非承重墙体(2)顶部预制有榫卯(19),在另一结构构件(17)上预留浇筑混凝土(9)用的漏斗形洞口(18),从漏斗形洞口(18)上面向下插入拉结钢筋(16),该拉结钢筋(16)和U形抗拉连接钢丝(8)在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15)内现浇混凝土实现有效连接,或者该拉结钢筋(16)和预制非承重墙体(2)顶部的榫卯(19),在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15)内现浇混凝土(9)实现有效连接,使得预制非承重墙体(2)和另一结构构件(17)连接为一体;
e4、浇筑混凝土(9)前要支模(14),混凝土通过上部结构构件(17)上预留浇筑混凝土(9)用的漏斗形洞口(18)浇筑;
为了加强整体性,在预制非承重墙体(2)的顶部预制有企口槽(13)。

说明书

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类,具体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的建造方法,
是一种对房屋建筑预制非承重墙体或预制墙板与结构构件连接方法的改进,特别是涉及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房屋建筑的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间的连接方式非常多,见河北、天津、山西、内蒙古、河南联合编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芯墙》(图集号:05J3‑5);江苏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轻质墙板构造图集》(图集号:苏JT15‑2005);广东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蒸压陶粒轻质混凝土墙板墙体构造》(图集号:粤11J/T136)等。上述图集中体现的连接方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连接仅为简单的贴连或高延性低强度的纤维材料粘贴连接,没有采用抗拉钢丝或钢筋,将两者连接为一体,无法抵抗房屋的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之间因干缩和冷缩而产生的开裂现象,致使连接失效,影响墙体的观瞻效果,房屋质量受到损害,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由于一体化的连接方法不适合全现场浇注混凝土的常规施工方法和过程,但适合装配式房屋建造的过程,而大规模的装配式房屋建造在我国刚刚起步,现在尚无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装配整体式房屋的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之间因干缩和冷缩而产生的开裂问题,就需要改变连接仅为简单的贴连或高延性低强度的纤维材料粘贴连接的方式。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是通过在预制墙体或构件上预留或后置抗拉连接钢丝或钢筋,用现场浇筑混凝土节点的方法将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连接为一体的建造方法,还有一种是用榫卯方式代替钢丝连接的方式的建造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可以防止房屋建筑的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之间因干缩和冷缩而产生的开裂现象。
本发明分为两种情况分别提出两套技术方案:一种是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预制的连接方法;另一种是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连接的方法。
一种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预制连接的建造方法:
a、首先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规范要求预制非承重墙体;
b、待预制非承重墙体的强度满足要求后再制作相邻的结构构件;
c、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相邻的结构构件二者之间采用不同的
连接方法:
c1、预制非承重墙体时预置抗拉连接钢丝或钢筋的连接方式:
该非承重墙体预制时要与之预制成为一体的结构构件每一侧部预留有抗拉连接钢丝或钢筋,然后再浇筑预制结构构件的混凝土,抗拉连接钢丝或钢筋长度依据行业标准或规范的要求计算确定,取两侧计算抗拉连接钢丝的最大值作为两侧的锚固长度;
c2、预制非承重墙体时采用榫卯连接成为一体的榫卯连接方式:在预制非承重墙体时要在其每个端部预制出榫卯,达到强度后拆模再浇筑预制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制备成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的预制构件;
c3、预制非承重墙体的周边端部的连接节点现场浇筑混凝土使之连接成为一体的方式;
c4、对于同样是采用水泥基胶凝材料的结构构件与非承重墙体之间的连接也采用直接胶结连接的方式;
c5、预制非承重墙体为外墙时,将外墙保温隔热层同时预制在一起成为一体的结构构件;
上述预制成为一体的构件,作为装配式构件安装到房屋建筑中。
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现场浇筑混凝土连接的方法:
d、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水平方向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实现一体化的钢丝连接的方法:
d1、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之间留有一定长度的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
d2、预制非承重墙体端部留有经设计计算的直段长度锚入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内的U形抗拉连接钢丝;该钢丝或钢筋锚入预制非承重墙体内的长度依据标准或规范的要求设计计算确定;
d3、预制非承重墙体的周边端部连接节点现场浇筑混凝土使之连接成为一体的方式;该连接节点现场浇筑混凝土为通过上部结构构件上预留浇筑混凝土用的洞口浇筑而实现;其中该结构构件可以是预制的,也可以是现场浇筑的;其预制的结构构件,可以是叠合构件,也可以是非叠合构件;
d4、结构构件上预留或通过现场植入拉结钢筋,该拉结钢筋和抗拉连接钢丝或钢筋,在连接节点段的现浇混凝土段长度内,通过现浇混凝土实现有效连接,使得预制非承重墙体和结构构件连接为一体;
d5、采用榫卯连接方式:预制非承重墙体端部预制有榫卯,在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内通过现浇混凝土实现有效连接,使得预制非承重墙体和结构构件连接为一体,和钢筋,在现场浇筑混凝土实现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
d51、浇筑混凝土前要支模,混凝土通过上部结构构件上预留浇筑混凝土用的漏斗形洞口浇筑。预制非承重墙体之间水平方向的一体化连接参照此方案建造;
d6、浇筑混凝土前支模,混凝土通过上部结构构件上预留浇筑混凝土用的漏斗形洞口浇筑;
d7、为了加强非承重墙体的整体性,在预制非承重墙体的端部预制有企口槽;
d8、预制非承重墙体之间水平方向的一体化连接方法参照前述的方法实施;
e、预制非承重墙体与另一结构构件垂直方向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实现一体化连接的方法:
e1、预制非承重墙体与另一结构构件之间留有一定高度的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
e2、预制非承重墙体顶部留有一定直段长度锚入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内的U形抗拉连接钢丝,该U形抗拉连接钢丝锚入预制非承重墙体内的长度依据标准或规范及设计计算的要求确定;
e3、预制非承重墙体顶部预制有榫卯,在另一结构构件上预留浇筑混凝土用的漏斗形洞口,从漏斗形洞口上面向下插入拉结钢筋,该拉结钢筋和U形抗拉连接钢丝在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内现浇混凝土实现有效连接,或者该拉结钢筋和预制非承重墙体顶部的榫卯,在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内现浇混凝土实现有效连接,使得预制非承重墙体和另一结构构件连接为一体;
e4、浇筑混凝土前要支模,混凝土通过上部结构构件上预留浇筑混凝土用的漏斗形洞口浇筑。为了加强构件整体性,在预制非承重墙体的顶部预制有企口槽。
上述预制成为一体的构件,能够作为装配式构件装配到房屋建筑中,能够有效防止房屋建筑的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之间因干缩和冷缩而产生的开裂,提高房屋建筑内部墙体的外观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房屋建造的质量和工效。
附图说明
图1 为预制非承重墙体与预制结构构件一体化预制的钢丝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2 为预制非承重墙体与预制结构构件一体化预制的榫卯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 为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水平方向一体化连接的钢丝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4 为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水平方向一体化连接的榫卯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5 为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垂直方向一体化连接的钢丝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6 为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垂直方向一体化连接的榫卯连接方式示意图。
附图序号含义:1、结构构件;2、非承重墙体;3、外墙保温隔热层;4、抗拉连接钢丝;5、二分之一抗拉连接钢丝长度;6、抗拉连接钢丝长度;7、结构构件上预置的拉结钢筋;8、U形抗拉连接钢丝;9、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10、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长度;11、U形抗拉连接钢丝锚入预制非承重墙体的长度;12、U形抗拉连接钢丝锚入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内的直段长度; 13、预制非承重墙体的企口槽;14、连接节点模板及拉结螺栓;15、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高度;16、从现浇孔洞插入的拉结钢筋;17、预制非承重墙体上部预留有浇筑混凝土洞口的结构构件;18、预制非承重墙体上部结构构件上预留浇筑混凝土用的漏斗形洞口;19、预制榫卯。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同时参见附图3、4、5、6,本发明分别涉及一种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预制的连接方法;以及一种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连接的方法。
1.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预制的实施:如附图1所示,首先预制非承重墙体2,待强度满足要求后再制作相邻的结构构件1,二者之间通过预制非承重墙体2时预留的抗拉连接钢丝4;如附图2所示,为预制非承重墙体与预制结构构件一体化预制的榫卯连接方式示意图。预制非承重墙体与预制结构构件一体化预制的榫卯连接,首先预制非承重墙体2,预制时要在端部预制出榫卯19,拆模达到强度后再浇筑预制结构构件1的混凝土,制备成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结构构件1一体化的预制构件。当为外墙时,可将外墙保温隔热层3同时预制在一起成为一体。
2.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实现一体化连接的实施:如附图3所示,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结构构件1在水平方向的交接处,留有一定长度10的现浇混凝土9节点,构件中各自伸入节点的钢丝8(如附图4所示,榫卯连接方式时通过预制非承重墙体时预制的榫卯19和钢筋7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9实现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结构构件1一体化连接。浇筑混凝土9前要支模14,混凝土通过上部结构构件17上预留浇筑混凝土9用的漏斗形洞口18浇筑。预制非承重墙体之间水平方向的一体化连接参照此做法实施。
如附图5所示,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结构构件17在垂直方向交接处的顶端,留有一定高度15的现浇混凝土9节点,预制非承重墙体2顶端预留的钢丝8;如附图6所示,榫卯连接方式时通过预制非承重墙体2时预制的榫卯19深入该节点,通过上部结构构件17上预留浇筑混凝土9用的漏斗形洞口18插钢筋16进入该节点,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9实现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结构构件17一体化连接。浇筑混凝土9前要支模14,混凝土通过上部结构构件17上预留浇筑混凝土9用的漏斗形洞口18浇筑。

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912983A43申请公布日20130206CN102912983ACN102912983A21申请号201210476451322申请日20121122E04G21/0020060171申请人孟凡林地址130061吉林省长春市建设街2577号星宇名座四楼405室72发明人孟凡林孟祥瑞付萍孟锦74专利代理机构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22206代理人张绍严54发明名称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建筑类,为一种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其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预制生产制造时,将非承重墙体与之结构构件一体化预制,该结构构件与。

2、非承重墙体之间连接的方式可为多种可以采用预置钢丝或钢筋连接的方式,还可以通过榫卯连接的方式连接,其施工现场安装连接的方式是在预制的结构构件和非承重墙体周边预置钢丝、钢筋、榫卯,通过周边端部的连接节点现场浇筑混凝土使之连接成为一体。本发明能够作为装配式构件装配到房屋建筑中,有效防止房屋建筑的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之间因干缩和冷缩而产生的开裂,提高房屋建筑内部墙体的外观效果,显著提高房屋建造的质量和工效。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2页21一种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其特征。

3、在于A、首先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规范要求预制非承重墙体(2);B、待预制非承重墙体(2)的强度满足要求后再制作相邻的结构构件(1);C、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相邻的结构构件(1)二者之间采用不同的连接方法C1、预制非承重墙体(2)时预置抗拉连接钢丝或钢筋(4)的连接方式该非承重墙体(2)预制时要与之预制成为一体的结构构件(1)每一侧部预留有抗拉连接钢丝或钢筋(4),然后再浇筑预制结构构件(1)的混凝土,抗拉连接钢丝或钢筋(4)长度依据行业标准或规范的要求计算确定,取两侧计算抗拉连接钢丝的最大值作为两侧的锚固长度;C2、预制非承重墙体(2)时采用榫卯(19)连接成为一体的榫卯连接方式在预制非承重墙体。

4、(2)时要在其每个端部预制出榫卯,拆模达到强度后再浇筑预制结构构件(1)的混凝土,制备成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结构构件(1)一体化的预制构件;C3、预制非承重墙体(2)的周边端部的连接节点现场浇筑混凝土使之连接成为一体的方式;C4、对于同样是采用水泥基胶凝材料的结构构件(1)与非承重墙体(2)之间的连接也采用直接胶结连接的方式;C5、预制非承重墙体(2)为外墙时,将外墙保温隔热层同时预制在一起成为一体的结构构件;上述预制成为一体的构件,作为装配式构件装配到房屋建筑中。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现场浇筑混凝土连接的。

5、方法D、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结构构件(1)水平方向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实现一体化的钢丝连接的方法D1、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结构构件1之间留有一定长度(10)的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D2、预制非承重墙体(2)端部留有经设计计算的直段长度(12)锚入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9)内的U形抗拉连接钢丝(8);该钢丝或钢筋锚入预制非承重墙体(2)内的长度(11)依据标准、规范的要求设计计算确定;D3、预制非承重墙体(2)的周边端部连接节点现场浇筑混凝土使之连接成为一体的方式;该连接节点现场浇筑混凝土为通过上部结构构件(1)上预留浇筑混凝土用的洞口浇筑而实现;其中该结构构件(1)可以是预制的,也可以是现场浇筑的。

6、;其预制的结构构件(1),可以是叠合构件,也可以是非叠合构件;D4、结构构件(1)上预留或通过现场植入拉结钢筋(7),该拉结钢筋(7)和抗拉连接钢丝或钢筋(8),在连接节点段的现浇混凝土段长度(10)内,通过现浇混凝土(9)实现有效连接,使得预制非承重墙体(2)和结构构件(1)连接为一体;D5、采用榫卯连接方式预制非承重墙体(2)端部预制有榫卯(19),在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10)内通过现浇混凝土(9)实现有效连接,使得预制非承重墙体(2)和结构构件(1)连接为一体,和钢筋(7),在现场浇筑混凝土(9)实现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结构构件(1)一权利要求书CN102912983A2/2页3体化。

7、连接;D51、浇筑混凝土(9)前要支模(14),混凝土通过上部结构构件上预留浇筑混凝土用的漏斗形洞口浇筑;预制非承重墙体之间水平方向的一体化连接参照此方案建造;D6、浇筑混凝土前支模(14),混凝土通过上部结构构件(1)上预留浇筑混凝土用的漏斗形洞口浇筑;D7、为了加强非承重墙体(2)的整体性,在预制非承重墙体(2)的端部预制有企口槽(13);D8、预制非承重墙体之间水平方向的一体化连接方法参照前述的方法实施;E、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另一结构构件(17)垂直方向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9)实现一体化连接的方法E1、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另一结构构件(17)之间留有一定高度的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

8、15);E2、预制非承重墙体(2)顶部留有一定直段长度(12)锚入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内的U形抗拉连接钢丝(8),该U形抗拉连接钢丝(8)锚入预制非承重墙体(2)内的长度(11)依据标准、规范及设计计算的要求确定;E3、预制非承重墙体(2)顶部预制有榫卯(19),在另一结构构件(17)上预留浇筑混凝土(9)用的漏斗形洞口(18),从漏斗形洞口(18)上面向下插入拉结钢筋(16),该拉结钢筋(16)和U形抗拉连接钢丝(8)在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15)内现浇混凝土实现有效连接,或者该拉结钢筋(16)和预制非承重墙体(2)顶部的榫卯(19),在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15)内现浇混凝土(9)实现有效连。

9、接,使得预制非承重墙体(2)和另一结构构件(17)连接为一体;E4、浇筑混凝土(9)前要支模(14),混凝土通过上部结构构件(17)上预留浇筑混凝土(9)用的漏斗形洞口(18)浇筑;为了加强整体性,在预制非承重墙体(2)的顶部预制有企口槽(13)。权利要求书CN102912983A1/4页4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类,具体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的建造方法,是一种对房屋建筑预制非承重墙体或预制墙板与结构构件连接方法的改进,特别是涉及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房屋建筑的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间的连接。

10、方式非常多,见河北、天津、山西、内蒙古、河南联合编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芯墙(图集号05J35);江苏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轻质墙板构造图集(图集号苏JT152005);广东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蒸压陶粒轻质混凝土墙板墙体构造(图集号粤11J/T136)等。上述图集中体现的连接方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连接仅为简单的贴连或高延性低强度的纤维材料粘贴连接,没有采用抗拉钢丝或钢筋,将两者连接为一体,无法抵抗房屋的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之间因干缩和冷缩而产生的开裂现象,致使连接失效,影响墙体的观瞻效果,房屋质量受到损害,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由于一体化的连接方法不适合全现场浇注混凝。

11、土的常规施工方法和过程,但适合装配式房屋建造的过程,而大规模的装配式房屋建造在我国刚刚起步,现在尚无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发明内容0003为了解决装配整体式房屋的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之间因干缩和冷缩而产生的开裂问题,就需要改变连接仅为简单的贴连或高延性低强度的纤维材料粘贴连接的方式。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的建造方法,是通过在预制墙体或构件上预留或后置抗拉连接钢丝或钢筋,用现场浇筑混凝土节点的方法将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连接为一体的建造方法,还有一种是用榫卯方式代替钢丝连接的方式的建造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可以防止房屋建筑的预制非承重。

12、墙体与结构构件之间因干缩和冷缩而产生的开裂现象。0004本发明分为两种情况分别提出两套技术方案一种是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预制的连接方法;另一种是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连接的方法。0005一种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预制连接的建造方法A、首先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规范要求预制非承重墙体;B、待预制非承重墙体的强度满足要求后再制作相邻的结构构件;C、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相邻的结构构件二者之间采用不同的连接方法C1、预制非承重墙体时预置抗拉连接钢丝或钢筋的连接方式该非承重墙体预制时要与之预制成为一体的结构构件每一侧部预留有抗拉连接钢丝说明书CN102912983A2/4页5。

13、或钢筋,然后再浇筑预制结构构件的混凝土,抗拉连接钢丝或钢筋长度依据行业标准或规范的要求计算确定,取两侧计算抗拉连接钢丝的最大值作为两侧的锚固长度;C2、预制非承重墙体时采用榫卯连接成为一体的榫卯连接方式在预制非承重墙体时要在其每个端部预制出榫卯,达到强度后拆模再浇筑预制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制备成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的预制构件;C3、预制非承重墙体的周边端部的连接节点现场浇筑混凝土使之连接成为一体的方式;C4、对于同样是采用水泥基胶凝材料的结构构件与非承重墙体之间的连接也采用直接胶结连接的方式;C5、预制非承重墙体为外墙时,将外墙保温隔热层同时预制在一起成为一体的结构构件;上述预制成为一。

14、体的构件,作为装配式构件安装到房屋建筑中。0006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现场浇筑混凝土连接的方法D、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水平方向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实现一体化的钢丝连接的方法D1、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之间留有一定长度的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D2、预制非承重墙体端部留有经设计计算的直段长度锚入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内的U形抗拉连接钢丝;该钢丝或钢筋锚入预制非承重墙体内的长度依据标准或规范的要求设计计算确定;D3、预制非承重墙体的周边端部连接节点现场浇筑混凝土使之连接成为一体的方式;该连接节点现场浇筑混凝土为通过上部结构构件上预留浇筑混凝土用的洞口浇筑而实现;其中该结构构件可以是预制的,也可以。

15、是现场浇筑的;其预制的结构构件,可以是叠合构件,也可以是非叠合构件;D4、结构构件上预留或通过现场植入拉结钢筋,该拉结钢筋和抗拉连接钢丝或钢筋,在连接节点段的现浇混凝土段长度内,通过现浇混凝土实现有效连接,使得预制非承重墙体和结构构件连接为一体;D5、采用榫卯连接方式预制非承重墙体端部预制有榫卯,在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内通过现浇混凝土实现有效连接,使得预制非承重墙体和结构构件连接为一体,和钢筋,在现场浇筑混凝土实现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连接;D51、浇筑混凝土前要支模,混凝土通过上部结构构件上预留浇筑混凝土用的漏斗形洞口浇筑。预制非承重墙体之间水平方向的一体化连接参照此方案建造;D6、。

16、浇筑混凝土前支模,混凝土通过上部结构构件上预留浇筑混凝土用的漏斗形洞口浇筑;D7、为了加强非承重墙体的整体性,在预制非承重墙体的端部预制有企口槽;D8、预制非承重墙体之间水平方向的一体化连接方法参照前述的方法实施;E、预制非承重墙体与另一结构构件垂直方向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实现一体化连接的方法E1、预制非承重墙体与另一结构构件之间留有一定高度的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E2、预制非承重墙体顶部留有一定直段长度锚入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内的U形抗拉连说明书CN102912983A3/4页6接钢丝,该U形抗拉连接钢丝锚入预制非承重墙体内的长度依据标准或规范及设计计算的要求确定;E3、预制非承重墙体顶部预制有。

17、榫卯,在另一结构构件上预留浇筑混凝土用的漏斗形洞口,从漏斗形洞口上面向下插入拉结钢筋,该拉结钢筋和U形抗拉连接钢丝在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内现浇混凝土实现有效连接,或者该拉结钢筋和预制非承重墙体顶部的榫卯,在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内现浇混凝土实现有效连接,使得预制非承重墙体和另一结构构件连接为一体;E4、浇筑混凝土前要支模,混凝土通过上部结构构件上预留浇筑混凝土用的漏斗形洞口浇筑。为了加强构件整体性,在预制非承重墙体的顶部预制有企口槽。0007上述预制成为一体的构件,能够作为装配式构件装配到房屋建筑中,能够有效防止房屋建筑的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之间因干缩和冷缩而产生的开裂,提高房屋建筑内部墙体。

18、的外观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房屋建造的质量和工效。附图说明0008图1为预制非承重墙体与预制结构构件一体化预制的钢丝连接方式示意图。0009图2为预制非承重墙体与预制结构构件一体化预制的榫卯连接方式示意图。0010图3为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水平方向一体化连接的钢丝连接方式示意图。0011图4为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水平方向一体化连接的榫卯连接方式示意图。0012图5为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垂直方向一体化连接的钢丝连接方式示意图。0013图6为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垂直方向一体化连接的榫卯连接方式示意图。0014附图序号含义1、结构构件;2、非承重墙体;3、外墙保温隔热层;4、抗拉连接钢丝。

19、;5、二分之一抗拉连接钢丝长度;6、抗拉连接钢丝长度;7、结构构件上预置的拉结钢筋;8、U形抗拉连接钢丝;9、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10、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长度;11、U形抗拉连接钢丝锚入预制非承重墙体的长度;12、U形抗拉连接钢丝锚入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内的直段长度;13、预制非承重墙体的企口槽;14、连接节点模板及拉结螺栓;15、连接节点现浇混凝土段高度;16、从现浇孔洞插入的拉结钢筋;17、预制非承重墙体上部预留有浇筑混凝土洞口的结构构件;18、预制非承重墙体上部结构构件上预留浇筑混凝土用的漏斗形洞口;19、预制榫卯。具体实施方式0015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同时参见附图3、4、5、6,本。

20、发明分别涉及一种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预制的连接方法;以及一种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连接的方法。00161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一体化预制的实施如附图1所示,首先预制非承重墙体2,待强度满足要求后再制作相邻的结构构件1,二者之间通过预制非承重墙体2时预留的抗拉连接钢丝4;如附图2所示,为预制非承重墙体与预制结构构件一体化预制的榫卯连接方式示意图。预制非承重墙体与预制结构构件一体化预制的榫卯连接,首先预制非承重墙体2,预制时要在端部预制出榫卯19,拆模达到强度后再浇筑预制结构构件1的混凝土,制备成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结构构件1一体化的预制构件。当为外墙时,可将外墙保温。

21、说明书CN102912983A4/4页7隔热层3同时预制在一起成为一体。00172预制非承重墙体与结构构件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实现一体化连接的实施如附图3所示,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结构构件1在水平方向的交接处,留有一定长度10的现浇混凝土9节点,构件中各自伸入节点的钢丝8(如附图4所示,榫卯连接方式时通过预制非承重墙体时预制的榫卯19和钢筋7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9实现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结构构件1一体化连接。浇筑混凝土9前要支模14,混凝土通过上部结构构件17上预留浇筑混凝土9用的漏斗形洞口18浇筑。预制非承重墙体之间水平方向的一体化连接参照此做法实施。0018如附图5所示,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结构构件。

22、17在垂直方向交接处的顶端,留有一定高度15的现浇混凝土9节点,预制非承重墙体2顶端预留的钢丝8;如附图6所示,榫卯连接方式时通过预制非承重墙体2时预制的榫卯19深入该节点,通过上部结构构件17上预留浇筑混凝土9用的漏斗形洞口18插钢筋16进入该节点,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9实现预制非承重墙体2与结构构件17一体化连接。浇筑混凝土9前要支模14,混凝土通过上部结构构件17上预留浇筑混凝土9用的漏斗形洞口18浇筑。说明书CN102912983A1/4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912983A2/4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912983A3/4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2912983A104/4页11图6说明书附图CN102912983A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