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承重墙体.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596947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62400.8

申请日:

2012.09.26

公开号:

CN102850001A

公开日:

2013.01.0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4B 28/00申请公布日:201301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4B 28/00申请日:20120926|||公开

IPC分类号:

C04B28/00; C04B18/24(2006.01)N; E04B2/74(2006.01)N

主分类号:

C04B28/00

申请人:

南阳师范学院

发明人:

郭戈; 王利亚

地址: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路16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41115

代理人:

张天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非承重墙体,其特点是以麦秸秆碎料为原料,加入一定量聚乙烯醇粘合剂和低碱度水泥固化剂及适量水,经过加工制成,还在板坯表面敷加复合增强层,具有利用农业废弃秸秆,无甲醛释放,阻燃性好,强度能满足要求,成本降低等显著优点,是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型墙体。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非承重墙体,其特征是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构件:麦秸秆碎料10‑30,聚乙烯醇粘合剂1‑5,低碱度水泥固化剂40‑80,水适量。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承重墙体,其特征是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麦秸秆或稻草秆碎料10,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丁醛或聚氨酯或淀粉粘合剂1,低碱度水泥或石膏粉固化剂30,水适量。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承重墙体,其特征是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麦秸秆或稻草秆碎料30,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丁醛或聚氨酯或淀粉粘合剂3,低碱度水泥或石膏粉固化剂70,水适量。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承重墙体,其特征是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麦秸秆或稻草秆碎料20,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丁醛或聚氨酯或淀粉粘合剂2,低碱度水泥或石膏粉固化剂50,水适量。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制成的非承重墙体,其特征是在构件的表面敷加有复合增强层。

说明书

一种非承重墙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涉及墙体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非承重墙体。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居住生活水平提高,用于建筑墙体材料需求量日益增加,传统的粘土砖、水泥砌块等承重墙体,因原料等因素限制,日渐退出,随之出现非承重墙体。
非承重墙体,如灰沙砖、煤渣砌块,也因资源和原料的日渐紧缺,满足不了建筑需要。
人造木刨花板多采用木材加工下脚料,如刨花、锯末等,但是需要使用大量粘合剂,粘合剂因含有甲醛,释放后对用户居人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和污染。
随着人造木刨花板大规模生产,木刨花等木材加工下脚料也日趋紧张,供不应求,而且人造刨花板不适用作非承重墙体的砌块或墙板。
人们又开始利用秸秆作原料,采用脲醛树脂、异氰酸酯作粘合剂制造人造秸秆板。现有的人造秸秆板不适宜用作非承重墙体的砌块或墙板,人造秸秆板存在着哪些问题?
1、脲醛树脂对于秸秆类原料因表面蜡状物质和二氧化硅含量较多,而粘合性不良,且有甲醛释放;
2、异氰酸酯解决了粘合性问题,但是脱模又出现严重粘模问题;异氰酸酯由于价格贵,成本高,而秸秆原料的密度较小,仅为木刨花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较少的施胶量难以分布均匀;
3.因异氰酸酯粘合剂初粘性较差,加之秸秆原料表面腊质,导致人造秸秆板板坯初始强度差,在贮运和使用过程中易散坯破板,人造秸秆板不适用作非承重墙体砌块或墙板,推广应用受到一定制约。
发明内容
发明人在建筑材料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现有的人造秸秆板存在着一定缺陷,不断探索,反复试验,目的在于研制一种非承重墙体,能够利用废弃秸秆作原料,较好地解决对秸秆原料的粘合性,提高构件的强度,以及环境污染问题。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承重墙体,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构件:麦秸秆碎料20‑40,聚乙烯醇粘合剂1‑5,低碱度水泥固化剂40‑80,水适量。
在上述原料制成的构件的表面敷加有复合增强层。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和措施,所采用的麦秸或稻草秆碎料,经机械碾磨处理减少了表面的腊质等,使之易于粘合;所采用聚乙烯醇等粘合剂,不仅避开了含甲醛粘合剂,解决了粘合性和粘模问题,又价格较低,便于控制施胶量;所采用低碱度水泥或石膏粉固化剂,能促进加快粘合剂对原料的固化,提高了构件坯的初始强度,同时又起到阻燃剂作用,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秸秆的粘合性及对模具粘模,提高了构件的强度,降低了成本和对环境污染等问题;本发明在所述构件的表面增设复合增强层,进一步增加了构件的强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从而提高了废弃秸秆的利用转化程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非承重墙体,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麦秸秆或稻草秆碎料20‑40,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缩丁醛或聚氨酯或淀粉粘合剂1‑5,低碱度水泥或石膏粉固化剂40‑80,水适量。
本发明非承重墙体实施例1,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麦秸秆或稻草秆碎料20,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丁醛或聚氨酯或淀粉粘合剂1,低碱度水泥或石膏粉固化剂40,水适量。
本发明非承重墙体实施例2,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麦秸秆或稻草秆碎料40,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丁醛或聚氨酯或淀粉粘合剂5,低碱度水泥或石膏粉固化剂80,水适量。
本发明非承重墙体实施例3,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麦秸秆或稻草秆碎料30,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丁醛或聚氨酯或淀粉粘合剂2,低碱度水泥或石膏粉固化剂60,水适量。
本发明非承重墙体实施例4,在采用上述实施例1‑3制成的砌块或墙体构件坯的表面铺设布或纸、纤维、膜层和涂敷防水耐磨涂料层作表面增强材料的复合增强层。
本发明非承重墙体实施例1‑3,采用以下制作工艺流程:麦秸秆碎料—加粘合剂、水混合—加入固化剂混合—倒入墙体构件模具—5MPa以上压力压制成型—养护—成板坯—修整—成品墙体构件。
本发明实施例4的非承重墙体采用以下制作工艺流程:在实施例1‑3墙体构件制作工艺流程中,或先在原料倒入前在模具内铺敷布或纸、纤维表面增强材料,或成板坯后,在板坯或成品板表面加敷布或纸或纤维增强层,再在上述增强层上涂敷防水耐磨涂料层,构成一种复合增强层。
本发明所制成的非承重墙体墙板样品,经按GB/T11718‑2009方法测试,静曲强度≥14.5MPa,平面抗拉强度≥0.45MPa,吸水厚度膨胀率≤2.0%,甲醛释放量未检出,相关指标达到和优于国家标准的性能。
本发明利用大量农业废弃秸秆制造零甲醛释放量的生态环保复合地板砖,变废为宝,不需要消耗太多能源,可持续发展,是发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不可多得的新型非承重墙体,一旦推广应用,必将发挥出明显的优点,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种非承重墙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非承重墙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非承重墙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非承重墙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非承重墙体.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850001A43申请公布日20130102CN102850001ACN102850001A21申请号201210362400822申请日20120926C04B28/00200601C04B18/24200601E04B2/7420060171申请人南阳师范学院地址473000河南省南阳市卧龙路1638号72发明人郭戈王利亚74专利代理机构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41115代理人张天禧54发明名称一种非承重墙体57摘要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非承重墙体,其特点是以麦秸秆碎料为原料,加入一定量聚乙烯醇粘合剂和低碱度水泥固化剂及适量水,经过加工制成,还在板坯表面敷。

2、加复合增强层,具有利用农业废弃秸秆,无甲醛释放,阻燃性好,强度能满足要求,成本降低等显著优点,是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型墙体。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1页21一种非承重墙体,其特征是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构件麦秸秆碎料1030,聚乙烯醇粘合剂15,低碱度水泥固化剂4080,水适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承重墙体,其特征是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麦秸秆或稻草秆碎料10,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丁醛或聚氨酯或淀粉粘合剂1,低碱度水泥或石膏粉固化剂30,水适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承重墙体,其特征是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

3、麦秸秆或稻草秆碎料30,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丁醛或聚氨酯或淀粉粘合剂3,低碱度水泥或石膏粉固化剂70,水适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承重墙体,其特征是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麦秸秆或稻草秆碎料20,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丁醛或聚氨酯或淀粉粘合剂2,低碱度水泥或石膏粉固化剂50,水适量。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制成的非承重墙体,其特征是在构件的表面敷加有复合增强层。权利要求书CN102850001A1/2页3一种非承重墙体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涉及墙体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非承重墙体。背景技术0002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居住生活水平提高,用于建筑墙体材料需求量日益增加,传统的粘土砖、水泥砌。

4、块等承重墙体,因原料等因素限制,日渐退出,随之出现非承重墙体。0003非承重墙体,如灰沙砖、煤渣砌块,也因资源和原料的日渐紧缺,满足不了建筑需要。0004人造木刨花板多采用木材加工下脚料,如刨花、锯末等,但是需要使用大量粘合剂,粘合剂因含有甲醛,释放后对用户居人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和污染。0005随着人造木刨花板大规模生产,木刨花等木材加工下脚料也日趋紧张,供不应求,而且人造刨花板不适用作非承重墙体的砌块或墙板。0006人们又开始利用秸秆作原料,采用脲醛树脂、异氰酸酯作粘合剂制造人造秸秆板。现有的人造秸秆板不适宜用作非承重墙体的砌块或墙板,人造秸秆板存在着哪些问题1、脲醛树脂对于秸秆类原料因表面。

5、蜡状物质和二氧化硅含量较多,而粘合性不良,且有甲醛释放;2、异氰酸酯解决了粘合性问题,但是脱模又出现严重粘模问题;异氰酸酯由于价格贵,成本高,而秸秆原料的密度较小,仅为木刨花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较少的施胶量难以分布均匀;3因异氰酸酯粘合剂初粘性较差,加之秸秆原料表面腊质,导致人造秸秆板板坯初始强度差,在贮运和使用过程中易散坯破板,人造秸秆板不适用作非承重墙体砌块或墙板,推广应用受到一定制约。发明内容0007发明人在建筑材料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现有的人造秸秆板存在着一定缺陷,不断探索,反复试验,目的在于研制一种非承重墙体,能够利用废弃秸秆作原料,较好地解决对秸秆原料的粘合性,提高构件的强度,以及。

6、环境污染问题。0008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承重墙体,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构件麦秸秆碎料2040,聚乙烯醇粘合剂15,低碱度水泥固化剂4080,水适量。0009在上述原料制成的构件的表面敷加有复合增强层。0010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和措施,所采用的麦秸或稻草秆碎料,经机械碾磨处理减少了表面的腊质等,使之易于粘合;所采用聚乙烯醇等粘合剂,不仅避开了含甲醛粘合剂,解决了粘合性和粘模问题,又价格较低,便于控制施胶量;所采用低碱度水泥或石膏粉固化剂,能促进加快粘合剂对原料的固化,提高了构件坯的初始强度,同时又起到阻燃剂作用,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秸秆的粘合性及对模具粘模,提高了构件的强度,降低。

7、了成本和对环境污染等问题;本发明在所述构件的表面增设复合增强层,进一步增加了构件的强度,提高说明书CN102850001A2/2页4了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从而提高了废弃秸秆的利用转化程度。具体实施方式0011本发明非承重墙体,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麦秸秆或稻草秆碎料2040,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缩丁醛或聚氨酯或淀粉粘合剂15,低碱度水泥或石膏粉固化剂4080,水适量。0012本发明非承重墙体实施例1,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麦秸秆或稻草秆碎料20,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丁醛或聚氨酯或淀粉粘合剂1,低碱度水泥或石膏粉固化剂40,水适量。0013本发明非承重墙体实施例2,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麦秸秆或稻草。

8、秆碎料40,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丁醛或聚氨酯或淀粉粘合剂5,低碱度水泥或石膏粉固化剂80,水适量。0014本发明非承重墙体实施例3,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麦秸秆或稻草秆碎料30,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丁醛或聚氨酯或淀粉粘合剂2,低碱度水泥或石膏粉固化剂60,水适量。0015本发明非承重墙体实施例4,在采用上述实施例13制成的砌块或墙体构件坯的表面铺设布或纸、纤维、膜层和涂敷防水耐磨涂料层作表面增强材料的复合增强层。0016本发明非承重墙体实施例13,采用以下制作工艺流程麦秸秆碎料加粘合剂、水混合加入固化剂混合倒入墙体构件模具5MPA以上压力压制成型养护成板坯修整成品墙体构件。0017本发明实施例4的。

9、非承重墙体采用以下制作工艺流程在实施例13墙体构件制作工艺流程中,或先在原料倒入前在模具内铺敷布或纸、纤维表面增强材料,或成板坯后,在板坯或成品板表面加敷布或纸或纤维增强层,再在上述增强层上涂敷防水耐磨涂料层,构成一种复合增强层。0018本发明所制成的非承重墙体墙板样品,经按GB/T117182009方法测试,静曲强度145MPA,平面抗拉强度045MPA,吸水厚度膨胀率20,甲醛释放量未检出,相关指标达到和优于国家标准的性能。0019本发明利用大量农业废弃秸秆制造零甲醛释放量的生态环保复合地板砖,变废为宝,不需要消耗太多能源,可持续发展,是发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不可多得的新型非承重墙体,一旦推广应用,必将发挥出明显的优点,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说明书CN10285000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