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房屋用屋顶.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6293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63242.6

申请日:

2011.09.07

公开号:

CN102979234A

公开日:

2013.03.2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B 7/04申请公布日:2013032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7/04申请日:20110907|||公开

IPC分类号:

E04B7/04

主分类号:

E04B7/04

申请人:

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

发明人:

聂圣哲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娄葑东区淞江路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代理人:

陈忠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包括有承载外墙,特点是:在承载外墙顶端连接有房梁组件,该房梁组件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有屋顶梁组件。同时,在屋顶梁组件的外围设置有封檐板,屋顶梁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屋顶胶合板。由此,能够有效加强木结构房屋屋顶的承载能力,提升建筑整体的牢固程度。并且采用了封檐板,在美化屋顶梁组件的同时,提高其外檐的牢固程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包括有承载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外墙顶端连接有房梁组件,所述的房梁组件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有屋顶梁组件;所述屋顶梁组件的外围设置有封檐板,所述屋顶梁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屋顶胶合板。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外墙的外表面贴合有外墙结构胶合板。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外墙与房梁组件的接触端分布有压条。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组件上延伸有固定框,所述的固定框与屋顶梁组件相接触。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顶胶合板上铺设分布有瓦片层。

说明书

木结构房屋用屋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屋顶构造,尤其涉及一种木结构房屋用屋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的舒适要求程度也与日俱增,因此木结构房屋获得了人们的青睐。
木结构房屋大致有以下的优势:1、环保性好。这一点勿庸置疑,木结构房屋的主要建筑材料大多是自然生态的产品,合成材料也基本上是物理加工而成,化工产品使用量相对砖混建筑很少。时间一长,住在里面满屋木材清新气息,很是怡人。2、节能性好,降低能耗,节约使用成本。普通构造的木结构墙体比砖墙外保温体系的传热系数要低的多(即热阻值要高的多),具体到数值上就是至少比国家现行的节能65%的墙体保温体系的传热系数还要低30%以上,如果增强构造措施就更多了。另外由于其构造特点,所有的悬挑构件和外墙突出部分以及门窗结合部均不会产生冷桥,而砖混房屋在这些部位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冷桥,造成房屋大量能源损失。3、节约空间,增加使用面积。木结构房屋的主要承重墙体厚度均在120-150mm,相对于砖混结构240-370mm的承重墙厚度,大大增加了室内使用空间和面积。以上三点,是可以在房屋销售中作为卖点大肆宣扬的。4、结构抗震性能好。木结构所用木材为弹性材料,靠钉子和连接件组成空间整体结构,既坚固又有柔性,相对于刚性结构的砖混房屋抗震性能要好的多。5、建设周期短,有利于快速交房入住。(这一点在下面有专门论述)。6、施工现场清爽整洁,客户参观印象良好。7、建筑外观效果与北美房屋可以达到完全一致。
但是,由于采用了纯木结构的选材,其房屋尤其的房梁和屋顶的承载能力往往无法得到保证,需要有相应的结构调整和承载附件的参与来提升整体的牢固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包括有承载外墙,其中:所述的承载外墙顶端连接有房梁组件,所述的房梁组件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有屋顶梁组件;所述屋顶梁组件的外围设置有封檐板,所述屋顶梁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屋顶胶合板。
上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其中:所述的承载外墙的外表面贴合有外墙结构胶合板。
进一步地,上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其中:所述的承载外墙与房梁组件的接触端分布有压条。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其中:所述的固定组件上延伸有固定框,所述的固定框与屋顶梁组件相接触。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其中:所述的屋顶胶合板上铺设分布有瓦片层。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有效加强木结构房屋屋顶的承载能力,提升建筑整体的牢固程度。并且采用了封檐板,在美化屋顶梁组件的同时,提高其外檐的牢固程度。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这些附图当中,
图1是木结构房屋用屋顶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包括有承载外墙1,其特别之处在于:本发明所采用的承载外墙1顶端连接有房梁组件2。具体来说,考虑到提升屋顶的整体承载能力,房梁组件2通过固定组件3连接有屋顶梁组件9。同时,在屋顶梁组件9的外围设置有封檐板4,由此在美化屋顶梁组件9的同时,提高其外檐的牢固程度。
进一步来看,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整个屋顶的防水能力,在屋顶梁组件9的顶端设置有屋顶胶合板5。同时,该屋顶胶合板5亦可以作为后续瓦片层依附的粘合层。
再进一步来看,考虑到能够有效提升承载外墙1的密封性,同时也能够实现承载外墙1的统一外观,提升美观性能,本发明在承载外墙1的外表面贴合有外墙结构胶合板6。这样,能够有效避免采用原始木料的承载外墙1外表面过于粗糙且分布有毛刺的缺陷。
结合实际建造来看,承载外墙1的顶点可能有毛刺部分,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屋顶梁组件9与承载外墙1结合后出现不必要的歪斜,影响整体的成型效果,本发明在承载外墙1与房梁组件2的接触端分布有压条7。并且,依托于压条7的存在,能够在承载外墙1与房梁组件2之前形成一个缓冲层,在建造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两者接触不当而产生不必要的建筑磨损。
并且,为了有效提升固定组件3的衔接作用,在固定组件3上延伸有固定框8,该固定框8与屋顶梁组件9相接触。由此,能够令固定框8对屋顶梁组件9进行改为适当的结合,实现屋顶梁组件9、固定组件3、房梁组件2三者的有效稳定连接。
再者,考虑到能够有效替身整体的防水效果,亦为了提升木结构房屋的屋顶美观程度,本发明在屋顶胶合板5上铺设分布有瓦片层。结合实际应用来看,需要在天气晴好时施工,能够避免下雨时淋湿木结构部分,原因是,虽然木结构部分在施工期间基本上不受下雨的影响,具有全天候性,但是如果反复被雨淋,会或多或少影响住宅的质量。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后,能够有效加强木结构房屋屋顶的承载能力,提升建筑整体的牢固程度。并且采用了封檐板,在美化屋顶梁组件的同时,提高其外檐的牢固程度。

木结构房屋用屋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木结构房屋用屋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木结构房屋用屋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木结构房屋用屋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结构房屋用屋顶.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979234A43申请公布日20130320CN102979234ACN102979234A21申请号201110263242622申请日20110907E04B7/0420060171申请人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地址21512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娄葑东区淞江路3号72发明人聂圣哲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代理人陈忠辉54发明名称木结构房屋用屋顶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包括有承载外墙,特点是在承载外墙顶端连接有房梁组件,该房梁组件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有屋顶梁组件。同时,在屋顶梁组件的外围设置有封檐板,屋顶梁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屋顶。

2、胶合板。由此,能够有效加强木结构房屋屋顶的承载能力,提升建筑整体的牢固程度。并且采用了封檐板,在美化屋顶梁组件的同时,提高其外檐的牢固程度。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1页21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包括有承载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外墙顶端连接有房梁组件,所述的房梁组件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有屋顶梁组件;所述屋顶梁组件的外围设置有封檐板,所述屋顶梁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屋顶胶合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外墙的外表面贴合有外墙结构胶合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房屋用。

3、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外墙与房梁组件的接触端分布有压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组件上延伸有固定框,所述的固定框与屋顶梁组件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顶胶合板上铺设分布有瓦片层。权利要求书CN102979234A1/2页3木结构房屋用屋顶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屋顶构造,尤其涉及一种木结构房屋用屋顶。背景技术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的舒适要求程度也与日俱增,因此木结构房屋获得了人们的青睐。0003木结构房屋大致有以下的优势1、环保性好。这一点勿庸置疑,木结构房屋的主要建筑材料大多是自然生态的产品。

4、,合成材料也基本上是物理加工而成,化工产品使用量相对砖混建筑很少。时间一长,住在里面满屋木材清新气息,很是怡人。2、节能性好,降低能耗,节约使用成本。普通构造的木结构墙体比砖墙外保温体系的传热系数要低的多(即热阻值要高的多),具体到数值上就是至少比国家现行的节能65的墙体保温体系的传热系数还要低30以上,如果增强构造措施就更多了。另外由于其构造特点,所有的悬挑构件和外墙突出部分以及门窗结合部均不会产生冷桥,而砖混房屋在这些部位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冷桥,造成房屋大量能源损失。3、节约空间,增加使用面积。木结构房屋的主要承重墙体厚度均在120150MM,相对于砖混结构240370MM的承重墙厚度,大大。

5、增加了室内使用空间和面积。以上三点,是可以在房屋销售中作为卖点大肆宣扬的。4、结构抗震性能好。木结构所用木材为弹性材料,靠钉子和连接件组成空间整体结构,既坚固又有柔性,相对于刚性结构的砖混房屋抗震性能要好的多。5、建设周期短,有利于快速交房入住。(这一点在下面有专门论述)。6、施工现场清爽整洁,客户参观印象良好。7、建筑外观效果与北美房屋可以达到完全一致。0004但是,由于采用了纯木结构的选材,其房屋尤其的房梁和屋顶的承载能力往往无法得到保证,需要有相应的结构调整和承载附件的参与来提升整体的牢固程度。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

6、技术方案来实现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包括有承载外墙,其中所述的承载外墙顶端连接有房梁组件,所述的房梁组件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有屋顶梁组件;所述屋顶梁组件的外围设置有封檐板,所述屋顶梁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屋顶胶合板。0006上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其中所述的承载外墙的外表面贴合有外墙结构胶合板。0007进一步地,上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其中所述的承载外墙与房梁组件的接触端分布有压条。0008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其中所述的固定组件上延伸有固定框,所述的固定框与屋顶梁组件相接触。0009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其中所述的屋顶胶合板上铺设分布有瓦说明书CN102979234A2/2页4。

7、片层。001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有效加强木结构房屋屋顶的承载能力,提升建筑整体的牢固程度。并且采用了封檐板,在美化屋顶梁组件的同时,提高其外檐的牢固程度。附图说明0011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这些附图当中,图1是木结构房屋用屋顶的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如图1所示的木结构房屋用屋顶,包括有承载外墙1,其特别之处在于本发明所采用的承载外墙1顶端连接有房梁组件2。具体来说,考虑到提升屋顶的整体承载能力,。

8、房梁组件2通过固定组件3连接有屋顶梁组件9。同时,在屋顶梁组件9的外围设置有封檐板4,由此在美化屋顶梁组件9的同时,提高其外檐的牢固程度。0013进一步来看,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整个屋顶的防水能力,在屋顶梁组件9的顶端设置有屋顶胶合板5。同时,该屋顶胶合板5亦可以作为后续瓦片层依附的粘合层。0014再进一步来看,考虑到能够有效提升承载外墙1的密封性,同时也能够实现承载外墙1的统一外观,提升美观性能,本发明在承载外墙1的外表面贴合有外墙结构胶合板6。这样,能够有效避免采用原始木料的承载外墙1外表面过于粗糙且分布有毛刺的缺陷。0015结合实际建造来看,承载外墙1的顶点可能有毛刺部分,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屋。

9、顶梁组件9与承载外墙1结合后出现不必要的歪斜,影响整体的成型效果,本发明在承载外墙1与房梁组件2的接触端分布有压条7。并且,依托于压条7的存在,能够在承载外墙1与房梁组件2之前形成一个缓冲层,在建造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两者接触不当而产生不必要的建筑磨损。0016并且,为了有效提升固定组件3的衔接作用,在固定组件3上延伸有固定框8,该固定框8与屋顶梁组件9相接触。由此,能够令固定框8对屋顶梁组件9进行改为适当的结合,实现屋顶梁组件9、固定组件3、房梁组件2三者的有效稳定连接。0017再者,考虑到能够有效替身整体的防水效果,亦为了提升木结构房屋的屋顶美观程度,本发明在屋顶胶合板5上铺设分布有瓦片层。结合实际应用来看,需要在天气晴好时施工,能够避免下雨时淋湿木结构部分,原因是,虽然木结构部分在施工期间基本上不受下雨的影响,具有全天候性,但是如果反复被雨淋,会或多或少影响住宅的质量。0018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后,能够有效加强木结构房屋屋顶的承载能力,提升建筑整体的牢固程度。并且采用了封檐板,在美化屋顶梁组件的同时,提高其外檐的牢固程度。说明书CN102979234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97923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