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596102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5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36751.4

申请日:

2011.12.23

公开号:

CN103174160A

公开日:

2013.06.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D 27/32申请公布日:2013062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27/32申请日:20111223|||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7/32; E02D29/045

主分类号:

E02D27/32

申请人:

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为民

地址: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唐镇金丰路42号4幢105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代理人:

刘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步骤一,将配电间范围内位于好土区上层的承载力较低的软土层挖除;步骤二,在挖除软土层的区域上,依次浇筑配电间的地下设施基础的底板、侧壁以及顶板,在底板、侧壁以及顶板中间留出设备腔;步骤三,根据电缆或者设备穿孔的要求,在设备腔内布置内分隔墙或埋件。本发明的工艺给地基卸载并使基础底板可埋得更深,以及基础底板负荷面积更大。其次,无需再回填和花费较长时间检测,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再次,本施工工艺便于后续灵活的空间安排和后续施工维护。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其中:
步骤一,将配电间范围内位于好土区上层的承载力较低的软土层挖除;
步骤二,在挖除软土层的区域上,依次浇筑所述配电间的地下设施基础的底板、侧壁以及顶板,在所述底板、所述侧壁以及所述顶板中间留出设备腔;
步骤三,根据电缆或者设备穿孔的要求,在所述设备腔内布置内分隔墙或埋件。

说明书

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小机组火力发电厂的配电间1因电缆、电气设备等配电间设备2较多,地下设施3的结构形式也较为多样。对沉降较为敏感的配电间1,遇到地基为软土区时,传统做法是先采用换填法、强夯法等对地基进行处理,在好土区5的上层形成经处理的软土层4,然后再开挖土方,按常规做法在地面浅层布置沟道敷设电缆等。
该种结构和施工工艺,土方开挖量往往较大,对地基处理以及对地基承载力的检测时间较长,造成工程建造工期较长,经济效益不能达到最佳等负面影响。针对小机组火力发电厂整体工期较短、造价不高、追求快速产生效益等特点,我们需要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施工工艺。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工期短、造价低的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期短、造价低的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步骤一,将配电间范围内位于好土区上层的承载力较低的软土层挖除。步骤二,在挖除软土层的区域上,依次浇筑所述配电间的地下设施基础的底板、侧壁以及顶板,在所述底板、所述侧壁以及所述顶板中间留出设备腔。步骤三,根据电缆或者设备穿孔的要求,在所述设备腔内布置内分隔墙或埋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由于上述施工工艺安排,首先挖除了上层承载力较差的软土层,给地基卸载,并使基础底板可埋得更深,以及基础底板负荷面积更大,使软土区配电间地基承载力和沉降控制满足设计要求。其次,本施工工艺无需再回填和花费较长时间检测,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再次,本施工工艺在类地下室式的地下设施基础内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作设备腔,便于后续灵活的空间安排和后续施工维护。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基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配电间1范围内,位于好土区5上层的承载力较低的软土层4挖除。
步骤二,在挖除软土层4的区域上,依次浇筑配电间1的地下设施基础的底板、侧壁以及顶板,在底板、侧壁以及顶板中间留出设备腔6。
步骤三,根据电缆或者设备穿孔等地下设施3方面的要求,在设备腔6内布置内分隔墙或埋件。
本发明由于上述施工工艺安排,首先挖除了上层承载力较差的软土层,给地基卸载,并使基础底板可埋得更深,以及基础底板负荷面积更大,使软土区配电间地基承载力和沉降控制满足设计要求。
其次,本施工工艺无需再回填和花费较长时间检测,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
再次,本施工工艺在类地下室式的地下设施基础内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作设备腔,便于后续灵活的空间安排和后续施工维护。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174160A43申请公布日20130626CN103174160ACN103174160A21申请号201110436751422申请日20111223E02D27/32200601E02D29/04520060171申请人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地址201201上海市浦东新区唐镇金丰路42号4幢105室72发明人赵为民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51代理人刘峰54发明名称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步骤一,将配电间范围内位于好土区上层的承载力较低的软土层。

2、挖除;步骤二,在挖除软土层的区域上,依次浇筑配电间的地下设施基础的底板、侧壁以及顶板,在底板、侧壁以及顶板中间留出设备腔;步骤三,根据电缆或者设备穿孔的要求,在设备腔内布置内分隔墙或埋件。本发明的工艺给地基卸载并使基础底板可埋得更深,以及基础底板负荷面积更大。其次,无需再回填和花费较长时间检测,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再次,本施工工艺便于后续灵活的空间安排和后续施工维护。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174160ACN103174160A1/1页21一种软土。

3、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其中步骤一,将配电间范围内位于好土区上层的承载力较低的软土层挖除;步骤二,在挖除软土层的区域上,依次浇筑所述配电间的地下设施基础的底板、侧壁以及顶板,在所述底板、所述侧壁以及所述顶板中间留出设备腔;步骤三,根据电缆或者设备穿孔的要求,在所述设备腔内布置内分隔墙或埋件。权利要求书CN103174160A1/2页3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背景技术0002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小机组火力发电厂的配电间1因电缆、电气设备等配电间设。

4、备2较多,地下设施3的结构形式也较为多样。对沉降较为敏感的配电间1,遇到地基为软土区时,传统做法是先采用换填法、强夯法等对地基进行处理,在好土区5的上层形成经处理的软土层4,然后再开挖土方,按常规做法在地面浅层布置沟道敷设电缆等。0003该种结构和施工工艺,土方开挖量往往较大,对地基处理以及对地基承载力的检测时间较长,造成工程建造工期较长,经济效益不能达到最佳等负面影响。针对小机组火力发电厂整体工期较短、造价不高、追求快速产生效益等特点,我们需要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施工工艺。0004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工期短、造价低的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发明内容0。

5、00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期短、造价低的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土区小机组火力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步骤一,将配电间范围内位于好土区上层的承载力较低的软土层挖除。步骤二,在挖除软土层的区域上,依次浇筑所述配电间的地下设施基础的底板、侧壁以及顶板,在所述底板、所述侧壁以及所述顶板中间留出设备腔。步骤三,根据电缆或者设备穿孔的要求,在所述设备腔内布置内分隔墙或埋件。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08本发明由于上述施工工艺安排,首先挖除了上层承载力较差的软土层,给地基卸载,并使基。

6、础底板可埋得更深,以及基础底板负荷面积更大,使软土区配电间地基承载力和沉降控制满足设计要求。其次,本施工工艺无需再回填和花费较长时间检测,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再次,本施工工艺在类地下室式的地下设施基础内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作设备腔,便于后续灵活的空间安排和后续施工维护。0009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0010图1是现有的基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2是本发明的基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3174160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2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土区小机组火力。

7、发电厂配电间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工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0013步骤一,将配电间1范围内,位于好土区5上层的承载力较低的软土层4挖除。0014步骤二,在挖除软土层4的区域上,依次浇筑配电间1的地下设施基础的底板、侧壁以及顶板,在底板、侧壁以及顶板中间留出设备腔6。0015步骤三,根据电缆或者设备穿孔等地下设施3方面的要求,在设备腔6内布置内分隔墙或埋件。0016本发明由于上述施工工艺安排,首先挖除了上层承载力较差的软土层,给地基卸载,并使基础底板可埋得更深,以及基础底板负荷面积更大,使软土区配电间地基承载力和沉降控制满足设计要求。0017其次,本施工工艺无需再回填和花费较长时间检测,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0018再次,本施工工艺在类地下室式的地下设施基础内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作设备腔,便于后续灵活的空间安排和后续施工维护。0019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3174160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17416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