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门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用门锁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979384A43申请公布日20130320CN102979384ACN102979384A21申请号201210540806022申请日20121214E05B65/1220060171申请人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新北市永和区保生路72发明人朱子政汤馨74专利代理机构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22206代理人张绍严54发明名称车辆用门锁装置57摘要本发明为有关车辆用门锁装置,属于机械类,其主要包含有至少一门锁部件、一活动设置于该门锁部件上的上杆、一与该上杆连接动作的连接杆、一与该连接杆配合动作的下杆、一与该连接杆连接动作的第一执行杆、一与该第一执行杆平行设置的第。
2、二执行杆、一与该下杆连接动作的中控组件及一与该中控组件配合动作的拉杆组件,其中连接杆上设有一接触部,而第一执行杆设有一与该接触部相互抵触的对接部,藉此,当关门状态中控组件KNOB为LOCK时,驾驶者得以经由内把手开门且不需先将中控组件KNOB打开至UNLOCK状态即可直接开门,另一方面,中控组件KNOB为LOCK状态时,位于车外的乘客仅需二次拉起车门把手就可具有开门便利性的优势。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8页1/1页21一种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门锁部件;一活动设置于该门锁部件上的上杆。
3、;一与该上杆连接动作的连接杆,设有一接触部;一与该连接杆配合动作的下杆;一与该连接杆连接动作的第一执行杆,设有一与该接触部相互抵触的对接部;一与该第一执行杆平行设置的第二执行杆;一与该下杆连接动作的中控组件;一与该中控组件配合动作的拉杆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执行杆设有一第一穿孔部及第二穿孔部,而该第二执行杆则设有一与该第一穿孔部对应的第三穿孔部,且该第二执行杆设有一对应该第二穿孔部的第四穿孔部,再该第一穿孔部及该第三穿孔部上穿设有一柱体,又该第一穿孔部上设有一与该柱体配合动作的弹性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门锁部件上设。
4、有一传输组件及一与该传输组件相互枢接的转轴,且该转轴穿设于该第二穿孔部及该第四穿孔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拉杆组件包含有一第一拉杆;一与该第一拉杆连接动作的第二拉杆,与该中控组件连接动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拉杆上设有一供该中控组件滑设的滑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杆与该第一执行杆经由一连动杆进行连接动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杆上设有一供该下杆进行连接动作的活动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杆上设有一固定部,且该固定部与一。
5、车门锁连接动作。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门锁部件上设有一罩体。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门锁部件上设有一与该下杆配合动作的微控装置。权利要求书CN102979384A1/3页3车辆用门锁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类,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用门锁装置,尤指一种具有开门便利性及能有效降低成本的车辆用门锁装置。背景技术0002现代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其品种更是多种多样,而在追求性能的同时,也尚未忽视其它周边的安全性及便利性。0003如何有效将车辆与人员使用的方式达到更为方便操作便利的目的,是为各车厂所必须达到的目标。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
6、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门锁装置,欲当车辆为关门LOCK状态时,驾驶者可经由内把手开门且不需先将中控组件KNOB打开至开门(UNLOCK)状态即可直接开门;此外,当乘客位于车辆外欲进行上车的动作时,其车辆的中控组件KNOB为LOCK状态,而乘客仅需将车门把手拉起二次就可具有开门便利性的优势。0005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其主要包含有至少一门锁部件,该门锁部件上活动设置有一上杆,而该上杆与一连接杆连接动作,且该连接杆又与一下杆及第一执行杆配合动作,再该第一执行杆平行设置有一第二执行杆,又该下杆又与一中控组件连接动作,且该中控组件与一拉杆组件配合动作,其中连接杆上设有一接触部,而第一执行杆设有一与该。
7、接触部相互抵触的对接部。0006呈上所述,其中该第一执行杆设有一第一穿孔部及第二穿孔部,而该第二执行杆则设有一与该第一穿孔部对应的第三穿孔部及一对应该第二穿孔部的第四穿孔部,再该第一穿孔部及该第三穿孔部上穿设有一柱体,又该第一穿孔部上设有一与该柱体配合动作的弹性组件。0007本发明具体包括至少一门锁部件;一活动设置于该门锁部件上的上杆;一与该上杆连接动作的连接杆,设有一接触部;一与该连接杆配合动作的下杆;一与该连接杆连接动作的第一执行杆,设有一与该接触部相互抵触的对接部;一与该第一执行杆平行设置的第二执行杆;一与该下杆连接动作的中控组件;一与该中控组件配合动作的拉杆组件。0008其中该第一执行。
8、杆设有一第一穿孔部及第二穿孔部,而该第二执行杆则设有一与该第一穿孔部对应的第三穿孔部,且该第二执行杆设有一对应该第二穿孔部的第四穿孔部,再该第一穿孔部及该第三穿孔部上穿设有一柱体,又该第一穿孔部上设有一与该柱体说明书CN102979384A2/3页4配合动作的弹性组件;其中该门锁部件上设有一传输组件及一与该传输组件相互枢接的转轴,且该转轴穿设于该第二穿孔部及该第四穿孔部;其中该拉杆组件包含有一第一拉杆;一与该第一拉杆连接动作的第二拉杆,与该中控组件连接动作;其中该第二拉杆上设有一供该中控组件滑设的滑槽;其中该上杆与该第一执行杆经由一连动杆进行连接动作;其中该连接杆上设有一供该下杆进行连接动作的。
9、活动部;其中该上杆上设有一固定部,且该固定部与一车门锁连接动作;其中该门锁部件上设有一罩体;其中该门锁部件上设有一与该下杆配合动作的微控装置。0009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在关门状态时,人员得以经由内把手开门且不需先将中控组件打开至开门状态即可直接开门。0010二、让位于车外的乘客在车门锁为关门状态下,仅需二次拉起车门把手就可具有开门便利性的优势。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0012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一。0013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二。0014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三。0015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0016图6为本发明。
10、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0017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三。0018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四。0019图9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局部示意图二,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车辆用门锁装置,包含有至少一门锁部件1,该门锁部件1上设有一传输组件11及一与该传输组件11相互枢接的转轴12,且该转轴12穿设于下述第二穿孔部173及下述第四穿孔部182,且该门锁部件1上设有一与下述下杆16配合动作的微控装置13;一活动设置于该门锁部件1上的上杆14,该上杆14上设有一固定部141,且该固定部141与一车门锁。
11、连接动作;一与该上杆14连接动作的连接杆15,设有一接触部151,该连接杆151上设有一供下述下杆16进行连接动作的活动部152;说明书CN102979384A3/3页5一与该连接杆15配合动作的下杆16;一与该连接杆15连接动作的第一执行杆17,设有一与该接触部151相互抵触的对接部171,且该上杆14与该第一执行杆17经由一连动杆23进行连接动作;一与该第一执行杆17平行设置的第二执行杆18;一与该下杆16连接动作的中控组件19;一与该中控组件19配合动作的拉杆组件20,该拉杆组件20包含有一第一拉杆201及一与该第一拉杆201连接动作的第二拉杆202,该第二拉杆202与该中控组件19连接。
12、动作,该第二拉杆202上设有一供该中控组件19滑设的滑槽203。0021呈上所述,其中该第一执行杆17设有一第一穿孔部172及第二穿孔部173,而该第二执行杆18则设有一与该第一穿孔部172对应的第三穿孔部181及一对应该第二穿孔部173的第四穿孔部182,再该第一穿孔部172及该第三穿孔部181上穿设有一柱体21,又该第一穿孔部172上设有一与该柱体21配合动作的弹性组件22。0022如附图4至附图8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三实施示意图四,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本案结合于车门4时,车门4上的中控锁与车门4内拉杆41分别连接两条钢索至中控组件19及第一拉杆201上,欲当驾驶者拉动车门。
13、4内拉杆41时,第一拉杆201也同步连动,此时第一拉杆201同步连动第二拉杆202及中控组件19,而拉杆组件20呈现一向上拉提的动作,使下杆16受中控组件19动作影响,使下杆16同步带动连接杆15、连动杆23及上杆14,呈现一向下拉移的动作,藉此使位于门锁部件1上的传输组件11同步动作,已完成打开车门4的动作,藉由上述的结构组成,当位于车内的人员发生紧急事故时,得以直觉方式直接拉动车门4内拉杆41,即可开启车门4,不须再去寻找中控锁开锁,提升其操作便利性;另一方面,当乘客位于车外且进行上车的动作时车门锁为LOCK状态,乘客随即拉起车门把手但由于连接杆15上的接触部151及第一执行杆17上的对接。
14、部171无法相互抵触,因此车门4无法被开启,然而,当乘客将车门把手放开使车门把手复归原位后再一次拉起车门把手时,其外杆14上所设置钢索被拉动而产生位移,同步使外杆14带动连接杆15及下杆16进行连接动作,并让连接杆15上的接触部151抵触到第一执行杆17上的对接部171,当第一执行杆17产生位移时亦门锁部件1上的驱动传输组件及转轴进行动作,使乘客达到二次拉起车门把手即可在LOCK状态下开启车门4,以达到开门操作便利性的优势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降低及减轻机构重量的实用目的。0023如附图9所示,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通过于门锁部件1A上进一步装设有一盖体3A,保护该些组件免于受到外界的侵害,除了可以避免水气或灰尘等异物附着于该些组件上,更可防止有心人以工具破坏或企图撬开门锁行窃,使整体的安全强度更高。说明书CN102979384A1/8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979384A2/8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979384A3/8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2979384A4/8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2979384A5/8页10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979384A106/8页11图7说明书附图CN102979384A117/8页12图8说明书附图CN102979384A128/8页13图9说明书附图CN102979384A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