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车窗升降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车车窗升降器.pdf(5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985632A43申请公布日20130320CN102985632ACN102985632A21申请号201180033544222申请日20110620102010031013120100706DEE05F11/48200601B60J1/1720060171申请人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哈尔施塔特有限公司地址德国哈尔施塔特72发明人奥拉夫克里泽马库斯舒尔茨托马斯萨尔霍夫雷蒙德阿施穆塔特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代理人张春水田军锋54发明名称机动车车窗升降器57摘要具有可扭转的或者可弯曲的导轨3的机动车车窗升降器,在所述导轨上可移动地安放有能够与。
2、车窗玻璃耦联的带动器并且所述导轨具有固定部位51,所述固定部位能够与支承元件2的固定接纳部41连接。在支承元件2的固定接纳部4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支撑部位61。在将导轨3的固定部位51借助支承元件2的固定接纳部41预夹紧时,导轨3支撑在支撑部位61处并且以预设的扭转度扭转原本是笔直的导轨3和/或以预设的曲率半径R弯曲导轨3。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30106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11/06024020110620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2/004119DE2012011251INTCL权利要求书5页说明书22页附图29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
3、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5页说明书22页附图29页1/5页21机动车车窗升降器,具有能扭转的或者能弯曲的导轨,在所述导轨上能移动地安放有能够与车窗玻璃耦联的带动器,并且所述导轨具有固定部位,所述固定部位能够与支承元件的固定接纳部连接,其中通过将所述导轨的所述固定部位与所述支承元件的所述固定接纳部夹紧来以预设的扭转度扭转原本是笔直的所述导轨并且/或者以预设的曲率半径弯曲所述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升降器具有在所述支承元件(2)的所述固定接纳部(4148)之间的至少一个支撑部位(42,43,6163),在所述导轨(3)与所述支承元件(2)夹紧时所述导轨(3)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位处。2根据。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部位(41,42,43,6163)以产生造型的方式用于所述导轨(3)的弯曲或者扭转。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导轨(3)与所述支承元件(2)夹紧时,通过将所述导轨(3)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位(61)处并且固定在所述支承元件(2)的所述固定接纳部(41)处来弯曲基本上笔直的导轨(3)。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以第一曲率半径(R1)预弯曲的导轨(3)通过将所述导轨(3)支撑和/或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位(42)处并且固定在所述支承元件(2)的所述固定接纳部(41)处来弯曲到第二曲率半径(R2)上。
5、或者被改直,所述第二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一曲率半径(R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在设置在所述导轨(3)的端部区域上的固定部位(5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另外的固定和/或支撑部位(52),在所述固定和/或支撑部位和设置在所述导轨(3)的所述端部区域中的固定部位(51)之间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部位(6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位(51,52)和所述支撑部位(61,62)设置和/或构成为,使得在将所述导轨(3)与所述支承元件(2)夹紧时沿着所述导轨、尤其在所述固定部位(51,52)之间形成不同的扭转和/或曲率半径。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
6、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部位(42,43,6163)构成为附加的固定部位(5158)。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在机动车车门的车身(1;1B)上的至少一个固定接纳部(41)设置为支承元件(2),并且在要与所述门身(1;1B)连接的支承板上或在功能支承件上的至少一个固定接纳部(41;44,45)设置为支承元件(2),并且所述固定接纳部(41;44,45)与所述导轨(3)的固定部位(51;5456)相对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能够借助于构造在所述支承元件(2)上的钩形的固定接纳部(44)预定位,所述固。
7、定接纳部能够插入穿过所述导轨(3)的构成为开口(54)的固定部位。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预装配在所述支承元件(2)上的所述导轨(3)的第一曲率半径(R1)和在将所述支承元件(2)与预装配在所述支承元件(2)上的导轨(3)装配到所述门身(1;1B)中时的第二曲率半径(R2)。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2)的所述固定接纳部(46)由开槽的盒形型材构成,所述导轨(3)的所述固定部位(57)能权利要求书CN102985632A2/5页3够插入到所述盒形型材中,其中所述导轨(3)的所述固定部位(57)由从所述导轨(3)弯折的接。
8、片构成,并且突出于所述支承元件(2)的表面的支撑接片和/或支撑型材(21,22;63)接合到突出于所述导轨(3)的支撑接片和/或支撑型材(32)中。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2)的所述固定接纳部由突出于所述支承元件(2)的表面的支承元件钩(48,48)和卡夹(47)组成,并且所述导轨(3)的所述固定部位由在后面接合所述支承元件钩(48,48)的导轨钩(58,58)和与所述支承元件(2)的所述卡夹(47)共同作用的卡夹凸起(57)组成,所述固定接纳部和所述固定部位构成为,使得所述导轨(3)在将所述导轨钩(58,58)插入到所述支承元件钩(。
9、48,48)中之后能够围绕所述导轨钩(58,58)和支承元件钩(48,48)的形状接合的连接部枢转直到所述导轨(3)的所述卡夹凸起(57)锁定在所述支承元件(2)的所述卡夹(47)中。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2)的朝向所述导轨(3)的表面在所述支承元件钩的插入开口中具有留空部(48)以用于接纳延长的导轨钩(58)。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2)的至少一个固定接纳部和所述导轨(3)的固定部位和/或所述支承元件(2)的至少一个支撑部位构成为在所述导轨(3)的表面和所述支承元件(2)的表面之间的粘合连接部(7)。
10、。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升降器具有至少一个间距保持件(24,26,32),所述间距保持件设置在所述导轨(3)的和所述支承元件(2)的要通过所述粘合连接部(7)相互连接的所述表面之间、突出于所述导轨(3)的和/或所述支承元件(2)的所述表面。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轨(3)的和所述支承元件(2)的要通过所述粘合连接部(7)连接的所述表面的侧向上设置有凹部(23),和/或在所述支承元件(2)中设置有在所述导轨(3)的和所述支承元件(2)的要通过所述粘合连接部(7)连接的表面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开口(20),多余的、未固化的粘。
11、结剂能够流出到所述开口中或者经由所述开口流出。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4至16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2)的表面(29)通过交替的凸部和凹部来结构化,其中在所述导轨(3)的表面和所述支承元件(2)的表面(29)的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之间构成交替的间距以用于接纳粘合剂。1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2)的至少一个固定接纳部构成为卡夹式连接部(47,48),所述导轨(3)的侧边缘能够夹入到所述卡夹式连接部中。1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由挤压的、激光束(13)能穿透的塑料制成并。
12、且所述支承元件(2)由吸收激光束(13)的材料制成,所述导轨(3)预弯曲并且固定元件(47,48)突出于所述支承元件(2)的表面,所述固定元件在后面接合预弯曲的所述导轨(3)的边缘,使得所述导轨(3)的表面(300)的一部分靠在所述支承元件(2)的表面的一部分(27)上,并且使得所述导轨(3)的和所述支承元件(2)的相互靠置的表面部段(27,300)能够通过激光焊接相互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2985632A3/5页42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至18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由吸收激光束(13)的材料制成并且所述支承元件(2)由激光束(13)能穿透的塑料制成,所述导轨。
13、(3)预弯曲并且固定元件(47,48)突出于所述支承元件(2)的表面,所述固定元件在后面接合预弯曲的所述导轨(3)的边缘,使得所述导轨(3)的表面(300)的一部分靠在所述支承元件(2)的表面的一部分(27)上,并且使得所述导轨(3)的和所述支承元件(2)的相互靠置的表面部段(27,300)能够通过激光焊接相互连接。2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的至少一个固定部位构成为卡夹(77),所述卡夹能够夹入到所述支承元件(2)的在所述支承元件(2)中构成为开口(20)的固定接纳部中。2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元。
14、件(2)的表面上的钩形或者袋形的止挡部(74,74)以及突出于所述支承元件(2)的表面的装配辅助器(75,76),所述钩形或者袋形的止挡部用于接纳所述导轨(3)的端部,所述装配辅助器用于对准插入在所述支承元件(2)的表面上的所述钩形或者袋形的止挡部中的所述导轨(3)。2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2)具有矩形或者梯形的凹部(25),所述凹部带有从所述凹部(25)的边缘水平弯折的腿部(28),所述导轨(3)的矩形或者梯形的凹部(34)匹配于所述腿部,所述导轨的矩形或者梯形的凹部借助其从所述凹部(34)的边缘水平弯折的侧腿部(35)放置在所述支承元件(。
15、2)的从所述矩形或者梯形的凹部(25)弯折的所述腿部(28)上,并且所述支承元件(2)的和所述导轨(3)的矩形或者梯形的凹部(25,34)的底部经由至少一个铆钉(78)或者至少一个螺丝(79)相互连接。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用于接纳所述螺丝(79)的螺纹的突起状的突出部(200)突出于所述支承元件(2)的矩形或者梯形的凹部(25)的所述底部。2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构成为具有以三明治结构置入的、挤压的无纺布、织物、纸或者薄膜(31)或者金属的内置物(32)的挤压的塑料轨道。2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
16、升降器,其特征在于,绳式车窗升降器的接纳有绳轮支架和使车窗升降器绳(12)换向的绳轮14)的盒(15)集成到所述导轨(3)与所述支承元件(2)的连接部中。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15)具有构成所述盒(15)在所述导轨(3)上的后接合部的两个支承面(151,152),所述盒(15)经由所述支承面与所述导轨(3)连接,所述盒(15)通过在所述导轨(3)中的留空部(36)与所述绳轮(14)和具有内螺纹的(16,17)的台阶形螺栓连接,所述绳轮(14)安放在所述台阶形螺栓上,并且穿过所述门身(1B)的或者所述支承元件(2)的开口(20)插入的螺丝(19)与所述台阶形螺。
17、栓(1618)的所述内螺纹旋紧。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15)经由所述支承面(151,152)支撑在所述支承元件(2)或者所述门身(1B)上。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内螺纹(17)的所述台阶形权利要求书CN102985632A4/5页5螺栓的底部(170)靠置于所述支承元件(2)或者所述门身(1B)。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面(151,152)与所述支承元件(2)间隔并且具有内螺纹(18)的所述台阶形螺栓的所述底部(180)靠置于所述支承元件(2)。31具有基板(8)的车辆车窗升降器,在所述基板中。
18、集成有至少一个能弯曲和/或能扭转的导轨(3),所述导轨用于沿着调节方向引导能够与所述车窗玻璃(13)耦联的带动器(11)并且具有固定部位(5,5),所述固定部位能够与所述车门(1)的固定接纳部(4)连接,其中当将所述支承元件(2)固定在门身(1A,1B)上并且在此被夹紧时,至少一个所述导轨(3)的扭转和/或弯曲通过将至少一个支撑部位(6)支撑在所述支承元件(2)的所述固定接纳部(4)之间来实现。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2)的所述支撑部位(6)由门内板(1B)的部分、侧向碰撞支承件(1G)的部分组成和/或由形成结构的其他元件组成。33具有基板的车辆车窗升降。
19、器,在所述基板中集成有至少一个能弯曲和/或能扭转的导轨,所述导轨用于沿着调节方向引导能够与所述车窗玻璃耦联的带动器并且具有固定部位,所述固定部位能够与所述车门的固定接纳部连接,其中所述导轨的扭转和/或弯曲通过将所述基板的所述固定部位与所述车门的所述固定接纳部连接来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3A,3B)经由连接部段(8187)与所述基板(8,8)的刚性区域(80)连接,并且至少一个连接部段(8187)具有柔性区域(9)。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3A,3B)能够围绕车辆纵轴线(X轴)弯曲并且能够围绕车辆竖轴线(Z轴)扭转。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
20、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8,8)所述刚性区域(80)设置在两个导轨(3;3A,3B)之间,并且所述固定部位(5,5)设置在所述导轨(3;3A,3B)的端部上,并且至少一个支撑部位(6)或者其他的固定部位(5,5)设置在所述导轨(3;3A,3B)的在端侧的固定部位(5,5)之间。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位(5,5)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车窗升降器的用于引导并且换向车窗升降器绳(12)的换向轮(131134)的轴上。3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33至36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位(6)由集成到所述车门(1)的车门白车身(1A,1B)。
21、中的构件组成,尤其由防撞护栏(1G)组成。38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段(8187)构成为拉条,所述拉条与所述导轨(3;3A;3B)的中央部段和端部连接。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导轨(3;3A,3B)的端部连接的斜拉条(8184)包含柔性区域(9)。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导轨(3;3A,3B)的中央部段连接的横拉条(8587)包含柔性区域(9)。4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33至39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权利要求书CN102985632A5/5页6性区域(9)通过相对于所述。
22、连接部段(1887)的刚性区域的横截面来减小横截面形成。4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33至40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区域(9)由具有与所述刚性区域的横截面形状相比更小的阻力矩的横截面形状构成。4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33至41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段(8187)的和/或所述基板(8,8)的所述刚性区域(80)由刚性的材料制成,尤其由长玻璃纤维强化的塑料制成,并且所述柔性区域由较低刚性或者柔性的材料制成,尤其由热塑性弹性体(TPE)或者由具有更低弹性模量的材料、尤其是未强化的聚丙烯制成。4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33至39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
23、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段(8187)的所述柔性区域(9)由所述连接部段(8187)的波纹状的结构构成。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段(8187)的所述波纹状的结构在所述连接部段(8187)的纵向方向上延伸。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段(8187)的所述波纹状的结构沿车辆竖轴线(Z轴)延伸。47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段(8187)的所述波纹状的结构沿所述车辆纵轴线(X轴)延伸。4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43至46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段(8187)中设有由波纹状的结构组成的多。
24、个柔性区域(9)。49根据权利要求46和47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段(8187)中设有沿所述车辆竖轴线(Z轴)并且沿所述车辆纵轴线(X轴)延伸的波纹状的结构。5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33至49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由具有连接部段(8184)的装配框架(8)组成,在所述连接部段的端部区域(9194)上设置有铰接机构(9598),所述铰接机构用于接纳不同的车窗升降器的或者车门的导轨(3;3A,3B)。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框架(8)借助刚性的中央区域(80)和四个对角线地从所述刚性的中央区域出发的斜拉条(8184)构造。
25、成X形,所述斜拉条的弯折的端部区域(9194)具有用于接纳不同的导轨(3;3A,3B)的可变的铰接机构(9598)。52具有基板的车辆车窗升降器,在所述基板中集成有至少一个能弯曲和/或能扭转的导轨,所述导轨用于沿着调节方向引导能够与所述车窗玻璃耦联的带动器并且具有固定部位,所述固定部位能够与所述车门的固定接纳部连接,其中所述导轨的扭转和/或弯曲通过将所述基板的所述固定部位与所述车门的所述固定接纳部连接来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8)具有两个相对柔性的导轨(3;3A,3B),所述导轨的中央区域经由相对刚性的横向支承件(88)相互连接,在所述横向支承件的端部上设置有固定部位(5)。权利要求书CN。
26、102985632A1/22页7机动车车窗升降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具有可扭转的或者可弯曲的导轨的机动车车窗升降器以及用于将根据装置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个构成的可扭转的或者可弯曲的导轨固定在至少一个支承件上的多种方法。背景技术0002从DE19942643C2中已知一种用于将绳式车窗升降器固定在车门上的方法以及机动车的车门,所述车门包含具有可扭转或者可弯曲的导轨的绳式车窗升降器,所述导轨可移动地安放能够与车窗玻璃耦联的带动器并且在其端部上具有固定部位,所述固定部位与车门的固定部位夹紧。通过导轨的固定部位与车门的固定部位的夹紧,以预设的扭转度扭转原本是笔直的。
27、导轨,和/或以预设的曲率半径弯曲导轨。在此,车门的固定部位位于下述平面中,所述平面相交,使得其相互围成钝角,其中平面的交线垂直于或者平行于机动车的行驶方向延伸,即沿Z轴或者X轴延伸。0003因为导轨的需要用于引导车窗玻璃的扭转度和/或曲率半径单独地通过固定部位的夹紧来实现,不必在将导轨装配到车门上或者装配到安装在车门上的支承件上之前建立车窗升降器的导轨的扭转和/或弯曲,其中所述车窗升降器设置在车门的车门门口中。因此,导轨不再必须在冲压期间扭转或者弯曲,而是首先通过导轨的固定部位与车门的固定部位夹紧来扭转和/或弯曲笔直的导轨,这实现低成本的制造和将车窗升降器装配到车门中,所述笔直的导轨能够简单且。
28、容易地例如通过挤压或者滚压来制造。0004除了在装入到车门中的车窗升降器中使用导轨,也应用下述车门系统或者车门模块,所述车门系统或者车门模块包含其上设置有例如车窗升降器单元、扬声器、侧向防撞气囊、车门锁装置等的功能部件的成套设备支承件或者用于车窗升降器单元的基板,以便实现可预装的、可预测试的单元,所述单元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装配在车门上。在此,基板或者成套设备支承件作为车窗提升单元的组成部分支承至少一个导轨,在所述导轨上引导与车窗玻璃连接的带动器。0005在不同的扩展方案中,这种车门系统或者车门模块使用在车辆制造商的不同的车辆和车辆类型中,其中车辆类型的每个变型形式取决于车门系统或者车窗升降器的特。
29、殊的、个别的构造,因为不同的变型形式和车辆类型的车门不同地构成并且在其构造上的造型和结构形式方面有所不同。例如,在不同的车门中,以不同的运动形式,即不同的弯曲半径、不同的拉拔角(其说明车窗玻璃是否接近垂直地或者倾斜地移入到车门中)和包括围绕单个的或多个车辆轴线(X、Y和Z轴)旋转的不同的调节路径来应用车窗玻璃,并且需要对导轨或者集成到基板中的导轨或者构造在成套设备支承件上的引导部段进行特殊的匹配。为了该目的,各个导轨或者集成到成套设备支承件或者基板中的、构成为引导部段的导轨在装入到车门中时例如围绕车辆纵轴线(X轴)弯曲和/或围绕车辆竖轴线(Z轴)扭转。发明内容说明书CN102985632A2/。
30、22页80006本发明基于下述目的,提供一种机动车车窗升降器或者一种用于具有基板的车门的车门系统,其中所述基板带有集成在其中的导轨,所述机动车车窗升降器或者车门系统为不同的车门或车窗升降器运动学性质扩展了在必要时集成到基板或者集成到成套设备支承件中的至少一个导轨扭转和/或弯曲时的可能性,进而扩展了导轨或者具有集成在其中的导轨的成套设备或基板的使用可能性。0007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0008通过在支承元件的固定接纳部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支撑部位而扩展在扭转和/或弯曲车窗升降器的导轨时的可能性并且由此扩大具有可扭转的或者可弯曲的导轨的车窗升降器的应用和使用范围,其中导轨在导。
31、轨与支承元件夹紧时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位上。0009将具有集成在其中的导轨的基板或成套设备支承件或者导轨装入到支承元件或者车门中时才固定车窗升降器的拉拔运动形式,其优点在于,即具有集成的导轨的基板或者导轨从可简单并且低成本制造的半成品开始就能够匹配于车门的相应条件,更确切地说,在导轨的所需要的曲率半径(车窗玻璃的拉拔线)和/或所需要的扭转方面进行匹配。因此,本发明允许将根据本发明的部件跨越结构系列地使用。0010基于根据DE19942643C2的现有技术,在本发明的主题中,不仅将笔直的导轨的端部区域或者端部用作为固定部位,而且导轨通过在支承件的固定接纳部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支撑部位来实现在与支承元件夹。
32、紧时产生造型地作用于弯曲和/或扭转导轨的措施,其中所述固定部位通过在与支承件夹紧时与支承件的相应对准的固定接纳部连接而以预设的方式弯曲和/或扭转导轨。“支承元件”在此并且在下面理解为车门的接纳车窗升降器的门身尤其是门内板、可装入的车门的门框中的支承板或者用于模块化门或者车门系统的功能支承件。此外,“支撑部位”的名称也包括支撑区域,进而不仅包括点状的或者线状的支撑部,而且还包括面状的支撑部。0011在支承元件的固定接纳部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其他的固定和/或支撑部位实现不仅在导轨与支承元件夹紧时通过将导轨支撑在支撑部位上并且固定在支承元件的固定接纳部上来弯曲或者扭转基本上笔直的、尤其被挤压的或滚压的导。
33、轨,而且也通过将导轨支撑和/或固定在支撑部位上并且固定在支承元件的固定接纳部上而将以第一曲率半径预弯曲的导轨弯曲到第二曲率半径上,和/或以可预设的方式来扭转,所述第二曲率半径大于第一曲率半径。0012由此,通过相应地对挤压的或者滚压的导轨进行长度上的切割而能够对于具有不同的玻璃拉拔装置或者玻璃弯曲装置和不同的提升器的不同的车辆和车辆类型使用同样的导轨。此外,可以对车辆的左侧和右侧的前车门和后车门使用相同的导轨。在此,为了制造导轨,仅需要一个挤压工具,由此节约了投资。0013通过将导轨预弯曲并且必要时通过将至少另一固定部位设置在导轨的端部区域中设置的固定部位之间也能够借助简单的机构在导轨的纵向延。
34、伸部中实现具有例如不同的半径或者扭转的导轨的复杂的配置,其中在所述固定部位和其他固定部位之间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部位。0014替选地,也能够通过将导轨支撑在支撑部位上并且固定在支承元件的固定接纳部上来改直预弯曲的导轨,因此,导轨例如在预紧的情况下靠置于支撑部位,以便通过粘接、焊接等建立导轨与支撑部位的力接合或者材料接合的连接。说明书CN102985632A3/22页90015此外,也能够通过将多个支撑部位设置在导轨的端部区域中设置的固定部位之间而设有多个支撑点,所述支撑点相当于具有一个或多个曲率半径或者扭转的导轨的精确的弯曲。0016通过设置多于两个固定部位而给出实现多个连接点进而提高导轨的。
35、稳定性和刚性的可能性。0017在此,在塑料支承件上实现用于挤压的或者滚压的导轨的不同的接纳位置并且通过将挤压的导轨固定在支承件上而将导轨置于受迫情况中并且接受确定的、限定的弯曲和扭转。0018导轨能够不仅与作为支承元件的支承板或者功能支承件还直接地与车门、通常与门内板夹紧。另一实施变型形式在于,将至少一个固定接纳部设置在作为支承元件的车门上并且将至少一个固定接纳部设置在要与车门连接的作为支承元件的支承板或者功能支承件上,其中支承板的或者功能支承件的和车门的固定接纳部与导轨的相应的固定部位相对应。0019不仅与支承板或者功能支承件而且与接纳支承板或者功能支承件的、作为支承元件的车门来夹紧导轨实现。
36、在与支承板或者功能支承件夹紧时预弯曲或者预扭转导轨,并且在使用和与作为支承元件的车门连接时夹紧到最终的曲率半径上或者最终的扭转上。0020此外存在下述可能性,借助于在支承元件上构成的钩形固定接纳部对导轨预定位,所述固定接纳部能够插入穿过导轨的构成为开口的固定部位。0021因此替选可行的是,设有预装配在支承板上的导轨的第一曲率半径,并且在将具有预装配在支承板上的导轨的支承板装配到门身中时产生第二曲率半径。0022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变型形式中,能够产生不同的曲率半径或者扭转度,进而在拉拔车窗升降器的车窗玻璃时实现将导轨也匹配于复杂的轮廓或者运动轨道。0023导轨的固定部位和支承元件的固。
37、定接纳部以及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位的类型和形式允许多种变型形式,所述变型形式能够匹配对于造型、即弯曲和/扭转或者对导轨与一个或多个支承元件夹紧所提出的相应要求。0024下述连接适合于将导轨预装配在支承板、作为支承元件的成套设备支承件或者功能支承件上和将与导轨连接的第一支承元件最终装配到作为第二支承元件的车门中,在所述连接中支承元件的第一固定接纳部构成为突出于支承元件的钩或者袋,导轨的端部能够插入到所述钩或者袋中,并且第二固定接纳部由突出于支承元件的卡夹组成,所述卡夹经由在的导轨中的开口在后面接合导轨。具有预装配在其上面的导轨的第一支承元件与作为第二支承元件的车门的连接能够以常规方式经由螺栓连接实现。
38、,其中为了密封设置在门身中的开口,将环绕的密封件设置在支承板的边缘、功能支承件或成套设备支承件和门身的开口边缘之间。0025由于固定部位、固定接纳部和在第一和第二固定接纳部之间的支撑部位的所述扩展方案,通过将导轨的一个端部插入到支承板的袋中以及通过夹连接件将导轨保持在预装配位置中并且沿X、Y和Z固定并且预弯曲到第一曲率半径上,而在接下来的最终装配中例如通过将导轨的另一端部与车门的白车身连接而产生另一曲率半径,或者在固定在车门白车身上之后产生优选挤压的或者滚压的导轨的限定的半径。说明书CN102985632A4/22页100026替选地,支承元件的固定接纳部由突出于支承元件表面的支承元件钩和卡夹。
39、组成,并且导轨的固定部位由在后面接合支承元件钩的导轨钩和与支承元件的卡夹共同作用的卡夹凸起组成,其中连接元件构成为,使得导轨在将导轨钩插入到支承元件钩之后能够围绕导轨钩的和支承元件钩的形状接合的连接部枢转并且直到导轨的卡夹凸起卡入在支承元件的卡夹中。0027通过连接元件的所述扩展方案,确保在弯曲或者扭转导轨的情况下导轨与支承元件简单地且功能可靠地连接,并且通过设置支撑区域而提供提高导轨的稳定性的基础。0028借助将留空部设置在支承元件的朝向导轨的表面中,为了更大的侧凹、进而为了最佳稳定性提供用于接纳延长的导轨钩的支承元件钩的插入开口。0029为了通过以下方式来扭转和/或弯曲导轨,即借助在支承元。
40、件的固定接纳部之间的至少一个支撑部位将导轨的固定部位与支承元件的固定接纳部夹紧,将导轨与支承元件连接的其他变型形式是0030支承元件的至少一个固定接纳部和导轨的固定部位和/或支承元件的至少一个支撑部位构成为在导轨的和支承元件的表面之间的粘合连接部,所述粘合连接机构优选具有0031设置在导轨的和支承元件的要连接的表面之间的、突出于导轨和/或支承元件的表面的至少一个间距保持件,以确保用于最佳的和可持久的粘合连接的粘结剂层的限定的厚度,和/或0032设置在导轨的和支承元件的要通过粘合连接部连接的表面的侧向的凹部和/或在支承元件中设置在导轨的和支承元件的要通过粘合连接部连接的表面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开口。
41、,多余的、未固化的粘结剂能够流出到所述开口中或者经由所述开口流出,0033支承元件的表面通过交替的凸部和凹部来结构化,使得在导轨的表面和支承元件的表面的凸部和凹部之间构成交替的间距以用于接纳粘合剂,0034支承元件的至少一个固定接纳部构成为卡夹式连接部,导轨的侧边缘能够夹入到所述卡夹式连接部中,0035导轨由挤压的、激光束可穿透的塑料制成并且支承元件由吸收激光束的材料制成,或者相反地,导轨由吸收激光束的材料制成并且支承元件由激光束可穿透的塑料制成,其中导轨预弯曲并且固定元件突出于支承元件的表面,所述固定元件在后面接合预弯曲的导轨的边缘,使得导轨的表面的一部分靠在支承元件的表面的一部分上,使得导。
42、轨的和支承元件的相互靠置的表面部段能够通过激光焊接相互连接,0036导轨的至少一个固定部位构成为卡夹,所述卡夹能够夹入到支承元件的固定接纳部中,所述固定接纳部构成为在支承元件中的开口。0037将钩形或者袋形的止挡部成形在支承元件的表面上以用于接纳导轨的端部,并且成形突出于支承元件的表面的装配辅助器以用于将插入到支承元件表面上的钩形或者袋形的止挡部中的导轨对准。0038支承元件的具有从凹部边缘水平弯折的腿部的矩形或者梯形的凹部,导轨的矩形或者梯形的凹部匹配于所述凹部,导轨的矩形或者梯形的凹部借助其从凹部边缘水平弯折的侧腿部放置在支承元件的从矩形或者梯形的凹部弯折的腿部上,其中通过三明治结构来提高。
43、导轨与支承元件连接的刚性,说明书CN102985632A105/22页110039支承元件的固定接纳部和导轨的固定部位由相互间隔的铆接件或者螺旋连接件或者替选地在导轨的和支承元件的相互靠置的表面之间的粘合连接部来组成,0040为提供空腔对支承元件的盒形的轮廓的底部进行结构化,所述空腔引起高的阻力矩进而高的机械稳定性,0041导轨构成为挤压的塑料轨道,其具有以三明治结构置入的、挤压的无纺布、织物、纸、薄膜或者金属或非金属的内置物,以用于改进刚性,0042在将导轨与支承元件连接时优选使用下述材料组合0043塑料的导轨与塑料的支承元件0044金属的导轨与金属的支承元件0045金属的导轨与塑料的支承元。
44、件0046塑料的导轨与金属的支承元件0047优选使用钢、铝和镁作为金属材料。塑料的导轨或者塑料的支承元件优选由具有或不具有强化材料或者填充材料的热塑性塑料和/或热固塑料制成,例如玻璃纤维强化的热塑性塑料。通过挤压、喷注、深冲、吹塑或者按压来制造塑料的导轨,通过喷注、深冲、吹塑和按压制造塑料的支承元件,通过滚压、冲压或者螺旋挤压制造金属的导轨,通过冲压或者压铸来制造金属的支承元件。0048为了提高稳定性,能够将接纳绳轮支架或者绳式车窗升降器的使车窗升降器绳换向的绳轮的盒集成到导轨与例如门内板或者支承板或者功能支承件的支承元件的连接部中。为此盒优选具有构成盒在导轨上的后接合部的两个支承面,盒经由所。
45、述支承面与导轨连接,并且通过在导轨中的留空部与绳轮、具有内螺纹的台阶形螺栓连接,绳轮安放在所述台阶形螺栓上,并且所述盒通过穿过支承元件的开口插入的螺丝与台阶形螺栓的内螺纹旋紧来而与支承元件连接。0049在此盒经由支承面支撑在支承元件上进而被加载,或者支承面与支承元件隔开,而具有内螺纹的台阶形螺栓的底部靠置于支承元件上并且由此为盒减负荷。0050替选于使用各个导轨和将其与支承元件连接,也能够使用用于具有车窗升降器基板或者成套设备支承件的车门的车门模块或者车门系统,所述车窗升降器基板或者成套设备支承件具有至少一个可弯曲和/或可扭转的、集成到基板或者成套设备支承件中的导轨,所述导轨用于沿着调节方向引。
46、导能够与车窗玻璃耦联的带动器。通过将导轨经由连接部段与基板的或者成套设备支承件的刚性区域连接而在成套设备支承件的或者基板的固定部位与车门的固定接纳部连接时,尤其与车门的车门白车身连接时扭转和/或弯曲导轨。0051因此,用于在具有至少一个集成到基板中的导轨的基板(或者成套设备支承件)上的车窗升降器的各个的导轨的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这种扩展方案同样实现在将基板装入车门的车门白车身时扭转或者弯曲导轨,进而实现将基板应用于不同的车辆制造商的车辆类型和不同的车辆,以及实现在将基板装入车门的车门白车身时进行公差补偿或者补偿制造不精确度。0052优选地,实现如下基板和导轨,使得导轨能够围绕车辆纵轴线(X轴。
47、)弯曲并且能够围绕车辆竖轴线(Z轴)扭转。0053由于基板或者导轨的该可变形性,也在拉拔车窗玻璃时,尤其在拉拔筒形的车窗说明书CN102985632A116/22页12玻璃是也实现复杂的调节路径或者调节方向。在使用两个设置在基板的侧边缘上的导轨时,基板的刚性区域优选设置在导轨之间,而固定部位设置在导轨的端部上并且至少一个支撑部位或者其他固定部位设置在导轨的端侧的固定部位之间。0054柔性的基板的第一实施形式在不损害导轨的弯曲和/或扭转的可能性以便在将基板与车门的车门白车身连接时实现不同的拉拔运动学性质的情况下实现导轨的相对刚性的构造。0055替选地,在第二实施形式中,基板具有两个导轨,所述导轨。
48、的中央区域经由刚性的横向支承件相互连接,在所述横向支承件的端部上设置与车门的车门白车身连接的固定部位,使得导轨的端部没有连接到刚性的横向支承件处并且由此导致导轨腿部的柔性。0056优选地,固定部位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车窗升降器的换向轮的轴上以用于引导车窗升降器绳和使车窗升降器绳换向。0057通过将固定部位集成到车窗升降器的换向轮的轴中而扩展将基板装配到车门的车门白车身中的可能性,这例如通过覆盖在车门的门内板中的开口来进行,所述开口具有下述大小,使得基板与车门白车身仅可在外端部上连接。0058为了优化并且简化将基板装配到车门的车门白车身中,能够使用同样集成到车门的车门白车身中的构件例如防撞护栏作为支。
49、撑部位。0059在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基板的连接部段构成为拉条,所述拉条与导轨的中央部段和端部连接。0060连接部段构成为拉条,尤其构成为斜拉条或者横拉条来替代整面地构造基板的刚性的中央区域与导轨的连接,一方面实现材料节约并且另一方面实现有目的地将柔性区域设置在拉条中的前提,以便实现弯曲和/或扭转导轨的限定的柔性。0061对于弯曲和/或扭转导轨所需要的柔性能够通过以下实现,即与导轨的端部连接的斜拉条或者与导轨的中央部段连接的横拉条包含柔性区域。0062将柔性区域设置在斜拉条中确保在导轨的端部区域中的高的柔性时,而将柔性区域设置在横拉条中在相对刚性地构成导轨的端部区域的情况下实现导轨在中央区域中的高的柔性。0063柔性区域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来制造,即0064A)相对于连接部段或者拉条的刚性区域的横截面收缩柔性区域的横截面,即打薄在柔性区域中的材料,0065B)平面地构造柔性区域或者应用连接部段或者拉条中的一个,0066C)将两种变型A)和B)组合,其方式在于通过打薄材料并且平面地构造柔性区域或者应用具有小的阻力矩的横截面来制造柔性,0067D)使用双组分技术,其中刚性区域由刚性的材料制成,尤其由长玻璃纤维强化的塑料制成,并且柔性区域由柔性的材料制成,尤其由热塑性弹性体(TPE)或者由具有更低的弹性模量的材料、尤其是未强化的聚丙烯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