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589905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11231.4

申请日:

2013.10.25

公开号:

CN103541480A

公开日:

2014.01.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5/32申请日:20131025|||公开

IPC分类号:

E04B5/32; E04G21/00

主分类号:

E04B5/32

申请人:

王本淼

发明人:

王本淼; 尹华教; 王海崴; 卜明华

地址:

410003 湖南省长沙市双拥路左岸春天22栋7A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包括上翼缘板(2)、梁(3)、下翼缘板(4)和在楼盖肋梁网格中安放组合填充构件(5),进行管线的预留预埋后先浇注含波浪型的下翼缘混凝土,尔后浇注梁和上翼缘混凝土筑成抗裂性空心楼盖(1),上翼缘板(2)和下翼缘板(4)内面呈波浪形(6),波峰值大于50毫米,组合填充构件(5)由三只以上的充气管状体(7)并列组合而成,充气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8)接触紧密;组合填充构件(5)并列组合时各单管的长度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宽度(51),多根管的直径之和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长度(52),长度(52)/宽度(51)≥0.7;充气管状体组合填充构件(5)与钢管支撑隔离部件(9)组合作用,本发明充分利用充气管状体,并用管状的特点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抗冲切和开裂缺陷,且该楼盖可以节省成本、施工更为方便快捷、楼盖结构更为合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包括上翼缘板(2)、梁(3)、下翼缘板(4)和在楼盖肋梁网格中安放组合填充构件(5),进行管线的预留预埋后先浇注含波浪型的下翼缘混凝土,尔后浇注梁和上翼缘混凝土筑成抗裂性空心楼盖(1)。所述上翼缘板(2)和下翼缘板(4)内面呈波浪形(6),波峰值大于50毫米,所述组合填充构件(5)由三只以上的充气管状体(7)并列组合而成,所述充气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8)接触紧密;所述组合填充构件(5)并列组合时各单管的长度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宽度(51),多根管的直径之和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长度(52),长度(52)/宽度(51)≥0.7;所述充气管状体组合填充构件(5)与钢管支撑隔离部件(9)组合作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下翼缘板波谷底部位薄翼缘板(10)厚小于20毫米。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下翼缘板波谷底部位厚翼缘板(101)厚大于45毫米。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填充体(5)并列组合时各单管的长度成为组成填充体(5)的宽度(51),多根管的直径之和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长度(52),用于槽型空心楼盖时的长度(52)/宽度(51)>2。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填充构件(5)中的充气管状体含塑料膜制作的气胆、气嘴、气胆保护袋、气嘴塞头或堵胶、充气管状体表面环型加固圈,所述气胆保护袋含袋身和与袋身材料相同的园形封袋块料缝制。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状体组合填充体,其相邻接合部位的中端位置插入短扁管或PVC园短管(11),管径小于40mm,长度大于充气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8)结合面长度。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隔离部件(9)用一根钢管制作,支撑隔离部件(9)隔离部位在填充构件(5)的上部(91),一端插入两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92)和另端在组合填充构件(5)的外缘(95)或插入另两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921),支撑隔离部件的两个端点(96)支撑在楼盖模板上。

说明书

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建筑楼盖,钢混组合空心楼盖、单向密肋槽式楼盖和高层核心筒楼盖,具体涉及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领域,通常采用单独的管状填充体或方形填充体安放在楼盖网格中,浇注混凝土后,在单独填充体的周围形成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肋梁,筑成现浇空心楼盖,如发明人获得的ZL98231113.3“混凝土薄壁筒体构件”,该专利广泛应用到空心楼盖工程中,解决了现浇空心楼盖非抽芯成孔的技术问题,但是,由于纵管与横管两个方向的刚度不等,只用于单向板的“工字形”截面楼盖中,两管相邻之间至少有50mm以上的管间肋梁,肋梁还有钢筋网片等构造措施,管底下翼缘板的钢筋混凝土厚大于50mm,空心楼盖混凝土的抽空率低;建筑成本高,不经济,若将单管直径加大,管间肋减少,但楼盖的高度相应增厚,得不偿失;如发明人申报ZL200410082381.9“一种空腔小密肋楼盖”,用方形薄壁箱体在小密肋楼盖中形成中空层,实现了双向受力的“T字形”截面楼盖,楼盖下翼缘板中不配钢筋,板厚减少至15mm,具有很大的节约性;但是,由于楼盖下翼缘板太薄,要达到浇注密实,给施工增加了难度,为了防止底部开裂,还增设了抗裂钢丝网。
但是,由于管状形填充体只应用于“工字形”截面楼盖中;方形状的填充体虽用于双向受力的“T字形”截面楼盖中,由于楼盖下翼缘板太薄,施工增加了难度,为了防止下翼缘底部开裂,还增设了抗裂钢丝网和其他的施工措施,才能保证下翼缘底面光滑和不开裂。目前其他形式的现有空心楼盖技术也是大同小弃。
鉴于现浇空心楼盖现有技术中,存在用管状填充体构件成孔的空心楼盖,抽空率低、节约性不明显;用方状型箱形构件成孔解决了空心楼盖双向受力和抽空率低的问题,但存在楼盖下翼缘板需设置抗裂措施的缺陷,因此,研制一种采用管状体组合填充构件来筑成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利用多个管状体组合成填充构件,替代方形填充构件;又利用多管状体组合时相邻管组合构成的波状,在形成的波状中浇注混凝土,上、下翼缘板内面出现波峰值,形成波浪型。该种楼盖施工方便,混凝土顺下翼缘波状处注入,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将现有技术的楼盖下翼缘易开裂的平板,改善形成为抗裂的波浪型板,杜绝楼盖下翼缘板开裂而导致工程隐患;上翼缘因形成的波浪状,相当于增加了若干根小肋,增强抗冲切能力,已经成为空心楼盖领域技术创新的急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包括上翼缘板(2)、梁(3)、下翼缘板(4)和在楼盖肋梁网格中安放组合填充构件(5),进行管线的预留预埋后先浇注含波浪型的下翼缘混凝土,尔后浇注梁和上翼缘混凝土筑成抗裂性空心楼盖(1)。所述上翼缘板(2)和下翼缘板(4)内面呈波浪形(6),波峰值大于50毫米,所述组合填充构件(5)由三只以上的充气管状体(7)并列组合而成,所述充气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8)接触紧密;所述组合填充构件(5)并列组合时各单管的长度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宽度(51),多根管的直径之和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长度(52),长度(52)/宽度(51)≥0.7;所述充气管状体组合填充构件(5)与钢管支撑隔离部件(9)组合作用。
更为优选的,所述波浪形下翼缘板波谷底部位薄翼缘板(10)厚小于20毫米。
更为优选的,所述波浪形下翼缘板波谷底部位厚翼缘板(101)厚大于45毫米。
更为优选的,所述组合填充体(5)并列组合时各单管的长度成为组成填充体(5)的宽度(51),多根管的直径之和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长度(52),用于槽型空心楼盖时的长度(52)/宽度(51)>2。
更为优选的,所述组合填充构件(5)中的充气管状体含塑料膜制作的气胆、气嘴、气胆保护袋、气嘴塞头或堵胶、充气管状体表面环型加固圈,所述气胆保护袋含袋身和与袋身材料相同的园形封袋块料缝制。
更为优选的,所述充气管状体组合填充体,其相邻接合部位的中端位置插入短扁管或PVC园短管(11),管径小于40mm,长度大于充气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8)结合面长度。
更为优选的,所述支撑隔离部件(9)用一根钢管制作,支撑隔离部件(9)隔离部位在填充构件(5)的上部(91),一端插入两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92)和另端在组合填充构件(5)的外缘(95)或插入另两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921).支撑隔离部件的两个端点(96)支撑在楼盖模板上。
本发明一种抗裂性空心楼盖包括上翼缘板(2)、梁(3)及主梁和肋梁、下翼缘板(4)和充气管状填充构件(5);充分利用管状体的优势,将多根管状体(7)并列组合,把多根管状体组合成填充构件,替代方形填充构件;又利用多管组合时相邻管组合形成的波状,在形成的波状中浇注混凝土出现波峰值,形成下翼缘内面波浪型。克服方形填充体下翼缘底板因平板易开裂的缺陷。抗裂性空心楼盖下翼缘板所呈波浪形(6),波峰值大于50毫米,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8)接触紧密;为了防止注入混凝土对压缩空气,在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的中端位置插入短扁管或PVC园短管(11),管径小于40mm,长度一般大于接合面。在槽型空心楼盖中, 填充体的长度与宽度的比值大于2,将各单管的长度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宽度(51),多根管的直径之和成为组合填充体(5)所需的长度(52),这样在宽度是顺管方向有利于混凝土的浇注。多个管状体并列组合,一般用纤维编织打包带组合,防止长度方向变形,用一根带隔离支撑功能的钢管支撑隔离部件(9)支扶,该一根钢管支撑隔离部件(9)包括两个支撑(93)部分和一个隔离(94)部分。两个支撑部分的高度等于管状体的直径与下翼缘高度之和,隔离部分长度小于长度(52),隔离部分与支撑部分呈直角。部件(9)的隔离(94)部分在管状体并列充气管状填充构件(5)的上部(91),支撑(93)一端插入两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92)和另端在管状体充气管状填充构件(5)的外缘(95)或插入另两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921).支撑隔离部件的两个端点(96)支撑在楼盖模板上。多个管状体组合,是必加大自重,管状体一般采用轻质无机材料制品如塑料管状体、充气管状体、聚苯乙烯管状多梭体。将形成的轻质组合填充体(5)排放在楼盖肋梁网格中,进行管线的预留预埋,抗浮处理后先浇注含波浪型的下翼缘混凝土,尔后浇注梁和上翼缘混凝土筑成抗裂性空心楼盖(1)。因此本发明的抗裂性空心楼盖相对于现有技术更为节省成本、施工更为方便快捷、楼盖结构更为合理、且解决了管状形填充体用于“T字型”受力截面的问题,同时利用管状体组合形成的波状筑成波浪型下翼缘板,有效的解决了空心楼盖顶板开裂带来的工程隐患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抗裂性空心楼盖纵向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抗裂性空心楼盖薄下翼缘板纵向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抗裂性空心楼盖厚下翼缘板纵向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组合填充体组合实施图。
图5为本发明充气管状体式样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抗裂性空心楼盖纵向截面,实施为在抗裂性空心楼盖的建筑模板(14)上划线,确定主、肋(次)梁位置,绑扎主梁和肋梁,纵横肋梁交叉形成网格,在网格中安放组合填充体(5)。在模板上钻直径为12mm的小孔,用铁丝(13)缠着梁(3)的下部钢筋,穿过模板绑扎在脚手架上进行抗浮处理,铺上翼缘板纲筋(16),纵横双向纲筋(16)铺在支撑隔离部件(9)上,纵向或横向钢筋(16)与支撑隔离部件(9)上先交叉安放。在交叉点上进行部份绑扎防止位移。上翼缘板(2)钢筋网、梁(3)及主梁和肋梁钢筋、下翼缘板(4)筋及充气管状体组合填充构件(5)安放好,进行管线预留预埋后浇注混凝土,筑成抗裂性空心楼盖;该楼盖是充 分利用管状体的优势,将多根管状体(7)并列组合,利用多根管状体组合成填充构件,替代方形填充构件;又利用多管组合时相邻管组合构成的波状,在构成的波状中浇注混凝土出现波峰值,形成波浪型(6)。克服方形填充体下翼缘底板因平板易开裂的缺陷,抗裂性空心楼盖下翼缘板所呈波浪形(6),波峰值大于50毫米,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8)接触紧密;为了防止注入混凝土对压缩空气,在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的中端位置放入短扁管或PVC园短管(11)来排除压缩的空气,管径小于40mm,长度一般大于接合面。在单向密肋的槽型空心楼盖中,填充体的长度与宽度的比值大于2,将各单管的长度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宽度(51),多根管的直径之和成为组合填充体(5)所需的长度(52),这样在宽度是顺管方向有利于混凝土的浇注。多个管状体并列组合,一般用纤维编织打包带(15)组合,防止长度方向变形,用一根带隔离支撑功能的钢管支撑隔离部件(9)支扶,该一根钢管支撑隔离部件(9)包括两个支撑(93)部分和一个隔离(94)部分。两个支撑部分的高度等于管状体的直径与下翼缘高度之和,隔离部分长度小于长度(52),隔离部分与支撑部分呈直角。部件(9)的隔离(94)部分在管状体并列充气管状填充构件(5)的上部(91),支撑(93)一端插入两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92)和另端在组合填充构件(5)的外缘(95)或插入另两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921).支撑隔离部件的两个端点(96)支撑在楼盖模板上。多个管状体组合,自重加大,管状体最佳采用充气管状体,充气管体由塑料膜制作气胆、气嘴、气胆保护膜、气嘴塞头、充气管件加固圈组成,将充气管体制作后运在施工现场充气,充气后用发泡胶或气嘴塞头将气嘴封堵,防止水泥砂浆压入,打开气门跑气。再用多个充气管体(7)组装成组合填充体(5)排放在楼盖肋梁网格中。组合填充构件(5)的管状体还可采用塑料管等。因此本发明的抗裂性空心楼盖相对于现有技术更为节省成本、施工更为方便快捷、楼盖结构更为合理、且解决了管状形填充体用于“T字型”受力截面的问题,同时利用管状体组合形成的波状筑成波浪型下翼缘板,有效的解决了空心楼盖顶板开裂带来的工程隐患问题。
图2为本发明抗裂性空心楼盖薄下翼缘板纵向截面图,与图1比只是在下翼缘板中,波谷(10)部位的厚度小于20mm,不配置受力钢筋,在特殊工程中可以施加一层小钢丝网。其他技术内容均和图1实施例相同,在此就不在赘述,可以直接参照图1的实施例来理解。
图3为本发明抗裂性空心楼盖厚下翼缘板纵向截面图,与图1比只是在下翼缘板中,波谷(101)部位的厚度大于45mm,配置受力钢筋。其他技术内容均和图1实施例相同,在此就不在赘述,可以直接参照图1的实施例来理解。
图4为本发明组合填充体组合实施图。用塑料纤维编织带(15)将多个充气管状体并列捆绑组合填充体构件(5),两管接合部位的中间预置了扁管和小园管(11)作排除空气用,;为 了解决组合填充体构件(5)在楼盖(1)的网格中固定、支撑、隔离、位移,采用了一根整体成形的支撑隔离部位(9),支撑隔离部位(9)的两个支撑单元在两管接合部位插入;也可以一个支撑单元在两管接合部位插入,另一个单元支撑靠近组合填充体构件(5)的外沿(95);隔离部分(94)放靠在组合填充体构件(5)上表面(91);两个端点(96)支撑在楼盖建筑模板(14)上。
图5为本发明充气管状体式样图。充气管状体由大约80丝以上的塑料膜制作气胆(71),气嘴(72)密封安装在气胆一端,离充气管端100mm处、将气胆放入气胆保护袋(73)中,气嘴伸出气胆保护袋,用工业缝纫机缝制园型气胆保护袋并封口(74),施工现场充气时将加固圈(75)套在气胆保护袋上,充气后用发泡胶或气嘴塞头(76)将气嘴封堵,防止水泥砂浆压入,打开气门跑气。再用多个充气管状体(7)组装成组合填充体(5)。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末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541480A43申请公布日20140129CN103541480A21申请号201310511231422申请日20131025E04B5/32200601E04G21/0020060171申请人王本淼地址410003湖南省长沙市双拥路左岸春天22栋7A室72发明人王本淼尹华教王海崴卜明华54发明名称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包括上翼缘板2、梁3、下翼缘板4和在楼盖肋梁网格中安放组合填充构件5,进行管线的预留预埋后先浇注含波浪型的下翼缘混凝土,尔后浇注梁和上翼缘混凝土筑成抗裂性空心楼盖1,上翼缘板2和下翼缘板4内。

2、面呈波浪形6,波峰值大于50毫米,组合填充构件5由三只以上的充气管状体7并列组合而成,充气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8接触紧密;组合填充构件5并列组合时各单管的长度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宽度51,多根管的直径之和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长度52,长度52/宽度5107;充气管状体组合填充构件5与钢管支撑隔离部件9组合作用,本发明充分利用充气管状体,并用管状的特点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抗冲切和开裂缺陷,且该楼盖可以节省成本、施工更为方便快捷、楼盖结构更为合理。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5414。

3、80ACN103541480A1/1页21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包括上翼缘板2、梁3、下翼缘板4和在楼盖肋梁网格中安放组合填充构件5,进行管线的预留预埋后先浇注含波浪型的下翼缘混凝土,尔后浇注梁和上翼缘混凝土筑成抗裂性空心楼盖1。所述上翼缘板2和下翼缘板4内面呈波浪形6,波峰值大于50毫米,所述组合填充构件5由三只以上的充气管状体7并列组合而成,所述充气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8接触紧密;所述组合填充构件5并列组合时各单管的长度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宽度51,多根管的直径之和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长度52,长度52/宽度5107;所述充气管状体组合填充构件5与钢管支撑隔离部件9组合作用。2如权利要。

4、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下翼缘板波谷底部位薄翼缘板10厚小于20毫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下翼缘板波谷底部位厚翼缘板101厚大于45毫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填充体5并列组合时各单管的长度成为组成填充体5的宽度51,多根管的直径之和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长度52,用于槽型空心楼盖时的长度52/宽度51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填充构件5中的充气管状体含塑料膜制作的气胆、气嘴、气胆保护袋、气嘴塞头或堵胶、充气管状体。

5、表面环型加固圈,所述气胆保护袋含袋身和与袋身材料相同的园形封袋块料缝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状体组合填充体,其相邻接合部位的中端位置插入短扁管或PVC园短管11,管径小于40MM,长度大于充气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8结合面长度。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隔离部件9用一根钢管制作,支撑隔离部件9隔离部位在填充构件5的上部91,一端插入两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92和另端在组合填充构件5的外缘95或插入另两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921,支撑隔离部件的两个端点96支撑在楼盖模板上。权利要求书CN103541480A1/。

6、4页3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建筑楼盖,钢混组合空心楼盖、单向密肋槽式楼盖和高层核心筒楼盖,具体涉及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领域,通常采用单独的管状填充体或方形填充体安放在楼盖网格中,浇注混凝土后,在单独填充体的周围形成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肋梁,筑成现浇空心楼盖,如发明人获得的ZL982311133“混凝土薄壁筒体构件”,该专利广泛应用到空心楼盖工程中,解决了现浇空心楼盖非抽芯成孔的技术问题,但是,由于纵管与横管两个方向的刚度不等,只用于单向板的“工字形”截面楼盖中,两管相邻之间至少有50MM以上。

7、的管间肋梁,肋梁还有钢筋网片等构造措施,管底下翼缘板的钢筋混凝土厚大于50MM,空心楼盖混凝土的抽空率低;建筑成本高,不经济,若将单管直径加大,管间肋减少,但楼盖的高度相应增厚,得不偿失;如发明人申报ZL2004100823819“一种空腔小密肋楼盖”,用方形薄壁箱体在小密肋楼盖中形成中空层,实现了双向受力的“T字形”截面楼盖,楼盖下翼缘板中不配钢筋,板厚减少至15MM,具有很大的节约性;但是,由于楼盖下翼缘板太薄,要达到浇注密实,给施工增加了难度,为了防止底部开裂,还增设了抗裂钢丝网。0003但是,由于管状形填充体只应用于“工字形”截面楼盖中;方形状的填充体虽用于双向受力的“T字形”截面楼盖。

8、中,由于楼盖下翼缘板太薄,施工增加了难度,为了防止下翼缘底部开裂,还增设了抗裂钢丝网和其他的施工措施,才能保证下翼缘底面光滑和不开裂。目前其他形式的现有空心楼盖技术也是大同小弃。0004鉴于现浇空心楼盖现有技术中,存在用管状填充体构件成孔的空心楼盖,抽空率低、节约性不明显;用方状型箱形构件成孔解决了空心楼盖双向受力和抽空率低的问题,但存在楼盖下翼缘板需设置抗裂措施的缺陷,因此,研制一种采用管状体组合填充构件来筑成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利用多个管状体组合成填充构件,替代方形填充构件;又利用多管状体组合时相邻管组合构成的波状,在形成的波状中浇注混凝土,上、下翼缘板内面出现波峰值,形成波浪型。该种楼盖。

9、施工方便,混凝土顺下翼缘波状处注入,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将现有技术的楼盖下翼缘易开裂的平板,改善形成为抗裂的波浪型板,杜绝楼盖下翼缘板开裂而导致工程隐患;上翼缘因形成的波浪状,相当于增加了若干根小肋,增强抗冲切能力,已经成为空心楼盖领域技术创新的急需。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筑成方法,包括上翼缘板2、梁3、下翼缘板4和在楼盖肋梁网格中安放组合填充构件5,进行管线的预留预埋后先浇注含波浪型的下翼缘混凝土,尔后浇注梁和上翼缘混凝土筑成抗裂性空心楼盖1。所述上翼缘板2和下翼缘板4内面呈波浪形6,波峰值大于50毫米,所述组合填充构件5由三只以上的充气管状体7并列组。

10、合而成,所述充气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8接触紧说明书CN103541480A2/4页4密;所述组合填充构件5并列组合时各单管的长度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宽度51,多根管的直径之和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长度52,长度52/宽度5107;所述充气管状体组合填充构件5与钢管支撑隔离部件9组合作用。0006更为优选的,所述波浪形下翼缘板波谷底部位薄翼缘板10厚小于20毫米。0007更为优选的,所述波浪形下翼缘板波谷底部位厚翼缘板101厚大于45毫米。0008更为优选的,所述组合填充体5并列组合时各单管的长度成为组成填充体5的宽度51,多根管的直径之和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长度52,用于槽型空心楼盖时的长度52/宽度5。

11、12。0009更为优选的,所述组合填充构件5中的充气管状体含塑料膜制作的气胆、气嘴、气胆保护袋、气嘴塞头或堵胶、充气管状体表面环型加固圈,所述气胆保护袋含袋身和与袋身材料相同的园形封袋块料缝制。0010更为优选的,所述充气管状体组合填充体,其相邻接合部位的中端位置插入短扁管或PVC园短管11,管径小于40MM,长度大于充气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8结合面长度。0011更为优选的,所述支撑隔离部件9用一根钢管制作,支撑隔离部件9隔离部位在填充构件5的上部91,一端插入两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92和另端在组合填充构件5的外缘95或插入另两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921支撑隔离部件的两个端点96支撑在楼盖模板上。0。

12、012本发明一种抗裂性空心楼盖包括上翼缘板2、梁3及主梁和肋梁、下翼缘板4和充气管状填充构件5;充分利用管状体的优势,将多根管状体7并列组合,把多根管状体组合成填充构件,替代方形填充构件;又利用多管组合时相邻管组合形成的波状,在形成的波状中浇注混凝土出现波峰值,形成下翼缘内面波浪型。克服方形填充体下翼缘底板因平板易开裂的缺陷。抗裂性空心楼盖下翼缘板所呈波浪形6,波峰值大于50毫米,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8接触紧密;为了防止注入混凝土对压缩空气,在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的中端位置插入短扁管或PVC园短管11,管径小于40MM,长度一般大于接合面。在槽型空心楼盖中,填充体的长度与宽度的比值大于2,将各单管。

13、的长度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宽度51,多根管的直径之和成为组合填充体5所需的长度52,这样在宽度是顺管方向有利于混凝土的浇注。多个管状体并列组合,一般用纤维编织打包带组合,防止长度方向变形,用一根带隔离支撑功能的钢管支撑隔离部件9支扶,该一根钢管支撑隔离部件9包括两个支撑93部分和一个隔离94部分。两个支撑部分的高度等于管状体的直径与下翼缘高度之和,隔离部分长度小于长度52,隔离部分与支撑部分呈直角。部件9的隔离94部分在管状体并列充气管状填充构件5的上部91,支撑93一端插入两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92和另端在管状体充气管状填充构件5的外缘95或插入另两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921支撑隔离部件的两个端点。

14、96支撑在楼盖模板上。多个管状体组合,是必加大自重,管状体一般采用轻质无机材料制品如塑料管状体、充气管状体、聚苯乙烯管状多梭体。将形成的轻质组合填充体5排放在楼盖肋梁网格中,进行管线的预留预埋,抗浮处理后先浇注含波浪型的下翼缘混凝土,尔后浇注梁和上翼缘混凝土筑成抗裂性空心楼盖1。因此本发明的抗裂性空心楼盖相对于现有技术更为节省成本、施工更为方便快捷、楼盖结构更为合理、且解决了管状形填充体用于“T字型”受力截面的问题,同时利用管状体组合形成的波状筑成波浪型下翼缘板,有效的解决了空心楼盖顶板开裂带来的工程隐患问说明书CN103541480A3/4页5题。附图说明0013图1为本发明抗裂性空心楼盖纵。

15、向截面图。0014图2为本发明抗裂性空心楼盖薄下翼缘板纵向截面图0015图3为本发明抗裂性空心楼盖厚下翼缘板纵向截面图。0016图4为本发明组合填充体组合实施图。0017图5为本发明充气管状体式样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结合附图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0019图1为本发明抗裂性空心楼盖纵向截面,实施为在抗裂性空心楼盖的建筑模板14上划线,确定主、肋次梁位置,绑扎主梁和肋梁,纵横肋梁交叉形成网格,在网格中安放组合填充体5。在模板上钻直径为12MM的小孔,用铁丝13缠着梁3的下部钢筋,穿过模板绑扎在脚手架上进行抗浮处理,铺上翼缘板纲筋16,纵横双向纲筋16铺在支撑隔离部件9上,纵向或横向钢筋16。

16、与支撑隔离部件9上先交叉安放。在交叉点上进行部份绑扎防止位移。上翼缘板2钢筋网、梁3及主梁和肋梁钢筋、下翼缘板4筋及充气管状体组合填充构件5安放好,进行管线预留预埋后浇注混凝土,筑成抗裂性空心楼盖;该楼盖是充分利用管状体的优势,将多根管状体7并列组合,利用多根管状体组合成填充构件,替代方形填充构件;又利用多管组合时相邻管组合构成的波状,在构成的波状中浇注混凝土出现波峰值,形成波浪型6。克服方形填充体下翼缘底板因平板易开裂的缺陷,抗裂性空心楼盖下翼缘板所呈波浪形6,波峰值大于50毫米,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8接触紧密;为了防止注入混凝土对压缩空气,在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的中端位置放入短扁管或PVC园短。

17、管11来排除压缩的空气,管径小于40MM,长度一般大于接合面。在单向密肋的槽型空心楼盖中,填充体的长度与宽度的比值大于2,将各单管的长度成为组合填充体5的宽度51,多根管的直径之和成为组合填充体5所需的长度52,这样在宽度是顺管方向有利于混凝土的浇注。多个管状体并列组合,一般用纤维编织打包带15组合,防止长度方向变形,用一根带隔离支撑功能的钢管支撑隔离部件9支扶,该一根钢管支撑隔离部件9包括两个支撑93部分和一个隔离94部分。两个支撑部分的高度等于管状体的直径与下翼缘高度之和,隔离部分长度小于长度52,隔离部分与支撑部分呈直角。部件9的隔离94部分在管状体并列充气管状填充构件5的上部91,支撑。

18、93一端插入两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92和另端在组合填充构件5的外缘95或插入另两管状体相邻接合部位921支撑隔离部件的两个端点96支撑在楼盖模板上。多个管状体组合,自重加大,管状体最佳采用充气管状体,充气管体由塑料膜制作气胆、气嘴、气胆保护膜、气嘴塞头、充气管件加固圈组成,将充气管体制作后运在施工现场充气,充气后用发泡胶或气嘴塞头将气嘴封堵,防止水泥砂浆压入,打开气门跑气。再用多个充气管体7组装成组合填充体5排放在楼盖肋梁网格中。组合填充构件5的管状体还可采用塑料管等。因此本发明的抗裂性空心楼盖相对于现有技术更为节省成本、施工更为方便快捷、楼盖结构更为合理、且解决了管状形填充体用于“T字型”受力。

19、截面的问题,同时利用说明书CN103541480A4/4页6管状体组合形成的波状筑成波浪型下翼缘板,有效的解决了空心楼盖顶板开裂带来的工程隐患问题。0020图2为本发明抗裂性空心楼盖薄下翼缘板纵向截面图,与图1比只是在下翼缘板中,波谷10部位的厚度小于20MM,不配置受力钢筋,在特殊工程中可以施加一层小钢丝网。其他技术内容均和图1实施例相同,在此就不在赘述,可以直接参照图1的实施例来理解。0021图3为本发明抗裂性空心楼盖厚下翼缘板纵向截面图,与图1比只是在下翼缘板中,波谷101部位的厚度大于45MM,配置受力钢筋。其他技术内容均和图1实施例相同,在此就不在赘述,可以直接参照图1的实施例来理解。

20、。0022图4为本发明组合填充体组合实施图。用塑料纤维编织带15将多个充气管状体并列捆绑组合填充体构件5,两管接合部位的中间预置了扁管和小园管11作排除空气用,;为了解决组合填充体构件5在楼盖1的网格中固定、支撑、隔离、位移,采用了一根整体成形的支撑隔离部位9,支撑隔离部位9的两个支撑单元在两管接合部位插入;也可以一个支撑单元在两管接合部位插入,另一个单元支撑靠近组合填充体构件5的外沿95;隔离部分94放靠在组合填充体构件5上表面91;两个端点96支撑在楼盖建筑模板14上。0023图5为本发明充气管状体式样图。充气管状体由大约80丝以上的塑料膜制作气胆71,气嘴72密封安装在气胆一端,离充气管。

21、端100MM处、将气胆放入气胆保护袋73中,气嘴伸出气胆保护袋,用工业缝纫机缝制园型气胆保护袋并封口74,施工现场充气时将加固圈75套在气胆保护袋上,充气后用发泡胶或气嘴塞头76将气嘴封堵,防止水泥砂浆压入,打开气门跑气。再用多个充气管状体7组装成组合填充体5。0024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末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说明书CN103541480A1/2页7图1图图3说明书附图CN103541480A2/2页8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354148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