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及小砂体空间定量描述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5890478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45052.X

申请日:

2013.12.05

公开号:

CN104698496A

公开日:

2015.06.1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1V 1/30申请公布日:201506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V 1/30申请日:20131205|||公开

IPC分类号:

G01V1/30

主分类号:

G01V1/3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隋淑玲; 田同辉; 张强; 杜玉山; 许彦群; 赵翠霞; 翟亮; 常涧峰; 滕宝刚; 晁静

地址:

100728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

代理人:

谢省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及小砂体空间定量描述方法,所述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包括:根据区域地质情况,总结砂体发育规律及规模;通过地震正演模拟,总结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地震剖面识别解释;对地震进行分频处理,提取不同频率段地震属性,应用已知井资料分析,优选与储层、砂体对应效果较好的地震属性;综合应用地质规律、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分频地震属性分析,对砂体进行精细刻画。小砂体空间定量描述方法包括:采用上述方法画砂体边界并确定出储层有利区带后,通过测井约束反演,进行砂体空间形态定量描述。本发明具有刻画的小砂体边界准确、快速,能提高储层预测准确度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其特征在: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区域地质情况,总结砂体发育规律及规模;
步骤2:通过地震正演模拟,总结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地震剖面识别解释;
步骤3:对地震进行分频处理,提取不同频率段地震属性,应用已知井资料分析,优选与储层对应效果较好的地震属性;
步骤4:综合应用地质规律、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分频地震属性分析,对砂体进行精细刻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其特征在:在步骤4中,还包括应用地震同相轴追踪、多子波分解波形分量分析等技术,确定储层有利区带,精细刻画砂体边界的步骤。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其特征在:所述分频地震属性分析包括利用已知井实测出的沉积特征与多种地震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优化出能够精细刻画河道形态的属性参数,用于对砂体进行精细刻画。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其特征在:所述精细刻画河道形态包括:利用一定地震频带范围内的平均总能量与河道形态的对应关系,精细刻画河道形态。

5.  如权利要求1到4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其特征在:在步骤1中,通过区域地质情况分析,确定沉积相带,通过不同沉积相带的砂体沉积规律,总结砂体发育规律及规模。

6.  如权利要求1到4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其特征在:步骤4中,所述分频地震属性分析包括利用低频信息主要反映主河道发育形态、用高频信息主要反映应河道两侧薄互层砂体的特征,刻画河道形态及砂体分布。

7.  如权利要求1到4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其特征在:所述沉积相带包括河床亚相边滩、堤岸亚相天然堤,河漫滩小砂体。

8.  如权利要求1到4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其特征在:在步骤2中,所述总结储层地震响应特征指通过储层地震正演模拟,总结河道地震响应特征、砂体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地震剖面识别解释。

9.  如权利要求1到4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其特征在:地震正演模拟中,河道砂体采用短轴强振幅反射。

10.  小砂体空间定量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采用权利要求1到权利要求9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刻画砂体边界,确定储层有利区带;
步骤2,通过测井约束反演,进行砂体空间形态定量描述。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及小砂体空间定量描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地层划分对比技术领域,具体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及一种小砂体空间定量描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陆上勘探难度的加大,找到规模储量的减少,滩浅海已成为油田增储扩产的主要战场。以胜利油田这块浅层油藏为例,属于曲流河沉积,储层横向连续性差,储层发育主要特征有:(1) 纵向上,储层厚度薄、油层单一、发育程度差,储层预测难度大;(2)平面上,储层变化快,连续性差,且存在叠置,边界刻画难度大。对于这类小而散的砂体精细刻画边界,如何确定储层边界形态,落实砂体平面展布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法进行描述。在胜利浅层砂体边界描述采用常规地震属性和储层反演的方法一般可以对主要河道砂体较厚的储层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对薄而散的砂体效果不是很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解决河流相储层横向变化快,厚度薄且在平面上零星分布储层边界难以刻画的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小砂体空间定量描述方法。本发明采用以地质沉积规律为指导,结合常规地震属性和分频属性分析方法,解决了对薄而散的砂体的复杂储层边界形态的精细刻画问题。
本发明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区域地质情况,总结砂体发育规律及规模;
步骤2:通过地震正演模拟,总结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地震剖面识别解释;
步骤3:对地震进行分频处理,提取不同频率段地震属性,应用已知井资料分析,优选与储层、砂体对应效果较好的地震属性;
步骤4:综合应用地质规律、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分频地震属性分析,对砂体进行精细刻画。
进一步,在步骤4中,还包括应用地震同相轴追踪、多子波分解波形分量分析等技术,确定储层有利区带,精细刻画砂体边界的步骤。
进一步,所述分频地震属性分析包括利用已知井实测出的沉积特征与多种地震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优化出能够精细刻画河道形态的属性参数,用于对砂体进行精细刻画。
进一步,所述精细刻画河道形态包括:利用一定赫兹范围内的平均总能量与河道形态的对应关系,精细刻画河道形态。
进一步,在步骤1中,通过区域地质情况分析,确定沉积相带,通过不同沉积相带的砂体沉积规律,总结砂体发育规律及规模。
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分频地震属性分析包括利用低频信息主要反映主河道发育形态、用高频信息主要反映应河道两侧薄互层砂体的特征,刻画河道形态及砂体分布。
进一步,所述沉积相带包括河床亚相边滩、堤岸亚相天然堤,河漫滩小砂体。
进一步,在步骤2中,所述总结储层地震响应特征指通过储层地震正演模拟,总结河道地震响应特征、砂体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地震剖面识别解释。
进一步,地震正演模拟中,河道砂体采用短轴强振幅反射。
小砂体空间定量描述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小砂体空间定量描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采用上述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刻画砂体边界,确定储层有利区带;
步骤2,通过测井约束反演,进行砂体空间形态定量描述。
发明针对滩浅海地区储层小而散的特点,确定了从储层沉积模式研究、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到地震资料分频处理分析进行砂体边界的刻画。结合井旁道地震分析,确定储层地震反射特征,综合应用地震同相轴追踪、分频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刻画砂体边界,刻画的小砂体边界准确、快速。在此基础上,通过测井约束反演,进行砂体空间形态定量描述,能提高储层预测准确度。
本发明通过对边际油藏小砂体边界进行刻画,落实窄河道砂体的平面分布特征,提高开发井的钻井成功率。通过对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胜利油田老168、老178、老163-x51、垦东123、垦东403、青东5等6个滩海边际油藏的储层描述,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老168块共完钻新井67口,预测砂体平面钻遇率达98%。
附图说明
图1a是窄带状砂体发育模式图;
图1b是宽带状砂体发育模式图;
图1c是土豆状砂体在天然堤的发育模式图;
图1d是土豆状砂体在河漫滩的发育模式图;
图2老168块砂体地震响应特征;
图3地震分频属性15-35hz地震总能量分布图;
图4地震分频属性35-45hz地震总能量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胜利油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从区域研究出发,依托相邻老区沉积特点,把握砂体沉积规律。总结砂体发育规律及规模。图1a到图1d出示了不同沉积微相砂体发育模式图。如图1a所示,低弯河边滩发育窄带状砂体厚砂;厚砂在低弯河边滩,厚度为6-12米,宽度在100-500米,单砂延伸长不等。如图1b所示,较高弯河边滩发育宽带状砂体;延伸在多在1-3千米,宽度一般在500-800米,为中等厚度砂,厚度在4-8米。如图1c所示,天然堤发育较薄的土豆砂体;直径一般在100-400米,多为较薄砂,厚度在2-5米。如图1d所示,河漫滩发育较薄的土豆砂体,直径一般在100-400米,厚度小于3米。
步骤2:通过地震正演模拟,总结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地震剖面识别解释,河道砂体表现为短轴强反射特征,厚层砂体表现为低频强振幅,互层砂体表现为地震复波特征(图2)。
步骤3:对地震进行分频处理,提取不同频率段(5-15hz、15-25hz、25-35hz、35-45hz、45-55hz)地震属性,应用已知井资料分析,优选与储层、砂体对应效果较好的地震属性。
步骤4:综合应用地质规律、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分频地震属性分析,对砂体进行精细刻画。
在步骤4中,还包括应用地震同相轴追踪、多子波分解波形分量分析等技术,确定储层有利区带,精细刻画砂体边界的步骤。所述分频地震属性分析包括利用已知井实测出的沉积特征与多种地震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优化出能够精细刻画河道形态的属性参数,用于对砂体进行精细刻画。
所述精细刻画河道形态包括:利用一定地震频带范围内的平均总能量与河道形态的对应关系,精细刻画河道形态。如图3所示,在老168地区,15-35Hz平均总能量对河道形态有很好的反映,红绿色区域代表河道砂体。
步骤4中,所述分频地震属性分析包括利用低频信息主要反映主河道发育形态、用高频信息主要反映应河道两侧薄互层砂体的特征,刻画河道形态及砂体分布。如图4所示,在老168地区,35-45Hz平均总能量分布与河道砂体两侧厚度薄的储层有较好的对应性,红绿色区域代表河道及两侧薄层砂体。
在步骤1中,通过区域地质情况分析,确定沉积相带,通过不同沉积相带的砂体沉积规律,总结砂体发育规律及规模。所述沉积相带包括河床亚相边滩、堤岸亚相天然堤,河漫滩小砂体。这些沉积相带,河道窄,砂体呈条带状、土豆状或不规则状,单砂体规模较小。
在步骤2中,所述总结储层地震响应特征指通过储层地震正演模拟,总结河道小砂体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地震剖面识别解释。地震正演模拟中,总结出河道砂体表现为短轴强反射特征,厚层砂体表现为低频强振幅,互层砂体表现为地震复波特征,采用正演模拟结果在地震剖面上对河道砂体追踪踪解释。
实施例2。一种小砂体空间定量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采用实施例1所述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刻画砂体边界,确定储层有利区带;
步骤2,通过测井约束反演,进行砂体空间形态定量描述。
本实施例采用储层沉积规律研究指导下,综合应用地震同相轴追踪、多子波分解波形分量分析、分频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确定储层有利区带,刻画砂体边界。在此基础上,通过测井约束反演的方法,对砂体的厚度进行精细描述,进行砂体空间形态定量描述,提高储层预测准确度。
本发明通过对边际油藏小砂体边界进行刻画,落实窄河道砂体的平面分布特征,提高开发井的钻井成功率。通过对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老168、老178、老163-x51、垦东123、垦东403、青东5等6个滩海边际油藏的储层描述,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老168块共完钻新井67口,预测砂体平面钻遇率达98%。

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及小砂体空间定量描述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及小砂体空间定量描述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及小砂体空间定量描述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及小砂体空间定量描述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及小砂体空间定量描述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及小砂体空间定量描述方法,所述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包括:根据区域地质情况,总结砂体发育规律及规模;通过地震正演模拟,总结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地震剖面识别解释;对地震进行分频处理,提取不同频率段地震属性,应用已知井资料分析,优选与储层、砂体对应效果较好的地震属性;综合应用地质规律、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分频地震属性分析,对砂体进行精细刻画。小砂体空间定量描述方法包括: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