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水稻中养殖小龙虾的生态型养殖方法.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884513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019085.7

申请日:

2016.01.08

公开号:

CN105494211A

公开日:

2016.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公布日:2016042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160108|||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安庆市义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方燚; 方倩

地址:

246001 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螺山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稻龙虾混合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在水稻中养殖小龙虾的生态型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开发(2)虾苗放养(3)精心喂食(4)水质管理(5)适时捕捞。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采用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模式,可将小龙虾养殖与水稻种植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利共生,充分发挥农田的生产力,提高农田经营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在水稻中养殖小龙虾的生态型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开发:将稻田挖成回形池,沟宽5m,深1.2m,池中间有十字沟,在池塘四周用
竹片围起高45-60厘米的防逃墙;在池内种植水葫芦;将生石灰水撒入池塘内消毒,保持池水
深度为50-80厘米,并对田埂加固防止倒塌;
(2)虾苗放养:每亩池塘放养2-3厘米长的幼虾7000-9000尾;同时在塘水中放养40-60
克的花鲢300尾;
(3)精心喂食:放养虾苗后3天内,向放养后的池塘投以绞碎的小鱼和碎肉,在3-30天
内投放小杂鱼、下脚碎肉或配合饲料,待虾苗长至6-7厘米时,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植物
性饲料;
(4)水质管理:每周加水15-20厘米深,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厘米深以上;
(5)适时捕捞:在虾苗饲养2个月后,对体重达到商品规格的龙虾及时捕捞,减少龙虾
的养殖密度,促进龙虾快速生长,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捕捞要注意气候的变
化,天气闷热时不要捕捞,此时天气缺氧,龙虾在笼中就会死亡,捕捞要多放地笼,勤收地
笼,减少龙虾在地笼的时间,确保龙虾的鲜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水稻中养殖小龙虾的生态型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1)中所种植的水葫芦覆盖面为池塘水面的1/3-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水稻中养殖小龙虾的生态型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3)中的植物性饲料为麦子、麸皮、玉米、饼粕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说明书

一种在水稻中养殖小龙虾的生态型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龙虾混合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在水稻中养殖小龙虾的生态型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生态养殖,比如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这种混养的方式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人工营造的生态系统,使小龙虾与水稻互利共生。在稻田养龙虾有三个优点:一是增产增收;二是龙虾能吃掉田中的野杂草和水生生物,而不吃稻秧,还能消灭包括蚊子在内的危害性幼虫,可起到除草除害作用;三是鱼、虾游动、觅食有助于稻田松土、活水、通气,可增加田水溶氧量,同时通过新陈代谢排出大量粪便,起到了增肥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水稻中养殖小龙虾的生态型养殖方法,该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在水稻中养殖小龙虾的生态型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开发:将稻田挖成回形池,沟宽5m,深1.2m,池中间有十字沟,在池塘四周用竹片围起高45-60厘米的防逃墙;在池内种植水葫芦;将生石灰水撒入池塘内消毒,保持池水深度为50-80厘米,并对田埂加固防止倒塌;

(2)虾苗放养:每亩池塘放养2-3厘米长的幼虾7000-9000尾;同时在塘水中放养40-60克的花鲢300尾;

(3)精心喂食:放养虾苗后3天内,向放养后的池塘投以绞碎的小鱼和碎肉,在3-30天内投放小杂鱼、下脚碎肉或配合饲料,待虾苗长至6-7厘米时,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植物性饲料;

(4)水质管理:每周加水15-20厘米深,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厘米深以上;

(5)适时捕捞:在虾苗饲养2个月后,对体重达到商品规格的龙虾及时捕捞,减少龙虾的养殖密度,促进龙虾快速生长,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捕捞要注意气候的变化,天气闷热时不要捕捞,此时天气缺氧,龙虾在笼中就会死亡,捕捞要多放地笼,勤收地笼,减少龙虾在地笼的时间,确保龙虾的鲜活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种植的水葫芦覆盖面为池塘水面的1/3-1/2。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植物性饲料为麦子、麸皮、玉米、饼粕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采用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模式,可将小龙虾养殖与水稻种植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利共生,充分发挥农田的生产力,提高农田经营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在水稻中养殖小龙虾的生态型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开发:将稻田挖成回形池,沟宽5m,深1.2m,池中间有十字沟,在池塘四周用竹片围起高45厘米的防逃墙;在池内种植水葫芦,水葫芦覆盖面为池塘水面的1/3;将生石灰水撒入池塘内消毒,保持池水深度为50厘米,并对田埂加固防止倒塌;

(2)虾苗放养:每亩池塘放养2厘米长的幼虾9000尾;同时在塘水中放养40克的花鲢300尾;

(3)精心喂食:放养虾苗后3天内,向放养后的池塘投以绞碎的小鱼和碎肉,在3-30天内投放小杂鱼、下脚碎肉或配合饲料,待虾苗长至6厘米时,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玉米和饼粕的混合饲料;

(4)水质管理:每周加水15厘米深,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厘米深以上;

(5)适时捕捞:在虾苗饲养2个月后,对体重达到商品规格的龙虾及时捕捞,减少龙虾的养殖密度,促进龙虾快速生长,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捕捞要注意气候的变化,天气闷热时不要捕捞,此时天气缺氧,龙虾在笼中就会死亡,捕捞要多放地笼,勤收地笼,减少龙虾在地笼的时间,确保龙虾的鲜活度。

实施例2:

一种在水稻中养殖小龙虾的生态型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开发:将稻田挖成回形池,沟宽5m,深1.2m,池中间有十字沟,在池塘四周用竹片围起高60厘米的防逃墙;在池内种植水葫芦,所种植的水葫芦覆盖面为池塘水面的1/2;将生石灰水撒入池塘内消毒,保持池水深度为80厘米,并对田埂加固防止倒塌;

(2)虾苗放养:每亩池塘放养3厘米长的幼虾7000尾;同时在塘水中放养50克的花鲢300尾;

(3)精心喂食:放养虾苗后3天内,向放养后的池塘投以绞碎的小鱼和碎肉,在3-30天内投放小杂鱼、下脚碎肉或配合饲料,待虾苗长至7厘米时,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麦子和麸皮的混合饲料;

(4)水质管理:每周加水20厘米深,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厘米深以上;

(5)适时捕捞:在虾苗饲养2个月后,对体重达到商品规格的龙虾及时捕捞,减少龙虾的养殖密度,促进龙虾快速生长,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捕捞要注意气候的变化,天气闷热时不要捕捞,此时天气缺氧,龙虾在笼中就会死亡,捕捞要多放地笼,勤收地笼,减少龙虾在地笼的时间,确保龙虾的鲜活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在水稻中养殖小龙虾的生态型养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在水稻中养殖小龙虾的生态型养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在水稻中养殖小龙虾的生态型养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在水稻中养殖小龙虾的生态型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在水稻中养殖小龙虾的生态型养殖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水稻龙虾混合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在水稻中养殖小龙虾的生态型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开发(2)虾苗放养(3)精心喂食(4)水质管理(5)适时捕捞。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采用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模式,可将小龙虾养殖与水稻种植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利共生,充分发挥农田的生产力,提高农田经营的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