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两个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双向滑动栏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两个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双向滑动栏杆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526696A43申请公布日20140122CN103526696A21申请号201310492269122申请日20131020E01D19/10200601E04F11/1820060171申请人广州大学地址510000广东省广州市广园中路248号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72发明人沈朝勇谭平崔杰马玉宏黄襄云陈洋洋周福霖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11344代理人许冬生54发明名称用于两个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双向滑动栏杆装置57摘要提供一种用于两个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双向滑动栏杆装置,具有左栏杆和右栏杆,所述左栏杆一侧的下端与隔震结。
2、构固定连接且左栏杆可绕其一侧端部轴线转动,所述右栏杆一侧的下端与隔震结构或固定结构固定连接且右栏杆也可绕其一侧端部轴线转动,所述左栏杆另一侧上下均通过双筒套管与右栏杆另一侧上下连接为一体且两者之间相互滑动。本发明既满足平时非地震时的维护功能,同时在地震发生时不仅仍能起到维护功能,保障人流疏通的安全,同时不妨碍两个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相对运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526696ACN103526696A1/1页21用于两个隔震结构或隔震结。
3、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双向滑动栏杆装置,具有左栏杆(1)和右栏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栏杆(1)一侧的下端与隔震结构(4)固定连接且左栏杆(1)可绕其一侧端部轴线转动,所述右栏杆(2)一侧的下端与隔震结构(4)或固定结构(5)固定连接且右栏杆(2)也可绕其一侧端部轴线转动,所述左栏杆(1)另一侧上下均通过双筒套管(3)与右栏杆(2)另一侧上下连接为一体且两者之间相互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个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双向滑动栏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栏杆(1)包括立柱(11)、顶横杆(15)、底横杆(16)、上横杆(17)、下横杆(18)、端竖杆(19)及中竖杆(110),所述。
4、端竖杆(19)与顶横杆(15)、上横杆(17)、底横杆(16)和下横杆(18)围成矩形框体且上横杆(17)和下横杆(18)分别置于顶横杆(15)和底横杆(16)内侧,所述中竖杆(110)两端分别与上横杆(17)和下横杆(18)固定连接,所述立柱(11)下端通过预埋件(14)与隔震结构(4)固定连接,立柱(11)内侧和一侧的端竖杆(19)外侧均设有铰链筒(13)且两者之间通过销钉(12)铰接为一体使矩形框体绕立柱(11)轴线转动;所述右栏杆(2)包括立柱(21)、顶横杆(25)、底横杆(26)、上横杆(27)、下横杆(28)、端竖杆(29)及中竖杆(210),所述端竖杆(29)与顶横杆(25)、。
5、上横杆(27)、底横杆(26)和下横杆(28)围成矩形框体且上横杆(27)和下横杆(28)分别置于顶横杆(25)和底横杆(26)内侧,所述中竖杆(210)两端分别与上横杆(27)和下横杆(28)固定连接,所述立柱(21)下端通过预埋件(24)与隔震结构(4)或固定结构(5)固定连接,立柱(21)内侧和一侧的端竖杆(29)外侧均设有铰链筒(23)且两者之间通过销钉(22)铰接为一体使矩形框体绕立柱(21)轴线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两个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双向滑动栏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筒套管(3)由两个套管(31)构成且两个套管(31)之间通过连接板(32)固定连接。
6、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两个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双向滑动栏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筒套管(3)设有两个,其中设在矩形框体上端的双筒套管(3)的一个套管(31)空套在左栏杆(1)的顶横杆(15)上,其另一个套管(31)空套在右栏杆(2)的顶横杆(25)上,设在矩形框体下端的双筒套管(3)的一个套管(31)空套在左栏杆(1)的底横杆(16)上,其另一个套管(31)空套在右栏杆(2)的底横杆(26)上。权利要求书CN103526696A1/3页3用于两个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双向滑动栏杆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栏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两个隔震结构或隔。
7、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双向滑动栏杆装置。背景技术0002隔震技术对减轻地震给建筑或桥梁结构带来的破坏具有重要的作用,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是隔震技术中普遍应用的隔震装置,其具有良好的水平变形能力和耗能效果,因此应用于建筑或桥梁隔震层中能有效地隔阻地震的水平振动对建筑的破坏。而在相邻两个隔震结构之间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设置连廊或走道时,如采用传统固定的走道栏杆,即栏杆两端的端柱与隔震结构固定连接,地震时,相邻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一方面,固定的栏杆会妨碍隔震结构的水平自由移动,同时隔震结构的地震作用有可能拉断设置在两栋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栏杆,这对地震人员疏。
8、散将会产生很大的安全威胁。对于相邻两栋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连廊或走道栏杆需既满足平时非地震的维护功能,同时在地震发生时不仅仍能起到维护功能,保障人流疏通的安全,同时不得妨碍两个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相对运动,鉴于上述理由,有必要寻求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柆杆装置。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两个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双向滑动栏杆装置,既满足平时非地震时的维护功能,同时在地震发生时不仅仍能起到维护功能,保障人流疏通的安全,同时不妨碍两个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相对运动。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用于两个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
9、间的双向滑动栏杆装置,具有左栏杆和右栏杆,所述左栏杆一侧的下端与隔震结构固定连接且左栏杆可绕其一侧端部轴线转动,所述右栏杆一侧的下端与隔震结构或固定结构固定连接且右栏杆也可绕其一侧端部轴线转动,所述左栏杆另一侧上下均通过双筒套管与右栏杆另一侧上下连接为一体且两者之间相互滑动。0005其中,所述左栏杆包括立柱、顶横杆、底横杆、上横杆、下横杆、端竖杆及中竖杆,所述端竖杆与顶横杆、上横杆、底横杆和下横杆围成矩形框体且上横杆和下横杆分别置于顶横杆和底横杆内侧,所述中竖杆两端分别与上横杆和下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下端通过预埋件与隔震结构固定连接,立柱内侧和一侧的端竖杆外侧均设有铰链筒且两者之间通过销钉铰。
10、接为一体使矩形框体绕立柱轴线转动;所述右栏杆包括立柱、顶横杆、底横杆、上横杆、下横杆、端竖杆及中竖杆,所述端竖杆与顶横杆、上横杆、底横杆和下横杆围成矩形框体且上横杆和下横杆分别置于顶横杆和底横杆内侧,所述中竖杆两端分别与上说明书CN103526696A2/3页4横杆和下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下端通过预埋件与隔震结构或固定结构固定连接,立柱内侧和一侧的端竖杆外侧均设有铰链筒且两者之间通过销钉铰接为一体使矩形框体绕立柱轴线转动0006进一步地,所述双筒套管由两个套管构成且两个套管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为一体。0007进一步地,述双筒套管设有两个,其中设在矩形框体上端的双筒套管的一个套管空套在左栏杆。
11、的顶横杆上,其另一个套管空套在右栏杆的顶横杆上,设在矩形框体下端的双筒套管的一个套管空套在左栏杆的底横杆上,其另一个套管空套在右栏杆的底横杆上。000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00091、该装置的每个栏杆自成体系,可以围绕自身立柱发生自由转动;00102、该装置中位于相邻不同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上的不同栏杆通过套管活动连接,既可以承担栏杆平面外的荷载,同时在栏杆的立柱轴线方向上可以发生自由相对滑动,不妨碍相邻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相对运动;00113、该装置连接用的套管内径大于栏杆的顶横杆和底横杆外径,保证顶横杆和底横杆的自动滑动;00124、该装置的套筒和栏杆的顶横杆、。
12、底横杆采用圆形,但不限于此形状,也可同时为方形、长方形、多边形等;00135、该装置结构简洁,施工安装方便,无须特殊维护;00146、该装置制作简单,安装灵活,施工简便。附图说明0015图1为本发明结构主视图;0016图2为本发明结构俯视图;0017图3为本发明设置在两个隔震结构之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0018图4为本发明设置在隔震结构和固定结构之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结合附图1、2、3描述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0020用于两个隔震结构或隔震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双向滑动栏杆装置,具有左栏杆1和右栏杆2,所述左栏杆1一侧的下端与隔震结构4固定连接且左栏杆1可绕其一侧端部轴线转。
13、动,所述右栏杆2一侧的下端与隔震结构4固定连接且右栏杆2也可绕其一侧端部轴线转动,所述左栏杆1另一侧上下均通过双筒套管3与右栏杆2另一侧上下连接为一体且两者之间相互滑动。0021上述左栏杆1包括立柱11、顶横杆15、底横杆16、上横杆17、下横杆18、端竖杆19及中竖杆110,所述端竖杆19与顶横杆15、上横杆17、底横杆16和下横杆18围成矩形框体且上横杆17和下横杆18分别置于顶横杆15和底横杆16内侧,所述中竖杆110两端分别与上横杆17和下横杆18固定连接,所述立柱11下端通过预埋件14与隔震结构4固定连接,立柱11内侧说明书CN103526696A3/3页5和一侧的端竖杆19外侧均设。
14、有铰链筒13且两者之间通过销钉12铰接为一体使矩形框体绕立柱11轴线转动;所述右栏杆2包括立柱21、顶横杆25、底横杆26、上横杆27、下横杆28、端竖杆29及中竖杆210,所述端竖杆29与顶横杆25、上横杆27、底横杆26和下横杆28围成矩形框体且上横杆27和下横杆28分别置于顶横杆25和底横杆26内侧,所述中竖杆210两端分别与上横杆27和下横杆28固定连接,所述立柱21下端通过预埋件24与隔震结构4固定连接,立柱21内侧和一侧的端竖杆29外侧均设有铰链筒23且两者之间通过销钉22铰接为一体使矩形框体绕立柱21轴线转动;所述双筒套管3由两个套管31构成且两个套管31之间通过连接板32固定连。
15、接为一体。0022具体说,所述双筒套管3设有两个,其中设在矩形框体上端的双筒套管3的一个套管31空套在左栏杆1的顶横杆15上,其另一个套管31空套在右栏杆2的顶横杆25上,设在矩形框体下端的双筒套管3的一个套管31空套在左栏杆1的底横杆16上,其另一个套管31空套在右栏杆2的底横杆26上。0023使用时,将左栏杆1的立柱11的预埋件14预埋入建筑隔震结构连廊、走道或桥梁隔震结构路面板的混凝土中,将顶横杆15、底横杆16、上横杆17、下横杆18、端竖杆19及中竖杆110按图1所示焊接成矩形框体,再将此矩形框体通过销钉12、铰链筒13与立柱11铰接在一起,形成左栏杆1,注意此时顶横杆16、底横杆1。
16、6已分别提前穿接入套管31中。同理右栏杆2参照左栏杆1连成整体,并固定在另外一个相邻的隔震结构4上。不过此时右栏杆2中顶横杆25、底横杆26未穿接入套管31中。将左栏杆1、右栏杆2围绕各自立柱旋转成两排栏杆平行交错而立的位置,将右栏杆2中顶横杆25、底横杆26穿入到已和左栏杆1中顶横杆15、底横杆16连接且空余的另一个套管31中,再将顶横杆25、底横杆26分别与右栏杆2的端竖杆29分别焊接而成。走道另外一侧的栏杆也照此连接而成即可。0024下面结合附图1、2、4描述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0025本实施例中,左栏杆1下端与隔震结构4固定连接为一体,右栏杆2下端与固定结构5固定连接为一体,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故此处不再多述。0026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3526696A1/3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526696A2/3页7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526696A3/3页8图4说明书附图CN10352669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