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液晶显示面板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
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CrystalDisplay)在正常工作时通过像
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施加电压,通过调整电压的大
小来调整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
当液晶两端的施加的电压一致不变时,会导致直流残留造成液晶显
示装置的显示异常,因此现有技术在关闭液晶显示装置前通过插入一个
黑画面,即将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的电压调整到相等,
以避免出现直流残留的问题。
但是,在液晶显示装置出现异常断电时,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的电源
被拔出或者液晶显示装置突然断电,无法插入一个黑画面,进而导致断
电瞬间施加的电压残留在液晶的两端,造成直流残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液晶显
示面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
晶显示面板,其包括:基板;多条扫描线,设置在基板上;多条数据线,
设置在基板上,并且与多条扫描线垂直交替设置;第一开关单元,每条
扫描线通过第一开关单元与公共电极连接;第二开关单元,每条数据线
通过第二开关单元与公共电极连接;其中,在液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时,
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断开;在液晶显示面板异常断电时,第一
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导通,扫描线与公共电极连接,数据线与公共
电极连接。
其中,液晶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多条扫描线和多
条数据线垂直交替形成多个像素单元;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一薄膜晶体
管的第一端与扫描线连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数据线连接,第
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三端与像素单元连接。
其中,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
端与扫描线的一端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一参考信号连
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三端与公共电极连接。
其中,在液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时,第一参考信号控制第二薄膜晶
体管断开,扫描线与公共电极断开连接;在液晶显示面板异常断电时,
第一参考信号控制第二薄膜晶体管导通,扫描线通过第二薄膜晶体管与
公共电极连接。
其中,第一开关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三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
的第一端与扫描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一参考
信号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三端与公共电极连接。
其中,在液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时,第一参考信号控制第二薄膜晶
体管和第三薄膜晶体管断开,扫描线与公共电极断开连接;在液晶显示
面板异常断电时,第一参考信号控制第二薄膜晶体管和第三薄膜晶体管
导通,扫描线通过第二薄膜晶体管和第三薄膜晶体管与公共电极连接。
其中,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四薄膜晶体管和第五薄膜晶体管,第四
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和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数据线的一端连接,
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参考信号连接,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三
端和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三端与公共电极连接,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二
端与第一参考信号连接。
其中,在液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时,第一参考信号控制第五薄膜晶
体管断开,第二参考信号控制第四薄膜晶体管断开,数据线与公共电极
断开连接;在液晶显示面板异常断电时,第一参考信号控制第五薄膜晶
体管导通,数据线通过第五薄膜晶体管与公共电极连接。
其中,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第
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以及第五薄膜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
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
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液晶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液晶显示
面板包括基板、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第一开关单元以及第二开关
单元,其中在液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断开;在液晶显示面板异常断电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导通,
扫描线与公共电极连接,数据线与公共电极连接,以使扫描线的电压和
公共电极的电压相同,数据线的电压和公共电极的电压相同,进而像素
电极的电压与公共电极的电压相同,能够消除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两端
的直流电压,避免了直流残留的产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
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
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
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进一步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液晶显示面板在异常断电时稀放负电荷的模拟测试
图;
图4是图1中液晶显示面板在异常断电时稀放正电荷的模拟测试
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
图。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液晶显示面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例如手机、笔
记本电脑等。如图1所示,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1、多条扫描线
12、多条数据线13、多个像素单元14、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一开关
单元15、第二开关单元16以及公共电极COM。
在本实施例中,多条扫描线12和多条数据线13均设置在基板11
上,多条扫描线12和多条数据线13垂直交替设置,以形成多个像素单
元14。
每个像素单元14均包括像素电极141,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漏极
与像素电极141连接,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与数据线13连接,第
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与扫描线12连接。在液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时,
扫描线12为第一薄膜晶体管T1提供扫描信号,第一薄膜晶体管T1导
通,第一薄膜晶体管T1将数据线13的数据信号传输给像素电极141,
即向像素电极141施加电压。
每条扫描线12通过第一开关单元15与公共电极COM连接,每条
数据线13通过第二开关单元16与公共电极COM连接。在液晶显示面
板正常工作时,第一开关单元15和第二开关单元16均断开,此时扫描
线12与公共电极COM断开连接,数据线13与公共电极COM断开连
接,像素电极141的电压与数据线13的电压相同,因此第一开关单元
15和第二开关单元16不会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优选地,多条扫描线12与扫描线驱动芯片(图未视)连接,扫描
线驱动电路为多条扫描线12提供扫描信号;多条数据线13与数据线驱
动芯片(图未视)连接,数据线驱动电路为多条数据线13提供数据信
号。
在液晶显示面板异常断电时,第一开关单元15和第二开关单元16
均导通,此时扫描线12与公共电极COM连接导通,扫描线12的电压
与公共电极COM的电压相同;数据线13与公共电极COM连接导通,
数据线13的电压与公共电极COM的电压相同,像素电极141的电压通
过第一薄膜晶体管T1漏电与公共电极COM的电压相同。
请参见图2,图2是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2所示,该液晶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上基板17、液晶层18以及设置
在上基板17上的公共电极COM。
其中,上基板17与基板11间隔设置,液晶层18设置在上基板17
和基板11之间。具体而言,液晶层18设置在像素电极141和公共电极
COM之间。
在液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时,像素电极141的电压与数据线13的
电压相同,像素电极141和公共电极COM产生压差,进而使得液晶层
18的液晶产生偏转。
在液晶显示面板异常断电时,像素电极141的电压通过第一薄膜晶
体管T1漏电与公共电极COM的电压相同,进而消除了液晶层18的液
晶两端的直流电压,避免直流残留的产生。
优选地,第一开关单元15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二薄膜晶体
管T2的第一端与扫描线12的一端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第二端
与第一参考信号VGL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第三端与公共电极
COM连接。
在液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时,第一参考信号VGL控制第二薄膜晶
体管T2断开,扫描线12与公共电极COM断开连接;在液晶显示面板
异常断电时,第一参考信号VGL控制第二薄膜晶体管T2导通,扫描线
12通过第二薄膜晶体管T2与公共电极COM连接。
可选地,第一开关单元15进一步包括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三薄
膜晶体管T3的第一端与扫描线1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T3
的第二端与第一参考信号VGL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第三端与公
共电极COM连接。
在液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时,第一参考信号VGL控制第二薄膜晶
体管T2和第三薄膜晶体管T3断开,扫描线12与公共电极COM断开
连接;在液晶显示面板异常断电时,第一参考信号VGL控制第二薄膜
晶体管T2和第三薄膜晶体管T3导通,扫描线12通过第二薄膜晶体管
T2和第三薄膜晶体管T3与公共电极COM连接,以快速将扫描线12的
电压拉到与公共电极COM的电压相同。
优选地,第二开关单元16包括第四薄膜晶体管T4和第五薄膜晶体
管T5,第四薄膜晶体管T4的第一端和第五薄膜晶体管T5的第一端与
数据线13的一端连接,第四薄膜晶体管T4的第二端与第二参考信号
VGH连接,第四薄膜晶体管T4的第三端和第五薄膜晶体管T5的第三
端与公共电极COM连接,第五薄膜晶体管T5的第二端与第一参考信号
VGL连接。
在液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时,第一参考信号VGL控制第五薄膜晶
体管T5断开,第二参考信号VGH控制第四薄膜晶体管T4断开,数据
线13与公共电极COM断开连接;在液晶显示面板异常断电时,第一参
考信号VGL控制第五薄膜晶体管T5导通,数据线13通过第五薄膜晶
体管T5与公共电极COM连接;或者/和第二参考信号VGH控制第四薄
膜晶体管T4导通,数据线13通过第四薄膜晶体管T4与公共电极COM
连接。
可选地,液晶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与多个扫描线12连接的扫描线
驱动芯片(图未示)和与多个数据线13连接的数据线驱动芯片(图未
示)。其中,扫描线驱动芯片用于为多个扫描线12提供扫描信号,数据
线驱动芯片用于为多个数据线13提供数据信号。第一参考信号VGL和
第二参考信号VGH由扫描线驱动芯片或/和数据线驱动芯片所提供。在
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设置第一参考信号VGL和
第二参考信号VGH由其他控制芯片所提供。
优选地,第一薄膜晶体管T1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4均为P型薄膜晶
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以及第五薄膜晶体管T5
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
在液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时,第一参考信号VGL为高电平,第二
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以及第五薄膜晶体管T5断开;第
二参考信号VGH为低电平,第四薄膜晶体管T4断开;此时扫描线12
和数据线13均与公共电极COM断开连接。
在液晶显示面板异常断电时,第一参考信号VGL为低电平,第二
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以及第五薄膜晶体管T5导通;第
二参考信号VGH为高电平,第四薄膜晶体管T4导通;此时扫描线12
和数据线13均与公共电极COM连接,进而消除了液晶层18的液晶两
端的直流电压,避免直流残留的产生。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设置第一薄膜晶体
管T1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4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T2、
第三薄膜晶体管T3以及第五薄膜晶体管T5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在此
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3-4,图3是图1中液晶显示面板在异常断电时稀放负电
荷的模拟测试图,图4是图1中液晶显示面板在异常断电时稀放正电荷
的模拟测试图。如图3-4所示,曲线A为像素电极141在异常断电时稀
放残留电荷的曲线,曲线B为数据线13在异常断电时稀放残留电荷的
曲线,曲线C为扫描线12在异常断电时稀放残留电荷的曲线。
在液晶显示面板异常断电时,数据线13通过第四薄膜晶体管T4连
接到公共电极,第四薄膜晶体管T4为P型薄膜晶体管,能够提高数据
线13在异常断电时稀放残留电荷的速度,进而提高像素电极141稀放
残留电荷的速度。如图3所示,像素电极141的初始电压为-4.5V,像素
电极141稀放残留的负电荷需要40s。如图4所示,像素电极141的初
始电压为4.5V,像素电极141稀放残留的正电荷需要60s。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
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51和液晶显示面板52,液晶显示面板52设
置在背光模组51的出光面上,背光模组51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52提
供光源,液晶显示面板52为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再次
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多条扫描线、多条数
据线、第一开关单元以及第二开关单元,其中在液晶显示面板正常工作
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断开;在液晶显示面板异常断电时,
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导通,扫描线与公共电极连接,数据线与
公共电极连接,以使扫描线的电压和公共电极的电压相同,数据线的电
压和公共电极的电压相同,进而像素电极的电压与公共电极的电压相
同,能够消除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两端的直流电压,避免了直流残留的
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
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
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