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环保帐篷及帐篷框架的展开与撤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灾环保帐篷及帐篷框架的展开与撤收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669990A43申请公布日20140326CN103669990A21申请号201310671617122申请日20131211E04H15/44200601E04H15/4820060171申请人河北佳音帐篷制造有限公司地址056700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商城工业区72发明人唐保义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8代理人马贺54发明名称救灾环保帐篷及帐篷框架的展开与撤收方法57摘要一种救灾环保帐篷由篷体、棉内胆、框架、地铺及配件五部分组成,框架包括有底座和支撑架,底座包括有四根底座两侧地杆、四根山墙地杆、四个底座角插座、两个底座中插座,每。
2、两根山墙地杆之间由枢转连接装置连接;支撑架包括有六根立杆、六根斜杆、四个檐角插座、两个檐中插座、两个脊端插座、一个脊中插座及十二根通杆,每两根通用杆之间由能作180折叠的枢转连接装置连接,檐中插座包括有一块檐中上板、一块檐中插板及两块檐中挂板,檐中挂板呈钝角三角形,并在斜边的一侧开设有供檐中插板插入的凹槽,两块檐中挂板平行地焊接在檐中上板的一侧,檐中插板直接插入檐中挂板的凹槽内并焊接固定,形成供立杆、通用杆及斜杆枢接的四个通槽。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669990ACN。
3、103669990A1/2页21一种救灾环保帐篷,由篷体、棉内胆、框架、地铺及配件五部分组成,所述框架包括有能够分开与组装的底座和支撑架,所述底座包括有四根底座两侧地杆、四根山墙地杆、四个底座角插座、两个底座中插座,所述每两根山墙地杆之间由能作180折叠的枢转连接装置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有与所述底座角插座、底座中插座插接连接的六根立杆、六根斜杆、四个檐角插座、两个檐中插座、两个脊端插座、一个脊中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有分别枢接在檐角插座与檐中插座之间、脊端插座与脊中插座之间的十二根通杆,所述每两根通用杆之间由能作180折叠的枢转连接装置连接,所述檐中插座包括有一块檐中上板、一块檐中。
4、插板及两块檐中挂板,所述檐中挂板呈钝角三角形,并在斜边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檐中插板插入的凹槽,所述两块檐中挂板平行地焊接在所述檐中上板的一侧,所述檐中插板直接插入所述檐中挂板的凹槽内并焊接固定,形成供所述立杆、通用杆及斜杆枢接的四个通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灾环保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檐角插座由一块檐角板、一块檐角插板和两块檐角挂板相互焊接而成,所述檐角挂板与所述檐中挂板的结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两块檐角挂板平行地焊接在所述檐角板的一侧,所述檐角插板插入所述檐角挂的凹槽内后焊接固定,形成三个能所述立杆、通用杆及斜杆分别枢接的通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灾环保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脊端插座。
5、由两块菱形板和一块弯板焊接组成,所述弯板由一金属板直接冲压成形,包括有位于两侧的翼板和用于连接所述翼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翼板的尾端,所述菱形板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弯板的翼板置入的方形槽,构成供所述两根斜杆和一根通用杆枢接的三个通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灾环保帐篷,其特征在于,脊中插座由两块菱形板和一块弯板焊接组成,所述弯板由一金属板直接冲压成形,包括有位于两侧的翼板和用于连接所述翼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翼板的中间部位,所述菱形板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弯板的翼板置入的方形槽,构成供所述两根斜杆和两根通用杆枢接的四个通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灾环保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角插。
6、座包括有两块完全相同且呈直角三角形的角座体板,在所述角座体板的直角处形成一直角缺口,并在所述缺口处焊接有一管插,同时在所述角座体板的两端设有通过销轴能够与所述两侧地杆、山墙地杆分别枢接的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灾环保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插座包括有两块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夹板,在所述夹板的中间夹设一管插,在所述夹板的两端设有通过销轴与所述两侧地杆枢接的通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灾环保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连接装置包括有两个分别插入山墙地杆或通用杆内部的U形第一连接件,两片分别枢接所述U形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件。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救灾环保帐篷,其特征在于,所。
7、述支撑架在所述斜杆的下方设有钢丝绳拉筋装置,所述钢丝绳拉筋装置为三根交于一点的钢丝绳。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救灾环保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地杆、山墙地杆、立杆、斜杆及通用杆均为方管。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救灾环保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为边长是25毫米、壁厚为12毫米的金属方管。权利要求书CN103669990A2/2页3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救灾环保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地杆、山墙地杆、立杆、斜杆及通用杆均为截面呈圆形的钢管,在每根钢管的端部冲成截面为方形的方管。12一种救灾环保帐篷的框架的展开与撤收方法包括撤收框架时包括1)收合支撑架1A)从底座上。
8、拔出支撑架;1B)同时向上转动从所述底座上拔出的立杆,将每根立杆向内侧折叠,平放于地面,形成连接在一起的三组人字形支架,再分别推动十二根通用杆之间能作180折叠枢转的枢转连接装置,使三组人字形支架平行贴合在一起,再收拢组成人字形支架的斜杆,斜杆、立杆及通用杆紧贴收合在一起;2)收合底座同时推动位于底座短边上的枢转连接装置,使底座的山墙地杆呈180度折叠收合,再使所述两侧地杆绕用于连接两相邻两侧地杆的底座中插座转动180度折合;展开框架时包括先打开底座,按底座收合的反方向打开,并置于平整的地面;再按收合支撑架的相反方向打开,再将每根立杆对应地插入底座上的插管内,即可完成整个框架的组装。权利要求书。
9、CN103669990A1/6页4救灾环保帐篷及帐篷框架的展开与撤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帐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型的便于展开与撤收的帐篷以及帐篷框架的展开与撤收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帐篷有帐篷架和篷布结合成一体,也有帐篷架和篷布分开设置的,但是对于大型的、赈灾用的(如抢险、救灾、紧急疏散、灾后安置、演练用的)房型帐篷都是帐篷架和篷布分开设置的,而现有的大型的、赈灾用的帐篷架大多是有多根单独的支杆经插接或连接件连接而成,即支杆与连接件都是分体设置的,需要在现场搭接帐篷时将支杆与连接件逐个进行安装与组合,在拆卸时也需要逐个的拆卸,也就是说在运输过程中和组装成形之前。
10、支杆与连接件都处于拆开状态,相互之间没有连接,这样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丢失,在组装时也容易丢失,并且在组装时容易混扰,在组装时可能会找不到或搞错搞混一个或两个零件,影响组装、费时费力、同时又不利于回收,尤其在赈灾时,对于帐篷的组装要求快速,安全,目前的救灾帐篷架达不到快速、便捷、安全、回收的要求。为此本发明的创作人在中国专利第2012100209728号中设计出一种帐篷支架及其展开方法,但是该专利中的帐篷支架在加工时存在结构复杂、加工工艺复杂及难度高的问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灾环保帐篷,该环保帐篷是在中国专利第2012100209728号中涉及的帐篷支架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得。
11、帐篷支架的结构更加简单、加工工艺也更加简单。0004本发明中的救灾环保帐篷由篷体、棉内胆、框架、地铺及配件五部分组成,所述框架包括有能够分开与组装的底座和支撑架,所述底座包括有四根底座两侧地杆、四根山墙地杆、四个底座角插座、两个底座中插座,所述每两根山墙地杆之间由能作180折叠的枢转连接装置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有与所述底座角插座、底座中插座插接连接的六根立杆、六根斜杆、四个檐角插座、两个檐中插座、两个脊端插座、一个脊中插座,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有分别枢接在檐角插座与檐中插座之间、脊端插座与脊中插座之间的十二根通杆,所述每两根通用杆之间由能作180折叠的枢转连接装置连接,所述檐中插座包括有一块檐中上。
12、板、一块檐中插板及两块檐中挂板,所述檐中挂板呈钝角三角形,并在斜边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檐中插板插入的凹槽,所述两块檐中挂板平行地焊接在所述檐中上板的一侧,所述檐中插板直接插入所述檐中挂板的凹槽内并焊接固定,形成供所述立杆、通用杆及斜杆枢接的四个通槽。0005所述檐角插座由一块檐角板、一块檐角插板和两块檐角挂板相互焊接而成,所述檐角挂板与所述檐中挂板的结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两块檐角挂板平行地焊接在所述檐角板的一侧,所述檐角插板插入所述檐角挂的凹槽内后焊接固定,形成三个能所述立杆、通用杆及斜杆分别枢接的通槽。说明书CN103669990A2/6页50006所述脊端插座由两块菱形板和一块弯板焊接组。
13、成,所述弯板由一金属板直接冲压成形,包括有位于两侧的翼板和用于连接所述翼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翼板的尾端,所述菱形板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弯板的翼板置入的方形槽,构成供所述两根斜杆和一根通用杆枢接的三个通槽。0007所述脊中插座由两块菱形板和一块弯板焊接组成,所述弯板由一金属板直接冲压成形,包括有位于两侧的翼板和用于连接所述翼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翼板的中间部位,所述菱形板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弯板的翼板置入的方形槽,构成供所述两根斜杆和两根通用杆枢接的四个通槽。0008所述底座角插座包括有两块完全相同且呈直角三角形的角座体板,在所述角座体板的直角处形成一直角缺口,并在所述缺口处焊接有。
14、一管插,同时在所述角座体板的两端设有通过销轴能够与所述两侧地杆、山墙地杆分别枢接的通孔。0009所述底座中插座包括有两块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夹板,在所述夹板的中间夹设一管插,在所述夹板的两端设有通过销轴与所述两侧地杆枢接的通孔。0010所述枢转连接装置包括有两个分别插入山墙地杆或通用杆内部的U形第一连接件,两片分别枢接所述U形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件。0011所述支撑架在所述斜杆的下方设有钢丝绳拉筋装置,所述钢丝绳拉筋装置为三根交于一点的钢丝绳。0012所述两侧地杆、山墙地杆、立杆、斜杆及通用杆均为方管。0013所述方管为边长是25毫米、壁厚为12毫米的金属方管。0014所述两侧地杆、山墙地杆、。
15、立杆、斜杆及通用杆均为截面呈圆形的钢管,在每根钢管的端部冲成截面为方形的方管。0015本发明救灾环保帐篷的框架的展开与撤收方法包括0016撤收框架时包括00171)收合支撑架00181A)从底座上拔出支撑架;00191B)同时向上转动从所述底座上拔出的立杆,将每根立杆向内侧折叠,平放于地面,形成连接在一起的三组人字形支架,再分别推动十二根通用杆之间能作180折叠枢转的枢转连接装置,使三组人字形支架平行贴合在一起,再收拢组成人字形支架的斜杆,斜杆、立杆及通用杆紧贴收合在一起;00202)收合底座同时推动位于底座短边上的枢转连接装置,使底座的山墙地杆呈180度折叠收合,再使所述两侧地杆绕用于连接两。
16、相邻两侧地杆的底座中插座转动180度折合;0021展开框架时包括0022先打开底座,按底座收合的反方向打开,并置于平整的地面;0023再按收合支撑架的相反方向打开,再将每根立杆对应地插入底座上的插管内,即可完成整个框架的组装。0024本发明中救灾环保帐篷只有可以分开的底座与支撑架,没有单个的零部件,具有运输、安装方便的优点,同时由于属于整体结构,具有使用更安全的优点、安装和撤收方便,同时便于回收二次利用,节约国家能源,另生产工艺更加简单、降低成本。说明书CN103669990A3/6页6附图说明0025图1为本发明中帐篷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6图2为本发明中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7。
17、图3为本发明中檐中插座的主视示意图。0028图4为本发明中檐中插座的俯视示意图。0029图5为本发明中檐中插座中檐中插板的立体示意图。0030图6为本发明中檐中挂板的立体示意图。0031图7为本发明中枢转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32图8为本发明枢转连接装置中第一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0033图9为本发明中底座角插座的结构示意图一。0034图10为本发明中底座角插座的结构示意图二。0035图11为本发明底座角插座中角座体板的立体放大示意图。0036图12为本发明中底座中插座的立体示意图。0037图13为本发明中脊端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38图14为本发明脊端插座中檐角挂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
18、039图15为本发明脊中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40图16为本发明脊中插座中菱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41图17为本发明脊中插座中弯板冲压成形末折弯前的结构示意图。0042图18为本发明脊中插座中弯板冲压并折弯成形后的结构示意图。0043图19为本发明中脊端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44图20为本发明脊端插座中弯板冲压成形末折弯前的结构示意图。0045图21为本发明脊端插座中弯板冲压并折弯成形后的结构示意图。0046图22为本发明中立杆呈圆管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4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48本发明中救灾环保帐篷由篷体、棉内胆、框架、地铺及配件。
19、五部分组成。其中篷体、棉内胆、地铺及配件均根据框架结构进行设计与制作,且帐篷的收合及主要部件在于框架,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的框架包括有能够分开与组装的底座1和支撑架2,两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在使用时直接将支撑架2插在底座1上即可完成整个帐篷支架的组装,这与中国专利第2012100209728号中公开的帐篷支架一致,本发明也是在该专利中公开的帐篷支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以使本发明中的框架(帐篷支架)加工更加简单、节约成本。0049实施例一0050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撑开后呈长方形,包括有四根位于长边方向的两侧地杆10、四根位于短边方向的山墙地杆11、用于连接两根两侧地杆10的底座中插座12、。
20、用于连接两侧地杆10与山墙地杆11的底座角插座13。两根山墙地杆11之间由枢转连接装置15连接,而能作180度折叠的转动连接,并在枢接连接装置15外套设有套筒14,在底座展开时,套筒14套在枢转连接装置15外,增加底座的刚性,需要收合时,移动套筒14,即可使说明书CN103669990A4/6页7枢转连接装置15作180度折叠收合。套筒14的截面形状根据山墙地杆11的截面形状一致。0051如图1所示,支撑架2包括有六根立杆20,六根斜杆21、十二根通用杆22、四个用于连接斜杆21、立杆20及通用杆22的檐角插座23、两个用于连接斜杆21和位于顶部的通用杆22的脊端插座26、两个用于连接两根位于。
21、肩部的通用杆22和一根斜杆21的檐中插座27、一个用于连接两根通用杆22和两根斜杆21的脊中插座28及六个用于连接两根通用杆22的枢转连接装置15。本实施例中的两侧地杆10、山墙地杆11、立杆20,斜杆21、通用杆22均为截面呈方形的方管,即横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25毫米、壁厚为12毫米的金属方管。至于方管的边长、厚度可以根据帐篷的面积大小及所使用的环境进行调整,以符合所使用的强度。0052如图1所示,在构成支撑架2人字形顶的两斜杆21下均焊接有钢丝绳拉筋装置24,该钢丝绳拉筋装置24为三根交于一点的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三端点分别与两个檐中插座27、脊中插座28焊接连接,或者是分别与脊端插座26。
22、和两个檐角插座23焊接连接。可以增加支撑架2在撑开时的钢性及强度。如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本实施例一中的檐中插座27包括有一块檐中上板270、一块檐中插板271及两块檐中挂板272,其中檐中挂板272呈钝角三角形,并在斜边的一侧开设有供檐中插板271插入的凹槽273,两块檐中挂板272平行地焊接在檐中上板270的一侧,同时檐中插板271直接插入檐中挂板272的凹槽273内并焊接固定,在檐中上板270、檐中插板271及檐中挂板272的角落处开设有通过销轴与立杆20、通用杆22及斜杆21枢接的通孔275,从而形成能够与一根立杆20、两根通用杆22及一根斜杆21分别枢接的四个通槽274。檐中插。
23、板271为了便于插入檐中挂板272的凹槽273内,在其顶部冲压成一“山”字形槽276,利用山字形槽中的凸片可以对斜杆21的转动进行限位,确保支撑架2撑开后的强度。0053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枢转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呈U型的第一连接件150和两片呈片状的第二连接件151,每个第一连接件150在末连接端设有两个枢接孔152,该两个第一连接件150的连接端直接插入通用杆22或山墙地杆11的管口内,并焊接固定,两个第一连接件150的末连接端延伸出通用杆22或山墙地杆11的端口,经销轴由第二连接件151枢转连接。从而可以使由枢转连接装置15连接的通用杆22或山墙地杆11作180度折叠合拢。0054本实施。
24、例的底座中插座12、底座角插座13,檐角插座23、脊端插座26、脊中插座28可以采用中国专利第2012100209728号中公开的相应的结构,也能实现如下展开与收合过程,也可以采用本发明后续多个实施例中的结构,使得加工更加简单、成本更加低廉。0055本实施例中的救灾环保帐篷主要是通过对框架中檐中插座12的结构改进及位于帐篷肩部的通用杆22的结构改进,使得帐篷框架的展开与撤收方法更加简单,同时进一步对用于连接各杆的连接件的结构改进,使得整个帐篷框架的制作更加简单,成本低廉,工艺快速,节约加工时间。具体的展开与撤收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0056撤收框架时包括00571)收合支撑架200581A)从底。
25、座1上拔出支撑架2;00591B)同时向上转动从所述底座上拔出的立杆20,将每根立杆20向内侧折叠,平放说明书CN103669990A5/6页8于地面,形成连接在一起的三组人字形支架,再分别推动十二根通用杆22之间能作180折叠枢转的枢转连接装置15,使三组人字形支架平行贴合在一起,再收拢组成人字形支架的斜杆21,使斜杆21、立杆20及通用杆22紧贴收合在一起;00602)收合底座1同时推动位于底座短边上的枢转连接装置15,使底座的山墙地杆11呈180度折叠收合,再使两侧地杆10绕用于连接两相邻两侧地杆的底座中插座12转动180度折合;0061展开框架时包括0062先打开底座1,按底座1收合的。
26、反方向打开,并置于平整的地面;0063再按收合支撑架2的相反方向打开,再将每根立杆20对应地插入底座1上的管插16内,即可完成整个框架的组装。0064实施例二0065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的基础上,对用于底座连接两侧地杆10与山墙地杆11的底座角插座13加以改进,如图9和图10所示,该底座角插座13包括有两块完全相同且呈直角三角形的角座体板130,在角座体板130的直角处形成一直角缺口,并在该缺口处焊接有一管插131。两块角座体板130通过与管插131的焊接而上下相互平行设置,同时在角座体板130的两端设有通过销轴可以与两侧地杆10、山墙地杆11分别枢接的通孔133。如图11所示,为了便于两侧地杆。
27、10和山墙地杆11的收合与展开,在角座体板130相对直角缺口的一侧设成弯弧形。0066实施例三0067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用于底座连接两侧地杆10底座中插座12加以改进,如图12所示,底座中插座12包括有两块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夹板120,在夹板120中间夹设一管插131,在管插131的底座焊接有垫座132,同时在夹板120的两端设有通过销轴可以与两侧地杆10枢接的通孔133。0068实施例四0069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用于支撑架连接立杆20、通用杆22及斜杆21的檐角插座23加以改进,如图13所示,檐角插座23由一块檐角板230、一块檐角挂板231和两块檐角竖板2。
28、32相互焊接而成,其中檐角竖板232与檐中挂板272完全相同,呈钝角三角形,并在斜边的一侧开设有供檐角挂板231插入的凹槽233,两块檐角竖板232平行焊接在檐角板230的一侧,再将檐角挂板231插入檐角竖板232的凹槽233内后进行焊接固定,如此形成三个可以分别与立杆20、通用杆22及斜杆21枢接的通槽234,并由销轴进行枢转连接。如图14所示,檐角挂板231设有一凸片235,在檐角挂板231插入两檐角竖板232的凹槽233内后利用该凸片235可以对斜杆21进行抵顶与支撑,增加支撑架2撑开时的强度。0070实施例五0071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用于支撑架2连接通用杆22及斜杆21。
29、的脊中插座28加以改进,如图15所示,脊中插座28由两块菱形板280和一块弯板281焊接组成,其中弯板281由一金属板直接冲压再折弯成形,如图17和图18所示,包括有位于两侧且平行的翼板282和用于连接两翼板282为一体的连接板283,连接板283连接翼板282的中间,菱形板280的顶部开设有供弯板281的翼板282置入的方形槽284,如图16所示,说明书CN103669990A6/6页9构成供两根斜杆21和两根通用杆22枢接的四个通槽285。0072实施例六0073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用于支撑架连接通用杆22及斜杆21的脊端插座26加以改进,如图19所示,脊端插座26由两块菱形。
30、板260和一块弯板261焊接组成,菱形板260与组成脊中插座28的菱形板280完全相同,弯板261由一金属板直接冲压成形,包括有位于两侧的翼板262、用于连接翼板262的连接板263及从连接板263延伸出的舌片264,连接板263连接翼板262的尾端,弯板261由翼板262、连接板263及舌片264折弯形成U形,刚好能置入菱形板260的顶部开设有的方形槽内,构成供两根斜杆21和一根通用杆22枢接的三个通槽。0074综上所述,本发明中帐篷框架通过对各个连接部件的改进,使得收合与展开更加方便,并且对于每个连接部件的生产与组装也更加简,成本低廉,而成本发明中的立杆、斜杆、通过杆及两侧地杆和山墙地杆均。
31、可以采用圆管,只需要圆管的两端冲成压可以与各连接部件中管插或通槽匹配的方形管即可,如图22所示。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说明。说明书CN103669990A1/7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3669990A102/7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669990A113/7页12图3图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3669990A124/7页13图7图8图9图10图11说明书附图CN103669990A135/7页14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说明书附图CN103669990A146/7页15图17图18图19图20说明书附图CN103669990A157/7页16图21图22说明书附图CN103669990A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