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上述各装置的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
处理单元为人们所公知,其除了像载置体,还加上显影手段、充电手段、清洁
手段等至少一个,构成为一体,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通过使用这种
处理单元,当各处理单元需要修理时,或到达寿命时,通过更换处理单元本身,
能继续使用图像形成装置。又,仅仅通过处理单元的更换作业,就能回复现状,
因此,能缩短维修人员在用户处的必要的作业时间,根据情况,有时即使维修
人员不出动,用户自身也能更换。
在采用上述处理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常设有废色调剂收纳部,用
于收纳由清洁手段从像载置体除去的色调剂。一般,废色调剂收纳部填满需
要更换的更换周期比像载置体或显影手段等的处理手段的寿命(更换周期)
短,仅仅通过更换作为消耗品的废色调剂收纳部,不更换处理单元,能使用直
到寿命结束(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为了提高像载置体的清洁性,为了防止发生转印图像时图像局部
脱落即所谓虫蛀图像,在处理单元中设有润滑剂供给手段,向像载置体表面
供给润滑剂。但是,若在此使用的润滑剂与处理单元成为一体,则润滑剂残量
接近用尽场合,即使像载置体、显影手段、充电手段等润滑剂以外的零部件
还能使用场合,也不得不更换处理单元,存在成本高,浪费资源的问题。于是,
以往,为了处理单元本体的长寿命化,考虑润滑剂能单独更换的处理单元(参
照专利文献2)。
近年,在小型化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省空间/零部件少的低成本化,
大多使用从处理单元向废色调剂收纳部直接排出色调剂的结构。这种构成场
合,处理单元和废色调剂收纳部接近配设,因此,能设置的废色调剂收纳部的
大小受到局限,废色调剂收纳部的更换频度变多。其结果,废色调剂收纳部
的更换时期接近润滑剂的用尽。但是,在废色调剂收纳部和润滑剂的更换分
别进行的结构中,上述更换作业相继实行场合,存在作业效率差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13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423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有效地进
行润滑剂和废色调剂收纳部的更换作业同时,能有效地使用像载置体直到寿
命终止的处理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处理单元,包括:
像载置体,在表面载置图像;以及
在上述像载置体表面形成图像的显影手段,使得上述像载置体表面带电
的充电手段,除去上述像载置体表面上的色调剂的清洁手段之中的至少一
个;
将上述各装置设在可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的单元壳体上;其特征
在于:
使得供给上述像载置体表面的润滑剂以及收纳从上述像载置体上除去
的色调剂的废色调剂收纳部构成为能相对上述单元壳体一体装卸。
由此,能同时更换润滑剂以及废色调剂收纳部。
(2)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处理单元中,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单元壳体安装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状态下,使得上述润滑
剂以及上述废色调剂收纳部构成为能相对上述单元壳体一体装卸。
由此,在单元壳体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状态下,能更换润滑剂以
及废色调剂收纳部,实现更换作业的进一步效率化。
(3)在上述技术方案(2)所述的处理单元中,其特征在于:
使得上述润滑剂以及上述废色调剂收纳部相对上述单元壳体装卸的方
向成为与将上述单元壳体相对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方向相同方向。
由此,在单元壳体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状态下,能容易地使得润
滑剂以及废色调剂收纳部相对单元壳体装卸。
(4)在上述技术方案(1)-(3)任一个所述的处理单元中,其特征在于:
将向上述像载置体供给润滑剂的润滑剂供给手段设在上述单元壳体;
在将该润滑剂供给手段残留在上述单元壳体状态下,使得上述润滑剂以
及上述废色调剂收纳部构成为能相对上述单元壳体一体装卸。
通过在将润滑剂供给手段残留在单元壳体状态下,使得润滑剂以及废色
调剂收纳部构成为能相对单元壳体一体装卸,能有效地使用润滑剂供给手段
直到其寿命终止。
(5)在上述技术方案(1)-(4)任一个所述的处理单元中,其特征在于:
盖部件用于闭塞设在上述废色调剂收纳部的色调剂导入口,壳体一体地
包括上述润滑剂以及上述废色调剂收纳部,将上述盖部件可安装地设在上述
壳体上。
这种场合,当将润滑剂以及废色调剂收纳部相对单元壳体一体卸下时,
能通过盖部件闭塞废色调剂收纳部的色调剂导入口,因此,能防止色调剂从
色调剂导入口掉落或飞散。
(6)在上述技术方案(1)-(4)任一个所述的处理单元中,其特征在于:
闸门部件用于开闭设在上述废色调剂收纳部的色调剂导入口,壳体一体
地包括上述润滑剂以及上述废色调剂收纳部,将上述闸门部件设在上述壳体
上。
这种场合,当将润滑剂以及废色调剂收纳部相对单元壳体一体卸下时,
能通过闸门部件关闭废色调剂收纳部的色调剂导入口,因此,能防止色调剂
从色调剂导入口掉落或飞散。而且,这种场合,与上述技术方案(5)记载的结
构不同,不进行安装盖部件的作业,因此,提高了作业性。
(7)在上述技术方案(6)所述的处理单元中,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与上述润滑剂以及上述废色调剂收纳部的相对上述单元壳体的
装卸动作连动,可开闭上述闸门部件。
通过构成为与润滑剂以及废色调剂收纳部的相对单元壳体的装卸动作
连动,可开闭闸门部件,没有必要另外实行闸门部件的开闭作业,能进一步提
高作业性。
(8)在上述技术方案(1)-(7)任一个所述的处理单元中,其特征在于:
设有能判断上述润滑剂残量接近用尽的润滑剂量判断手段。
由此,能在润滑剂用尽前更换为新的润滑剂,因此,能防止清洁不良,或
转印不良,对像载置体等的损伤等不良状态发生。
(9)在上述技术方案(8)所述的处理单元中,其特征在于:
根据润滑剂使用量预测判断上述润滑剂的残量是否接近用尽。
这种场合,为了判断润滑剂的残量是否接近用尽,不需要设置机械检测
手段,能简单地进行判断,零件数少,能实现低成本化及小型化。
(10)在上述技术方案(1)-(9)任一个所述的处理单元中,其特征在于:
设有能判断上述废色调剂收纳部接近充满状态的色调剂收纳量判断手
段。
由此,能在废色调剂收纳部成为充满状态前更换为新的废色调剂收纳部,
因此,能防止废色调剂的滞留或废色调剂固结(结块)状态等不良状态发生。
(11)在上述技术方案(10)所述的处理单元中,其特征在于:
根据向废色调剂收纳部的色调剂的收纳量预测判断上述废色调剂收纳
部是否接近充满状态。
这种场合,为了判断废色调剂收纳部是否接近充满状态,不需要设置机
械检测手段,能简单地进行判断,零件数少,能实现低成本化及小型化。
(12)在上述技术方案(10)所述的处理单元中,其特征在于:
通过直接检测废色调剂收纳部的色调剂收纳量判断上述废色调剂收纳
部是否接近充满状态。
通过直接检测色调剂收纳量,能更正确地判断是否接近充满状态。
(13)在上述技术方案(12)所述的处理单元中,其特征在于:
设有照射光的发光部,以及接受从该发光部照射的光的受光部,同时,将
使得光透过的光透过部件设在上述废色调剂收纳部,介于上述发光部和上述
受光部之间,通过收纳在上述废色调剂收纳部的色调剂遮断上述光透过部件
的光路,检测接近上述充满状态。
由此,能直接检测废色调剂收纳部的色调剂收纳量,判断废色调剂收纳
部是否接近充满状态。
(14)在上述技术方案(12)所述的处理单元中,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废色调剂收纳部13设有具有可挠性的膜部件,同时,设有与该膜
部件接触或接近设置的可动被检测部件,以及检测该可动被检测部件的动作
的检测手段,由收纳在上述废色调剂收纳部的色调剂将上述膜部件朝上述可
动被检测部件侧推压,伴随该动作,可动被检测部件动作,通过上述检测手段
检测上述可动被检测部件动作,检测接近上述充满状态。
由此,能直接检测废色调剂收纳部的色调剂收纳量,判断废色调剂收纳
部是否接近充满状态。
(15)在上述技术方案(1)-(14)任一个所述的处理单元中,其特征在于:
设有用于使得上述废色调剂收纳部内的色调剂均一的平整部件。
由此,能使得废色调剂收纳部内的色调剂均一,能正确判断是否成为充
满状态。又,能有效利用废色调剂收纳部的收纳空间,能有效地将色调剂收纳
在废色调剂收纳部内。
(16)在上述技术方案(15)所述的处理单元中,其特征在于:
由回转轴以及沿其轴向配设在该回转轴上的叶片部构成上述平整部件。
这种场合,平整部件设有叶片部,因此,能移动的色调剂量多。因此,能更
有效地将色调剂收纳在废色调剂收纳部内。又,由此,还能提高充满状态的检
测精度。
(17)在上述技术方案(1)-(16)任一个所述的处理单元中,其特征在于:
设有止动件,当将上述润滑剂和上述废色调剂收纳部相对上述处理壳体
一体卸下时,防止上述润滑剂从收纳上述润滑剂的润滑剂收纳部脱落。
由此,当将润滑剂以及废色调剂收纳部相对单元壳体一体卸下时,能通
过止动件防止润滑剂从收纳润滑剂的润滑剂收纳部脱落。
(18)在上述技术方案(1)-(17)任一个所述的处理单元中,其特征在于:
用硬脂酸锌形成上述润滑剂。
通过用硬脂酸锌形成润滑剂,润滑剂产生的减少像载置体的摩擦效果
大。
(1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上述技术方案(1)-(18)中任一个记载的处理单元。
图像形成装置设有上述技术方案(1)-(18)中任一个记载的处理单元,因
此,能得到上述处理单元所具有的上述效果。
(20)在上述技术方案(1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设有多个上述处理单元,根据各处理单元的使用频度,使得上述润滑剂
量和上述废色调剂收纳部的收纳量不同。
由此,能使得各处理单元的润滑剂以及废色调剂收纳部的更换周期一致,
能提高作业效率。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能同时更换润滑剂以及废色调剂收纳部,因此,更换次数少,
实现更换作业效率化。又,通过使得更换周期短的润滑剂以及废色调剂收纳
部能相对单元壳体装卸,因此,能有效使用像载置体等直到寿命终止。由此,
能实现处理单元的长寿命化,消除浪费的废弃物,因此,能实现省资源化以及
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表示装卸本发明实施形态涉及的处理单元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上述处理单元的概略截面图。
图4是表示装卸本发明实施形态涉及的润滑剂/废色调剂收纳部状态的
立体图。
图5是表示更换上述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状态的概略截面图。
图6是表示上述处理单元的另一实施形态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设置闸门部件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图8是图7所示闸门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与图7所示结构在装卸方向不同的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设置
闸门部件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图10是表示闸门部件的又一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图11是图10所示闸门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与图10所示结构在装卸方向不同的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设
置闸门部件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图13是表示设有用于防止润滑剂脱落的止动件的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图14是表示检测色调剂收纳量的检测机构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图15是表示上述检测机构的另一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图16是表示在废色调剂收纳部设置均一部件的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均一部件作用的图。
图18是表示均一部件的另一实施形态的概略截面图。
图19是图18所示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图20是表示根据各处理单元的使用频度使得润滑剂量及废色调剂收纳
量不同的实施形态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
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位置,形状,数量,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
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在各图中,相同或相当部件用相同符号表示,重复说明适当简化或省略。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设有四个处理单元1Y、1C、1M、1K,作为能相对
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装卸的图像形成单元。各处理单元1Y、1C、1M、1K收
纳与彩色图像的色分解成份对应的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的不同色的色
调剂,其他构成相同。具体地说,各处理单元1Y、1C、1M、1K设有作为像载置
体的感光体2Y、2C、2M、2K,作为使得感光体2Y、2C、2M、2K表面带电的充
电手段的充电装置3Y、3C、3M、3K,作为在感光体2Y、2C、2M、2K上形成色
调剂图像的显影手段的显影装置4Y、4C、4M、4K,作为用于除去感光体2Y、
2C、2M、2K表面上的色调剂的清洁手段的清洁装置5Y、5C、5M、5K,向感光
体2Y、2C、2M、2K表面供给(涂布)润滑剂的润滑剂涂布装置6Y、6C、6M、6K。
又,在本实施形态中,构成为通过沿着长度方向拔取或插入各处理单元1Y、
1C、1M、1K,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装卸(参照图2)。
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的上部,设有充填各色色调剂的色调剂瓶7Y、
7C、7M、7K。色调剂瓶7Y、7C、7M、7K内的各色色调剂通过没有图示的色调
剂移送管移送到对应的显影装置4Y、4C、4M、4K。又,在各处理单元1Y、1C、
1M、1K的下方,配设对各感光体2Y、2C、2M、2K的表面进行曝光的曝光装置8。
从曝光装置8对各感光体2Y、2C、2M、2K照射激光。在各处理单元1Y、1C、
1M、1K和各色调剂瓶7Y、7C、7M、7K之间,配设转印装置9。转印装置9包括
作为转印体的由环状带构成的中间转印带11。中间转印带11由多个支承辊
12、13、14、15架设。多个支承辊12、13、14、15之一成为驱动辊,通过该
驱动辊回转,中间转印带11按图示箭头方向移动。
在与四个感光体2Y、2C、2M、2K对向的位置,配设作为一次转印手段的
四个一次转印辊16Y、16C、16M、16K。通过各一次转印辊16Y、16C、16M、
16K和各感光体2Y、2C、2M、2K,在夹持中间转印带11处,形成一次转印夹持
部。又,在中间转印带11的图示右侧的外周面,与作为二次转印手段的二次转
印辊17相接。在通过该二次转印辊17和与其对向的支承辊12夹持中间转印带
11处,形成二次转印夹持部。又,在中间转印带11的图示左端的外周面,配设
用于清扫中间转印带11表面的带清洁装置18。
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的下部,设有收纳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纸P的供
纸盘19,以及从供纸盘19输出记录纸P的供纸辊20等。又,在图像形成装置本
体100内,从供纸盘19向上方形成用于对记录纸P进行导向的运送路径R。在该
运送路径R中,在从配设供纸辊20的位置到配设二次转印辊17的位置中途,配
设用于控制记录纸P的运送时间的一对定位辊21。又,在二次转印辊17的配设
位置的上方,配设用于使得记录纸P上的图像定影的定影装置22。再有,在定
影装置22的上方,配设一对排纸辊24,用于将记录纸P排出到使得图像形成装
置本体100上面凹下形成的载置部23。
下面,参照图1说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动作。
若开始成像动作,则通过没有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各各处理单元1Y、1C、
1M、1K的感光体2Y、2C、2M、2K按图示顺时钟方向回转,通过充电装置3Y、
3C、3M、3K使得各感光体2Y、2C、2M、2K的表面以所定极性均一带电。从曝
光装置8发出激光,分别照射带电的各感光体2Y、2C、2M、2K的表面,在各感
光体2Y、2C、2M、2K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这时,对各感光体2Y、2C、2M、
2K进行曝光的图像信息系将所希望的彩色图像分解为黄色、青色、品红色、
黑色的色信息的单色图像信息。通过各显影装置4Y、4C、4M、4K向上述形成
在各感光体2Y、2C、2M、2K上的静电潜像供给色调剂,静电潜像作为色调剂
图像被显像化(可视图像化)。
通过驱动架设中间转印带11的驱动辊回转,中间转印带11按图示箭头
方向移动。又,对各一次转印辊16Y、16C、16M、16K施加与色调剂的带电极
性逆极性的被恒压或恒流控制的电压。由此,在各一次转印辊16Y、16C、16M、
16K和各感光体2Y、2C、2M、2K之间的一次转印夹持部,形成转印电场。并且,
形成在各感光体2Y、2C、2M、2K的各色色调剂图像由在上述一次转印夹持部
形成的转印电场,顺序叠合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1上。中间转印带11在其表面
载置彩色的色调剂图像。又,通过润滑剂涂布装置6Y、6C、6M、6K将润滑剂
涂布在结束转印色调剂图像的各感光体2Y、2C、2M、2K的表面,接着,通过清
洁装置5Y、5C、5M、5K除去残留在各感光体2Y、2C、2M、2K表面的色调剂。
又,若开始成像动作,供纸辊20开始回转,将收纳在供纸盘19的记录纸P
送出到运送路径R。送出到运送路径R的记录纸P因定位辊21暂时停止。此后,
与上述中间转印带11上的色调剂图像形成时间一致,再开始驱动定位辊21,
将记录纸P送向二次转印辊17和中间转印带11之间的二次转印夹持部。此时,
对二次转印辊17施加与中间转印带11上的色调剂图像的色调剂带电极性逆
极性的转印电压,由此,在二次转印夹持部,形成转印电场。并且,当记录纸P
和中间转印带11上的色调剂图像到达二次转印夹持部时,通过二次转印夹持
部形成的转印电场,中间转印带11上的色调剂图像一下子转印在记录纸P上。
又,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1上的色调剂由带清洁装置18除去。转印有色
调剂图像的记录纸P向定影装置22运送,在那里,色调剂图像定影在记录纸P
上。此后,记录纸P通过排纸辊24排出到载置部23。
上述说明为在记录纸上形成彩色图像时的图像形成动作,但是,也可以
使用四个处理单元1Y、1C、1M、1K中的某一个形成单色图像,或者使用二个
或三个处理单元形成二色图像或三色图像。
图3是上述处理单元1Y、1C、1M、1K的概略构成图。下面,参照图3说明
设在各处理单元1Y、1C、1M、1K的各种装置的构成。
如图3所示,充电装置3由充电辊30以及充电清洁辊31构成,所述充电辊
30作为充电部件配设为与感光体2对向,所述充电清洁辊31与充电辊30的与
感光体2对向的面相反侧的面相接。
显影装置4包括收纳显影剂的显影剂收纳部40,与感光体2对向配置的显
影辊41,限制该显影辊41上的显影剂量的显影刮板42,以及将显影剂收纳部
40内的显影剂运送到显影辊41的运送螺旋43。在本实施形态中,使用具有色
调剂及载体的双成份系显影剂作为显影剂。
清洁装置5包括用于除去感光体2上的残留色调剂的清洁刮板50,以及收
纳从感光体2除去的色调剂的废色调剂收纳部51。清洁刮板50前端以所定加
压力与感光体2表面相接。
润滑剂涂布装置6包括固态形状的润滑剂60,作为润滑剂供给手段的润
滑剂涂布辊61,保持润滑剂60的润滑剂保持部件62,以及作为加压部件的加
压弹簧63,所述加压弹簧63赋能,使得润滑剂60与润滑剂涂布辊61接触。润滑
剂涂布辊61与感光体2表面接触,相对感光体2的回转方向,以从动方向(顺方
向)回转。作为润滑剂涂布辊61,优选刷辊或海绵辊等。在本实施形态中,为
了使得润滑剂60与润滑剂涂布辊61接触,使用加压弹簧63,但是,也可以在润
滑剂60设置重物,通过该重物作用的重力,使得润滑剂60与润滑剂涂布辊61
接触。或者也可以构成为依靠润滑剂60自重使得其与润滑剂涂布辊61接触。
又,润滑剂60相对润滑剂保持部件62通过双面粘接胶带或粘接剂等固定。
润滑剂60可以使用由脂肪酸金属盐,氟类树脂等构成,但是,从减低感光
体2摩擦效果大的角度考虑,脂肪酸金属盐尤其合适。作为脂肪酸金属盐,可
以列举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等直链状烃的脂肪酸金属盐,作为金
属,优选锂,镁,钙,锶,锌,镉,铝,铈,硬脂酸镁,硬脂酸铝,硬脂酸铁等,硬脂
酸锌尤其合适。
下面,参照图3说明各处理单元1Y、1C、1M、1K的动作。
若开始成像动作,驱动感光体2按图3所示顺时钟方向回转,这时通过被
施加充电电压的充电辊30,使得感光体2以所定极性带电。又,通过充电清洁
辊31清扫充电辊30。此后,通过来自上述曝光装置的曝光在感光体2上形成静
电潜像,该静电潜像移动到与显影辊41对向位置,在那里,色调剂从显影辊41
供给到静电潜像。更详细地说,载置在按图示逆时钟方向回转的显影辊41的
显影剂由显影刮板42限制为所定厚度后,被运送到显影辊41和感光体2之间
的显影区域,在此,显影剂中的色调剂静电地移动到感光体2上的静电潜像,
该静电潜像作为色调剂图像被可视图像化。接着,感光体2上的色调剂图像移
动到感光体2的上部位置,在此,转印到没有图示的中间转印带11。
转印上述色调剂图像后,通过按图示逆时钟方向回转的润滑剂涂布辊61,
润滑剂涂布在感光体2表面。此后,由清洁刮板50除去残留在感光体2表面的
色调剂,被除去的残留色调剂T收纳到废色调剂收纳部51内。
下面说明本发明特征部分。
如图3所示,各处理单元1Y、1C、1M、1K分别设有单元壳体10。该单元壳
体10构成为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装卸。又,在该单元壳体10一体地设
有感光体2,充电装置3以及显影装置4等。但是,润滑剂60及废色调剂收纳部
51等不设置在单元壳体10。更详细地说,润滑剂60,润滑剂保持部件62,加
压弹簧63,以及废色调剂收纳部51设置在与单元壳体10不同的另一壳体70。
在本实施形态中,润滑剂涂布装置6的构成部件之中,润滑剂涂布辊61设在
单元壳体10侧。
如图4所示,设有上述润滑剂60及废色调剂收纳部51等的另一壳体70构
成为能相对单元壳体10装卸。即,润滑剂60,润滑剂保持部件62,加压弹簧
63,以及废色调剂收纳部51构成为能一体相对单元壳体10装卸的一个子单元
(以下,称为“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将润滑剂60及废色调剂收纳部51等构成为可装
卸的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因此,如图5(a)所示,当润滑剂60消耗用尽,废色
调剂收纳部51因废色调剂T填满场合,从单元壳体10卸下该润滑剂/废色调剂
单元80(参照图5(b)),通过安装新的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参照图5(c)),
能同时更换润滑剂60和废色调剂单元51。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相对单元壳体10
的装卸方向与处理单元1Y、1C、1M、1K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的装卸方
向(图2所示箭头方向)不同(互相垂直),因此,为了进行润滑剂/废色调剂单
元80的更换作业,需要暂时使得处理单元1Y、1C、1M、1K成为相对图像形成
装置本体100卸下状态。
与此相反,如图6所示实施形态那样,当使得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相
对单元壳体10的装卸方向与处理单元1Y、1C、1M、1K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
体100的装卸方向相同方向场合,在处理单元1Y、1C、1M、1K相对图像形成装
置本体100安装状态下,能很容易地装卸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由此,能实
现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的更换作业的进一步效率化。
图7是表示在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设置闸门部件的构成图,图8是图7所
示闸门部件的立体图。
如图8所示,闸门部件55包括闸门部56,保持闸门部56的闸门保持部件57,
以及支承闸门保持部件57的一对回转臂58。具体地说,闸门部56由长方形的
片材状部件等构成。并且,将沿着该闸门部56的长度方向延伸端缘安装在杆
状的闸门保持部件57上。又,在闸门保持部件57的两端部安装一对回转臂58
的一端部。在各回转臂58的另一端部,设有回转支点部58a,回转臂58安装为
可以该回转支点部58a为中心,相对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的壳体70回转
(参照图7)。如图7(a),(b)所示,若闸门部件55回转,通过闸门部56开闭废色
调剂收纳部51的色调剂导入口51a。
弹簧59作为赋能部件设在回转支点部58a(参照图8),闸门部件55由该弹
簧59赋能使其关闭。又,在一对回转臂58的一方,设有操作部58b,其从设置回
转支点部58a的端部延伸。当将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安装到单元壳体时,
通过处理单元侧的没有图示的相接部与该操作部58b相接,使得操作部58b反
抗上述弹簧59的赋能力,如图7(b)所示朝下推压,能使得闸门部件55成为开
启状态。
在此,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构成为沿其长度方向(图7的垂直于纸面
的方向)装卸,朝下推压操作部58b的上述相接部由沿着润滑剂/废色调剂单
元80的安装方向朝下方倾斜的导轨等构成。
另一方面,从单元壳体10卸下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场合,上述相接部
引起的操作部58b的朝下推压作用消失,因此,如图7(a)所示,闸门部件55成
为关闭状态。
图9是表示在与图7所示结构装卸方向不同的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设置
闸门部件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该场合,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构成为沿着与其长度方向垂直方向(图
9的沿着纸面的横方向)装卸。本结构的闸门部件55基本上与上述构成相同,
但是,没有用于开启动作的上述操作部58b。在此,使得回转臂58弯曲形成,当
将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安装到单元壳体时,处理单元侧的没有图示的相
接部与回转臂58相接,使得闸门部件55成为开启状态,其他结构与上述构成
相同。
图10和图11表示闸门部件的又一结构。
如图11所示,其构成与上述构成不同,闸门部件55的闸门部56由可挠性
膜材料构成。如图10所示,在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的壳体70设有能收纳闸
门部56的闸门收纳部69。又,在闸门部56的前端部,设有止动件54,其用于使
得闸门部56的前端部不从闸门收纳部69内脱出。更详细地说,闸门收纳部69
的宽度在开口部变狭,止动件54在闸门收纳部69内能移动,但不能从开口部
脱出。其他构成与图8所示上述构成相同。
该场合,如图10(a)所示,在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从处理单元卸下状
态下,通过弹簧59(参照图11)的赋能力,闸门部件55被提升,成为色调剂导入
口51a和润滑剂收纳部64双方关闭状态。另一方面,安装润滑剂/废色调剂单
元80时,若使得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沿着其长度方向(图10的与纸面垂直
的方向)移动,则处理单元侧的没有图示的相接部与设在回转臂58的操作部
58b相接,如图10(b)所示,朝上推压操作部58b。由此,闸门部件55下降,成为
色调剂导入口51a和润滑剂收纳部64开放状态。
同样,沿着与长度方向垂直方向装卸的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也能适
用图10、图11所示构成。其构成表示在图12。
在图12所示构成中,设在回转臂58的操作部58b形成为L字形,其他构成
与图10、图11所示构成相同。这种场合,安装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时,若
使得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沿着与其长度方向垂直方向(图12的沿着纸面
的横方向)移动,则处理单元侧的没有图示的相接部与操作部58b相接,如图
12(b)所示,操作部58b朝着图示逆时钟方向回转。由此,闸门部件55下降,成
为色调剂导入口51a和润滑剂收纳部64开放状态。
如上所述,在设有闸门部件55的构成中,能通过闸门部件55关闭废色调
剂收纳部51的色调剂导入口51a,因此,能防止当卸下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
80时,收纳在废色调剂收纳部51内的废色调剂从色调剂导入口51a掉出或飞
散。又,虽然图示省略,即使将用于关闭色调剂导入口51a的盖部件安装在润
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的壳体70,也能防止废色调剂从色调剂导入口51a飞散
等。但是,该场合需要安装盖部件的作业,因此,与其相比,设置可开闭的闸门
部件55场合,能提高作业性。再有,如上所述,构成为与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
80的装卸动作连动,可开闭闸门部件55,不需要另外实行闸门部件55的开闭
作业,能进一步提高作业性。
图13是表示设有用于防止润滑剂脱落的止动件的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如图13所示,在该构成中,在收纳润滑剂60的润滑剂收纳部64的开口部
侧,设有形成为爪状的止动件65。由此,当将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相对处
理单元的单元壳体10卸下时,即使润滑剂60因加压弹簧63被推向润滑剂收纳
部64的开口部侧,也能通过止动件65不使得润滑剂60从润滑剂收纳部64脱
出。又,在图13所示构成中,配设为止动件65与润滑剂涂布辊61接触,因此,止
动件65也起着作为用于除去附着在润滑剂涂布辊61上的废色调剂的颤动部
件的功能。
但是,若在润滑剂60用尽状态下形成图像,则润滑剂不能供给感光体,因
此,会产生清洁不良或转印不良,恐怕对感光体或清洁刮板带来损伤。又,若
在废色调剂收纳部51充满废色调剂的状态下形成图像,则从感光体除去的废
色调剂在运送路径内滞留,滞留的废色调剂固化时,恐怕发生废色调剂块(结
块)状态。因此,为了防止上述不良状况发生,在润滑剂60用尽前,或废色调剂
收纳部51成为充满状态前,需要更换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为此,较好的
是,设置润滑剂量判断手段,其能判断润滑剂60的残量接近用尽,设置色调剂
收纳量判断手段,其能判断废色调剂收纳部51接近充满状态,根据上述判断
手段的判断,能发出更换指示。
作为判断上述润滑剂60残量用尽的方法,有根据润滑剂60的使用量预测
的方法等。具体地说,润滑剂60的使用量能根据累积印刷张数计算,因此,通
过对印刷张数进行计数,能判断润滑剂60残量是否接近用尽。
作为判断上述废色调剂收纳部51的充满状态的方法,有根据色调剂向废
色调剂收纳部51的收纳量进行预测的方法,以及直接检测废色调剂收纳部51
的色调剂收纳量进行判断的方法等。前者方法场合,根据图像的累积打印像
素数计算色调剂收纳量,可以判断是否接近充满状态。另一方面,后者方法通
过使用例如图14或图15所示检测机构可以实现。
图14所示检测机构设有透射型的光学传感器71,其包括照射光的发光部
71a,以及接受该照射光的受光部71b。又,在构成废色调剂收纳部51的壳体70
上形成贯通孔70a,在贯通孔70a插入嵌合由使得光通过的透明部件构成的光
透过部件72。光透过部件72突出到壳体70的外侧,介于光学传感器71的发光
部71a和受光部71b之间。
如图14(a)所示,废色调剂收纳部51没有成为充满状态场合,从发光部
71a照射的光通过光透过部件72,由受光部71b接受。此后,如图14(b)所示,若
废色调剂T收纳在废色调剂收纳部51接近充满状态,因废色调剂T收纳在光透
过部件72内,遮蔽光透过部件72的光路。这样,在图14所示实施形态中,通过
光学传感器71检测因废色调剂T遮蔽光路,能判断废色调剂收纳部51接近充
满状态。
又,图15所示检测机构设有可动被检测部件73以及作为检测手段的透射
型的光学传感器74,所述可动被检测部件73可回转地支承在构成废色调剂收
纳部51的壳体70,所述光学传感器74设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没有图示的框
架等。又,在构成废色调剂收纳部51的壳体70上形成贯通孔70a,设有可挠性
膜部件75,用于塞住该贯通孔70a。上述可动被检测部件73包括遮光部73a,其
配置在遮蔽光学传感器74具有的发光部和受光部之间的光路的位置。又,可
动被检测部件73具有接触部73b,其配置在接触或接近膜部件75的位置。
如图15(a)所示,废色调剂收纳部51没有成为充满状态场合,可动被检测
部件73的接触部73b进入贯通孔70a,成为将膜部件75朝内侧推压的状态。又,
在该状态下,可动被检测部件73的遮光部73a介于光学传感器74的发光部和
受光部之间,通过遮光部73a遮蔽光路。此后,如图15(b)所示,若废色调剂T收
纳在废色调剂收纳部51接近充满状态,因收纳的废色调剂T,膜部件75被推向
可动被检测部件73侧,接触部73b受膜部件75推压,可动被检测部件73回转。
由此,遮光部73a从遮蔽光学传感器74的光路的位置退出,光从发光部入射到
受光部。这样,在图15所示的实施形态中,光学传感器74检测因废色调剂T推
压膜部件75使得可动被检测部件73可动,能判断废色调剂收纳部51接近充满
状态。也可以与该实施形态相反,当废色调剂收纳部51接近充满状态时,使得
遮光部73b遮蔽光路。
如上所述,通过构成能判断润滑剂60的残量是否接近用尽,或废色调剂
收纳部51是否接近充满状态,在润滑剂60用尽前,或废色调剂收纳部51成为
充满状态前,能更换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能防止各种不良状态发生。尤
其,根据累积印刷张数或图像的累积打印像素数等预测控制进行判断场合,
不需要机械检测手段,能简单地进行判断,同时,零件数减少,具有低成本化
及小型化的优点。另一方面,通过如图14或图15所示那样的机械检测手段直
接检测色调剂容量进行判断场合,能更正确地进行判断。
又,废色调剂凝集度高,流动性差,因此,在废色调剂收纳部51内废色调
剂偏集滞留场合,存在比预期早判断为充满状态的可能性。因此,如图16所示,
优选设置用于使得废色调剂收纳部51内的废色调剂T均匀的平整部件76。在
图16所示实施形态中,平整部件76从没有图示的驱动源受到驱动力可回转,
通过平整部件76回转,能使得废色调剂收纳部51内的废色调剂T的高度均一。
例如图17所示,废色调剂T一部分堆积在比平整部件76高的位置B场合,通过
使得平整部件76回转,能使得堆积在该高位置B的废色调剂崩溃,使其移动到
比平整部件76低的位置C。由此,能正确判断是否成为充满状态。又,能有效
利用废色调剂收纳部51的收纳空间,能有效地在废色调剂收纳部51内收纳废
色调剂T。
图18及图19表示上述平整部件的另一实施形态。
在该实施形态中,平整部件76由回转轴76a以及沿该回转轴76a轴向配设
的叶片部76b构成。在图18中,将多个叶片部76b设在回转轴76a,但是,对于叶
片部76b的数量、形状、大小等并不局限于图示。如图19所示,通过使得平整
部件76以逆时钟方向回转,能通过叶片部76b使得高高堆积在废色调剂收纳
部51的色调剂导入口51a附近的废色调剂T移向里侧(离开色调剂导入口51a
远处)。又,该场合,平整部件76设有叶片部76b,因此,与图16所示平整部件
76相比,能移动的废色调剂T的量多。因此,能更有效地将废色调剂T收纳在废
色调剂收纳部51内。又,由此,还能提高充满状态的检测精度。
作为驱动平整部件76的方法有例如通过单独电机进行驱动的方法,或者
使得齿轮与向感光体赋与驱动力的电机连接,向平整部件76传递驱动力的方
法等,但是,对于驱动平整部件76的方法并不作特别限定。用单独电机驱动平
整部件76场合,通过检测平整部件76的转矩,也能检测废色调剂收纳部51的
充满状态,即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的更换时期。
又,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用户等使用方法不同,存在例如黑白图
像形成模式比彩色图像形成模式使用频度高的场合。该场合,黑色处理单元
与彩色处理单元相比,润滑剂60的消耗量多,向废色调剂收纳部51收纳的废
色调剂量也多,因此,需要早期更换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更换周期不同。
于是,如图20所示,通过使得使用频度高的黑色的处理单元1K(参照图20(b))
的润滑剂60的量和废色调剂收纳部51的收纳量比彩色处理单元1Y,1C,1M(参
照图20(a))多,能使得各处理单元1Y、1C、1M、1K的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
的更换周期一致。这样,通过根据各处理单元的使用频度使得润滑剂量和废
色调剂收纳量不同,能使得各处理单元的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的更换周
期一致,能提高作业效率。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能同时更换润滑剂和废色调剂收纳部,因此,更
换次数少,更换作业效率高。又,更换周期短的润滑剂和废色调剂收纳部能相
对单元壳体装卸,感光体,充电装置,显影装置,清洁装置等能有效地使用直
到寿命终止。由此,能实现处理单元长寿命化,消除浪费的废弃物,因此,能实
现省资源化及低成本化。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能使得润滑剂供给手段(润
滑剂涂布辊61)残留在单元壳体10状态下,更换润滑剂/废色调剂单元80(参
照图5),能有效地使用润滑剂供给手段直到寿命终止。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
形态。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又,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不局限于图1所示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也可以是黑白图像形成装置,或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上述装置的
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