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587166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33995.1

申请日:

2014.01.24

公开号:

CN103711441A

公开日:

2014.04.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19/02申请日:20140124|||公开

IPC分类号:

E21B19/02; E21B19/16

主分类号:

E21B19/02

申请人:

天津探矿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永刚; 丁瑞; 尔凤山; 房清; 吕光辉

地址:

300385 天津市西青区西青经济开发区海泽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代理人:

冯舜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通过万向连接件进行万向联接;下接头的圆周壁上均布开设有三个楔形导向槽,每个楔形导向槽内配装有楔块,楔块的内侧端部设有用于夹持被提引的钻具夹持面;所述楔块的上端部设有吊耳,吊耳上沿下接头径向方向穿转有螺纹连杆,螺纹连杆上还穿装有手轮,螺纹连杆的内端部螺装在滑套上,滑套滑动套装在下接头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传统的提引器相比既具有传统提引器提起钻具的功能,又可以带动钻具旋转实现钻具的上、卸扣的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动力头钻机的优势;另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头和下接头通过万向连接件进行万向联接;所述下接头的下端设有锥形台,在锥形台上方下接头的圆周壁上均布开设有三个楔形导向槽,每个楔形导向槽内配装有楔块,所述楔块的下端深入到下接头内圆周,楔块的内侧端部设有用于夹持被提引的钻具夹持面;所述楔块的上端部设有吊耳,所述吊耳上沿下接头径向方向穿转有螺纹连杆,所述螺纹连杆上还穿装有手轮,手轮位于楔块吊耳的外侧,所述螺纹连杆的内端部螺装在滑套上,所述滑套滑动套装在下接头上,滑套上设有与楔形导向槽对应的开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上设有与钻机动力头主轴连接的锥形螺纹孔;上接头的外圆周设有与钻机动力头滑动套内部键槽配合的平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内侧断面设有的钻具夹持面上设有纵向沟槽和圆周方向沟槽,纵向沟槽和圆周方向沟槽交叉形成了齿形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的夹持直径面与楔块底面的夹角为20°;纵向沟槽的宽度为6mm,夹角为85°,槽底圆角半径为0.5mm,齿距均匀分布,齿顶宽度为0.8~1.2mm;所述楔块圆周方向沟槽的宽度为6mm,夹角为85°,槽底圆角半径为0.5mm,齿距均匀分布,齿顶宽度为1~1.2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下端部锥形台上端部设有提拉环。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的材料为15GrMo,其表面渗碳0.8~1mm;其淬火硬度HRC54-58。

说明书

一种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头钻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 
背景技术
动力头钻机是水文水井钻探及大型基础工程钻孔施工的最理想之施工设备,它具有(与同规格传统钻机比较)机械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搬迁机动灵活、施工效率高;环境噪音低;易于处理孔内事故;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大大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钻具提引器是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之一,它的功能设计将直接影响着动力头钻机优越性的体现;传统的钻具提引器大多采用提篮体-手动重力放松环结构;它是通过锁接头上的缺口来实现钻具的提起,而上、卸扣时需要其它辅助设备完成,由于动力机钻机的动力头兼具旋转和提升的功能,因此将传统的钻具提引器用在动力头钻机上势必不能发挥其最大的优势,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工程的整体进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既具有传统钻具提引器夹持钻具功能,又可以带动钻具旋转实现钻具的上、卸扣的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头和下接头通过万向连接件进行万向联接;所述下接头的下端设有锥形台,在锥形台上方下接头的圆周壁上均布开设有三个楔形导向槽,每个楔形导向槽内配装有楔块,所述楔块的下端深入到下接头内圆周,楔块的内侧端部设有用于夹持被提引的钻具夹持面;所述楔块的上端部设有吊耳,所述吊耳上沿下接头径向方向穿转有螺纹连杆,所述螺纹连杆上还穿装有手轮,手轮位于楔块吊耳的外侧,所述螺纹连杆的内端部螺装在滑套上,所述滑套滑动套装在下接头上,滑套上设有与楔形导向槽对应的开口。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上接头上设有与钻机动力头主轴连接的锥形螺纹孔;上接头的外圆周设有与钻机动力头滑动套内部键槽配合的平键,防止反转时旋下上接头。 
所述楔块内侧断面设有的钻具夹持面上设有纵向沟槽和圆周方向沟槽,纵向沟槽和圆周方向沟槽交叉形成了齿形结构。 
所述楔块的夹持直径面与楔块底面的夹角为20°;纵向沟槽的宽度为6mm,夹角为85°,槽底圆角半径为0.5mm,齿距均匀分布,齿顶宽度为0.8~1.2mm;所述楔块圆周方向沟槽的宽度为6mm,夹角为85°,槽底圆角半径为0.5mm,齿距均匀分布,齿顶宽度为1~1.2mm。 
所述下接头下端部锥形台上端部设有提拉环。 
所述楔块的材料为15GrMo,其表面渗碳0.8~1mm;其淬火硬度HRC54-58。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传统的提引器相比本发明既具有传统提引器提起钻具的功能,又可以带动钻具旋转实现钻具的上、卸扣的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动力头钻机的优势;另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楔块主视图; 
图4是图3中K-K剖视图; 
图5是图4中F向视图; 
图6是图5中I部放大图; 
图7是图4中II部放大图; 
图8是楔块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使用状态图。 
图中:1、上接头;1-1、锥形螺纹孔;1-2、平键;2、下接头;2-1、锥形台;2-2、楔形导向槽;3、十字连接件;3-1、十字连接体;3-2、十字销轴;4、楔块;4-1、钻具夹持面;4-2、吊耳;4-10、纵向沟槽;4-20、圆周方向沟槽;5、螺纹连杆;6、手轮;7、滑套;7-1、开口;8、提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10,一种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2,所述的上接头1和下接头2通过万向连接件3进行万向联接;本实施例中十字连接件包括十字连接体3-1和十字销轴3-2构成,该万向结构从而满足了其旋转功能。在实际使用时,上接头与钻机动力头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下接头2的下端设有锥形台2-1,在锥形台上方下接头的圆周壁上均布开设有三个楔块导向槽2-2,每个楔形导向槽内配装有楔块4,所述楔块的下端深入到下接头内圆周,楔块的内侧端部设有用于夹持被提引的钻具夹持面4-1;所述楔块的上端部设有吊耳4-2,所述吊耳上沿下接头径向方向穿转有螺纹连杆5,所述螺纹连杆上还穿装有手轮6,手轮位于楔块吊耳的外侧,所述螺纹连杆的内端部螺装在滑套7上,所述滑套滑动套装在下接头2上,滑套上设有与楔形导向槽对应的开口7-1。 
上述结构中手轮通过均布在手轮上的三个螺纹连杆带动楔块与滑套上下移动、实现钻具的松开与夹持;滑套在下接头的外壁滑动、确保三个楔块的同步移动,楔块的上下极限位置确定了夹持钻具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再加上独特的夹持面的设计、确保提起钻具时的安全问题。上述结构,在初始状态下,上述结构中的楔块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处于下接头的下部;当夹持钻具后,三个楔块在钻具自身重量的作用下牢固的夹持住钻具、并且可以带动钻具旋转实现钻具的上、卸扣。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性能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上述提到上接头与钻机动力头主轴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选用多种,而本实施例优选如下结构,即所述上接头上设有与钻机动力头主轴连接的锥形螺纹孔1-1;上接头的外圆周设有与钻机动力头滑动套内部键槽配合的平键1-2,该设计可防止反转(卸扣)时旋下上接头。 
上述楔块内侧断面设有的钻具夹持面的作用主要在于夹持钻具不打滑,其设计也有多种,例如在表面设有增大摩擦力的橡胶垫等,而本实施例优选的结构为,在钻具夹持面上设有纵向沟槽4-10和圆周方向沟槽4-20,纵向沟槽和圆周方向沟槽交叉形成了齿形结构。所述楔块的夹持直径面与楔块底面的夹角A为20°;纵向沟槽的宽度L1为6mm,夹角B为85°,槽底圆角半径R1为0.5mm,齿距均匀分布,齿顶宽度L2为0.8~1.2mm;所述楔块圆周方向沟槽的宽度L3为6mm,夹角C为85°,槽底圆角半径R2为0.5mm,齿距均匀分布,齿顶宽度L4为1~1.2mm。上述的设计可确保提引器提起钻具时、圆周分 布在下接头上的三个楔块导向槽中的三个楔块在钻具重力的作用下可牢固的抱紧钻具(楔块夹持面的齿钉嵌入钻具的外表面)外圆柱面表面。 
所述下接头下端部锥形台上端部设有提拉环8。其作用是手动或另配工具卷扬机钢丝绳辅助牵引提引器对正钻具、以便后续操作。 
所述楔块的材料为15GrMo,其表面渗碳0.8~1mm;其淬火硬度HRC54-58。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一种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711441A43申请公布日20140409CN103711441A21申请号201410033995122申请日20140124E21B19/02200601E21B19/1620060171申请人天津探矿机械有限公司地址300385天津市西青区西青经济开发区海泽路2号72发明人刘永刚丁瑞尔凤山房清吕光辉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1代理人冯舜英54发明名称一种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通过万向连接件进行万向联接;下接头的圆周壁上均布开设有三。

2、个楔形导向槽,每个楔形导向槽内配装有楔块,楔块的内侧端部设有用于夹持被提引的钻具夹持面;所述楔块的上端部设有吊耳,吊耳上沿下接头径向方向穿转有螺纹连杆,螺纹连杆上还穿装有手轮,螺纹连杆的内端部螺装在滑套上,滑套滑动套装在下接头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传统的提引器相比既具有传统提引器提起钻具的功能,又可以带动钻具旋转实现钻具的上、卸扣的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动力头钻机的优势;另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等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

3、N103711441ACN103711441A1/1页21一种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头和下接头通过万向连接件进行万向联接;所述下接头的下端设有锥形台,在锥形台上方下接头的圆周壁上均布开设有三个楔形导向槽,每个楔形导向槽内配装有楔块,所述楔块的下端深入到下接头内圆周,楔块的内侧端部设有用于夹持被提引的钻具夹持面;所述楔块的上端部设有吊耳,所述吊耳上沿下接头径向方向穿转有螺纹连杆,所述螺纹连杆上还穿装有手轮,手轮位于楔块吊耳的外侧,所述螺纹连杆的内端部螺装在滑套上,所述滑套滑动套装在下接头上,滑套上设有与楔形导向槽对应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

4、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上设有与钻机动力头主轴连接的锥形螺纹孔;上接头的外圆周设有与钻机动力头滑动套内部键槽配合的平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内侧断面设有的钻具夹持面上设有纵向沟槽和圆周方向沟槽,纵向沟槽和圆周方向沟槽交叉形成了齿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的夹持直径面与楔块底面的夹角为20;纵向沟槽的宽度为6MM,夹角为85,槽底圆角半径为05MM,齿距均匀分布,齿顶宽度为0812MM;所述楔块圆周方向沟槽的宽度为6MM,夹角为85,槽底圆角半径为05MM,齿距均匀分布,。

5、齿顶宽度为11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下端部锥形台上端部设有提拉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的材料为15GRMO,其表面渗碳081MM;其淬火硬度HRC5458。权利要求书CN103711441A1/3页3一种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动力头钻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背景技术0002动力头钻机是水文水井钻探及大型基础工程钻孔施工的最理想之施工设备,它具有(与同规格传统钻机比较)机械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搬迁机动灵活、施工效率高;环。

6、境噪音低;易于处理孔内事故;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大大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钻具提引器是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之一,它的功能设计将直接影响着动力头钻机优越性的体现;传统的钻具提引器大多采用提篮体手动重力放松环结构;它是通过锁接头上的缺口来实现钻具的提起,而上、卸扣时需要其它辅助设备完成,由于动力机钻机的动力头兼具旋转和提升的功能,因此将传统的钻具提引器用在动力头钻机上势必不能发挥其最大的优势,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工程的整体进展。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既具有传统钻具提引器夹持钻具功能,又可。

7、以带动钻具旋转实现钻具的上、卸扣的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0004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0005一种动力头钻机用上卸扣钻具提引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头和下接头通过万向连接件进行万向联接;所述下接头的下端设有锥形台,在锥形台上方下接头的圆周壁上均布开设有三个楔形导向槽,每个楔形导向槽内配装有楔块,所述楔块的下端深入到下接头内圆周,楔块的内侧端部设有用于夹持被提引的钻具夹持面;所述楔块的上端部设有吊耳,所述吊耳上沿下接头径向方向穿转有螺纹连杆,所述螺纹连杆上还穿装有手轮,手轮位于楔块吊耳的外侧,所述螺纹连杆的内端部螺装在滑套上,所述滑套滑。

8、动套装在下接头上,滑套上设有与楔形导向槽对应的开口。0006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0007所述上接头上设有与钻机动力头主轴连接的锥形螺纹孔;上接头的外圆周设有与钻机动力头滑动套内部键槽配合的平键,防止反转时旋下上接头。0008所述楔块内侧断面设有的钻具夹持面上设有纵向沟槽和圆周方向沟槽,纵向沟槽和圆周方向沟槽交叉形成了齿形结构。0009所述楔块的夹持直径面与楔块底面的夹角为20;纵向沟槽的宽度为6MM,夹角为85,槽底圆角半径为05MM,齿距均匀分布,齿顶宽度为0812MM;所述楔块圆周方向沟槽的宽度为6MM,夹角为85,槽底圆角半径为05MM,齿距均匀分布,齿顶宽度为112MM。001。

9、0所述下接头下端部锥形台上端部设有提拉环。说明书CN103711441A2/3页40011所述楔块的材料为15GRMO,其表面渗碳081MM;其淬火硬度HRC5458。0012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传统的提引器相比本发明既具有传统提引器提起钻具的功能,又可以带动钻具旋转实现钻具的上、卸扣的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动力头钻机的优势;另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等优点。附图说明0013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2是下接头结构示意图;0015图3是楔块主视图;0016图4是图3中KK剖视图;0017图5是图4中。

10、F向视图;0018图6是图5中I部放大图;0019图7是图4中II部放大图;0020图8是楔块的立体图;0021图9是本发明立体图;0022图10是本发明使用状态图。0023图中1、上接头;11、锥形螺纹孔;12、平键;2、下接头;21、锥形台;22、楔形导向槽;3、十字连接件;31、十字连接体;32、十字销轴;4、楔块;41、钻具夹持面;42、吊耳;410、纵向沟槽;420、圆周方向沟槽;5、螺纹连杆;6、手轮;7、滑套;71、开口;8、提拉环。具体实施方式0024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0025请参阅图1至图10,一种动力头钻机用。

11、上卸扣钻具提引器,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2,所述的上接头1和下接头2通过万向连接件3进行万向联接;本实施例中十字连接件包括十字连接体31和十字销轴32构成,该万向结构从而满足了其旋转功能。在实际使用时,上接头与钻机动力头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下接头2的下端设有锥形台21,在锥形台上方下接头的圆周壁上均布开设有三个楔块导向槽22,每个楔形导向槽内配装有楔块4,所述楔块的下端深入到下接头内圆周,楔块的内侧端部设有用于夹持被提引的钻具夹持面41;所述楔块的上端部设有吊耳42,所述吊耳上沿下接头径向方向穿转有螺纹连杆5,所述螺纹连杆上还穿装有手轮6,手轮位于楔块吊耳的外侧,所述螺纹连杆的内端部螺装在滑套7上。

12、,所述滑套滑动套装在下接头2上,滑套上设有与楔形导向槽对应的开口71。0026上述结构中手轮通过均布在手轮上的三个螺纹连杆带动楔块与滑套上下移动、实现钻具的松开与夹持;滑套在下接头的外壁滑动、确保三个楔块的同步移动,楔块的上下极限位置确定了夹持钻具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再加上独特的夹持面的设计、确保提起钻具时的安全问题。上述结构,在初始状态下,上述结构中的楔块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处于下接头的下部;当夹持钻具后,三个楔块在钻具自身重量的作用下牢固的夹持住钻具、并且可说明书CN103711441A3/3页5以带动钻具旋转实现钻具的上、卸扣。0027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性能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00。

13、28上述提到上接头与钻机动力头主轴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选用多种,而本实施例优选如下结构,即所述上接头上设有与钻机动力头主轴连接的锥形螺纹孔11;上接头的外圆周设有与钻机动力头滑动套内部键槽配合的平键12,该设计可防止反转(卸扣)时旋下上接头。0029上述楔块内侧断面设有的钻具夹持面的作用主要在于夹持钻具不打滑,其设计也有多种,例如在表面设有增大摩擦力的橡胶垫等,而本实施例优选的结构为,在钻具夹持面上设有纵向沟槽410和圆周方向沟槽420,纵向沟槽和圆周方向沟槽交叉形成了齿形结构。所述楔块的夹持直径面与楔块底面的夹角A为20;纵向沟槽的宽度L1为6MM,夹角B为85,槽底圆角半径R1为05M。

14、M,齿距均匀分布,齿顶宽度L2为0812MM;所述楔块圆周方向沟槽的宽度L3为6MM,夹角C为85,槽底圆角半径R2为05MM,齿距均匀分布,齿顶宽度L4为112MM。上述的设计可确保提引器提起钻具时、圆周分布在下接头上的三个楔块导向槽中的三个楔块在钻具重力的作用下可牢固的抱紧钻具(楔块夹持面的齿钉嵌入钻具的外表面)外圆柱面表面。0030所述下接头下端部锥形台上端部设有提拉环8。其作用是手动或另配工具卷扬机钢丝绳辅助牵引提引器对正钻具、以便后续操作。0031所述楔块的材料为15GRMO,其表面渗碳081MM;其淬火硬度HRC5458。0032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3711441A1/6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711441A2/6页7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711441A3/6页8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3711441A4/6页9图6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3711441A5/6页10图9说明书附图CN103711441A106/6页11图10说明书附图CN103711441A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