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71644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85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58926.2

申请日:

2011.03.09

公开号:

CN102222566A

公开日:

2011.10.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1G 9/00登记生效日:2015093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国大阪府变更后权利人:日本大阪府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佐贺三洋工业株式会社|||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1G 9/00登记生效日:2015093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大阪府变更后权利人:日本国大阪府|||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G 9/00申请日:20110309|||公开

IPC分类号:

H01G9/00; H01G9/008

主分类号:

H01G9/00

申请人: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佐贺三洋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川久保哲哉

地址:

日本国大阪府

优先权:

2010.03.11 JP 2010-054322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雒运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第一阴极引线端子较之于第二阴极引线端子配置得离阴极箔的一端更近,第一阳极引线端子较之于第二阳极引线端子配置得离阳极箔的一端更近。卷芯在与轴垂直的截面上具有:沿穿过轴的第一直线的第一长度、和沿穿过轴且与第一直线正交的第二直线的第二长度,第一长度比第二长度小。当从阴极箔以及阳极箔的各自的一端起,将阴极箔以及阳极箔一起盘绕于卷芯时,按照第一阴极引线端子与第一阳极引线端子夹着第一直线且第二阴极引线端子与第二阳极引线端子夹着第二直线的方式进行。这样,能够平衡地配置4个引线端子。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
准备具有一端的阴极箔的工序;和
在所述阴极箔安装第一阴极引线端子以及第二阴极引线端子的工序,
其中,所述第一阴极引线端子配置得比所述第二阴极引线端子靠近于所述阴极箔的一端,
所述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准备具有一端的阳极箔的工序;和
在所述阳极箔安装第一阳极引线端子以及第二阳极引线端子的工序,
其中,所述第一阳极引线端子配置得比所述第二阳极引线端子靠近于所述阳极箔的一端,
所述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准备具有轴的卷芯的工序,
其中,所述卷芯在与所述轴垂直的截面上,具有:沿穿过所述轴的第一直线的第一长度、和沿穿过所述轴且与所述第一直线正交的第二直线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比所述第二长度小;
所述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阴极箔以及所述阳极箔的各自的一端起,将所述阴极箔以及所述阳极箔一起盘绕于所述卷芯的工序,
其中,所述盘绕工序以如下方式进行,即:在所述截面上,所述第一阴极引线端子与所述第一阳极引线端子夹着所述第一直线,且所述第二阴极引线端子与所述第二阳极引线端子夹着所述第二直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卷芯的所述截面具有:一对第一直线部和一对第二直线部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该一对第一直线部沿所述第一直线彼此对置且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地延伸,该一对第二直线部沿所述第二直线彼此对置且与所述第一直线平行地延伸。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卷芯的所述截面具有:所述一对第一直线部;和所述一对第二直线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卷芯的所述截面具有:一对第一曲线部和一对第二曲线部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该一对第一曲线部沿所述第二直线彼此对置且向外侧凸出,该一对第二直线部沿所述第一直线彼此对置且向外侧凸出。

5.  一种电解电容器,包括:
包含各自具有一端的阴极箔以及阳极箔的电容器元件,
其中,所述阴极箔以及所述阳极箔从所述阴极箔以及所述阳极箔的各自的一端起一起卷绕于轴的周围,所述电容器元件在与所述轴垂直的截面上具有:沿穿过所述轴的第一直线的第一长度、和沿穿过所述轴且与所述第一直线正交的第二直线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比所述第二长度小,
所述电解电容器还包括:
安装在所述阴极箔的第一阴极引线端子以及第二阴极引线端子;和
安装在所述阳极箔的第一阳极引线端子以及第二阳极引线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阴极引线端子在所述阴极箔的延伸方向上,配置得比所述第二阴极引线端子靠近于所述阴极箔的一端,所述第一阳极引线端子在所述阳极箔的延伸方向上,配置得比所述第二阳极引线端子靠近于所述阳极箔的一端,所述第一阴极引线端子与所述第一阳极引线端子夹着所述第一直线,且所述第二阴极引线端子与所述第二阳极引线端子夹着所述第二直线。

说明书

说明书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种广泛使用的电解电容器具有:一起卷绕在轴的四周的阳极箔以及阴极箔;以及安装在该阳极箔以及阴极箔的每一个上的电极引线。例如,根据JP特开2004-179621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电解电容器,该电解电容器具有两个阴极引线端子以及两个阳极引线端子,即共计4个引线端子。阴极引线端子以及阳极引线端子各自的个数均为多个是为了减小等效串联电感(ESL:Equivalent Series Inductance)以及等效串联电阻(ESR: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
上述4个引线端子的失衡配置在电容器的制造工序或者电容器的安装工序中易于产生问题。该问题是诸如应力集中到一部分的端子上、封装的气密性降低、或者电容器相对于安装面倾斜等。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期望上述的4个引线端子相对于上述卷绕的轴尽可能高对称性地进行配置。具体而言,在平面布局中,期望配置成:4个引线端子分别与以上述卷绕的轴为中心具有的正方形的4个顶点大致对应。
但是,由于各箔与轴之间的距离随着卷绕而增大,故配置在各箔的不同位置上的两个引线端子的每一个与轴之间的距离彼此会产生差异。因此,要将4个引线端子配置成与以轴为中心具有的正方形的4个顶点大致对应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平衡地配置4个引线端子的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的工序。准备具有一端的阴极箔。在阴极箔上安装第一阴极引线端子以及第二阴极引线端子。在该安装中,将第一阴极引线端子配置得比第二阴极引线端子离阴极箔的一端更近。准备具有一端的阳极箔。在阳极箔安装第一阳极引线端子以及第二阳极引线端子。在该安装中,将第一阳极引线端子配置得比第二阳极引线端子离阳极箔的一端更近。准备具有轴的卷芯。卷芯在与轴垂直的截面上,具有:沿穿过轴的第一直线的第一长度、和沿穿过轴且与第一直线正交的第二直线的第二长度,第一长度比第二长度小。自阴极箔以及阳极箔的各自的一端起,将阴极箔以及阳极箔一起盘绕到卷芯。该盘绕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即:在上述截面上,第一阴极引线端子与第一阳极引线端子夹着第一直线,且第二阴极引线端子与第二阳极引线端子夹着第二直线。
根据本发明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卷芯在与轴垂直的截面上,具有:沿穿过轴的第一直线的第一长度、和沿穿过轴且与第一直线正交的第二直线的第二长度,第一长度比第二长度小。这样,通过使第一长度较小,在沿第一直线的方向上,能够抵消各箔与轴之间的距离随卷绕而增大。因此,由于能够抑制配置在各箔的不同位置上的两个引线端子各自与轴之间的距离的差,故能够按照与以轴为中心而具有的正方形的4个顶点大致对应的方式来配置4个引线端子。也就是说,能够平衡地配置4个引线端子。
本发明的电解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元件、第一以及第二阴极引线端子、和第一以及第二阳极引线端子。电容器元件包含各自具有一端的阴极箔以及阳极箔。阴极箔以及阳极箔从阴极箔以及阳极箔的各自的一端起一起卷绕到轴的四周。电容器元件在与轴垂直的截面上具有:沿穿过轴的第一直线的第一长度、和沿穿过轴且与第一直线正交的第二直线的第二长度,第一长度比第二长度小。第一以及第二阴极引线端子安装在阴极箔上。第一以及第二阳极引线端子安装在阳极箔上。第一阴极引线端子在阴极箔的延伸方向上配置得比第二阴极引线端子离阴极箔的一端更近。第一阳极引线端子在阳极箔的延伸方向上配置得比第二阳极引线端子离阳极箔的一端更近。第一阴极引线端子与第一阳极引线端子夹着第一直线。第二阴极引线端子与第二阳极引线端子夹着第二直线。
根据本发明的电解电容器,电容器元件在与轴垂直的截面上,具有:沿穿过轴的第一直线的第一长度、和沿穿过轴且与第一直线正交的第二直线的第二长度,第一长度比第二长度小。这样,通过使第一长度较小,在沿第一直线的方向上,能够抵消各箔与轴之间的距离随卷绕而增大。因此,由于能够抑制配置在各箔的不同位置上的两个引线端子各自与轴之间的距离的差,故能够按照与以轴为中心而具有的正方形的4个顶点大致对应的方式来配置4个引线端子。即,能够平衡地配置4个引线端子。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平衡地配置4个引线端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解电容器的构成的平面图。
图2是沿图1的线II-II的示意截面图。
图3是沿图2的线III-III示意地表示电容器元件以及电极引线端子的配置的图。
图4~6是分别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第一~第三工序的立体图。
图7是沿图6的线VII-VII的示意截面图。
图8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第四工序的立体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第五工序的截面图。
图10~12是分别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第六~第八工序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比较例的电解电容器的卷芯的立体图。
图14是沿图13的线XIII-XIII的截面图。
图15是示意地表示比较例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工序的立体图。
图16是示意地表示比较例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工序的立体图。
图17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工序的立体图。
图18是沿图17的线XVIII-XVIII的示意截面图。
图19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工序的立体图。
图20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第三工序的立体图。
图21是示意地表示在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中对利用了具有跑道(track)形状截面的卷芯时的电极引线所施加的力的状况的说明图。
图22是示意地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中对电极引线所施加的力的状况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主要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施方式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电解电容器)1具有:电容器元件2、第一以及第二阴极引线接头端子(阴极引线端子)14、15、第一以及第二阳极引线接头端子(阳极引线端子)11、12、座板24、铝壳20、和封装用橡胶封装件(packaging)22。电容器元件2包含各自具有一端(图5中的位置P0附近)的阴极箔4以及阳极箔3。阴极箔4以及阳极箔3自阴极箔4以及阳极箔3的一端起,一起卷绕在轴AX(图9)四周。此外,这里所说的轴AX是虚拟的轴,不是某种构件。如图5所示,第一以及第二阴极引线端子14、15安装在阴极箔4上,第一以及第二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12安装在阳极箔3上。第一阴极引线接头端子14在阴极箔4的延伸方向(图5中沿直线的方向,或者图9中沿螺旋形的方向)上,相比于第二阴极引线端子15,配置于更靠近阴极箔4的一端(图5中的位置P0附近、或者图9中的卷绕起始位置)。第一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在阳极箔3的延伸方向(图5中沿直线的方向,或者图9中沿螺旋形的方向)上,相比于第二阳极引线端子12,配置于更靠近阳极箔3的一端(图5中的位置P0附近、或者图9中的卷绕起始位置)。
主要参照图3,电容器元件2的外缘在与轴AX垂直的截面上具有:沿穿过轴AX的第一直线D1的第一长度K1;和沿穿过轴AX且与第一直线D1正交的第二直线D2的第二长度K2。第一长度K1比第二长度K2小。具体而言,电容器元件2的外缘不是圆形形状,而是具有例如跑道(track)形状。第一阴极引线接头端子14与第一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夹着第一直线D1。第二阴极引线接头端子15与第二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2夹着第二直线D2。
端子11、12、14以及15安装在电容器元件2上与四边形P1的4个顶点对应的位置处。该四边形P1是大致以轴AX为中心具有的正方形,因此,角度T1(图3)大致具有90°的角度,具体而言,具有例如90°±20°以内的角度。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固体电解电容器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主要参照图4,作为上述引线接头端子11、12、14以及15(图1以及图2)的每一个引线接头端子,准备端子116。端子116具有:凸台(boss)部116a、连接部116b、和引线部116c。
另外,参照图5,准备阳极箔3、阴极箔4、和隔离纸5、6。阴极箔3以及阳极箔4各自具有一端(图中位置P0附近)。
接下来,在阳极箔3的延伸方向上(图中直线方向)的位置P1以及位置P3的各自的附近,安装第一以及第二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12。位置P1比位置P3更靠近位置P0。具体而言,第一以及第二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12的各自的连接部116b(图4)与阳极箔3连接。优选方式为:从位置P1延伸到位置P4为止的阳极箔3的中央的位置P2位于位置P1与位置P3之间。进一步的优选方式为:在位置P0~P4之中,相邻点之间的间隔大致相等。在这种情况下,位置P1与位置P3之间的距离大致为阳极箔3的长度的一半。
另外,在阴极箔4的延伸方向上(图中直线方向)的位置P1以及位置P3的各自的附近,安装第一以及第二阴极引线接头端子14、15。位置P1比位置P3更靠近位置P0。具体而言,第一以及第二阴极引线接头端子14、15的各自的连接部116b(图4)与阴极箔4连接。优选方式为:从位置P1延伸到位置P4为止的阴极箔4的中央的位置P2位于位置P1与位置P3之间。进一步的优选方式为:在位置P0~P4之中,相邻点之间的间隔大致相等。在这种情况下,位置P1与位置P3之间的距离大致为阴极箔4的长度的一半。
此外,在对阳极箔3以及阴极箔4进行后述那样的卷绕时,第一以及第二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12、和第一以及第二阴极引线接头端子14、15的各自的安装位置如图3所示进行微调整,从而来配置各端子。
接下来,阳极箔3以及阴极箔4隔着隔离纸5彼此相重叠。另外,在阳极箔3上重叠有隔离纸6。也就是说,准备具有阳极箔3、阴极箔4、以及隔离纸5、6的层叠板SH。此外,该重叠可以与后述的卷绕同时进行。
参照图6,准备具有轴AX的卷芯31。卷芯31的轴AX的一端部(图中,左下方的端部)由缝隙(slit)SL分割成第一以及第二部分31a、31b。
参照图7,卷芯31在与轴AX垂直的截面上,具有:沿穿过轴AX的第一直线D1的第一长度L1;和沿穿过轴AX且与第一直线D1正交的第二直线D2的第二长度L2。第一长度L1比第二长度L2小。具体而言,卷芯31的截面(图7)具有跑道形状Q1的外缘。此外,在此所说的跑道形状Q1是在未考虑缝隙SL的存在的前提下所规定的形状。
更详细地说,卷芯31的截面具有:沿第一直线D1彼此对置、且与第二直线D2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直线部G1(第一直线部)。另外,卷芯31的截面具有:沿第二直线D2彼此对置、且向外侧凸出的一对曲线部(第一曲线部)。各曲线部是诸如圆或者椭圆的一部分。
主要参照图8,阳极箔3、阴极箔4、以及隔离纸5、6的各自的一端(图5:位置P0附近)夹在缝隙SL中。接下来,在轴AX四周,如图6~图8的箭头R所示那样旋转卷芯31。这样,隔离纸6、阳极箔3、隔离纸5、以及阴极箔4在彼此相重叠的同时,开始卷绕到卷芯31四周。
主要参照图9,使层叠板SH(图5:阳极箔3、阴极箔4、以及隔离纸5、6)盘绕在卷芯31上。也就是说,自阴极箔4以及阳极箔3的各自的一端起,阴极箔4以及阳极箔3一起盘绕在卷芯31上。该盘绕按照如下方式进行:第一阴极引线接头端子14与第一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夹着第一直线D1,并且第二阴极引线接头端子15与第二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2夹着第二直线D2。此外,为了按这种方式来配置各端子,对各端子的安装位置(图5)进行微调整即可。
另外,参照图10,在上述的卷绕完成后,阴极箔4的另一端(图5:位置P4附近)由卷止胶带(tape)7固定。接下来,被卷绕的层叠板SH与卷芯31分离。这样,得到以下诸处理前的电容器元件2。
接下来,针对电容器元件2,在阳极箔等的切断面等上实施化成处理,进一步实施温度150℃~300℃左右的热处理。接下来,使电容器元件2浸渍在作为通过聚合而成的导电性高分子的单体(monomer)例如3,4-乙烯二氧噻吩(3,4-ethylenedioxythiophene)、和作为氧化剂溶液例如p-对甲苯磺酸铁(p-toluenesulfonic acid iron)酒精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其后,通过使其热化学聚合,从而在电容器元件2的两极之间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未图示)。此外,除此之外,作为电解质可以使用例如聚吡咯(polypyrrole)、聚呋喃(polyfuran)、或者聚苯胺(polyaniline)等的导电性高分子材料,或者还可以使用TCNQ络盐(7,7,8,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
参照图11,准备封装用橡胶封装件22。在封装用橡胶封装件22上,在与第一以及第二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12、和第一以及第二阴极引线接头端子14、15的每一个端子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开口部22a。接下来,如图中箭头所示,在电容器元件2中,使第一以及第二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12、和第一以及第二阴极引线接头端子14、15分别穿过封装用橡胶封装件22的4个开口部22a。
参照图12,由此形成安装了封装用橡胶封装件22的电容器元件2。
主要参照图1以及图2,安装了封装用橡胶封装件22的电容器元件2收纳在具有规定大小的有底的铝壳20中。接下来,对铝壳20的开口端侧通过横向拉伸以及卷取(curl)来进行封装,并进行规定的老化(aging)处理。
接下来,在铝壳20的卷取面上安装塑料制的座板24。在座板24上形成有与引线接头端子11、12、14、15的位置对应的4个开口部24a。另外,座板24使引线接头端子11、12、14、15的各自的引线部116c(图4)穿过相对应的开口部24a,从而安装到电容器元件2。接下来,针对从座板24的开口部24a伸出的各引线部116c(图4),实施冲压(press)加工和弯曲加工。由此,完成4端子结构的电解电容器1。
接下来,对比较例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比较例中,代替卷芯31(图6以及图7),使用卷芯39(图13以及图14)来进行层叠板SH(图5)的卷绕(图15)。卷芯39的截面具有圆形Q9(图14)的外缘。因此,如图16所示,层叠板SH与轴AX之间的距离随着卷绕而单调增大。其结果是,相比于第一阴极引线接头端子14以及第一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各自与轴AX之间的距离,第二阴极引线接头端子15以及第二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2各自与轴AX之间的距离大很多。其结果是,由于角度T9(图16)比90°小很多,故以4个端子为顶点的四边形与正方形相差很大。由此,按照与以轴AX为中心具有的正方形的4个顶点大致对应的方式来配置4个端子是困难的。
与此对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解电容器1的制造方法,卷芯31在与轴AX垂直的截面(图7)上,具有:沿穿过轴AX的第一直线D1的第一长度L1;和沿穿过轴AX且与第一直线D1正交的第二直线D2的第二长度L2,第一长度L1比第二长度L2小。这样,通过使第一长度L1更小,如图9所示,能够在沿第一直线D1的方向上抵消层叠板SH(各箔)与轴AX之间的距离随着卷绕的增大。由此,能够抑制配置在层叠板SH的不同位置上的第一以及第二阴极引线接头端子14、15各自与轴AX之间的距离的差,同样地,能够抑制第一以及第二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12各自与轴AX之间的距离的差。这样,能够抑制上述4个端子各自与轴AX之间的距离的差。因此,如图3所示,能够按照与以轴AX为中心而具有的正方形的4个顶点大致对应的方式来配置4个端子。也就是说,能够平衡地配置4个端子。
这样,若能够平衡地配置4个端子,则能够防止诸如应力集中到一部分的端子上、以及封装的气密性的降低。尤其是在通过对铝壳20(图2)进行卷取加工来封装电容器元件2的情况下,若考虑对各端子的根部的应力、以及封装的气密性,则期望经由封装用橡胶封装件22施加于各端子的力尽量均匀。为此,期望如上述那样,4个端子的配置尽量与正方形的顶点对应。另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电解电容器1是片状(chip)产品,即各端子沿座板24弯曲的情况下,在该弯曲时,能够防止应力集中到一部分的端子上。此外,在通过回流法对电解电容器1进行焊接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电容器相对于安装面倾斜。
若要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各尺寸,则如以下所示。阳极箔3具有110μm的厚度以及130mm的长度。阴极箔4具有30μm的厚度以及150mm的长度。隔离纸5、6各自具有30μm的厚度以及160mm的长度。卷芯31的截面具有长度L1以及长度L2,其中,L1=1.0mm,L2=1.8mm,另外,该跑道形状Q1的曲线部的曲率半径为0.9mm。此外,电容器元件2的截面具有长度K1以及长度K2,其中,K1=6.5mm,K2=7.2mm。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的验证结果进行说明。在上述尺寸条件下,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制造了300个电解电容器1。其结果是,全部样品的角度T1(图3)均在90°±20°以内的范围。与此对比,作为比较例利用圆形的卷芯39(图13~图15)的情况下,在300个样品中有15个的角度T1(图3)不在90°±20°以内的范围。也就是说,对于按照与正方形的4个顶点大致对应的方式来配置4个端子的概率,实施例较之比较例更高。
此外,还可以代替本实施方式中的直线部G1(图7),设置沿第二直线D2彼此对置且与第一直线D1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直线部(第二直线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置沿第一直线D1彼此对置、且向外侧凸出的一对曲线部(第二曲线部)。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了大致具有跑道形状Q1的截面的卷芯31(图6、图7)。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卷芯31不同,使用了其截面大致具有长方形形状的卷芯。除了该点以外,以与实施方式1几乎相同的制造工序来制造电解电容器1。以下,对上述的不同点详细说明。
参照图17~图19,在本实施方式中准备卷芯32。卷芯32的轴AX的一端部(图17的左下方的端部)由缝隙SL分割成第一以及第二部分32a、32b。另外,如图18所示,与卷芯32的轴AX垂直的截面,具有与长方形Q2对应的外缘。长方形Q2除了一对直线部G1,还具有一对直线部G2(第二直线部)。优选对长方形Q2的角部进行倒角处理使得不损伤盘绕在卷芯32上的箔。此外,在此所说的长方形Q2是在不考虑缝隙SL、以及上述那样进行倒角处理后的曲部的存在的前提下所规定的形状。利用卷芯32,实施与实施方式1(图8以及图9)几乎相同的卷绕(图19以及图20)。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几乎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所用的卷芯32与实施方式1的卷芯31不同,具有一对直线部G1以及一对直线部G2(图18)两者。这样,能够进一步抑制端子的位置相对于期望位置的偏离。关于该点的理由,以下,利用图21以及图22进行说明。此外,由于图21以及图22是用于说明各端子与卷芯之间的力的关系的概念图,故未示出层叠板SH(图9以及图20)。
主要参照图21,在将阳极箔3、阴极箔4、以及隔离纸5、6卷绕到卷芯31(图7)的四周的情况下,对引线接头端子11、12、14、15的每一个施加面向卷芯31的轴AX的力。例如,对第一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施加面向轴AX的力Fc。该力Fc是将第一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压向卷芯31的力Fc,若该力Fc单独存在,则可以认为不会产生第一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的偏离。但是,由于阳极箔3或者阴极箔4的张力偏差,沿卷芯31的外缘的力能够施加到引线接头端子11、12、14、15的每一个上。例如,由于阳极箔3的张力偏差,力Ft能够施加到第一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上。其结果是,施加到第一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上的是力Fc与力Ft的合力Fr。在此,由于卷芯31具有跑道形状Q1的外缘,因此具有曲线部CR,而位于与该曲线部CR对应的卷芯31的弯曲面上的第一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在合力Fr的作用下,有时会产生少许的位置偏离。
参照图22,与此对比,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卷芯32具有长方形Q2的外缘,因而具有一对直线部G2,即便位于与该直线部G2对应的卷芯32的平面上的第一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在合力Fr的作用下也能保持稳定。同样,通过将其他3个引线接头端子12、14以及15各自配置到长方形Q2的其他3条边上,使得位置偏离难以发生。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4个引线接头端子11、12、14、15全体的配置精度。
再次参照图21,即使是在使用卷芯31的情况下,也基于与上述理由同样的理由,第二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2以及第二阴极引线接头端子15的配置精度因一对直线部G1的存在而提高。另外,作为卷芯31的变形例,在一对曲线部CR上分别配置第二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2以及第二阴极引线接头端子15,且在一对直线部上分别配置第一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以及第一阴极引线接头端子14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第一阳极引线接头端子11以及第一阴极引线接头端子14的配置精度。此外,在卷芯31(图7)与上述变形例的比较中,由于卷芯31能够更大地确保直线部的长度,故优选前者。
若要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诸尺寸,则如以下所示。阳极箔3具有110μm的厚度以及130mm的长度。阴极箔4具有30μm的厚度以及150mm的长度。隔离纸5、6各自具有30μm的厚度以及160mm的长度。卷芯32的截面具有长度L1以及长度L2,其中,L1=1.0mm,L2=1.8mm。另外,电容器元件2的截面具有长度K1以及长度K2,其中,K1=6.5mm,K2=7.2mm。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的验证结果进行说明。在上述尺寸条件下,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制造了300个电解电容器1。其结果是,全部样品的角度T1(图3)均在90°±20°以内的范围。与此对比,作为比较例利用圆形的卷芯39(图13~图15)的情况下,在300个样品中有15个样品的角度T1(图3)不在90°±20°以内的范围。也就是说,对于按照与正方形的4个顶点大致对应的方式来配置4个端子的概率,实施例较之比较例更高。
以上,详细说明并表示了本发明,但由于这仅仅是例示,故不局限于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基于发明内容进行解释而能够清楚地理解。

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第一阴极引线端子较之于第二阴极引线端子配置得离阴极箔的一端更近,第一阳极引线端子较之于第二阳极引线端子配置得离阳极箔的一端更近。卷芯在与轴垂直的截面上具有:沿穿过轴的第一直线的第一长度、和沿穿过轴且与第一直线正交的第二直线的第二长度,第一长度比第二长度小。当从阴极箔以及阳极箔的各自的一端起,将阴极箔以及阳极箔一起盘绕于卷芯时,按照第一阴极引线端子与第一阳极引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