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586502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3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15538.X

申请日:

2014.01.14

公开号:

CN103711352A

公开日:

2014.04.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9/02申请日:20140114|||公开

IPC分类号:

E04H9/02

主分类号:

E04H9/02

申请人:

吴毓明

发明人:

吴毓明

地址:

570311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秀新路海岛阳光一期9栋5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代理人:

李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震救生保护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包括顶盖(1)、单体支撑架(2)、伸缩固定套(3)、底门(4)和铰链(5),其特征在于:伸缩固定套(3)每个凸起位置安装单体支撑架(2),伸缩固定套(3)凸起位置的两端分别安装顶盖(1)和底门(4)组合成一个整体,铰链(5)将两个相连的单体支撑架(2)连接,使伸缩固定套(3)伸缩或固定。还包括角套(6)用于保护铰链,同时使该逃生装置更加美观。本发明的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抗砸,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搬运、存放和使用方便,能有效的保证地震时人员的安全,降低震灾的危险,并延长保护时间以等待救援,提高避难者的存活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包括顶盖(1)、单体支撑架(2)、伸缩固定套(3)、底门(4)和铰链(5),其特征在于:伸缩固定套(3)每个凸起位置安装单体支撑架(2),伸缩固定套(3)凸起位置的两端分别安装顶盖(1)和底门(4)组合成一个整体,铰链(5)将两个相连的单体支撑架(2)连接,使伸缩固定套(3)伸缩或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门(4)上安装有活动门,只能朝伸缩固定套(3)内腔单向打开。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支撑架(2)为三角形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支撑架(2)为等边三角形管状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套(6),所述角套(6)安装在铰链(5)的外围。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固定套(3)内腔设有筒状袋。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固定套(3)为硅胶、布或塑料制成、所述角套(6)为塑料制成。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单体支撑架(2)和底门(4)为铁或钢制成。

说明书

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震救生保护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波一股分为纵波与横波两种,纵波的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横波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因此,地震时,总是纵波先到,建筑物先纵向上下颠簸,等过几秒或十几秒后(间隔时间由该地震地点与震中的距离有关),横波到了,建筑物开始水平前后左右晃,这时,房屋就有可能倒塌,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据统计,绝大部分在地震中丧生的人,都是被头上的建筑物砸伤而致死的。因此,纵波与横波间隔的这段时间,被称作地震发生时逃生的“黄金时间”。另外,在地震来临时,由于颠簸与摇晃,人的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大大降低,很难来得及庇护。同时一般家庭内均未设置强震发生时所需要的避难求生设备,故在发生地震时,人们在来不及逃出建筑物的情况下,往往只能就建筑物内现有的设备,寻找较为坚固的梁柱角落躲避或寻找大型家具(如沙发、电冰箱等等)作为遮敝;然而,在真正遇上强烈到连房屋结构均会被破坏而倾倒、倒塌的大型强烈地震时,这种避难方式已无法发挥避难功效了,建筑物一旦倾倒,不但室内家具完全移位,就连建筑物本身的梁柱、钢筋也可能随之断裂、崩落并压在受灾民众身上,而那些大型石块一旦压在受灾民众身上时,若非直接压死灾民也会造成灾民身体极严重的伤害(如砸伤、骨折等);而那些幸运捡回一命的灾民在受伤而无法动弹的情况下受困于层层堆积的瓦砾堆中,却只能默默等待救援,在狭窄又黑暗的空间内及在没有食物和饮水且身体又受伤的情况下,祈祷早日被救难者发现并救出。而那些能在尚未使用大型机械开挖前被及时救出者,虽然身体受伤却也能送往医院救治,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假如有存活数天等待救援却未能被发现的灾民,奇迹股地在瓦砾堆中生
存下来时,却难保这些灾民不被在使用大型机具开挖时造成伤害,严重者更造成这些好不容易存活下来的灾民因此而送命。
所以本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就是在地震纵波与横波间隔的这段黄金时间内,提醒人们尽快做出反应,给人们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降低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包括顶盖、单体支撑架、伸缩固定套、底门和铰链,其特征在于:伸缩固定套每个凸起位置安装单体支撑架,伸缩固定套凸起位置的两端分别安装顶盖和底门组合成一个整体,铰链将两个相连的单体支撑架连接,使伸缩固定套伸缩或固定。
所述底门上安装有活动门,只能朝伸缩固定套内腔单向打开。
所述单体支撑架为三角形结构。
所述单体支撑架为等边三角形管状结构。
还包括角套,所述角套安装在铰链的外围。用于保护铰链,同时使该装置更加美观。
所述伸缩固定套内腔设有筒状袋,用于存放等待救援期间所需水、饼干、GPS信号源以及荧光手电筒等求生物品。
所述伸缩固定套为硅胶、布或塑料制成。
所述顶盖、单体支撑架和底门为铁或钢制成。
当地震发生时,把地震避难逃生装置放在最靠近自己的大型家具边上,然后逃生进去避难,这样就形成双重保护作用,最大限度实现逃生效果。因为其造型为三角型,可伸缩,体积小,更适合放在家庭的任何角落。
本发明的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抗砸,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搬运、存放和使用方便,能有效的保证地震时人员的安全,降低震灾的危险,并延长保护时间以等待救援,提离避难者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含角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使用前收缩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使用后伸展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零件顶盖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零件单体支撑架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零件伸缩固定套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零件底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零件铰链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零件角套示意图。
图中:1、顶盖;2、单体支撑架;3、伸缩固定套;4、底门;5、铰链;6、角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包括顶盖1、单体支撑架2、伸缩固定套3、底门4和铰链5,其特征在于:伸缩固定套3每个凸起位置对应安装单体支撑架2,伸缩固定套3凸起位置的两端分别安装顶盖1和底门4组合成一个整体,铰链5将两个相连的单体支撑架2连接,使伸缩固定套3伸缩或固定。
所述底门4上安装有活动门,只能朝伸缩固定套3内腔单向打开。
所述单体支撑架2为三角形结构。
所述单体支撑架2为等边三角形管状结构。
所述伸缩固定套3内腔设有筒状布袋,用于存放等待救援期间所需水、饼干、GPS信号源以及荧光手电筒等求生物品。
所述伸缩固定套3为硅胶制成。
所述顶盖1、单体支撑架2和底门4为铁或钢制成。
实施例2:
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包括顶盖1、单体支撑架2、伸缩固定套3、底门4,铰链5和角套6;其特征在于:伸缩固定套3每个凸起位置对应安装单体支撑架2,伸缩固定套3凸起位置的两端分别安装顶盖1和底门4组合成一个整体,铰链5将两个相连的单体支撑架2连接,使伸缩固定套3伸缩或固定。
所述底门4上安装有活动门,只能朝伸缩固定套3内腔单向打开。
所述单体支撑架2为三角形结构。
所述单体支撑架2为等边三角形管状结构。
还包括角套6,所述角套安装在铰链5的外围。
所述伸缩固定套3内腔设有筒状塑料袋,用于存放等待救援期间所需水、饼干、GPS信号源以及荧光手电筒等求生物品。
所述伸缩固定套3为布制成、所述角套6为塑料制成。
所述顶盖1、单体支撑架2和底门4为铁或钢制成。

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711352A43申请公布日20140409CN103711352A21申请号201410015538X22申请日20140114E04H9/0220060171申请人吴毓明地址570311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秀新路海岛阳光一期9栋501室72发明人吴毓明74专利代理机构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46001代理人李勇54发明名称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震救生保护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包括顶盖(1)、单体支撑架(2)、伸缩固定套(3)、底门(4)和铰链(5),其特征在于伸缩固定套(3)每个凸起位置安装单体支撑架(2),伸缩固定套(3)凸起位置。

2、的两端分别安装顶盖(1)和底门(4)组合成一个整体,铰链(5)将两个相连的单体支撑架(2)连接,使伸缩固定套(3)伸缩或固定。还包括角套(6)用于保护铰链,同时使该逃生装置更加美观。本发明的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抗砸,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搬运、存放和使用方便,能有效的保证地震时人员的安全,降低震灾的危险,并延长保护时间以等待救援,提高避难者的存活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711352ACN103711352A1/1页21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包括顶盖(1)、单体。

3、支撑架(2)、伸缩固定套(3)、底门(4)和铰链(5),其特征在于伸缩固定套(3)每个凸起位置安装单体支撑架(2),伸缩固定套(3)凸起位置的两端分别安装顶盖(1)和底门(4)组合成一个整体,铰链(5)将两个相连的单体支撑架(2)连接,使伸缩固定套(3)伸缩或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门(4)上安装有活动门,只能朝伸缩固定套(3)内腔单向打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支撑架(2)为三角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支撑架(2)为等边三角形管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4、述的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套(6),所述角套(6)安装在铰链(5)的外围。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固定套(3)内腔设有筒状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固定套(3)为硅胶、布或塑料制成、所述角套(6)为塑料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单体支撑架(2)和底门(4)为铁或钢制成。权利要求书CN103711352A1/3页3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震救生保护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背景技术0003地震波一股分为。

5、纵波与横波两种,纵波的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横波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因此,地震时,总是纵波先到,建筑物先纵向上下颠簸,等过几秒或十几秒后(间隔时间由该地震地点与震中的距离有关),横波到了,建筑物开始水平前后左右晃,这时,房屋就有可能倒塌,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据统计,绝大部分在地震中丧生的人,都是被头上的建筑物砸伤而致死的。因此,纵波与横波间隔的这段时间,被称作地震发生时逃生的“黄金时间”。另外,在地震来临时,由于颠簸与摇晃,人的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大大降低,很难来得及庇护。同时一般家庭内均未设置强震发生时所需要的避难求生设备,故在发生地震时,人们在来不及逃出建筑物的情况下,往往只能就建。

6、筑物内现有的设备,寻找较为坚固的梁柱角落躲避或寻找大型家具(如沙发、电冰箱等等)作为遮敝;然而,在真正遇上强烈到连房屋结构均会被破坏而倾倒、倒塌的大型强烈地震时,这种避难方式已无法发挥避难功效了,建筑物一旦倾倒,不但室内家具完全移位,就连建筑物本身的梁柱、钢筋也可能随之断裂、崩落并压在受灾民众身上,而那些大型石块一旦压在受灾民众身上时,若非直接压死灾民也会造成灾民身体极严重的伤害(如砸伤、骨折等);而那些幸运捡回一命的灾民在受伤而无法动弹的情况下受困于层层堆积的瓦砾堆中,却只能默默等待救援,在狭窄又黑暗的空间内及在没有食物和饮水且身体又受伤的情况下,祈祷早日被救难者发现并救出。而那些能在尚未使。

7、用大型机械开挖前被及时救出者,虽然身体受伤却也能送往医院救治,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假如有存活数天等待救援却未能被发现的灾民,奇迹股地在瓦砾堆中生存下来时,却难保这些灾民不被在使用大型机具开挖时造成伤害,严重者更造成这些好不容易存活下来的灾民因此而送命。0004所以本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就是在地震纵波与横波间隔的这段黄金时间内,提醒人们尽快做出反应,给人们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降低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0006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包括顶盖、单体支撑架、伸缩固定套、底门和铰链,其特征在于伸缩固定套每个凸起位。

8、置安装单体支撑架,伸缩固定套凸起位置的两端分别安装顶盖和底门组合成一个整体,铰链将两个相连的单体支撑架连接,使伸缩固定套伸缩或固定。0007所述底门上安装有活动门,只能朝伸缩固定套内腔单向打开。说明书CN103711352A2/3页40008所述单体支撑架为三角形结构。0009所述单体支撑架为等边三角形管状结构。0010还包括角套,所述角套安装在铰链的外围。用于保护铰链,同时使该装置更加美观。0011所述伸缩固定套内腔设有筒状袋,用于存放等待救援期间所需水、饼干、GPS信号源以及荧光手电筒等求生物品。0012所述伸缩固定套为硅胶、布或塑料制成。0013所述顶盖、单体支撑架和底门为铁或钢制成。0。

9、014当地震发生时,把地震避难逃生装置放在最靠近自己的大型家具边上,然后逃生进去避难,这样就形成双重保护作用,最大限度实现逃生效果。因为其造型为三角型,可伸缩,体积小,更适合放在家庭的任何角落。0015本发明的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抗砸,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搬运、存放和使用方便,能有效的保证地震时人员的安全,降低震灾的危险,并延长保护时间以等待救援,提离避难者的存活率。附图说明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7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含角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使用前收缩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图1使用后伸展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零件顶盖示意图;图6。

10、是本发明的零件单体支撑架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零件伸缩固定套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的零件底门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的零件铰链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的零件角套示意图。0018图中1、顶盖;2、单体支撑架;3、伸缩固定套;4、底门;5、铰链;6、角套。具体实施方式0019实施例1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包括顶盖1、单体支撑架2、伸缩固定套3、底门4和铰链5,其特征在于伸缩固定套3每个凸起位置对应安装单体支撑架2,伸缩固定套3凸起位置的两端分别安装顶盖1和底门4组合成一个整体,铰链5将两个相连的单体支撑架2连接,使伸缩固定套3伸缩或固定。0020所述底门4上安装有活动门,只能朝伸缩固定套3内腔单向打开。0。

11、021所述单体支撑架2为三角形结构。0022所述单体支撑架2为等边三角形管状结构。0023所述伸缩固定套3内腔设有筒状布袋,用于存放等待救援期间所需水、饼干、GPS说明书CN103711352A3/3页5信号源以及荧光手电筒等求生物品。0024所述伸缩固定套3为硅胶制成。0025所述顶盖1、单体支撑架2和底门4为铁或钢制成。0026实施例2一种地震避难逃生装置,包括顶盖1、单体支撑架2、伸缩固定套3、底门4,铰链5和角套6;其特征在于伸缩固定套3每个凸起位置对应安装单体支撑架2,伸缩固定套3凸起位置的两端分别安装顶盖1和底门4组合成一个整体,铰链5将两个相连的单体支撑架2连接,使伸缩固定套3伸。

12、缩或固定。0027所述底门4上安装有活动门,只能朝伸缩固定套3内腔单向打开。0028所述单体支撑架2为三角形结构。0029所述单体支撑架2为等边三角形管状结构。0030还包括角套6,所述角套安装在铰链5的外围。0031所述伸缩固定套3内腔设有筒状塑料袋,用于存放等待救援期间所需水、饼干、GPS信号源以及荧光手电筒等求生物品。0032所述伸缩固定套3为布制成、所述角套6为塑料制成。0033所述顶盖1、单体支撑架2和底门4为铁或钢制成。说明书CN103711352A1/7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711352A2/7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3711352A3/7页8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3711352A4/7页9图5说明书附图CN103711352A5/7页10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3711352A106/7页11图8说明书附图CN103711352A117/7页12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3711352A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