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可调单层薄片包装盒 本申请是序列号为09/190/626的专利申请的部分继续申请,该申请于1998年11月12日由本发明人提出,题目为“多用途可调单层薄片包装盒”。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调包装盒,特别是,但不限于,涉及由单层薄片制成的多用途可调包装盒,然而并不限于此。这种单层薄片包含多个具有垂直折线的侧面板和多个上下口盖,口盖能够被切开或者折叠,用来封闭包装盒。垂直折线允许包装盒折叠成多个不同的尺寸和几何形状,用来存放和运输各种物品。背景技术
在授予Hoffman的1,125,535号、授予Younger的3,032,253号、授予Anderskow等的3,313,467号、授予Folz的3,598,303号和授予Stice的3,727,827号美国专利中,披露了不同类型的可展开的和可变尺寸的箱子、包装盒和封装箱。同时,在授予Montague等的371,751号和授予Hodgkinson的1,029,562号英国专利中,描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厚纸箱毛坯,用来在沿着槽缝和打孔的折叠线折叠时,制造不同尺寸的包装盒。
上述的在先技术的专利没有特别披露或者讲述本发明,本发明具有多个侧面板,用来沿着上下口盖调整包装盒的长度和宽度,这些口盖在所选尺寸地包装盒的对侧端封闭后,能够被切开或者被折叠起来。发明概述
按照前面所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可调单层薄片包装盒。包装盒的侧面板可以沿着垂直折线迅速折叠,形成多个不同尺寸的包装盒。包装盒能够折叠成不同的长度和宽度,用来盛放不同尺寸的物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包装盒,它包括上口盖和下口盖,口盖可以沿着垂直打孔线切开,以便在包装盒的对侧端封闭后,向内折叠口盖。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上口盖和下口盖,也包括“X”形对角折叠线。当一条对角折叠线折叠后,口盖能够向内折叠,以提供封闭包装盒对侧端的另一种方式。当封闭包装盒的对侧端时,所述包装盒的用户可以选择或者沿着口盖打孔线切开,或者将口盖的对角折叠线折叠起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口盖上的垂直打孔线,其中包括一个倒置的“T”形切口用作一个限位件。“T”形切口能够在封闭包装盒的端部时,帮助阻止切入侧面板和先前向内折叠的口盖之间的垂直折叠线。
包装盒包括多个侧面板。相对两侧的侧面板包括上平行折叠线和下平行折叠线。上平行折叠线将侧面板分割成多个上口盖。下平行折叠线将侧面板分割成多个下口盖。上下口盖的相对两侧被垂直打孔线分隔开。当一条垂直打孔线被切开后,在封闭包装盒的对侧端时口盖能够向内折叠。上下口盖也包括“X”形对角折线。当一条对角折线折叠后,口盖能够向内折叠,提供封闭包装盒对侧端的另一种方式。
对于熟悉不同类型的多用途包装盒箱体、包装盒毛坯和可调单层薄片包装盒的人来说,在阅读随后的详细说明、新结构的图示、组合形式和此处所描述的元件,特别是权利要求所确定的内容时,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是非常明显的。应当理解对这里所披露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修改都意味着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除非是迄今为止可能被在先技术排除的内容除外。附图简述
附图显示本发明完整的优选实施例,这是目前按照该原理实际应用所设计的最佳方式,其中:
图1是单层薄片包装盒的主视图,显示包装盒具有8个被垂直折叠线分隔的侧面板。同时,显示侧面板的反面具有上平行折叠线和下平行折叠线。平行折叠线将侧面板分隔成上下口盖。
图1A是两个上口盖的主视图,其位置便于沿着两个上口盖之间的垂直打孔线切开。
图2是折叠成正方形结构的包装盒的透视图,包装盒的每一侧具有两个侧面板。
图2A是图2中所示包装盒的俯视图,显示构成正方形结构的8个侧面板。
图2B是位于上口盖之间的垂直打孔线的透视图,其中上口盖已被切开并且定位为向内折叠以便封闭包装盒上端。图中显示的包装盒的底端已经被切开的下口盖封闭住。
图2C是图2B所示的包装盒的另一个透视图,其上口盖在包装盒上端顶部折叠,用来封闭包装盒。
图2D是上口盖上用来折叠口盖一部分的“X”形对角线的透视图。所显示的折叠口盖已经可以向内折叠封闭包装盒的上端。所显示的包装盒的底端已经被折叠的下口盖封闭住。
图2E是显示在图2D中的包装盒的另一个透视图,其上口盖在包装盒的上端顶部折叠,用来封闭包装盒。
图3是折叠形成矩形结构的包装盒的透视图,在包装盒的对面侧具有两个半侧面板,在包装盒的另两侧具有一个半侧面板。
图3A是图3中所示包装盒的俯视图,显示形成矩形形状的8个侧面板。
图3B是位于上口盖之间的垂直打孔线的透视图,其中上口盖已被切开并且定位为向内折叠以封闭包装盒的上端。所示包装盒的底端已经被切开的下口盖封闭住。
图3C是图3B中所示包装盒的另一个透视图,上口盖在包装盒的上端顶端折叠,用于封闭包装盒。
图4是折叠形成另一种矩形形状的包装盒的透视图,在包装盒的对侧具有三个侧面板,而在包装盒的其它两侧具有一个侧面板。
图4A是图4中所示包装盒的俯视图,显示形成矩形结构的8个侧面板。
图4B是位于上口盖之间的垂直打孔线的透视图,其中上口盖已被切开并且定位为向内折叠以封闭包装盒的上端。所示包装盒的底端已经被切开的下口盖封闭住。
图4C是图4B中所示包装盒的另一个透视图,上口盖在包装盒的上端顶部折叠,用于封闭包装盒。
图4D是上口盖上用来折叠口盖一部分的“X”形对角线的透视图。所显示的折叠口盖已经可以向内折叠以封闭包装盒的上端。所显示的包装盒的底端已经被折叠的下口盖封闭住。
图4E是显示在图4D中的包装盒的另一个透视图,其上口盖在包装盒的上端顶部折叠,用来封闭包装盒。
图5是折叠形成另一种但是较小的矩形形状的包装盒透视图,在包装盒的每一侧具有两个侧面板,两个侧面板相邻折叠。
图5A是图5中所示包装盒的俯视图,显示形成矩形结构的6个侧面板。
图5B是位于上口盖之间的垂直打孔线的透视图,其中上口盖已被切开并且定位为向内折叠以封闭包装盒的上端。所示包装盒的底端已经被切开的下口盖封闭住。
图5C是图5B中所示包装盒的另一个透视图,上口盖在包装盒的上端顶部折叠,用于封闭包装盒。
图5D是上口盖上用来折叠口盖一部分的“X”形对角线的透视图。所显示的折叠口盖已经可以向内折叠以封闭包装盒的上端。所显示的包装盒的底端已经被折叠的下口盖封闭住。
图5E是显示在图5D中的包装盒的另一个透视图,其上口盖在包装盒的上端顶部折叠,用来封闭包装盒。
图6是折叠成较小正方形结构的包装盒透视图,两对侧面板相邻折叠。
图6A是图6中所示包装盒的俯视图,显示形成正方形结构的4个侧面板。
图6B是位于上口盖之间的垂直打孔线的透视图,其中上口盖已被切开并且定位为向内折叠以封闭包装盒的上端。所示包装盒的底端已经被切开的下口盖封闭住。
图6C是图6B中所示包装盒的另一个透视图,上口盖在包装盒的上端顶部折叠,用于封闭包装盒。优选实施例
在图1中,示出多用途可调单层薄片包装盒的主视图,其总标号为10。可调单层薄片包装盒10能够加工成各种尺寸,用来盛放需要存放和运输的小的和大的物品。同时,包装盒10可以由厚纸板、不同等级的造纸原料和类似的箱体与包装盒材料制成。
在本图中包装盒10包括一个第一侧面板12、一个第二侧面板14、一个第三侧面板16、一个第四侧面板18、一个第五侧面板20、一个第六侧面板22、一个第七侧面板24和一个第八侧面板26。侧面板具有同样的尺寸,相互平行并被多个垂直折叠线28分隔开。同时,第四和第八侧面板18和26包括一个附加的折叠线30,用来在高度上将这两个侧面板一分为二。另外,第二和第六侧面板14和22,尽管图中没有显示,可以包括附加的折叠线30。这个特征提供如图3所示的另外的折叠选择。每个侧面板包括一个高度“H”和一个宽度“W”。
每个侧面板的上端包括一根上平行折叠线32。每个侧面板的下端包括一根下平行折叠线34。上平行折叠线32把侧面板12、14、16、18、20、22、24和26分割成一个第一上口盖36、一个第二上口盖38、一个第三上口盖40、一个第四上口盖42、一个第五上口盖44、一个第六上口盖46、一个第七上口盖48和一个第八上口盖50。上口盖具有同样的大小,并且相互平行。
下平行折叠线34把侧面板12、14、16、18、20、22、24和26分割成一个第一下口盖52、一个第二下口盖54、一个第三下口盖56、一个第四下口盖58、一个第五下口盖60、一个第六下口盖62、一个第七下口盖64和一个第八下口盖66。下口盖具有同样的大小,并且相互平行。
上下口盖通过垂直打孔线68相互分割开。在封闭包装盒10的对面端时,利用打孔线68切开并折叠口盖。同样,当使用折叠线30形成不同的包装盒形状时,同时使用附加打孔线68和附加折叠线30。同时,上下口盖包括“X”形对角折叠线70,这条线用来折叠每个口盖的一部分。第一侧面板12被一条垂直折叠线28分割成粘接的侧面板72。当粘接侧面板72折叠时,它连接在第八侧面板26后侧的一部分上,该部分以箭头74指示。
应当指出尽管附图披露了使用具有上下口盖的八个侧面板,但是可调单层薄片包装盒10可以包括四个侧面板,这些侧面板具有用于形成一个正方形包装盒的上下口盖;单层薄片包装盒10也可以包括六个侧面板或者更多,用来形成不同矩形形状的包装盒。进一步,侧面板可以包括另外的附加垂直线30和打孔线68,以便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折叠成不同结构的包装盒,用来存放和运输不同尺寸的物品。
在图1A中,示出上口盖36和38的主视图。在该图中,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切割工具或者手来切开两个上口盖之间的垂直打孔线68。同样,打孔线也可以用手撕开,或者使用其它类型的切割工具切开。在打孔线68的底部有一个倒置的“T”形切口78,这个切口作为一个限位件帮助阻止刀76切入垂直折叠线28。
在图2中,示出折叠成正方形结构的包装盒10的透视图。在这个例子中,包装盒的一侧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2和14,包装盒10的相对两侧包括第五和第六侧面板20和22。第四和第五侧面板16和18配置在第七和第八侧面板24和26的对面。应当指出包装盒10现在具有每个侧面板宽度“W”的两倍的长度,或者说总长为“2W”。包装盒10也具有每个侧面板宽度“W” 的两倍的宽度,或者说总宽为“2W”。图1中所示的高度“H”保持恒定。很明显通过调整如附图中所示的包装盒10的长度和宽度,可以将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物体放入包装盒中,用以存放或运输。
在图2A中,显示包装盒10的俯视图。在这个视图中,可以看到包装盒的长度和宽度,并可以形成正方形结构。
在图2B中,显示包装盒10的透视图。在该图中,四根垂直打孔线68已经被切开,这样上口盖可以折叠以封闭包装盒的顶部。在这个例子中,在第二和第三上口盖38和40之间的打孔线68已经被切开,而且第四和第五上口盖42和44之间的打孔线68也已经被切开。所显示的第四和第五上口盖42和44向内折叠,盖住包装盒10顶部的一部分。同样,在第六和第七上口盖46和48之间的打孔线68已经被切开,而且第八和第一上口盖50和36之间的打孔线68也已经被切开。如图所示,通过切开所选的垂直打孔线68和向内折叠下口盖,已经封闭了包装盒10的底部。
在图2C中,显示与图2B类似的包装盒10的另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第七和第八上口盖48和50已经向内折叠。然后,第一和第二上口盖36和38以及第五和第六上口盖44和46在其它上口盖的顶部折叠,完成对包装盒10的封闭。
在图2D中,显示包装盒10的另一个透视图,其中使用“X”形对角线70折叠上下口盖,而不是沿着垂直打孔线68切开。在这个例子中,第三和第四上口盖40和42已经向内折叠,折叠沿着这些口盖上的一个“X”形对角线70发生。所示包装盒10的底部已经通过折叠的下口盖封闭住。
在图2E中,显示与图2D类似的包装盒10的另一种透视图。在该图中,第七和第八上口盖40和50已经通过对角折叠线向内折叠。然后,在其它上口盖的顶部折叠第一和第二上口盖36和38以及第五和第六上口盖44和46,完成对包装盒10的顶部的封闭。
在图3中,示出包装盒10被折叠成矩形结构的透视图。在这个例子中,包装盒的一侧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2和14以及一半第八侧面板26,而包装盒10的对侧包括第五和第六侧面板20和22,以及一半第四侧面板18。包装盒10的其它侧包括第三侧面板16和一半第四侧面板18以及第七侧面板24和一半第八侧面板26。应当指出包装盒10现在具有每个侧面板宽度“W” 的两倍半的长度,或者说总长为“21/2W”。包装盒10还具有每个侧面板宽度“W”的一倍半的宽度,或者说总宽为“11/2W”。如上所述,图1中所示的高度“H”保持恒定。在图3A中,显示如图2中可以看到的包装盒10的俯视图。在该视图中,可以看到包装盒10的长度和宽度,并且形成矩形形状的结构。
在图3B中,示出包装盒10的透视图。在该图中,四根垂直打孔线68已经被切开,这样上口盖可以折叠以封闭包装盒的顶部。在这个例子中,在第二和第三上口盖38和40之间的打孔线68已经被切开,而且将第四口盖42分割成两半的打孔线68也已经被切开。所显示的第三上口盖40和一半第四上口盖42向内折叠,盖住包装盒10顶部的一部分。同样,在第六和第七上口盖46和48之间的打孔线68已经被切开,而且将第八上口盖50分隔开的打孔线68也已经被切开。如图所示,通过切开所选的垂直打孔线68和向内折叠下口盖,已经封闭了包装盒10的底部。
在图3C中,显示与图3B类似的包装盒10的另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第七上口盖48和一半第八上口盖50已经向内折叠。然后,第一和第二上口盖36和38和一半第八上口盖50以及第五和第六上口盖44和46和一半第四上口盖42在其它上口盖的顶部折叠,完成对包装盒10的封闭。由于分割第四和第八下口盖58和66时使用了垂直打孔线68,在封闭包装盒10时不使用“X”形对角折叠线70。
在图4中,示出折叠成另一种矩形结构的包装盒10的透视图。在这个例子中,包装盒的一侧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2和14以及第八侧面板26,包装盒10的对面侧包括第四、第五和第六侧面板18、20和22。第三侧面板16配置在第七侧面板24的对面。应当指出包装盒10现在具有每个侧面板宽度“W”的三倍的长度,或者说总长为“3W”。包装盒10还具有宽度“W”。
在图4A中,示出图4中看到的包装盒10的俯视图。在这个视图中,可以看到包装盒的长度和宽度,并可以形成正方形结构。
在图4B中,示出包装盒10的透视图。在该图中,四根垂直打孔线68已经被切开,这样上口盖可以折叠以封闭包装盒的顶部。在这个例子中,在第二和第三上口盖38和40之间的打孔线68已经被切开,而且第三和第四上口盖40和42之间的打孔线68也已经被切开。所显示的第三上口盖40向内折叠,盖住包装盒10顶部的一部分。同样,在第六和第七上口盖46和48之间的打孔线68已经被切开,而且第七和第八上口盖48和50之间的打孔线68也已经被切开。如图所示,通过切开所选的垂直打孔线68和向内折叠下口盖,已经封闭了包装盒10的底部。
在图4C中,示出与图4B类似的包装盒10的另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第七上口盖48已经向内折叠。然后,第一第二和第八上口盖36、38和50以及第四、第五和第六上口盖42、44和46在其它上口盖的顶部折叠,完成对包装盒10的封闭。
在图4D中,示出包装盒10的另一个透视图,其中使用“X”形对角线70折叠上下口盖,而不是沿着垂直打孔线68切开。在这个例子中,第三上口盖40已经向内折叠,折叠沿着第二和第四上口盖38和44上的一个“X”形对角线70发生。同样,第七上口盖48已经准备好向内折叠,折叠沿着第六和第八上口盖46和50上的一个的“X”形对角线70发生。所示包装盒10的底部已经通过折叠的下口盖封闭住。
在图4E中,示出与图4D类似的包装盒10的另一种透视图。在该图中,第七上口盖48已经通过第六和第八上口盖46和50上的对角折叠线向内折叠。然后,在其它上口盖的顶部折叠第一、第二和第八上口盖36、38和50以及第四、第五和第六上口盖42、44和46,完成对包装盒10的顶部的封闭。
在图5中,示出折叠成较小的矩形结构的包装盒10的透视图。在这个例子中,包装盒的一侧包括第一和第八侧面板12和26,包装盒10的对面侧包括第五和第六侧面板20和22。在这个例子中,第四侧面板18挨着第三侧面板16折叠,并放置在紧靠第二侧面板14的位置,以减小包装盒10的长度和宽度。应当指出包装盒10现在具有每个侧面板宽度“W”的两倍的长度,或者说总长为“2W”。包装盒10具有宽度“W”。
在图5A中,示出包装盒10的俯视图。在这个视图中,可以看到包装盒的长度和宽度,并可以形成较小矩形外形结构。
在图5B中,示出包装盒10的透视图。在该图中,四根垂直打孔线68已经被切开,这样上口盖可以折叠以封闭包装盒的顶部。在这个例子中,在第一和第二上口盖36和38之间的打孔线68已经被切开,第二和第三上口盖38和40之间的打孔线68也已经被切开,而且第四和第五上口盖42和44之间的打孔线68也已经被切开。所显示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上口盖38、40和42向内折叠在一起,盖住包装盒10顶部的一部分。同样,在第六和第七上口盖46和48之间的打孔线68已经被切开,而且第七和第八上口盖48和50之间的打孔线68也已经被切开。如图所示,通过切开所选的垂直打孔线68和向内折叠下口盖,已经封闭了包装盒10的底部。
在图5C中,示出与图5B类似的包装盒10的另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第七上口盖48已经向内折叠。然后,第一和第八上口盖36和50以及第五和第六上口盖44和46在其它上口盖的顶部折叠,完成对包装盒10的封闭。
在图5D中,示出包装盒10的另一个透视图,其中使用“X”形对角线70折叠上下口盖,而不是沿着垂直打孔线68切开。在这个例子中,第二、第三和第四上口盖38、40和42已经向内折叠,折叠沿着第一和第五上口盖36和44上的一个“X”形对角线70发生。同样,第七上口盖48已经向内折叠,折叠沿着第六和第八上口盖46和50上的一个“X”形对角线70发生。所示包装盒10的底部已经通过折叠的下口盖封闭住。
在图5E中,示出与图5D类似的包装盒10的另一种透视图。在该图中,第七上口盖40已经通过第六和第八上口盖46和50上的对角折叠线向内折叠。然后,在其它上口盖的顶部折叠第一和第八上口盖36和50以及第五和第六上口盖44和46,完成对包装盒10的顶部的封闭。
在图6中,示出折叠成较小矩形结构的包装盒10的透视图。在这个例子中,包装盒的一侧包括第一侧面板12,包装盒的对面侧包括第五侧面板20。在这个例子中,第四侧面板18挨着第三侧面板16折叠起来,并放置在紧靠第二侧面板14的位置。同样,第八侧面板26挨着第七侧面板24折叠起来,并放置在紧靠第六侧面板22的位置。所显示的这种将侧面板彼此靠近折叠的特征,可以进一步减小保装盒10的长度和宽度。应当指出包装盒10现在具有长度“W”和宽度“W”。
在图6A中,示出包装盒10的俯视图。在这个视图中,可以看到包装盒的长度和宽度,并可以形成较小矩形外形结构。
在图6B中,示出包装盒10的透视图。在该图中,四根垂直打孔线68已经被切开,这样上口盖可以折叠以封闭包装盒的顶部。在这个例子中,在第一和第二上口盖36和38之间的打孔线68已经被切开,第二和第三上口盖38和40之间的打孔线68也已经被切开,而且第四和第五上口盖42和44之间的打孔线68也已经被切开。所显示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上口盖38、40和42向内折叠在一起,盖住包装盒10顶部的一部分。同样,在第五和第六上口盖44和46之间的打孔线68已经被切开,第六和第七上口盖46和48之间的打孔线68也已经被切开,而且第八和第一上口盖50和36之间的打孔线68也已经被切开。通过切开所选的垂直打孔线68和向内折叠下口盖,已经封闭了包装盒10的底部。
在图6C中,示出与图6B类似的包装盒10的另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第六、第七和第八上口盖46、48和50已经向内折叠。然后,第一和第五上口盖36和44在其它上口盖的顶部折叠,完成对包装盒10顶部的封闭。
尽管在附图中显示了对不同侧面板的折叠以及对上下口盖的切割和折叠用以封闭包装盒10,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当理解,通过使用不同的垂直折叠线、水平折叠线、垂直打孔线和“X”形对角折叠线,可以形成其它任何几何结构,而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尽管参照优选实施例及其改进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图示、描述和举例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形式和细节进行等效的修改不会偏离本发明所要求的实质和范围,除非是被在先技术排除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