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85678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5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42512.5

申请日:

2011.08.23

公开号:

CN102353043A

公开日:

2012.02.1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23C 10/18申请日:20110823授权公告日:20130703终止日期:2015082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3C 10/18申请日:20110823|||公开

IPC分类号:

F23C10/18; F23C10/20; F23C10/28

主分类号:

F23C10/18

申请人:

无锡太湖锅炉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继常; 李龙; 龚元瑞; 周永杰; 钟祥源; 马春辉

地址:

214128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滨湖街道方泉路1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殷红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包括返料灰进口、布料隔墙、进料室、返料风室、受热面、返料室、回料室、返料隔墙、返料灰出口、返料布风板及分配隔墙,所述返料隔墙中部设有闸板,闸板位于返料室的中间室,并紧靠返料隔墙,在闸板的上面、返料室中间室的外面设有密封装置,在密封装置上面是调节闸板的执行机构,闸板通过螺纹连杆与执行机构相连;其特征是:可通过执行机构上下调节调节阀闸板的高度,实现控制热灰流量的目的;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外置式换热器内部的受热面受热均匀,避免过烧爆管;通过调节阀门闸板的高度,控制流过受热面热灰的流量,实现调节受热面吸热量和炉膛床温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 其特征是 : 包括返料灰进口 (1) 、 布料隔墙 (2) 、 进料室 (3) 、 返料风室 (5) 、 受热面 (6) 、 返料室 (7) 、 回料室 (10) 、 返料隔墙 (11) 、 返料 灰出口 (12) 、 返料布风板 (13) 及分配隔墙 (14) , 所述布料隔墙 (2) 后上方设置有返料灰进 口 (1) , 所述布料隔墙 (2) 前下方设置有返料灰出口 (12) , 由布料隔墙 (2) 和返料隔墙 (11) 将其内部从后向前依次分为进料室 (3) 、 返料室 (7) 和回料室 (10) ; 分配隔墙 (14) 将返料室 (7) 左右方向分为三个室, 两侧的室内布置受热面 (6) , 中间的室为空室 ; 其特征是 : 在进料 室 (3) 和返料室 (7) 的底部设置有返料布风板 (13) , 其下部接返料风室 (5) ; 所述返料隔墙 (11) 中部设有闸板 (9) , 闸板 (9) 位于返料室 (7) 的中间室, 并紧靠返料隔墙 (11), 在闸板 (9) 的上面、 返料室 (7) 中间室的外面设有密封装置 (16), 在密封装置 (16) 上面是调节闸 板 (9) 的执行机构 (8), 闸板 (9) 通过螺纹连杆 (17) 与执行机构相连 (8) ; 可通过执行机构 (8) 上下调节闸板 (9) 的高度。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 所述布料隔墙 (2) 下端 和返料隔墙 (11) 上端在返料室 (7) 中间室处均留有豁口 (15) 。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 所述返料布风板 (13) 上 面装有返料风帽 (4) 和事故放灰管。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 所述返料风室 (5) 上设 有进风管和放灰管。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 所述返料室 (7) 左右三 室顶部相通, 分配隔墙 (14) 并没有将其完全分开。

说明书


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 具体地说是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 其作用 是通过调节闸板的高度, 控制流过受热面热灰的流量, 实现调节受热面吸热量和炉膛床温 的目的。
     背景技术
     目前, 国内绝大多数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式换热器没有设置热灰流量调节阀, 只 能通过事故放灰管来调节进入炉膛的灰量。由于热灰温度高达 900 ℃, 不仅浪费能源, 而 且会带来安全隐患 ; 如设置冷灰器等热量回收冷却设备, 不仅会增加初投资, 而且会造成设 备系统的复杂性。有些引进国外的产品外置式换热器设有调节阀, 多数采用液压系统等驱 动锥形阀结构, 不仅系统复杂, 而且锥形阀容易变形发生卡塞等机械故障, 导致运行事故频 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 从而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可调式外置式换 热器, 不仅其内部的受热面受热更均匀, 而且可通过调节闸板的高度, 控制流过受热面热灰 的流量, 实现调节受热面吸热量和炉膛床温的目的。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包括返料灰进 口、 布料隔墙、 进料室、 返料风室、 受热面、 返料室、 回料室、 返料隔墙、 返料灰出口、 返料布风 板及分配隔墙, 所述布料隔墙后上方设置有返料灰进口, 所述布料隔墙前下方设置有返料 灰出口, 由布料隔墙和返料隔墙将其内部从后向前依次分为进料室、 返料室和回料室 ; 分配 隔墙将返料室左右方向分为三个室, 两侧的室内布置受热面, 中间的室为空室 ; 特征是 : 在 进料室和返料室的底部设置有返料布风板, 其下部接返料风室 ; 所述返料隔墙中部设有闸 板, 闸板位于返料室的中间室, 并紧靠返料隔墙, 在闸板的上面、 返料室中间室的外面设有 密封装置, 在密封装置上面是调节闸板的执行机构, 闸板通过螺纹连杆与执行机构相连 ; 可 通过执行机构上下调节调节阀闸板的高度, 实现控制热灰流量的目的 ;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布料隔墙下端和返料隔墙上端在返料室中间室处均留 有豁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返料布风板上面装有返料风帽和事故放灰管 ;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返料风室上设有进风管和放灰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返料室左右三室顶部相通, 分配隔墙并没有将其 完全分开。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本发明结构简单、 紧凑、 合理 ; 外置式换热器内部的受热面受热均匀, 避免过烧爆管 ; 通过调节阀门闸板的高度, 控制流过受热面热灰的流量, 实现调节受热面吸热量和炉膛床 温的目的。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结构主视图。 图 2 为本发明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的横截面图。 图 3 为图 1 的 A-A 向视图。 图 4 为图 1 的 B-B 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其实施进一步描述 : 本发明主要由返料灰进口 1、 布料隔墙 2、 进料室 3、 返料风帽 4、 返料风室 5、 受热面 6、 返料室 7、 调节阀执行机构 8、 闸板 9、 回料室 10、 返料隔墙 11、 返料灰出口 12、 返料布风板 13、 分配隔墙 14、 隔墙豁口 15、 密封装置 16 及螺纹连杆 17 等组成。
     本发明采用整体外形为长方体, 所述布料隔墙 2 后上方设置有返料灰进口 1, 所述 布料隔墙 2 前下方设置有返料灰出口 12 ; 由布料隔墙 2 和返料隔墙 11, 将其内部从后向前 依次分为进料室 3、 返料室 7 和回料室 10 ; 分配隔墙 14 又将返料室 7 左右方向分为三个室, 返料室 7 左右三室顶部相通, 分配隔墙 14 并没有将其完全分开, 两侧的室内布置受热面 6, 中间的室为空室。在进料室 3 和返料室 7 的底部设置有返料布风板 13, 上面装有返料风帽 4 和事故放灰管 ; 其下部接返料风室 5, 返料风室 5 上设有进风管和放灰管。
     所述返料隔墙 11 中部设有闸板 9, 闸板 9 位于返料室 7 的中间室, 并紧靠返料隔 墙 11, 在闸板 9 的上面、 返料室 7 中间室的外面设有密封装置 16, 在密封装置 16 上面是调 节闸板 9 的执行机构 8, 闸板 9 通过螺纹连杆 17 与执行机构 8 相连 ; 可通过执行机构 8 上 下调节闸板 9 的高度, 实现控制热灰流量的目的 ; 本发明中执行机构 8 采用电动机。密封装 置 16 采用罩壳。
     所述布料隔墙 2 下端和返料隔墙 11 上端在返料室 7 中间室处均留有豁口 15 ; 本发明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 分离器分离下来的热灰从返料灰进口 1 进入进料室 3, 经过布料隔墙 2 后, 均匀进入返 料室 7, 再经过返料隔墙 11 后进入回料室 10, 最后经过返料灰出口 12 离开换热器进入炉 膛。在此过程中, 返料风从返料风室 5 进入返料风帽 4, 并不断输送着热灰向前流动。
     通过执行机构 8 向上打开闸板 9 时, 由于布料隔墙 2 下端和返料隔墙 11 上端在返 料室 7 中间室处均留有豁口 15, 此处阻力比布置受热面 6 的两侧室内的阻力小, 因此热灰流 量比两侧室大, 从而达到减少受热面吸热量和提高炉膛温度的目的。
     相反, 当向下闸板 9 关闭时, 所有从进料室 3 来的热灰均需流经布置受热面 6 的两 侧室后, 才能进入回料室 10 ; 因此受热面吸热量大, 进入炉膛的温度较低。为防止此时返料 室 7 的中间室发生结渣或结焦, 将返料室 7 设置成顶部相通的左右三室, 即分配隔墙 14 并 没有将其完全分开, 以便中间室的热灰能够顺畅的进入左右两侧的室内, 实现正常的流动。 换热器上可根据需要设置检修孔和测量孔等。

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5304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2.15 CN 102353043 A *CN102353043A* (21)申请号 201110242512.5 (22)申请日 2011.08.23 F23C 10/18(2006.01) F23C 10/20(2006.01) F23C 10/28(2006.01) (71)申请人 无锡太湖锅炉有限公司 地址 214128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滨湖街道 方泉路 15 号 (72)发明人 孙继常 李龙 龚元瑞 周永杰 钟祥源 马春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殷红梅 (。

2、54) 发明名称 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 式换热器包括返料灰进口、 布料隔墙、 进料室、 返 料风室、 受热面、 返料室、 回料室、 返料隔墙、 返料 灰出口、 返料布风板及分配隔墙, 所述返料隔墙中 部设有闸板, 闸板位于返料室的中间室, 并紧靠 返料隔墙, 在闸板的上面、 返料室中间室的外面设 有密封装置, 在密封装置上面是调节闸板的执行 机构, 闸板通过螺纹连杆与执行机构相连 ; 其特 征是 : 可通过执行机构上下调节调节阀闸板的高 度, 实现控制热灰流量的目的 ; 本发明结构简单、 紧凑、 合理 ; 外置式换热器内部的受。

3、热面受热均 匀, 避免过烧爆管 ; 通过调节阀门闸板的高度, 控 制流过受热面热灰的流量, 实现调节受热面吸热 量和炉膛床温的目的。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4 页 CN 102353050 A1/1 页 2 1. 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 其特征是 : 包括返料灰进口 (1) 、 布料隔墙 (2) 、 进料室 (3) 、 返料风室 (5) 、 受热面 (6) 、 返料室 (7) 、 回料室 (10) 、 返料隔墙 (11) 、 返料 灰出口 (12) 、 返料布风板 (13) 及分。

4、配隔墙 (14) , 所述布料隔墙 (2) 后上方设置有返料灰进 口 (1) , 所述布料隔墙 (2) 前下方设置有返料灰出口 (12) , 由布料隔墙 (2) 和返料隔墙 (11) 将其内部从后向前依次分为进料室 (3) 、 返料室 (7) 和回料室 (10) ; 分配隔墙 (14) 将返料室 (7) 左右方向分为三个室, 两侧的室内布置受热面 (6) , 中间的室为空室 ; 其特征是 : 在进料 室 (3) 和返料室 (7) 的底部设置有返料布风板 (13) , 其下部接返料风室 (5) ; 所述返料隔墙 (11) 中部设有闸板 (9) , 闸板 (9) 位于返料室 (7) 的中间室, 并。

5、紧靠返料隔墙 (11), 在闸板 (9) 的上面、 返料室 (7) 中间室的外面设有密封装置 (16), 在密封装置 (16) 上面是调节闸 板 (9) 的执行机构 (8), 闸板 (9) 通过螺纹连杆 (17) 与执行机构相连 (8) ; 可通过执行机构 (8) 上下调节闸板 (9) 的高度。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 所述布料隔墙 (2) 下端 和返料隔墙 (11) 上端在返料室 (7) 中间室处均留有豁口 (15) 。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 所述返料布风板 (13) 上 面装有返料风帽 (4) 和事故放灰管。。

6、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 所述返料风室 (5) 上设 有进风管和放灰管。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 所述返料室 (7) 左右三 室顶部相通, 分配隔墙 (14) 并没有将其完全分开。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53043 A CN 102353050 A1/2 页 3 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 具体地说是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 其作用 是通过调节闸板的高度, 控制流过受热面热灰的流量, 实现调节受热面吸热量和炉膛床温 的目的。 背景技术 0002 。

7、目前, 国内绝大多数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式换热器没有设置热灰流量调节阀, 只 能通过事故放灰管来调节进入炉膛的灰量。由于热灰温度高达 900, 不仅浪费能源, 而 且会带来安全隐患 ; 如设置冷灰器等热量回收冷却设备, 不仅会增加初投资, 而且会造成设 备系统的复杂性。有些引进国外的产品外置式换热器设有调节阀, 多数采用液压系统等驱 动锥形阀结构, 不仅系统复杂, 而且锥形阀容易变形发生卡塞等机械故障, 导致运行事故频 发。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 从而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可调式外置式换 热器, 不仅其内部的受热面受热更均匀, 而且可通过调节闸板的高度, 控制流过受。

8、热面热灰 的流量, 实现调节受热面吸热量和炉膛床温的目的。 0004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包括返料灰进 口、 布料隔墙、 进料室、 返料风室、 受热面、 返料室、 回料室、 返料隔墙、 返料灰出口、 返料布风 板及分配隔墙, 所述布料隔墙后上方设置有返料灰进口, 所述布料隔墙前下方设置有返料 灰出口, 由布料隔墙和返料隔墙将其内部从后向前依次分为进料室、 返料室和回料室 ; 分配 隔墙将返料室左右方向分为三个室, 两侧的室内布置受热面, 中间的室为空室 ; 特征是 : 在 进料室和返料室的底部设置有返料布风板, 其下部接返料风室 ; 所述返料隔墙中部设有。

9、闸 板, 闸板位于返料室的中间室, 并紧靠返料隔墙, 在闸板的上面、 返料室中间室的外面设有 密封装置, 在密封装置上面是调节闸板的执行机构, 闸板通过螺纹连杆与执行机构相连 ; 可 通过执行机构上下调节调节阀闸板的高度, 实现控制热灰流量的目的 ;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布料隔墙下端和返料隔墙上端在返料室中间室处均留 有豁口。 000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返料布风板上面装有返料风帽和事故放灰管 ;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返料风室上设有进风管和放灰管。 000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返料室左右三室顶部相通, 分配隔墙并没有将其 完全分开。 0007 本发明。

10、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本发明结构简单、 紧凑、 合理 ; 外置式换热器内部的受热面受热均匀, 避免过烧爆管 ; 通过调节阀门闸板的高度, 控制流过受热面热灰的流量, 实现调节受热面吸热量和炉膛床 温的目的。 说 明 书 CN 102353043 A CN 102353050 A2/2 页 4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为本发明结构主视图。 0009 图 2 为本发明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的横截面图。 0010 图 3 为图 1 的 A-A 向视图。 0011 图 4 为图 1 的 B-B 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其实施进一步描述 : 本发明主要由返料灰。

11、进口 1、 布料隔墙 2、 进料室 3、 返料风帽 4、 返料风室 5、 受热面 6、 返料室 7、 调节阀执行机构 8、 闸板 9、 回料室 10、 返料隔墙 11、 返料灰出口 12、 返料布风板 13、 分配隔墙 14、 隔墙豁口 15、 密封装置 16 及螺纹连杆 17 等组成。 0013 本发明采用整体外形为长方体, 所述布料隔墙 2 后上方设置有返料灰进口 1, 所述 布料隔墙 2 前下方设置有返料灰出口 12 ; 由布料隔墙 2 和返料隔墙 11, 将其内部从后向前 依次分为进料室 3、 返料室 7 和回料室 10 ; 分配隔墙 14 又将返料室 7 左右方向分为三个室, 返料室。

12、 7 左右三室顶部相通, 分配隔墙 14 并没有将其完全分开, 两侧的室内布置受热面 6, 中间的室为空室。在进料室 3 和返料室 7 的底部设置有返料布风板 13, 上面装有返料风帽 4 和事故放灰管 ; 其下部接返料风室 5, 返料风室 5 上设有进风管和放灰管。 0014 所述返料隔墙 11 中部设有闸板 9, 闸板 9 位于返料室 7 的中间室, 并紧靠返料隔 墙 11, 在闸板 9 的上面、 返料室 7 中间室的外面设有密封装置 16, 在密封装置 16 上面是调 节闸板 9 的执行机构 8, 闸板 9 通过螺纹连杆 17 与执行机构 8 相连 ; 可通过执行机构 8 上 下调节闸板。

13、 9 的高度, 实现控制热灰流量的目的 ; 本发明中执行机构 8 采用电动机。密封装 置 16 采用罩壳。 0015 所述布料隔墙 2 下端和返料隔墙 11 上端在返料室 7 中间室处均留有豁口 15 ; 本发明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 分离器分离下来的热灰从返料灰进口 1 进入进料室 3, 经过布料隔墙 2 后, 均匀进入返 料室 7, 再经过返料隔墙 11 后进入回料室 10, 最后经过返料灰出口 12 离开换热器进入炉 膛。在此过程中, 返料风从返料风室 5 进入返料风帽 4, 并不断输送着热灰向前流动。 0016 通过执行机构 8 向上打开闸板 9 时, 由于布料隔墙 2 下端和返料隔墙。

14、 11 上端在返 料室7中间室处均留有豁口15, 此处阻力比布置受热面6的两侧室内的阻力小, 因此热灰流 量比两侧室大, 从而达到减少受热面吸热量和提高炉膛温度的目的。 0017 相反, 当向下闸板 9 关闭时, 所有从进料室 3 来的热灰均需流经布置受热面 6 的两 侧室后, 才能进入回料室 10 ; 因此受热面吸热量大, 进入炉膛的温度较低。为防止此时返料 室 7 的中间室发生结渣或结焦, 将返料室 7 设置成顶部相通的左右三室, 即分配隔墙 14 并 没有将其完全分开, 以便中间室的热灰能够顺畅的进入左右两侧的室内, 实现正常的流动。 换热器上可根据需要设置检修孔和测量孔等。 说 明 书 CN 102353043 A CN 102353050 A1/4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53043 A CN 102353050 A2/4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53043 A CN 102353050 A3/4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53043 A CN 102353050 A4/4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53043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