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专用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养殖专用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大棚温室进行反季节水产品养殖与大棚种植蔬菜方式相似,都是利用日光作
为保温能源维持大棚内环境和水体的温度,最近几年来在南美白对虾、海蜇、热带观赏鱼、
黄鳝、淡水小龙虾等的养殖上获得了成功,大棚温室水产品养殖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优势
明显,经济效益可观,被认为是发展水产品养殖的新途径。但目前的塑料薄膜不能很好地适
用于养殖行业,特别是水产类养殖行业。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问题,亟需提供一种针对养殖行业的养殖专用膜技
术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养殖专用膜。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养殖专用膜,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LLDPE 20-40份
LDPE 30~40份
茂金属聚乙烯 30~35份
单硬脂酸甘油酯 3.5份
脂肪酸酰胺 1.2份
流滴剂 0.3份
光稳定剂 5份
PE抗老化剂 10份
水滑石 3份
抗氧化剂 0.1份
聚邻苯二甲酰胺 1份。
优选的,上述养殖专用膜的组分中,
LLDPE的重量份为30份,
LDPE的重量份为35份,
茂金属聚乙烯的重量份为33份。
另一优选的,上述养殖专用膜的组分中,
LLDPE的重量份为20份,
LDPE的重量份为30份,
茂金属聚乙烯的重量份为30份。
又一优选的,上述养殖专用膜的组分中,
LLDPE的重量份为40份,
LDPE的重量份为40份,
茂金属聚乙烯的重量份为35份。
优选的,所述流滴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养殖专用膜的制
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养殖专用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有以下步骤:
(1)入料:将上述的养殖专用膜的成分按比例加入到搅拌机中;
(2)搅拌均匀:搅拌机将步骤(1)加入的物料充分混合搅拌均匀;
(3)挤出机挤出吹塑:将步骤(2)搅拌均匀后的物料输入挤出机中挤出吹塑,其中,挤出
机的机尾温度为160~170℃,机身温度为165-205℃,机头温度为170~175℃;
(4)吹膜:使用吹膜机将步骤(3)获得的物料进行吹膜处理,吹胀比设置为2.5~3;
(5)冷却:将步骤(4)获得物料进行冷却处理;
(6)牵引成膜:将冷却后的物料进行牵引成膜处理,牵引比设置为5~5.5,获得成品;
(7)成品卷取。
优选的,步骤(3)中,挤出机的机尾温度为160℃,机身温度为165℃,机头温度为
170℃;
步骤(4)中,吹胀比设置为2.5;
步骤(6)中,牵引比设置为5。
另一优选的,步骤(3)中,挤出机的机尾温度为170℃,机身温度为205℃,机头温度
为175℃;
步骤(4)中,吹胀比设置为3;
步骤(6)中,牵引比设置为5.5。
又一优选的,步骤(3)中,挤出机的机尾温度为165℃,机身温度为180℃,机头温度
为172℃;
步骤(4)中,吹胀比设置为2.8;
步骤(6)中,牵引比设置为5.2。
优选的,步骤(5)中,冷却处理方式为自然冷却或者风机吹风冷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养殖专用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40
份、LDPE(低密度聚乙烯)30~40份、茂金属聚乙烯30~35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5份、脂肪酸酰
胺1.2份、流滴剂0.3份、光稳定剂5份、PE抗老化剂10份、水滑石3份、抗氧化剂0.1份和聚邻
苯二甲酰胺1份。本发明通过优化组成配方,对基材LLDPE及LDPE进行改性处理,获得抗雾化
性效果好、物理机械性能优异的养殖专用膜。针对本发明的养殖专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有
以下步骤(1)入料;(2)搅拌均匀;(3)挤出机挤出吹塑;(4)吹膜;(5)冷却;(6)牵引成膜;(7)
成品卷取。本发明的养殖专用膜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合理,制得的成品满足对抗雾化及养
殖专用膜的机械强度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养殖专用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LLDPE的重量份为30份,
LDPE的重量份为35份,
茂金属聚乙烯的重量份为33份
单硬脂酸甘油酯 3.5份
脂肪酸酰胺 1.2份
流滴剂 0.3份
光稳定剂 5份
PE抗老化剂 10份
水滑石 3份
抗氧化剂 0.1份
聚邻苯二甲酰胺 1份。
本实施例的养殖专用膜优化组分配方,加入适当量的添加剂,有效防止雾化,而且
机械性能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无毒、无味、无臭的乳白色颗粒,密度为0.918~
0.935g/cm3。它与LDPE相比,具有较高的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有强度大、韧性好、刚性大、
耐热、耐寒性好等优点,还具有良好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耐冲击强度、耐撕裂强度等性能,
低密度聚乙烯(LDPE)又称高压聚乙烯,是一种塑料材料,它适合热塑性成型加工的各种成
型工艺,成型加工性好,茂金属聚乙烯是一种新颖热塑性塑料,由于它是使用茂金属(MAO)
为聚合催化剂生产出来的聚乙烯,将3者以一定的比例作为薄膜基材,扬长避短可以获得性
能更优异的养殖专用膜。同时,适量的流滴剂改变薄膜表面张力有效防止薄膜雾化,而且单
硬脂酸甘油酯也能起到薄膜防雾化的作用。脂肪酸酰胺、光稳定剂和PE抗老化剂等对树脂
基材进一步改性,获得不易老化、寿命长的养殖专用膜。
上述的养殖专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入料:将上述的养殖专用膜的成分按比例加入到搅拌机中;
(2)搅拌均匀:搅拌机将步骤(1)加入的物料充分混合搅拌均匀;
(3)挤出机挤出吹塑:将步骤(2)搅拌均匀后的物料输入挤出机中挤出吹塑,其中,挤出
机的机尾温度为160~170℃,机身温度为165-205℃,机头温度为170~175℃;挤出温度不能
过高,否则树脂容易分解、发脆,温度也不能过低,否则树脂塑化不良,不能圆滑地进行膨胀
拉伸,薄膜的拉伸强度较低,同时影响薄膜表面的光泽性和透明度差;
(4)吹膜:使用吹膜机将步骤(3)获得的物料进行吹膜处理,吹胀比设置为2.5~3;吹胀
比是吹塑薄膜生产工艺的控制要点之一,是指吹胀后膜泡的直径与未吹胀的管环直径之间
的比值。吹胀比为薄膜的横向膨胀倍数,实际上是对薄膜进行横向拉伸,拉伸会对塑料分子
产生一定程度的取向作用,吹胀比增大,从而使薄膜的横向强度提高。但是,吹胀比也不能
太大,否则容易造成膜泡不稳定,且薄膜容易出现皱折。由于树脂基材不同,不同的薄膜吹
胀比不同,本实施例的吹胀比是针对本发明的养殖专用膜专门研发,非简单地测试可获得;
(5)冷却:将步骤(4)获得物料进行冷却处理;
(6)牵引成膜:将冷却后的物料进行牵引成膜处理,牵引比设置为5~5.5,获得成品;牵
引比是指薄膜的牵引速度与管环挤出速度之间的比值。牵引比是纵向的拉伸倍数,使薄膜
在引取方向上具有定向作用。牵引比增大,则纵向强度也会随之提高,且薄膜的厚度变薄,
但如果牵引比过大,薄膜的厚度难以控制,甚至有可能会将薄膜拉断,造成断膜现象,因此,
牵引比的参数控制也是薄膜高质量生产一个非常重要因素。
(7)成品卷取。
实施例1的薄膜性能测试数据如表1:
表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
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LLDPE的重量份
为20份,LDPE的重量份为30份,茂金属聚乙烯的重量份为30份。实施例2的薄膜性能测试数
据如表2:
表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
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LLDPE的重量份
为40份,LDPE的重量份为40份,茂金属聚乙烯的重量份为35份。实施例3的薄膜性能测试数
据如表3:
表3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
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挤出
机的机尾温度为160℃,机身温度为165℃,机头温度为170℃;步骤(4)中,吹胀比设置为
2.5;步骤(6)中,牵引比设置为5。实施例4的薄膜性能测试数据如表4:
表4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
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步
骤(3)中,挤出机的机尾温度为170℃,机身温度为205℃,机头温度为175℃;步骤(4)中,吹
胀比设置为3;步骤(6)中,牵引比设置为5.5。实施例5的薄膜性能测试数据如表5:
表5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
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步
骤(3)中,挤出机的机尾温度为165℃,机身温度为180℃,机头温度为172℃;步骤(4)中,吹
胀比设置为2.8;步骤(6)中,牵引比设置为5.2。实施例5的薄膜性能测试数据如表6:
表6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
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中的步骤(5)中,冷却处理方式为自然冷却或
者风机吹风冷却。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
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中,流滴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说明而非对权利要
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参照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并可以对本发明的
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相同和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