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85456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2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73217.6

申请日:

2015.09.10

公开号:

CN106513493A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21D28/26; B21D28/34; B21D37/10

主分类号:

B21D28/26

申请人:

韩海威

发明人:

韩海威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拉板,在所述的上模板上安装有模柄,在模柄上安装有凸模,在下模板上安装有两根卸料杆,在卸料杆上安装有卸料板,在卸料板与下模板之间的卸料杆上套装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在卸料板上安装有凸模套,在下模板上还安装有与凸模相匹配的凹模。通过凸模与凸模套先配合定心后一起进入凹模先穿孔再整形,防止产品偏心,高度经调整后能定死,保证整形后工件达到工艺要求,整形后凸模带着工件上升,到设定位置后凸模和凸模套分离卸料完成,相比目前的工艺,节约原材料的用量,减少机加工工序,达到降低成本20%左右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包括连接在冲床上的上模板(313)、以及位于上模板(313)正下方的下模板(32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模板(313)上安装有模柄(301),在模柄(301)上安装有凸模(305),在下模板(321)上安装有两根卸料杆(323),在卸料杆(323)上安装有卸料板(325),在卸料板(325)与下模板(321)之间的卸料杆(323)上套装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324),在卸料板(325)上安装有凸模套(315),在下模板(321)上还安装有与凸模(305)相匹配的凹模(306),将已经成型模具锻造的工件放入凹模中,冲床带动上模板,上模板带动凸模向下运动,凸模先穿过凸模套的通孔,然后才能继续向下运动,对工件进行锻造挤压,完成挤压后,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带动卸料板向上运动,当达到最高位置时,凸模继续向上运动,工件在卸料板的作用下脱离凸模,将工件顶出后,即可取出工件,安装新的工件,进行下一次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模板(321)上安装有模座(309),在模座(309)内套装有凹模应力圈(307),在凹模应力圈(307)内套装有凹模(306),凹模(306)与凹模应力圈(307)通过锥度配合连接,凹模应力圈(307)通过凹模锁紧螺母(308)固定连接在模座(309)上,模座(309)内部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环形凹槽,在凹槽内放置有穿孔垫(3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321)、模座(309)、以及穿孔垫(317)上均设置有位于凸模(305)正下方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305)通过凸模锁紧螺母(315)固定连接在模柄(301)上,在所述凸模锁紧螺母(315)上设置有水管接头(303)。

说明书

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造工艺使用的模具,具体是指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夹片锚在预应力工程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用量急剧增加,而夹片锚中最重要、用量最大的时锚具夹片。锚具夹片用于在锚固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钢筋时夹持预应力筋,他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桥梁道路高层建筑等建筑施工中。目前各预应力生产厂家生产锚具夹片的传统工艺是采用圆棒料,然后进行劈端面、车外圆孔、钻孔、精车内孔、加工内孔锥度、攻内螺纹、车外锥度、剖切、热处理和喷砂等工序。热处理后的喷砂处理过程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力小,导致工作效率低,处理后的工件表面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配合加工工艺,替代机加工制造锚具工作夹片的方法,达到减少原材料的消耗量,减少机加工工序,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包括连接在冲床上的上模板、以及位于上模板正下方的下模板,在所述的上模板上安装有模柄,在模柄上安装有凸模,在下模板上安装有两根卸料杆,在卸料杆上安装有卸料板,在卸料板与下模板之间的卸料杆上套装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在卸料板上安装有凸模套,在下模板上还安装有与凸模相匹配的凹模。使用时,将已经成型模具锻造的工件放入凹模中,冲床带动上模板,上模板带动凸模向下运动,凸模先穿过凸模套的通孔,然后才能继续向下运动,对工件进行锻造挤压,完成挤压后,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带动卸料板向上运动,当达到最高位置时,凸模继续向上运动,工件在卸料板的作用下脱离凸模,将工件顶出后,即可取出工件,安装新的工件,进行下一次加工。相对于目前的工艺,采用模具锻造的方式加工成锚具工作夹片的通孔,代替了目前的钻孔工艺,节约了原材料的使用量,根据工作夹片通孔的体积和工作夹片的总体积的关系可以得知,相比目前的工艺,能够节约原材料的用量,减少机加工工序,达到降低成本20%左右的目的。

在所述的下模板上安装有模座,在模座内套装有凹模应力圈,在凹模应力圈内套装有凹模,凹模与凹模应力圈通过锥度配合连接,凹模应力圈通过凹模锁紧螺母固定连接在模座上,模座内部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环形凹槽,在凹槽内放置有穿孔垫。进一步讲,凹模属于消耗品,是可以更换的独立原件,凹模通过锥度配合与凹模应力圈连接,凹模应力圈为凹模提供了抗冲击力,凹模应力圈通过凹模锁紧螺母固定连接在模座上,如此,不仅可以在凹模损坏的时候更换凹模,而且可以扩大加工工件的型号,在凹模下部的模座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部放置有一个穿孔垫,其作用是凸模能够完全冲压出通孔,同时减少冲床对模座的冲击,保证通孔的冲压完成。

在所述底板、模座、以及穿孔垫上均设置有位于凸模正下方的通孔。

所述凸模通过凸模锁紧螺母固定连接在模柄上,在所述凸模锁紧螺母上设置有水管接头。进一步讲,由于凸模处于工作状态时间较长,其受到的热量较大,为了给凸模降温,在凸模锁紧螺母上设置有水管接头,水管接头连接冷却液,可以保持凸模的正常工作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带来的问题。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相对于目前的工艺,采用模具锻造的方式加工成锚具工作夹片的通孔,代替了目前的钻孔工艺,节约了原材料的使用量,根据工作夹片通孔的体积和工作夹片的总体积的关系可以得知,相比目前的工艺,能够节约原材料的用量,减少机加工工序,达到降低成本20%左右的目的;

2本发明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最大特点是通过凸模与凸模套先配合定心后一起进入凹模先穿孔再整形,防止产品偏心,高度经调整后能定死,保证整形后工件达到工艺要求,整形后凸模带着工件上升,到设定位置后凸模和凸模套分离卸料完成,取出工件,同时通过自动冷却系统对模具进行冷却,模具零件实现快速更换;

3本发明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结构新颖、制造简单、自动冷却、润滑、卸料、模具更换时间≤10min,凸模的使用寿命达到10000/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经本发明加工后的工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301-模柄,303-水管接头,305-凸模,306-凹模,307-凹模应力圈,308-凹模锁紧螺母,309-模座,313-上模板,314-凸模锁紧螺母,315-凸模套,317-穿孔垫,321-下模板,323-卸料杆,324-弹簧,325-卸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包括连接在冲床上的上模板313、以及位于上模板313正下方的下模板321,在上模板313上安装有模柄301,在模柄301上安装有凸模305,凸模305通过凸模锁紧螺母315固定连接在模柄301上,在凸模锁紧螺母315上设置有水管接头303;在下模板321上安装有两根卸料杆323,在卸料杆323上安装有卸料板325,在卸料板325与下模板321之间的卸料杆323上套装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324,在卸料板325上安装有凸模套315;在下模板321上安装有模座309,模座309位于凸模305正下方,在模座309内套装有凹模应力圈307,在凹模应力圈307内套装有凹模306,凹模306与凹模应力圈307通过锥度配合连接,凹模应力圈307通过凹模锁紧螺母308固定连接在模座309上,模座309内部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环形凹槽,在凹槽内放置有穿孔垫317,在底板321、模座309、以及穿孔垫317上均设置有位于凸模305正下方的通孔。

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的使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下料:利用锯床下料,坯料的尺寸为φ25×33.5;

(B)去毛刺:利用研磨机对步骤(A)的坯料去毛刺,将毛坯上毛刺、油污、锈斑和污垢去除,当坯料清洁干净后,将坯料按照不同炉号分开;

(C)加热:将步骤(B)的干净坯料放置中频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为1100±20℃;

(D)预锻:使用100吨冲床,在5S内完成以下步骤:

(D1)将模具正确安装,检查凸模、凹模是否对正、闭合高度是否正确,凸模套进入凹模20mm后依据产品高度微调;

(D2)打开循环冷却水,依据模具温度调节凹模循环冷却水的流量,让冷却水能进入凹模内,冷却水进入凹模的流量为1~5ml/s;

(D3)开机,先空运行两次,检查冲床是否正常;

(D4)将加热后的坯料用夹钳正确放入凹模内,进行锻造,当滑块回到上死点后,取出锻件,转移至成形模具;

(E)成形:使用100吨冲床,在5S内完成对步骤(D4)得到的锻件进行以下步骤:

(E1)将模具正确安装,检查凸模、凹模是否对正、闭合高度是否正确,凸模套进入凹模14.5mm后依据产品高度微调;

(E2)打开循环冷却水,依据模具温度调节凹模循环冷却水流量,让冷却水能进入凹模内,冷却水进入凹模的流量为1~5ml/s;

(E3)开机,先空运行两次,检查冲床是否正常;

(E4)将预锻好的工件用夹钳正确放入凹模内,进行锻造,当滑块回到上死点后,取出锻件,转移至整形模具;

(F)整形:使用100吨冲床,对步骤(E)得到的锻件进行正挤压闭式锻造;所述步骤(F)需要在5S内完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F1)将模具正确安装,检查凸模、凹模是否对正、闭合高度是否正确,凸模套进入凹模16.5mm后依据产品高度微调;

(F2)打开循环冷却水,依据模具温度调节凹模循环冷却水的流量,让冷却水能进入凹模内,冷却水进入凹模的流量为1~5ml/s;

(F3)开机,先空运行两次,检查冲床是否正常;

(F4)将已成形的工件用夹钳正确放入凹模内,进行锻造,当滑块回到上死点后,取出锻件;

(G)冷却:将步骤(F4)得到的锻件放置于滑料槽中冷却至600℃后,将锻件钩入料箱中堆冷;

(H)抛丸:用抛丸机将步骤(G)得到的工件氧化皮完全去除。

最后根据毛坯图进行检查,经统计,该工艺在实验阶段的产品合格率达到98%以上,远远高于目前机加工产品的合格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布了锻造工作夹片热挤压通孔的整形方法,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拉板,在所述的上模板上安装有模柄,在模柄上安装有凸模,在下模板上安装有两根卸料杆,在卸料杆上安装有卸料板,在卸料板与下模板之间的卸料杆上套装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在卸料板上安装有凸模套,在下模板上还安装有与凸模相匹配的凹模。通过凸模与凸模套先配合定心后一起进入凹模先穿孔再整形,防止产品偏心,高度经调整后能定死,保证整形后工件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