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双索同步张拉工装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张拉工装,具体是一种预应力双索同步张拉工装。
背景技术
预应力:预应力是为了改善结构服役表现,在施工期间给结构预先施加的压应力,结构服役期间预加压应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载导致的拉应力,避免结构破坏。常用于混凝土结构,是在混凝土结构承受荷载之前,预先对其施加压力,使其在外荷载作用时的受拉区混凝土内力产生压应力,用以抵消或减小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使结构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产生裂缝或者裂得比较晚。
现有的预应力施加方法是针对单索结构进行。而针对于双索结构,采用单索结构在预应力方法,在张拉过程中,受张拉设备及操作水平限制,很难确保两根单索拥有相同的伸长量及张拉应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操作难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的预应力双索同步张拉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应力双索同步张拉工装,包括锚具、反力扁担、固定螺栓、拉杆、工装固定端、油压千斤顶和预应力拉索,所述预应力拉索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工装固定端和主体钢结构,且工装固定端和主体钢结构之间设置两根预应力拉索,其中主体钢结构上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反力扁担;所述工装固定端和反力扁担上均设置多个相互对应的通孔,拉杆穿过工装固定端和反力扁担上的通孔,且拉杆的两端听过锚具固定在工装固定端和反力扁担的端部,其中工装固定端和其对应的锚具之间设置油压千斤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油压千斤顶通过油管连接油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杆的数量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通过工装固定端将两根预应力拉索进行固定,并使用四个油压千斤顶对双索进行同步分级张拉,由此确保双索拥有相同的伸长量及张拉应力,在减小操作难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右视图。
图3为图2中A-A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预应力双索同步张拉工装,包括锚具1、反力扁担2、固定螺栓3、拉杆4、工装固定端5、油压千斤顶6和预应力拉索7,所述预应力拉索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工装固定端5和主体钢结构,且工装固定端5和主体钢结构之间设置两根预应力拉索7,其中主体钢结构上通过固定螺栓3固定连接反力扁担2;所述工装固定端5和反力扁担2上均设置多个相互对应的通孔,拉杆4穿过工装固定端5和反力扁担2上的通孔,且拉杆4的两端听过锚具1固定在工装固定端5和反力扁担2的端部,其中工装固定端5和其对应的锚具1之间设置油压千斤顶6,通过油压千斤顶6产生力,使得拉杆4被拉紧。
所述油压千斤顶6通过油管连接油泵,从而实现液压控制。
所述拉杆4的数量为四个。
本发明使用方法:
(1)安装前应将预应力拉索7安装就位,预应力拉索7的索头与主体钢结构上的锚固节点连接,同时将反力扁担2与主体结构牢靠栓接,为张拉设备提供稳固着力点;
(2)将工装固定端5套入预应力拉索7,依次沿钢板预留孔穿入拉杆4及油压千斤顶6,拉杆两端用锚具1锁紧;
(3)把油压千斤顶6和油泵用油管连接好,并安装配套标定油表后接通电源,调试设备,千斤顶张拉过程中,油压应缓慢、平稳;
(4)按设计方案进行分级张拉,张拉过程中,每个张拉点由一至两名工人看管,每台油泵均由一名工人负责,并由一名技术人员统一指挥、协调管理;
(5)张拉过程中若发现异常,应立即暂停,查明原因,进行实时调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