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叶面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叶面肥。背景技术
在种植业中,传统上一般采用种肥的施肥方式,但是由于经常会出现一些与预计不同的天气条件,因此会给生产带来不同程度上的损失。同时,在实际生产中,作物微量元素缺乏日益明显,但其矫正方法十分复杂,如果把微量元素与种肥包衣或渗混同时施用,会出现严重分离和混和不均等许多实际问题。为了克服种肥的不足,近年来开发应用了多种叶面肥,叶面肥作为追肥可以根据天气条件和作物的实际情况调节施肥时间和施肥量以满足作物的需要,使用方便。目前,在我国的广大垦区,叶面肥已被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当前生产中应用的叶面肥还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叶面肥的配方所至,绝大多数的叶面肥只能采用液体剂型,因此存在着贮藏、运输困难,稳定性差,成本高等问题。虽然少数叶面肥为固态剂型,容易运输和贮藏,但它们用水稀释时结球,结球后几乎不能分散,不仅等于减少了有效成份,而且易引起喷洒用具的喷管及喷嘴堵塞。2.针对性差,叶面肥的成分多为激素、腐殖酸、菌肥、N、P、K和多种微量元素的混合物,因此处于一种什么都有什么都不足的状态,对于解决特定地区和特定作物的缺素问题存在着很大困难。3.有效量少,为了使单位体积液肥能喷洒更多面积的作物以降低成本,因此现有叶面肥均进行了浓缩,例如叶面肥强力增产宝每亩只用5ml,这么小的量要分布到660平方米的作物上,其有效成分很难发挥作用。4.成本高,液体型的叶面肥需要瓶装,外包装要用纸箱,加上贮藏及运输上地费用,因此成本较高。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果好,成本低的植物叶面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叶面肥,基本上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化合物组成的:
乙二胺四醋酸锌 10-14
有机酸的钾盐 32-38
硫酸钾 40-50
钼酸铵 0.8-1.3
其中,所述有机酸的钾盐可以为三羧酸类化合物的钾盐,如柠檬酸钾,也可以是二羟丁二酸钾。
本发明叶面肥的生产工艺非常简单,首先将乙二胺四醋酸锌(Zn2-EDTA)与有机酸的钾盐混合,然后加入硫酸钾及钼酸铵,搅拌混合均匀即可。
使用时将叶面肥用水溶解后喷洒,一般每亩水稻或玉米用叶面肥150-200克,每亩大豆用叶面肥100-150克,20公斤水溶解。
本发明巧妙地用有机酸作原料,可以使微量营养元素形成可溶性螯合剂的络合物,增加其水溶性。本发明叶面肥具有非常好的水溶性,喷洒时可以随用随加水溶解,溶解速度快,决没有结球现象发生。因此使用本发明叶面肥一方面可以保证喷洒时单位面积的有效量,另一方面不会引起喷洒用具的喷管及喷嘴堵塞。
本发明叶面肥由于采用固体剂型,因此重量轻,体积小,包装运输方便,同时由于所使用的原料均价格较低,生产工艺简单,所以本发明的叶面肥成本价格低,易于被广大农民接受。
本发明叶面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用于东北广泛分布的白浆土,黑土和盐碱土上种植的作物,特别在高产高氮肥地,多雨多湿地,晚播晚熟地,大豆重茬地,新土新垦地条件下应用效果更为显著。突出适用于水稻,大豆和玉米等需氮多的作物.其主要作用是能够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早熟和减轻病害。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叶面肥的制备
1、准备下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
Zn2-EDTA 12
柠檬酸钾 35
工业用硫酸钾 45
钼酸铵 1
2、将Zn2-EDTA与柠檬酸钾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
3、加入工业用硫酸钾和钼酸铵,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得到产品。
实施例2、使用本发明叶面肥的增产实验
于两个种植季内,在黑龙江省农场总局所属的饶河,红旗岭,八五二,友谊,红兴隆科研所,二九一,宝山,青龙山,前进,浓江等11个农场作了14个田间试验,实验作物是大豆和水稻。实验方法是,在同样栽培条件下,实验组的大豆在出花至结荚期之间,水稻在分蘖至抽穗期之间各喷洒本发明的叶面肥1次,每次每亩用量150克,20公斤水溶解后喷洒,对照组的作物栽培条件与实验组相同,只是不喷洒叶面肥。两年的平均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大豆平均增产16.1%;水稻平均增产10.2%。说明本发明的叶面肥有显著的增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