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流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贯流风扇。背景技术
一般送风机是设置在空调机或者冷冻装置上强制吸入或者排出外部空气或者冷气的装置。这种送风机根据排出压力分为低压风扇和高压送风机;根据桨叶划分为离心式送风机、轴流式送风机、横流式送风机等。其中贯流风扇作为横流式送风机的一种,在叶轮轴的平面内产生空气的吸入和排出。具有上述特性的贯流风扇一般有利于产生高正压大风量,广泛用于空调机,特别是窗式空调机和天井式空调机。
下面参照后附图纸对贯流风扇的结构进行简单的说明。
图1a简单地表示出贯流风扇结构的纵断面图。图1b简单地表示出贯流风扇结构的横断面图和排出空气的速度分布图。如图所示,一般贯流风扇具有如下结构:产生空气流动的叶轮10与电机(图中没有表示出)进行连接;按照特定曲率弯曲的后导风板20设置在叶轮外壳的后方,形成空气通路;稳定器30沿着轴方向设置在叶轮外壳的一侧,稳定在叶轮内部区域产生的涡流,与后导风板的间隙部一起形成划分高压部低压部的分界。
叶轮10由环形的分界板15串连的多个单元风扇11构成,每个单元风扇11由多个向旋转方向弯曲的桨叶13组成,桨叶13在圆周上保持适当地间距排列。这时,为了让桨叶13能够安装在分界板15上,桨叶的端部有插入突起,分界板的圆周面上有多个插入槽。
后导风板20的一侧形成间隙部21,间隙部21与叶轮10沿着轴向保持最短的距离。这时后导风板的间隙部21与稳定器30形成吸入气体和排出气体的分界。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贯流风扇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叶轮10旋转,在叶轮的内部形成涡流,通过涡流空气被强制流动。更详细说明,如图1a所示,叶轮10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以稳定器30和后导风板的间隙部21相连的辅助线为基准,前方(在图纸中为右侧)形成低压部,空气被强制吸入;辅助线的后方(在图纸中为左侧)形成高压部,空气随着后导风板20的引导被排出。综上所述,贯流风扇没有轴方向的气流,而在垂直于叶轮10轴的平面内形成空气的吸入和排出。
具有上述结构的贯流风扇在空气流动特性上存在如下问题。
叶轮10的各单元风扇11排出的空气速度不均匀,也就是说,叶轮10由多个单元风扇11组成,每个单元风扇11排出的空气互相影响,改变流动特性。如图1b所示,由三个单元风扇构成叶轮10的情况下,中间的单元风扇排出空气速度最快,两侧的单元风扇排出空气速度稍慢。另外,每个单元风扇的中心排出空气速度最快,边缘两侧速度最慢。
如上所述,随着单元风扇的排出空气速度不同,使排出空气的流动相当不稳定,降低了风扇的性能,由于不稳定的流动导致相当大的噪音。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贯流风扇,使各个单元风扇排出空气的速度均匀,提高风扇的性能,而且降低噪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稳定器和叶轮之间的间距根据排出空气速度情况设置成不同的距离,使排出空气的速度均匀。
所述的稳定器和叶轮之间的间距对于排出空气速度快的部分距离大,相反对于排出空气速度慢的部分距离小。按照上述规律稳定器和叶轮之间的间距连接形成具有特定曲率的曲线。
所述的叶轮中,对于位于中间的单元风扇,稳定器和叶轮之间的间距最大;对于位于两侧的单元风扇,稳定器和叶轮之间的间距依次减小。
所述的单元风扇中,位于中心位置的稳定器和叶轮之间的间距最大,越往两侧的分界板处对应的稳定器和叶轮之间的间距越小。按照上述规律稳定器和叶轮之间的间距连结形成具有特定曲率的曲线。
所述的稳定器是与叶轮对应的端部根据排出气体的速度分配沿着轴方向具有特定的曲率向内侧弯曲的板型部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叶轮和稳定器之间的间距是考虑到每个单元风扇的流速的不同而设置成不同距离,可以使排出空气的速度均匀。于是排出流动稳定的空气,提高风扇的性能,还大大降低了由于流动不稳定导致的噪音。附图说明图
图1a简单地表示出贯流风扇结构的纵断面图。
图1b简单地表示出贯流风扇结构的横断面图和排出空气的速度区域分配图。
图2表示出本发明贯流风扇的横断面图。
图3表示出图2的本发明贯流风扇的稳定器的平面图。
图4表示出图2的本发明贯流风扇结构的横断面图和排出空气的速度区域分配图。
在图中
10.叶轮 11.单元风扇 13.桨叶
15.分界板 20.后导风板 21.间隙部
30.稳定器 100.稳定器 101.端部
110.中心部分 120.两侧部分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贯流风扇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首先,图2表示出本发明贯流风扇的横断面图。图3表示出图2的本发明贯流风扇的稳定器的平面图。图4表示出图2的本发明贯流风扇结构的横断面图和排出空气的速度分布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贯流风扇具有如下结构:产生空气流动的叶轮10与电机(图中没有表示出)的轴连接;按照特定曲率弯曲的后导风板20设置在叶轮外壳的后方,形成空气的排出通路;稳定器100沿着轴方向设置在叶轮外壳的一侧,稳定在叶轮内部区域产生的涡流,与后导风板的间隙部一起形成划分高压部低压部的分界。
叶轮10由环形的分界板15串连的多个单元风扇11构成,作为一个例子本发明采用了连结有3个单元风扇的叶轮。单元风扇11由多个桨叶13组成,桨叶13在圆周上保持适当的间距排列。为了让桨叶13能够安装在分界板15上,桨叶的端部有插入凸起,分界板的圆周面上有多个插入槽。
后导风板的一侧上形成间隙部,间隙部与叶轮10沿着轴向保持最短的距离。这时后导风板的间隙部与稳定器100形成吸入气体和排出气体的分界。
一方面,由于稳定器100和叶轮10之间的间距是影响排出空气速度的重要因素,本发明为了使每个单元风扇的排出空气的速度均匀,通过改变稳定器100和叶轮10之间的间距大小,来改变排出空气的速度分布情况,使排出空气的速度均匀。
如上所述,对于排出空气速度快的单元风扇11,将对应单元风扇11与稳定器100之间的间距加大,可以降低排出空气的速度。相反,对于排出空气速度慢的单元风扇11,将对应单元风扇11与稳定器100之间的间距缩小,可以提高排出空气的速度。对于已有技术的贯流风扇,如图1b所示,中间的单元风扇11排出空气速度最快,从中间单元风扇到两侧单元风扇排出空气速度速度越来越慢。在本发明中,对于位于中间单元风扇的稳定器100和叶轮10之间的间距a比位于两侧的单元风扇的稳定器100和叶轮10之间的间距b大。
另外,对于已有技术的贯流风扇,每个单元风扇的中心的排出空气速度最快,越往两侧分界板15处速度越慢。所以在本发明中,稳定器100和叶轮10之间的间距与每个单元风扇11的速度分布图对应形成具有特定曲率的曲线。也就是说,每个单元风扇11的稳定器100和叶轮10之间的间距中心位置间距最大越往两侧分界板15处间距越小。
如上所述,稳定器100和叶轮10之间的间距对于每个单元风扇形成带有不同曲率的曲线,曲线以分界板15对应的转折点为中心连接而成。
如图3所示,稳定器100是两侧结合在固定板上,与叶轮10相对应的端部101向内侧弯曲的板型部件。
也就是说,稳定器100按照三个单元风扇组成的叶轮10相对应分成三部分。稳定器的每个部分中,位于中心的部分110的端部比位于两侧的部分120的端部要深。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贯流风扇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叶轮10按照桨叶13的弯曲方向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则在叶轮10的内部形成涡流,通过涡流空气被强制流动。更详细说明,叶轮10旋转,则以稳定器100和后导风板的间隙部相连的辅助线为基准,一侧形成低压部,另一侧形成高压部。空气通过低压部被吸入到叶轮10的内部之后,沿着叶轮旋转方向旋转的涡流沿着后导风板,经过高压部被排出。请参照图1a所示实例。
这时叶轮的每个单元风扇的流型不同排出空气的速度也不同,但是如图4所示,叶轮10和稳定器100之间的间距考虑到每个单元风扇11的流速设置成不同,所以可以使排出空气的速度均匀。于是排出空气的流动被稳定,提高风扇的性能,另外还大大降低了由于流动不稳定导致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