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的应用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583115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24622.X

申请日:

2002.06.20

公开号:

CN1465428A

公开日:

2004.01.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01D 61/00申请日:20020620授权公告日:20071128终止日期:20100620|||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B01D 61/00收件人:杨时英文件名称:缴费通知书|||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01D61/00; B01D65/00

主分类号:

B01D61/00; B01D65/00

申请人:

杨时英;

发明人:

杨时英; 杨蔡婷

地址:

215021江苏省苏州市东环路88号东港二村106幢1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的应用方法,在高速旋转的膜装置内,利用离心力场内不同液位间形成的压差,不用外设泵即能形成膜的透过压力和滤液的流动力,并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既能使膜面保持清洁,又提高截留液的排放浓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膜的应用方法,其特征是,高速旋转的膜装置,带动液体高速旋 转形成了离心力场,以离心力场内滤液面与清液面二个不同半径液位间存 在的压力差为膜的透过压力。滤液中和膜面截留物中的重相物,在离心力 作用下,向离开膜面的方向沉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离心力场内的滤液还可以被膜组件分成待滤液 和滤剩液二部分。其特征是,在膜组件流道内通过的滤剩液还可以通过导 流器导流至待滤液侧循环过滤。以滤剩液面和待滤液面之间不同半径液位 的压力差和离心力为滤液通过膜组件流道的动力。

说明书


一种膜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的应用技术。作为一种分离、浓缩、提纯及净化工艺的膜在石油化工、轻工、纺织、食品、生物工程、医药、海水淡化、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应用,但由于各种膜在使用中的污染问题,限制了膜在更大范围的使用。所以膜污染的控制、提高滤剩液的排放浓度就成为膜应用技术领域中的关键技术。

    目前为解决膜污染问题,通常都采用错流技术作为主要的运行方式,污染严重时采用间歇的反冲洗或化学清洗方法恢复膜的通量。错流技术的特征是滤液和膜面之间有一个相对速度,依靠液流和膜面的剪切力清除附着在膜面的的污染物。目前公知的膜使用方法都是以泵提供透过压和供液量的,由于膜面上的滤液通过量远大於透过膜的清液量,为了保持一定的操作压力和膜面的相对流速,大量的能量消耗在滤液的循环上,由于循环过程中滤剩液中的浓液不能有效分离,重复参加过滤,这就限制了滤剩液地排放浓度无法进一步地提高。<无机膜技术及其应用>一书p230中所述的高剪切错流过滤,“它的基本原则是以膜(或靠近膜的表面)相对于流体运动以代替将液体泵进固定的滤膜流道,也可以采用使流体内的转体贴近膜表面而产生高速度梯度的方法。”其中,“膜在进到静止套框内的液体中转动,滤液则由中空旋转轴抽出”。和“具有转动滤膜的轴向过滤器。”这二种方式形象上和本技术有些相似,但其实质仍旧是以泵产生的压力为过滤压力,旋转装置的目的仅为得到滤液相对膜面的高剪切速度。因此它的壳体必须是密封的。由于该技术仅从提高错流速度来达到膜表面沉积物的清除,不能有意识的使被清除的沉积物和浓缩液在滤剩液中分离,从而限制了排放液浓度的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离心力场内工作的膜过滤方法,它在运转中不依赖外设泵就可以自动保持稳定的膜透过压力、稳定的错流速度,还能以离心沉降方式将滤剩液中的重相污染物、浓液和轻液分层。使重相污染物、浓液向离开膜过滤面的方向沉降,轻液在机内循环过滤。保持膜面的清洁,减轻了滤膜的负载,提高滤剩液的排放浓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高速旋转的膜装置,带动液体高速旋转形成了离心力场,以离心力场内滤液面与清液面二个不同半径液位阀存在的压力差为膜的透过压力。滤液中和膜面截留物中的重相物,在离心力作用下,向离开膜面的方向沉降。

    为了增加膜的过滤面积,膜还可以做成有许多过滤流道的膜组件。离心力场内滤液被膜组件分成待滤液和滤剩液二部分,其特征是,在膜组件流道内通过的滤剩液还可以通过导流器,导流至待滤液侧循环过滤。滤剩液面,和待滤液面之间不同半径液位的压力差和离心力为滤液通过膜组件流道的动力。使滤液可以在流道内以错流方式过滤。膜组件可以由园片膜、管状膜、中空纤维膜等多种组成方式。

    高速旋转的膜装置,带动液体高速旋转形成的离心力场,既提供了膜的透过压力又提供了滤液在膜组件流道内的流动力,改变了目前公知依赖泵的膜应用方式,离心力的沉降作用,使和离心力反方向的膜面重相污染物脱离膜面,使膜面保持良好的过滤能力,滤液中重相物的沉降又使膜面仅有较为清的轻相滤液参与过滤,减轻了膜的负荷。附图是本发明膜使用方法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高速旋转的膜装置是由主轴1,筒体2,膜组件3,清液槽6,清液吸泵7,浓污液槽8,浓污液吸泵9,连通管10,导流器11,组成。膜组件3由膜元件4、清液腔5组成,膜组件3将筒体2隔分为二个部分,在膜组件3内侧的为待滤液部分13,在膜组件3外侧和筒体2之间的为滤剩液部分14,其间有导流盘11。高速旋转的膜装置带动滤液高速旋转形成了离心力场,悬浮液由12处进入高速旋转的膜装置。滤液首先进入滤剩液部分14,经过沉降分离相对较清的小半径处滤液,经导流器11导入待滤液部分13,再通过膜元件4,在清液槽液面和待滤液部分液面半径差形成的压力推动下,在膜元件4的膜面上形成渗透,透过膜面的清液汇集在膜组件3内的清液部分15处,由连通管10输到清液槽6内,再由清液吸泵7吸出经清液管16排出。清液吸泵7的位置和清液管16内的压力控制清液槽6的液位半径。被膜面截留的滤剩液、浓缩液、污染物受离心力和待滤液位与滤剩液位间压差的推动,向滤剩液部分14处流动。其中重相的浓缩液和污染物受离心力向筒壁沉降。轻相的滤剩液则由导流器导流到待滤液侧循环。沉降的浓缩液和污染物通到浓污液槽8由浓污液吸泵9吸出经浓污液排管17排出。也可以通过筒壁上均布的孔直接排出。

    膜组件中的有效膜面以与离心力相反到平行的方向排列,滤液受压差和离心力驱动,通过由膜面组成的滤液通道,在膜面上呈错流状,其中透过膜面的清液则由膜组件内部通过连通管汇集到筒体端面外的清液槽内,再由清液槽内的向心泵或吸管抽吸出,滤剩液则聚集在膜组件和壳体之间,因受离心力的沉降作用,滤剩液中的浓缩液和污染物聚集在筒体内大半径的筒壁侧由浓污液吸泵排出,而处在小半径处的轻液则由导流盘引流到膜组件内侧的待滤液部分循环过滤,导流盘是内有导叶、剖面为U形的园盘,也可以是多根剖面为U形的管子。它相对膜组件静止或和膜组件差速旋转。控制导流盘进口滤剩液面和膜组件内侧待滤液面的液位半径差即可控制待滤液在过滤通道入口和出口间的压差,在这个压差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滤液以很小的压降即能相对膜面形成高速流动使膜面处于错流状工作。由于机内不同液体的压力差异是由液面位的不同形成的,因此只要减小或停止供液,滤液面液位降低到清液出口液面位以下时即形成滤膜反冲洗。

    本发明之膜使用方法可以在微滤、超滤、反渗透领域内应用:滤液的供给只需无压力的自流液就可,滤液的再循环由机内的导流盘完成,减少了能量损耗。滤剩液经过离心沉降分离后分别将浓液排放,轻液经导流到滤液入口侧再循环过滤,既减轻了膜面的过滤负荷又大大的提高了排放浓液的浓度。

    本发明之膜使用方法可在乳制品的浓缩、分离,果胶分离,果汁浓缩,蛋白质分离和污水处理等领域应用。可以提高浓缩物的浓度,降底功耗,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在污水处理应用中,由于对预处理要求低,排放浓度高,极有实用价值。

一种膜的应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膜的应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膜的应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膜的应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膜的应用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的应用方法,在高速旋转的膜装置内,利用离心力场内不同液位间形成的压差,不用外设泵即能形成膜的透过压力和滤液的流动力,并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既能使膜面保持清洁,又提高截留液的排放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