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环易开瓶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封口的保护性帽状盖,一种适合于靠器壁接合部分永久变形固定在适当位置上的帽状盖,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菊花瓣形帽状瓶盖,适用于玻璃瓶装啤酒、汽水及各种饮料瓶盖。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玻璃瓶装啤酒和汽水所使用的瓶盖基本上都是菊花瓣形帽状瓶盖,这种瓶盖是靠与瓶口侧壁凸起圆弧结合处永久变形固定在瓶口上的,因此开启必须借助工具。为此,业内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易开瓶盖,但屡屡出现不完善之处而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中国专利局2000年10月4日授权公告了一种“冠形易开瓶盖”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专利的主要特征是:盖体的中心冲压出一圆环形拉手并刻有延伸到另一侧边缘的直线刻痕;盖体中心冲压圆环形拉手所形成的圆孔下设有一圆形盖片。尽管该实用新型未公开所述圆形盖片与盖体如何连接,但其二者的连接工序是无法省略的;其次比现有技术还多使用一片圆形盖片的材料。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少易开瓶盖的加工工序、节约易开瓶盖的材料。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环易开瓶盖,包括菊花瓣形盖体和盖体顶部的两条直线刻痕,其特征在于盖体的顶部与菊花瓣边之间地过渡圆弧处设有一段弧形凹窝,两条直线刻痕从弧形凹窝的两头延伸到另一面的边缘,所述的弧形凹窝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与弧形凹窝平行的弧形刻痕,外侧的弧形刻痕与直线刻痕连通,内侧的弧形刻痕从弧形凹窝的中心向两头延伸,其长度为弧形凹窝的1/2~3/4。
灌装封口时,瓶口的过渡圆弧将本实用新型所述弧形凹窝向外顶,由于刻痕处强度低而被撕裂,迫使弧形凹窝中部向外拢起形成一拉手,开瓶者两指捏住该拉手用力一拉,盖体将沿两条直线刻痕被拉开,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环易开瓶盖的加工与普通的菊花瓣形瓶盖一样,可一次冲压成型,加工工序少;无其它任何附件,用料少,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剖视),图2为俯视图;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剖视),图中双点划线为玻璃饮料瓶。
实施例: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弧形凹窝2在灌装时被瓶口过渡圆顶出而拢起(参见图3),瓶口端面的密封性能必然要减弱,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能,使其能用于封装象啤酒一类的瓶内气体压力较大的饮料瓶,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重要附加技术特征在于盖体1的中心设有封堵瓶口的圆形凹窝6(参见图1和图2)。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重要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条直线刻痕3自弧形凹窝2的两头向中心倾斜延伸到另一侧的边缘,呈喇叭形。这种喇叭形直线刻痕3自大头向小头拉,实际操作明显省力。这种设计的另一个优点是,在瓶口的另一侧形成一个较小的缺口,便于控制瓶内饮料倒出的流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重要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刻痕3和外侧的弧形刻痕4、内侧的弧形刻痕5均以弧形凹窝2为对称参照物。这种对称设计可使两边撕力相等,避免拉偏。
为了防止内侧的弧形刻痕5与直线刻痕3的距离过小,造成强度过低而被撕裂,弧形刻痕5的长度为弧形凹窝2长度的1/2~3/4为宜,最佳为1/3(参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