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式净水器.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82204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8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37135.0

申请日:

2002.09.24

公开号:

CN1476919A

公开日:

2004.02.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B01D 24/4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宁波沁园集团有限公司变更后:沁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315336 浙江省慈溪市杭州湾新区滨海大道兴慈四路变更后:315336 浙江省慈溪市杭州湾新区滨海大道兴慈四路|||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01D 24/4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叶建荣变更后权利人:宁波沁园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5317 浙江省慈溪市桥头镇工业开发区 宁波沁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315336 浙江省慈溪市杭州湾新区滨海大道兴慈四路登记生效日:2010081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B01D24/40; C02F1/00

主分类号:

B01D24/40; C02F1/00

申请人:

叶建荣;

发明人:

黄樟焱

地址:

315317浙江省慈溪市桥头镇工业开发区宁波沁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志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净水器,涉及与家用饮水机配套使用的净水器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相互连接的上、下瓶体及一置于瓶体内的可拆式净化装置,下瓶体的出水口处设有出水开关,而净化装置为一由壳体、滤料、出水管等构成的虹吸过滤式滤芯,滤芯安装在一通过上、下瓶体固定的中板上。本发明由于上瓶体内的水是从下往上流过滤料,可迫使滤料内的空气往上移并可将空气赶尽,从而可使滤料得到充分利用,使净化效果更好;同时由于滤料中的空气被赶尽后,过滤水的流动没有气阻的影响,使流动稳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虹吸式净水器,包括上、下瓶体(3、13)及一置于瓶体内的可拆式净化 装置,下瓶体(13)的出水口处设有出水开关(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装置为 一可使上瓶体内的水自下往上流过滤料的虹吸过滤式滤芯(2)。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虹吸过滤式滤芯(2)下方还 设有一可供过滤水进一步过滤的下滤芯(7)。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置的虹吸过滤式滤芯( 2)由滤芯壳体(20)、上孔板(22)、下孔板组件(24)及滤料(21)构成,滤芯内 设有一可供过滤水流入下瓶体内的出水管(23),所述的滤芯壳体(20)呈“∩”状 结构,所述的上孔板(22)、下孔板组件(24)分别固定在壳体(20)近底部处和开 口处,滤料(21)装在上、下孔板(22、24)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虹吸过滤式滤芯(2)包 括一具有轴向中心通孔(207)的柱状壳体(20′),壳体内装有滤料(21′),滤料 上方设有孔板(210),壳体底部(201)为孔板结构,壳体顶部的近中心通孔(207) 处有可供净水流出的出水孔(202),壳体的中心通孔(207)内设有出水管(23′) 及一可将出水管(23′)固定并可构成过滤水出水通道的固位封堵装置(2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虹吸过滤式滤芯(2)安装在 一设在上、下瓶体(3、13)间的中板(5)上,且在滤芯上方的滤芯壳体与中板间设 有一固定圈(9),固定圈(9)上有透气孔和进水孔(91),中板(5)底部中央的内 外两侧均有一柱状凸台(51、53),凸台上有贯通的通孔(52),内侧凸台(51)插 入出水管(23)内且与外侧设有密封垫(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滤芯(7)安装在一联接在 中板(5)下方的滤芯罩(11)内,其为一中部有通孔(71)的柱状滤芯体,其壳体的 顶部(72)和底部(73)均为孔板结构,并在壳体上方设有一中间下凹的封帽( 10),封帽的上部(101)为孔板结构,中板底部的外侧凸台(53)位于封帽的下凹部 位。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虹吸过滤式滤芯(2)安装在 一设在上、下瓶体(3、13)间的中板(5)上,中板的中间部位有开口。 8、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虹吸过滤式滤芯(2)安 装在一与上瓶体(3)一体且可将瓶体分隔为上下两腔的底板(31)上,底板(31)的 中间部位有开口。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位封堵装置(22′)包括 一置于滤芯壳体上方的盖形螺母(226),螺母(226)与出水孔(202)外侧的壳体间 设有密封圈(223),螺母(226)内联接一出水接头(222),置于中心通孔内的芯管 (225)与接头(222)联接,芯管下部有与底板或中板开口相适配的凸缘(2251), 所述的出水管(23′)与出水接头(222)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滤芯(7)位于下瓶体( 13)内,连接在芯管的下缘(2252),其为一杯状陶瓷滤芯,出水管(23′)下部的 伸出端位于杯内且在出水管下面设有一具有出水孔(141)的水封帽(14)。 11、如权利要求3任何一项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孔板组件(24) 由上、下布置的孔板(241、243)构成,两孔板间设有滤料(242)。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状壳体(20′)为由二个 或二个以上的小滤芯壳体(203、204)叠加构成,且内部的上下相邻壳体(206、 205)均为可供水通过的孔板结构。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状壳体(20′)为整体构 造。
3: 13)及一置于瓶体内的可拆式净化 装置,下瓶体(13)的出水口处设有出水开关(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装置为 一可使上瓶体内的水自下往上流过滤料的虹吸过滤式滤芯(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虹吸过滤式滤芯(2)下方还 设有一可供过滤水进一步过滤的下滤芯(7)。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置的虹吸过滤式滤芯( 2)由滤芯壳体(20)、上孔板(22)、下孔板组件(24)及滤料(21)构成,滤芯内 设有一可供过滤水流入下瓶体内的出水管(23),所述的滤芯壳体(20)呈“∩”状 结构,所述的上孔板(22)、下孔板组件(24)分别固定在壳体(20)近底部处和开 口处,滤料(21)装在上、下孔板(22、24)间。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虹吸过滤式滤芯(2)包 括一具有轴向中心通孔(207)的柱状壳体(20′),壳体内装有滤料(21′),滤料 上方设有孔板(210),壳体底部(201)为孔板结构,壳体顶部的近中心通孔(207) 处有可供净水流出的出水孔(202),壳体的中心通孔(207)内设有出水管(23′) 及一可将出水管(23′)固定并可构成过滤水出水通道的固位封堵装置(22′)。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虹吸过滤式滤芯(2)安装在 一设在上、下瓶体(3、13)间的中板(5)上,且在滤芯上方的滤芯壳体与中板间设 有一固定圈(9),固定圈(9)上有透气孔和进水孔(91),中板(5)底部中央的内 外两侧均有一柱状凸台(51、53),凸台上有贯通的通孔(52),内侧凸台(51)插 入出水管(23)内且与外侧设有密封垫(8)。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滤芯(7)安装在一联接在 中板(5)下方的滤芯罩(11)内,其为一中部有通孔(71)的柱状滤芯体,其壳体的 顶部(72)和底部(73)均为孔板结构,并在壳体上方设有一中间下凹的封帽( 10),封帽的上部(101)为孔板结构,中板底部的外侧凸台(53)位于封帽的下凹部 位。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虹吸过滤式滤芯(2)安装在 一设在上、下瓶体(3、13)间的中板(5)上,中板的中间部位有开口。
8: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虹吸过滤式滤芯(2)安 装在一与上瓶体(3)一体且可将瓶体分隔为上下两腔的底板(31)上,底板(31)的 中间部位有开口。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位封堵装置(22′)包括 一置于滤芯壳体上方的盖形螺母(226),螺母(226)与出水孔(202)外侧的壳体间 设有密封圈(223),螺母(226)内联接一出水接头(222),置于中心通孔内的芯管 (225)与接头(222)联接,芯管下部有与底板或中板开口相适配的凸缘(2251), 所述的出水管(23′)与出水接头(222)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滤芯(7)位于下瓶体( 13)内,连接在芯管的下缘(2252),其为一杯状陶瓷滤芯,出水管(23′)下部的 伸出端位于杯内且在出水管下面设有一具有出水孔(141)的水封帽(14)。
11: 如权利要求3任何一项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孔板组件(24) 由上、下布置的孔板(241、243)构成,两孔板间设有滤料(242)。
12: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状壳体(20′)为由二个 或二个以上的小滤芯壳体(203、204)叠加构成,且内部的上下相邻壳体(206、 205)均为可供水通过的孔板结构。
13: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状壳体(20′)为整体构 造。

说明书


虹吸式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用水处理器,尤其指一种与家用饮水机配套使用的净水器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现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功能的饮水机,而这些与饮水机配套使用的净水器大多采用相互连接的上、下瓶体,瓶体内装有净化装置。使用时,自来水从上瓶体倒入,从上而下经过净化装置进入下瓶体,再由出水开关控制流入饮水机供人们直接饮用。这些净水器常采用不同的滤料,如载银活性炭、麦饭石等,但是由于滤料中含有空气,而空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当水从上而下流过滤料时,空气并不因水的流动而下移,因此由于空气的存在,使滤料无法充分利用,所以使用一段时间后,人们更换下来的滤料可能还没有被利用完。再者,由于空气的存在,水的流动要受到气阻的影响,使水流动不稳定。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过滤水流动稳定、净化材料利用充分、净化效果好的净水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虹吸式净水器,包括上、下瓶体及一置于瓶体内的可拆式净化装置,下瓶体地出水口处设有出水开关,其特征是将所述的净化装置设计成一虹吸过滤式滤芯,使上瓶体内的水从下往上流过滤芯中的滤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虹吸过滤式滤芯下方还可设一下滤芯,使过滤水再次过滤,过滤更加彻底,

    所述的虹吸过滤式滤芯可具有多种技术方案,作为其中一种较佳方案该滤芯可由滤芯壳体、上孔板、下孔板组件及滤料构成,滤芯内具有一可供净水流入下瓶体内的出水管,所述的滤芯壳体呈“∩”状结构,其内底部有一与出水管配装的凸台,凸台与出水管配合构成可供净水流入的入口,所述的上孔板、下孔板组件分别固定在壳体近底部处和开口处,滤料装在上、下孔板间。该滤芯的结构也可更加简化,出水管可直接通过上、下孔板固定。该滤芯可安装在一设在上、下瓶体间的中板上,且在滤芯上方的滤芯壳体与中板间设有一固定圈,固定圈上有透气孔和进水孔,中板底部中央的内外两侧均有一柱状凸台,凸台上有贯通的通孔,内侧凸台插入出水管内且与水管间设有密封垫。而下滤芯安装在一联接在中板下方的滤芯罩内,滤芯罩为一中部有通孔的柱状滤芯体,其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孔板结构,并在壳体上方设有一中间下凹的封帽,封帽的上部为孔板结构,中板底部的外侧凸台位于封帽的下凹部位。所述的下孔板组件可仅由一孔板构成,也可由制有栅格孔的支撑圈和置于支撑圈上的孔板构成,支撑圈与孔板间设有纤维滤料。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案是该虹吸过滤式滤芯可由滤芯壳体、滤料及出水管等构成,而壳体做成圆柱体,且在柱体中间有一轴向通孔,壳体底部为孔板结构,壳体顶部的近中心通孔处有可供净水流出的出水孔,壳体的中心通孔内设有出水管和一可将出水管固定并可构成净水出水通道的固位封堵装置,滤料装在壳体内,滤料上方设有孔板。该滤芯可安装在一与上瓶体一体且可将瓶体分隔为上下两腔的底板上,底板的中间部位有开口;该滤芯也可安装在一设在上、下瓶体间的中板上,中板的中间部位有开口。所述的固位封堵装置可由盖形螺母、出水接头及芯管构成,盖形螺母置于滤芯壳体的上方,螺母与出水孔外侧的壳体间设有密封圈,出水接头与螺母联接,芯管置于中心通孔内与接头联接,芯管下部有与底板或中板开口相适配的凸缘,所述的出水管插接在出水接头上。所述的下滤芯连接在芯管的下缘,其为一杯状陶瓷滤芯,出水管下部的伸出端位于杯内且在出水管下面设有一具有出水孔的水封帽。所述的滤芯壳体可采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小滤芯壳体叠加构成,且内部壳体均为可供水通过的孔板结构;该壳体也可采用由单个滤芯壳体构成的整体构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虹吸过滤方式,使上瓶体内的水是从下往上流过滤料,由于水的作用,滤料内的空气由下往上被水赶尽,并从出水管排出,从而使滤料得到充分利用,使净化效果更好;同时由于滤料中的空气被赶尽后,过滤水的流动没有气阻的影响,使流动稳定;此外,由于过滤水流动方向与水中杂质的沉淀方向(重力方向)相反,水中杂质包括微小活性炭粉末随水流动最后进入下瓶体的可能性更小,出水水质更易得到保证;而在虹吸过滤式滤芯下设一下滤芯,可使水得到进一步过滤,出水水质更好;另外本净水器还具有整体结构合理、滤芯更换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滤芯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滤芯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实施例一中的滤芯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实施例一中的滤芯结构示意图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的滤芯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实施例二中的滤芯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见图1,本发明的虹吸净水器包括上、下瓶体3、13和瓶内的滤芯2,上瓶体3的顶部为敝开式即为进水口,其上有顶盖1,瓶体内设有一中板5,中板底部中央的内外两侧均有一柱状凸台51、53,凸台上有贯穿的通孔52,该中板5不仅可将瓶体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份,还可安装滤芯2。

    虹吸过滤式滤芯2安装在中板5上,它主要由一开口朝下的“∩”状滤芯壳体20、下孔板组件24、上孔板22、滤料21及出水管23等构成。其中下孔板组件24置于壳体下方的开口处,它由上下布置的孔板241、243构成,且两孔板之间装有纤维滤料242。上孔板22置于壳体内近底部处,其与滤芯壳体底部的凸弧面间有空腔,可供出水管23的上端部伸出上孔板22,使从上孔板22出来的净水由出水管23流入下瓶体13。滤料21装在上孔板22与下孔板24间的壳体内。壳体底部内设有一可插入出水管23内的接头25,它与出水管23插接,使出水管23固定,而接头的端部有可供净水流入的入口251,使经过滤后的净水进入出水管23内。出水管23贯穿上孔板22、下孔板组件24而置于滤料21中间,上端穿过上孔板22与滤芯壳体内的接头25连接,下端穿过下孔板组件24的中心孔。该滤芯2在装配时先要将出水管23与壳体底部的接头25插接,然后依次装上上孔板22、滤料21、下孔板24组件。本滤芯2还可有多种结构变化,例如如图5所示的下孔板组件24仅由一孔板构成,如图3所示的出水管23直接通过上、下孔板22、24固定,在上孔板22的下方凸制有一体的出水接头221,或如图4所示的将出水接头25置于上孔板22上,出水管23通过上孔板22与接头25连接,以上几种方式均可达到出水的目的。安装时,先将滤芯2置于中板5上并将中板上的凸台51对准出水管23,使出水管23与凸台中的通孔52相通,同时为了使出水管出来的水经凸台通孔进入下滤芯,而不外泄,在出水管23的外侧设有一密封垫8。然后该滤芯2通过一固定圈9固定,该固定圈9卡设在滤芯壳体上方的台阶处并与与中板内壁螺纹联接,固定圈9上有进水孔和透气孔91。

    下滤芯7为一中部有通孔71的柱状滤芯体,其壳体的顶部72和底部73均为孔板结构,并在壳体上方设有一中间下凹的封帽10,封帽的上部101为孔板结构,中板底部的外侧凸台53位于封帽的下凹部位。下滤芯7整体安装在一位于中板下方的滤芯罩11内,滤芯罩11与中板5螺纹联接。

    出水开关6设在下瓶体13的出水口处,它主要由浮球61和由阀芯62和阀座63构成的浮球阀组成,它通过浮球61的升降来控制浮球阀的开或关,从而实现瓶内的出水或止水功能。

    本虹吸净水器在装配时,先将中板5与上瓶体3装配成一体,即先放好中板5,在中板5上放好密封圈12后再放上上瓶体3,然后将中圈4从上瓶体3套入与中板5螺纹联接;然后在中板5上装上虹吸过滤式滤芯2和下滤芯7,最后将装有滤芯的上瓶体3直接搁于下瓶体13上并盖上顶盖1即可,组装相当方便。

    使用时,将自来水从上瓶体3倒入,水从固定圈的进水孔91进入,再由下孔板组件24进入滤芯壳体20内。此时滤料21内的空气由于水的作用,由下往上被水赶尽,并从出水管23排出。而水则经过下孔板组件24、滤料21、上孔板22、出水管接头25进入出水管23,再由出水管23流入下滤芯7内,实现虹吸过滤过程,最后过滤水经过下滤芯7的进一步过滤后直接流入下瓶体13内。

    实施例二:如图6所示的虹吸净水器,其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是滤芯构造不同,它也包括上、下瓶体3、13和瓶内的滤芯2,中板5通过与其螺纹联接的中圈4与上瓶体3构成一体,中板5的中间部位有开口,该中板5也不仅可将瓶体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份,且可用来安装滤芯2。

    虹吸过滤式滤芯2安装在中板5上,其主要由滤芯壳体20′、滤料21′、出水管23′及出水管的固位封堵装置22′构成,其中滤芯壳体20′为一带有轴向中心通孔207的柱状壳体,壳体的底部201为孔板结构,以使上瓶体3内的水从其底部201进入,而壳体顶部的近中心通孔207处有一出水孔202,使过滤水从此孔202流出而进入到由出水管23′和固位封堵装置22′构成的过滤水出水通道内。在出水孔202外侧的壳体上有一环形槽208,可放置密封圈223。滤料21′装在壳体20′内,滤料上方设有孔板210。

    本滤芯壳体由上下两个(或两个以上)叠在一起的小壳体203、204构成(如图7所示),且内部相邻壳体即上壳体的底部206和下壳体的顶部205均为孔板结构,以供水自下往上流过滤料,上、下小壳体内可装置不同的滤料211、212,而上、下壳体间的外缘设有密封圈209。本滤芯壳体20′也可采用如图8所示的整体式壳体,为一单个的滤芯壳体。

    出水管23′通过固位封堵装置22′安装在壳体的中心通孔207内,该装置包括一盖形螺母226、一出水接头222及一芯管225,盖形螺母226置于滤芯壳体20′的上方,并通过设在环形槽208的密封圈223密封。出水接头222位于螺母226内下方,与螺母226联接。芯管225置于中心通孔207内并与接头222螺纹联接,芯管下部有与中板开口相适配的凸缘2251。所述的出水管23′插接在出水接头222上。

    下滤芯7为一杯状陶瓷滤芯,用螺母15连接在芯管的下缘2251,且在芯管225与滤芯壳体间设有密封圈16。出水管23′下部的伸出端位于杯内并在出水管下面设有一通过芯管凸缘2251和滤芯壳体固定的水封帽14,水封帽上部有出水孔141。

    出水开关6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阐述。

    本净水器在装配时,也是先将上瓶体3与中板5用中圈4连接成一体,然后把虹吸过滤式滤芯2置于上瓶体的中板5上,再装上下滤芯7,再将装有滤芯的上瓶体3置于下瓶体13上,盖上顶盖1即可,组装也相当方便。

    使用时,将自来水从上瓶体倒入,水从滤芯壳体底部的孔板201进入壳体内,此时滤料21′内的空气由于水的作用,由下往上被水赶尽,并经壳体顶部的出水孔202后从出水管23′排出。而水则经过滤料21′、出水孔202进入出水管23′,由出水管23′进入下滤芯7,实现虹吸过滤过程。最后过滤水经过下滤芯7的进一步过滤后直接流入下瓶体13内。

    除了图1-图8所示结构外,本发明还具有其他结构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瓶内的中板5均可用与上瓶体一体的底板31来代替,将滤芯2直接安装在底板31上(如图9所示)。总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虹吸式净水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虹吸式净水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虹吸式净水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虹吸式净水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虹吸式净水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净水器,涉及与家用饮水机配套使用的净水器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相互连接的上、下瓶体及一置于瓶体内的可拆式净化装置,下瓶体的出水口处设有出水开关,而净化装置为一由壳体、滤料、出水管等构成的虹吸过滤式滤芯,滤芯安装在一通过上、下瓶体固定的中板上。本发明由于上瓶体内的水是从下往上流过滤料,可迫使滤料内的空气往上移并可将空气赶尽,从而可使滤料得到充分利用,使净化效果更好;同时由于滤料中的空气被赶尽后,过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