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喷射式织机的切换阀及压力水供应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581601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10383.9

申请日:

2003.04.08

公开号:

CN1467321A

公开日:

2004.01.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3D47/32; D03D47/38

主分类号:

D03D47/32; D03D47/38

申请人: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服部恒一

地址:

日本国石川县

优先权:

2002.06.24 JP 2002-182957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徐申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水喷射式织机的切换阀及压力水供应装置,当压力水流入阀芯的导水路时使阀芯不做旋转。切换阀包含:入水口,连通到压力水供应源;阀本体,可选择的连通到至少含一个投纬喷嘴的任一多个末端出水口,具有多个出水口;阀芯,是可旋转地插通于阀本体中,具有连通入水口与一个出水口的导水路。导水路具有与阀芯的轴线平行的面,以及在轴线方向互相离开同时向与该轴线交叉方向连通的两个面的槽。导水路在阀芯规定的旋转位置时能够连通入水口及特定的出水口同时在阀芯的不同旋转位置能够连通入水口及与特定出水口不同的其它出水口。当阀芯在规定的一个旋转位置时平行的面从入水口大致与通过该阀芯的旋转中心的直线垂直,而任何一个出水口都开口在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水喷射式织机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本体,具有连通到压力水供应源的入水口,及连通到至少含一个投纬喷嘴的多个末端 出水口中一个的多个出水口;阀芯,以及以可旋转的状态插通于阀本体,该阀芯具有将入水 口连通到一个出水口的导水路; 其中所述导水路具有槽,包含与所述阀芯的轴平行的面以及互相向该轴线的方向离开同 时向与该轴线交叉方向延伸的两个面; 所述导水路在所述阀芯的规定的旋转位置时,能够连通入水口与特定的出水口,同时在 不同的所述阀芯旋转位置,所述入水口以及特定的出水口能够连通到不同的另一出水口; 所述平行的面在阀芯的一个规定的旋转位置时,大致与从入水口通过阀芯旋转中心的直 线垂直,任何一个出水口是开口在所述槽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喷射式织机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槽是向连接该入水 口与出水口的方向延伸,同时开放在阀芯的外周面。
3: 一种水喷射式织机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本体,具有连通到压力水供应源的入水口,及连通到至少含一个投纬喷嘴的多个末端 出水口之一的多个出水口;以及 阀芯以可旋转的状态插通于阀本体,该阀芯具有将入水口连通到一个出水口的导水路; 其中所述导水路含有:在所述阀芯的规定旋转位置,连通在所述入水口而向该阀芯的旋 转中心延伸的第一水路;以及与从该入水口通过该旋转中心直线成小于70°的角度,而向与 所述第一水路交叉方向延伸而朝向该旋转中心以使连通到该第一水路的第二水路; 所述阀芯在规定的旋转位置,在所述第二水路的内壁中在对着该入水口处,具有对该直 线以90°±20交叉的壁面。
4: 一种水喷射式织机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本体,具有连通到压力水供应源的入水口,及连通到至少含一个投纬喷嘴的多个末端 出水口之一的多个出水口;以及 阀芯以可旋转的状态插通于阀本体,该阀芯具有将入水口连通到一个出水口的导水路; 其中所述导水路含有:在所述阀芯的规定旋转位置,连通到所述入水口而向该阀芯的旋 转中心延伸的第一水路;以及连通到任何一个出水口且向与该第一水路交叉方向延伸而朝向 该旋转中心以便连通到该第一水路的第二水路; 所述阀芯在该规定的旋转位置时,在所述第二水路的内壁中对着所述入水口处,具有向 该入水口开口的孔。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喷射式织机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孔,以包含所述 第一水路的轴线状态,向与所述入水口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6: 一种水喷射式织机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本体,具有连通到压力水供应源的入水口,及连通到至少含一个投纬喷嘴的多个末端 出水口之一的多个出水口;以及 阀芯以可旋转的状态插通于阀本体,该阀芯具有将入水口连通到一个出水口的导水路; 其中所述导水路,在所述阀芯的规定旋转位置能够连通所述入水口与特定的出水口,并 且在该阀芯的不同旋转位置能够连通该入水口与其它的出水口; 所述导水路,进一步至少在一个该阀芯的规定旋转位置,形成为露出所述阀本体内壁的 一部分在该导水路并面向于所述入水口。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喷射式织机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水路,将所述阀 本体内壁的一部分形成为至少对着所述入水口的中心部分。
8: 一种压力水供应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切换阀,以及用来驱 动该切换阀的阀芯的专用电气式致动器。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力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进一步包含: 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的一个以上的第二切换阀;连通到所述第一切换阀的第一压 力水供应源;以及一个以上的连通到该第二切换阀的第二压力水供应源; 所述第一及第二切换阀的阀芯,是以同轴连结并由所述电气式致动器驱动的

说明书


水喷射式织机的切换阀及压力水供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水喷射式织机的切换压力水的切换阀及压力水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用在水喷射式织机的投纬压力水的切换阀,一般具有以下构造。在阀本体具有连通到压力水供应源的入水口,和连通到投纬喷嘴末端出水口的多个出水口。同时,在插通于阀本体中的阀芯上,设置可选择地连通入水口与一个出水口的导水路,用来驱动阀芯。入水口通过导水路连通到一个出水口。

    采用这样的切换阀作为一个投纬用压力水供应装置,如在日本特开平10-1847号公报中记载的内容。在该现有技术中,将配置在阀本体中的阀芯由例如旋转电磁圈的电气式致动器驱动,而由切换阀有选择地供应来自压力水供应源地压力水到多个投纬喷嘴中的一个。

    在现有的切换阀中,设置在阀芯上的导水路只是形成为Y字型,所以当压力水流入阀芯的导水路并通过该导水路时,压力水就会冲撞导水路的壁,从而旋转阀芯。因此,电气式致动器是使阀芯向反方向旋转,从而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其结果是,使阀芯交替地向一个方向和另一个方向旋转,从而在阀芯与阀本体之间产生磨损,所以不但会产生压力水的泄漏,而且会在入水口与导水路以及导水路与出水口之间产生瞬间的偏移,由于这些原因使得从投纬喷嘴喷射出的压力水的喷射变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当压力水流入阀芯的导水路时,使阀芯不会旋转的切换阀及压力水供应装置。

    对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切换阀,分别包含有:具有分别连通到压力水供应源的入水口,以及连通到至少含一个投纬喷嘴的多个末端出水口之一的多个出水口的阀本体;以及以可旋转的状态插通在该阀本体中的阀芯,该阀芯具有连通所述入水口到一个该出水口的导水路。

    在本发明提供的切换阀,该导水路具有包含与该阀芯的轴线平行的面,以及互相向该轴线的方向分离,同时向与该轴线作交差方向延伸的两个面的槽。另外在该阀芯的规定旋转位置能够连通所述入水口及特定的出水口,同时在不同的该阀芯的旋转位置能够连通所述入水口及与该特定的出水口不同的另一个出水口。上述平行的面在该阀芯的一个规定的旋转位置,与从该入水口与通过该阀芯旋转中心的直线大致垂直,并且任何一个出水口都开口在所述槽上。

    在上述切换阀中,流入导水路的压力水,虽然会冲撞到与阀芯轴线平行的面上而推压该面,但是以大致垂直的方向冲撞在该面上,所以就会造成作用在与该旋转中心离开的位置上在阀芯产生旋转扭矩并在直角方向推压该面的力与阀芯的旋转中心间的距离变小。因此作用于阀芯的旋转扭矩变小而不会旋转阀芯。

    而且,在上述切换阀中,压力水是通过阀芯中平行的面推压阀芯到阀本体,积极的维持阀芯在规定的旋转位置(旋转角度位置)。因此,不会发生由于阀芯的摆动产生导水路与出水口的偏移,所以不致于妨碍连通,而且可以抑制投纬喷嘴的降低压力水喷射。

    上述的槽是向连接该入水口以及出水口的方向延伸,同时也可以在阀芯的外周面开放。通过这样的设计,那么压力水是冲撞在该平行的面后,沿该平行的面能到达阀本体,所以冲撞后的压力水不会冲撞在其它的壁面上而入水口侧面不会弯曲,因而不会由于弯曲而产生压力损失,也不会将旋转力作用于阀芯上。

    对于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切换阀,上述导水路包含在所述阀芯的规定旋转位置连通到该入水口,而向该阀芯的旋转中心延伸的第一水路,以及连通到所述任何一个出水口的同时以小于与从该入水口通过该旋转中心直线70度的角度向与该第一水路交叉方向延伸而朝向上述旋转中心以便连通到该第一水路的第二水路。上述阀芯在所规定的旋转位置在该第二水路的内壁中对着该入水口的部位,具有与该直线以90°±20°交叉的壁面。

    对于上述的第二个切换阀,流入导水路的压力水虽然会冲撞在第二水路的该壁面并推压该壁面,但大致以直角冲撞在该壁面,所以对阀芯几乎不作用旋转力。

    此外,冲撞在上述壁面的压力水,是通过壁面推压阀芯到阀本体,积极的维持阀芯在规定的旋转位置。因此不会产生由于阀芯的摆动使导水路与出水口间的偏移,不会妨碍连通,所以能抑制投纬喷嘴降低压力水的喷射。

    对于本发明的第三种切换阀,上述导水路包含有在所述阀芯的规定旋转位置,连通到所述入水口而向该阀芯的旋转中心延伸的第一水路,以及连通到任何一个出水口且向与该第一水路交叉方向延伸,朝向该旋转中心以便连通到该第一水路的第二水路。上述阀芯在该规定的旋转位置,在该第二水路的内壁中对着所述入水口的部位,具有向该入水口开口的孔。

    在上述第三种切换阀中,从入水口流入第一水路的压力水,是冲撞在孔的端部壁(也就是孔的尽头底壁)向外方向跳回,并从多方向冲撞在孔的周壁。因此,压力水通过孔壁推压阀芯时作用在阀芯上的力(推压力)的方向,是向多方向分散的。并且因此,作用在阀芯的旋转力在左右方向大致均衡,从而防止阀芯的旋转。

    另外,压力水通过孔壁推压阀芯到阀本体,积极的维持阀芯在规定的旋转位置。因此不会产生由于阀芯的摆动造成的导水路与出水口的偏移,从而不会妨碍连通,所以能抑制投纬喷嘴降低压力水喷射。

    上述孔可以包含该第一水路的轴线的状态,向与该入水口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形成这样的结构,那么从入水口流入导水路的压力水,虽然冲撞在孔的端部壁并推压孔的端部壁,但由于孔含有第一轴线,所以作用于阀芯的旋转力在左右方向更加均衡,有效地防止阀芯的旋转。

    对于本发明的第四种切换阀,上述导水路在所述阀芯的规定旋转位置,能够连通所述入水口及特定的出水口,并且在该阀芯不同的旋转位置能够连通该入水口与其它的出水口,然后在该阀芯的至少一个规定旋转位置,在所述导水路中露出阀本体内壁上的一部分形成为对着所述入水口。

    在上述的第四种切换阀中,流入导水路的压力水是从入水口直接进来的,在本体内壁中通过导水路冲撞在对着入水口的内壁上。因此,不会推压阀芯,旋转力就不作用于阀芯。

    对于本发明的压力水供应装置,包含上述任何一个的第一切换阀,以及用来驱动该切换阀的阀芯的专用电气式致动器。形成这样的结构,即使电气式致动器维持阀芯在旋转位置的力不充分时,阀芯也会由流入导水路的压力水维持在规定的旋转位置。

    本发明的压力水供应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上述一个以上的第二切换阀;连通到该第一切换阀的第一压力水供应源;以及连通到该第二切换阀的一个以上的第二压力水供应源。也可以将该第一及第二切换阀的阀芯连结在同一轴上并由该电气式致动器驱动。

    彼此连接多个切换阀的阀芯而避免在多个切换阀上分别设置电气式致动器,一般因为一边的切换阀的阀芯旋转时,会旋转另一边的切换阀的阀芯,所以由于压力水造成的阀芯的旋转会产生相互连带的弊病。

    可是在本发明的压力水供应装置的情况下,当压力水通过切换阀的导水路时,不会旋转阀芯,所以也不会旋转连结在阀芯上的其它切换阀的阀芯。因而不会有由于非选择的切换阀来旋转连结在其阀芯的选择的切换阀的阀芯,而降低从所选择的投纬喷嘴的压力水喷射的情形,相反也不会发生由于所选择的切换阀来旋转连结在其阀芯的非选择的切换阀的阀芯的情形,所以不会产生从非选择的切换阀向外部排出压力水的不良。

    而且,当采用以压力水将阀芯向阀本体推压,而积极的限制阀芯旋转的上述切换阀时,一边的阀芯就维持在规定的旋转位置,从而抑制由于压力水通过连结在一边阀芯的另一边阀芯的旋转。

    在本发明中,在多个末端出水口每个也都可以是投纬喷嘴。此外,对于压力水供应具备在每一切换阀的压力水供应源的每个切换阀的末端出水口中包含将来自相应的压力水供应源的压力水排出到外部的排水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压力水供应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2(A)是图1沿2A-2A线的剖面图;

    图2(B)是图1沿2B-2B线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切换阀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A1)以及(B1)是表示旋转阀芯到选择停止位置状态,(A2)以及(B2)是表示旋转阀芯到非选择停止位置状态;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切换阀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A)表示选择阀芯在第一投纬喷嘴而旋转到第一选择停止位置状态,图4(B)表示选择阀芯在第二投纬喷嘴旋转到第二非选择停止位置状态;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图5(A)是选择阀芯在第一投纬喷嘴而旋转到第一选择停止位置状态,图5(B)是表示选择阀芯在第二投纬喷嘴而旋转到第二非选择停止位置状态;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图,图6(A)表示选择阀芯在第一投纬喷嘴而旋转到第一选择停止位置状态,图6(B)表示选择阀芯在第二投纬喷嘴而旋转到第二非选择停止位置状态;

    图7是用来说明图6所示的切换阀的作用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剖面图,图8(A)是表示选择阀芯在第一投纬喷嘴而旋转到第一选择停止位置状态,图8(B)是表示选择阀芯在第二投纬喷嘴而旋转到第二非选择停止位置状态;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剖面图,图9(A)是表示选择阀芯在第一投纬喷嘴而旋转到第一选择停止位置状态,图9(B)是表示选择阀芯在第二投纬喷嘴而旋转到第二非选择停止位置状态;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切换阀的第六实施例的剖面图,图10(A)是表示旋转阀芯到选择停止位置状态,图10(B)是表示旋转阀芯到非选择停止位置状态;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切换阀的第七实施例的剖面图,图11(A)是表示旋转阀芯到选择停止位置,图11(B)是表示旋转阀芯到非选择停止位置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压力水供应装置10是用于采用第一及第二投纬喷嘴(图上未画)的多色投纬的水喷射式织机。第一及第二投纬喷嘴是对应于各个能够投纬的纬纱。

    压力水供应装置10是采用第一及第二切换阀12及14,将来自对应于切换阀的各个例如给水泵的第一及第二压力水供应源16及18的压力水,选择性的供应给第一及第二投纬喷嘴中的任何一个的装置。

    切换阀12及14分别具备:阀本体20及22;阀芯24及26,能够以角度的旋转配置在所对应的阀本体内;以及箱28及30,容纳阀本体20及22。

    阀芯24及26被制成一体,并由联结器36连结在如旋转电磁圈的电气式致动器32的驱动轴34上,同步于织机以规定的时序同时旋转驱动。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箱28及30也是一体形成的。

    切换阀12及14的阀本体20及22以及箱28及30,分别为了压力水具有一个入水口38及40,以及两个出水口42、44及46、48。

    切换阀12及14的阀芯24及26,分别具有以选择的导引到对应压力水的一个阀本体的出水口的导水路50及52。

    入水口38及40,分别通过管54及56连通到第一及第二压力水供应源16及18。形成在各阀本体20及22的第一及第三出水口42及46,分别通过管58及60连通到第一及第二投纬喷嘴。形成在各阀本体20及22的第二及第四出水口44及48,分别通过管62及64连通到第一及第二排出口(图上未画)。

    各个管54、56、58、60、62、64,是由固定具及固定螺丝连结到所对应的箱28或30。压力水供应源16及18,分别与织机同步用规定的时序驱动来吸引回收槽(图上未画)内的水,作为压力水通过管54及56供应到入水口38及40。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及第二投纬喷嘴以及第一及第二排水口,都作为喷射或排出压力水的末端出水口。

    阀芯20及22,分别将入水口38及40由导水路50及52,在如图3(A1)及(B2)所示的连通出水口42及46的选择停止位置,以及如图3(A2)及(B1)所示连通出水口44及48的非选择停止位置,由电动致动器32作角度的旋转。

    选择停止位置,是由于选择了其切换阀及所对应的投纬喷嘴,为了用来将所供应的压力水供应到对应的投纬喷嘴的位置。与此相对,非选择停止位置,是由于未选择其切换阀及对应的投纬喷嘴,而将所供应的压力水从对应的排出口回收到回收槽的位置。

    对于两个切换阀12、14,一边的切换阀是在选择对应的投纬喷嘴时被驱动,而供应压力水到投纬喷嘴,此时另一边的切换阀即与对应的投纬喷嘴成为非选择状态,所以驱动成例如排出压力水到回收槽,(图上未画),按照这种方式由致动器32同时驱动阀芯24及26。

    可是,阀芯24、26是一体的驱动,所以当阀芯24移动到图3(A1)所示的选择停止位置时,阀芯26就移动到图3(B1)所示的非选择停止位置,当阀芯26移动到图3(B2)所示的选择停止位置时,阀芯24就移动到图3(A2)所示非选择停止位置。

    各个导水路50及52如图3所示,包含有由与所对应阀芯24及26的轴线(也就是,旋转中心)66平行的面(在实施例中为含轴线66的面)68,以及互相向轴线66的方向离开,同时与轴线66交叉的两个面70、70(一边图上未画)所形成的流路槽。

    各个导水路50及52,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形成向圆形剖面的阀芯直径方向延伸,对应于开放在阀本体内周面的U字型或字型的流路槽形状。因此面68作为流路槽的底面,面70、70作为流路槽的侧面。

    面68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包含有从对应的入水口流入的压力水冲撞的第一及第二水冲撞面68a、68b,以及分别连接在第一及第二水冲撞面68a及68b上并且连通到对应出水口的连通面68c、68d。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水冲撞面68a、68b互相垂直。

    面70、70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是垂直轴线66的面,因而在图3中是与纸面平行互相离开的面。可是面70、70也可以是不一定与轴线作直角的交叉,也可以以各个不同的角度交叉在轴线66而不必要互相成平行。

    还有,压力水供应装置10,包含限制上述切换阀12、14的阀芯24、26位置的,同时与阀芯24、26以角度旋转的停止器72,以及一对用来限制停止器72的角度旋转范围的位置调整板74、74(一侧图上未画)。停止器72是安装在联结器36上。位置调整板74、74,是以能够调整停止器72的角度旋转可能范围的方式安装在箱28。

    至少在织机的运转中,从压力水供应源16及18加压成规定值的压力水,分别供应到对应的切换阀12、14。切换阀12及14的入水口38及40的轴线66,是通过阀芯24及26的轴线66也就是转动中心。因此,从入水口38或40流入导水路50或52的水,就向对应的阀芯24或26的轴线66也就是转动中心前进。

    在压力水供应装置10中,当选择第一投纬喷嘴时,切换阀12被放置在选择状态,而第二投纬喷嘴以及切换阀14则放置在非选择状态。

    在这一状态下,对于切换阀12的阀芯24变位为图3(A1)所示的选择停止位置,切换阀14的阀芯26则变位为图3(B1)所示的非选择停止位置。因此,从压力水供应源16的压力水虽然由切换阀12供应到第一投纬喷嘴,但来自压力水供应源18的压力水就由切换阀14从排水口排出到回收槽。

    对于这一情况,将第二投纬喷嘴放置在选择状态时,将切换阀14的阀芯26切换为图3(B2)所示的选择停止位置,切换阀12的阀芯24就变位为图3(A2)所示的非选择停止位置。因此,虽然来自压力水供应源18的压力水会由切换阀14供应到第二投纬喷嘴,但来自压力水供应源16的压力水却由切换阀12通过排出口排出到回收槽中。

    如图3(A1)所示,其中当切换阀12维持在选择停止位置时,从入水口流入导水路50的压力水,是向旋转中心也就是轴线66前进,冲撞到与轴线66平行的面68,特别是水冲撞面68a(在实施例包含轴线66)上从而推压该面68a。

    可是压力水是大致以直角冲撞在水冲撞面68a,所以推压形成水冲撞面68a的壁的压力水推压力(=对水冲撞面68a直角方向的力),与阀芯24的旋转中心也就是轴线66的距离大致成为零,也几乎不会产生左右任一方的旋转扭矩。再看实施例,因水冲撞面68a包含旋转中心也就是轴线66,所以推压力与阀芯24旋转中心的距离变得更小,同时均衡在冲撞区域的各个左右方向的旋转扭矩,不会旋转阀芯24。

    此外流入导水路50的压力水,是通过水冲撞面68a推压阀芯24到阀本体20。因此,将阀芯24维持在规定的旋转位置,特别是积极的维持在选择停止位置。

    当切换阀14维持在选择位置时,也如同切换阀12同样作用,产生同样的效果。

    上述的结果,可以防止由于阀芯24的摆动妨碍导水路50及出水口42的连通,并因此抑止了从投纬喷嘴的压力水喷射降低的状况。

    切换阀12、14的流路槽,都形成为在选择时对应各投纬喷嘴的出水口的方向延伸,到达阀本体的里面。因而,流入选择时导水路50、52的压力水,冲撞在冲撞面68a后,可以沿着面68a、68c到达阀本体,其结果是冲撞在面68a后的压力水,不会冲撞在其它的壁面而屈曲,不产生由于压力水的冲撞或弯曲的压力损失,也不会有旋转力作用到阀芯上。

    作为导水路,代替上述的在阀芯形成流路槽,也可以在阀芯上形成多个水路。

    参照图4,切换阀80包含:本体82;以及能够以角度旋转的配置在阀本体82的阀芯84。阀本体82是与已叙述的切换阀14(或12)一样,具有一个入水口40(或38),以及两个出水口46、58(或42、44)。出水口46、48是分别连接在不同的投纬喷嘴上。

    阀芯84是有选择的旋转在将入水口40由导水路86,连通到连接一侧的投纬喷嘴出水口46的第一选择停止位置,以及连通到连接另一侧的投纬喷嘴出水口48的第二选择停止位置间。

    导水路86,由连通为Y字型的3个水路90、92、94形成。各水路90、92、94是从阀芯84的外周面向阀芯84的旋转中心也就是轴线66延伸。水路90及92是阀芯84在规定的旋转位置,连通到阀本体82的入水口40,向阀芯84的旋转中心也就是轴线66延伸。

    水路94,是使阀芯84在第一选择停止位置以例如连通出水口46的位置,从出水口46向轴线66延伸,连通到水路90。阀芯84旋转在第二选择停止位置连通出水口48,同时连通到水路92。水路94是与水路90及92以同样角度α交叉。

    阀芯84在水路94的内壁具有:如图4(A)所示,当水路90连通到入水口40而水路94连通到出水口46时,对着入水口40的壁面96;以及如图4(B)所示,当水路92连通到入水口40而水路94连通到出水口48时,对着入水口40的壁面98。

    壁面96及98,从入水口40将通过旋转中心也就是轴线66的直线,以规定的角度β分别交叉于水路90及92。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α形成为30°,β为90°。也就是壁面96及98分别在阀芯第一及第二的选择停止位置,对从入水口40通过轴线66的直线,以90°交叉。水路94是与水路90、92以30°相交叉。

    壁面96或98,也可以具有包含相对于入水口40的整个面积的大小,也可以具有包含相对于入水口40的一部分的大小。此外壁面96或98的形状,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是平面,但也可以是半球形、半圆锥形等的凸面、凹面等其它适当的面。

    在图4所示的切换阀中,从入水口40流入水路90或92的压力水,虽然会冲撞在壁面96或98上推压该壁面96或98,但是以大致直角地冲撞在壁面96或98上,所以推压壁面96或98的压力水推压力(=对壁面直角方向的力)与阀芯84的旋转中心,也就是与轴线66的距离很小,几乎不会有旋转力作用在阀芯84。

    此外冲撞在壁面96或98的压力水,通过壁面96或98推压阀芯84到阀本体82,积极的维持阀芯84在规定的旋转位置。因此,能防止由于阀芯84的摆动妨碍导水路86与出水口46、48的连通,可以抑止降低从投纬喷嘴的压力水喷射。

    在上述的切换阀80中,可以使β形成为90°±20°范围内的角度,α为小于70°的角度。

    也就是说,水路94与连通入水口40的水路90或92可以延伸为小于70°的角度α,与连通到入水口40的水路90或92可以以小于70°的角度α交叉。

    此外壁面96及98,分别对从入水口40通过旋转中心也就是轴线66的直线,可以以90°±20°角度范围内的角度β分别与水路90及92交叉。

    参照图5,切换阀100当水路90连通到入水口40,水路94连通到出水口46时,具有以90°±20°角度范围内的角度β与水路90交叉的壁面96,但与上述切换阀80不同之处在于不具备壁面98。

    可是,这种切换阀100的出水口46连通到投纬喷嘴,出水口48与切换阀80的不同而连通到排水口,所以与切换阀80同样的作用,产生同样的效果。并且切换阀100也可以将出水口46连通到排水口,出水口48连通到投纬喷嘴。

    参照图6及图7,切换阀102的入水口40通过轴线66的直线与壁面96及98的角度β为75°,对连通入水口40的水路90或92与水路94的角度α为30°。

    图7是在上述的切换阀102中,将由于压力水推压导水路86的壁面所产生的对阀芯的旋转力(旋转扭矩),该壁面96及98具备在阀芯84的状况(A),与不具备的状况(B)作比较的图。

    具备有壁面96、98的状况,推压力F如(A)所示,分为垂直于壁面98的力A1,以及沿壁面98方向的力B1。与此相对,不具备有壁面96、98时,推压力F如(B)所示,分为垂直于水路94内壁面的力A0,以及沿内壁面方向的力B0。

    此外作用于阀芯84的旋转扭矩,当具备有(A)所示的壁面96、98时,是垂直于壁面98的力A1,以及力A1与旋转中心也就是轴线66的距离L1的积,在不具有壁面96、98时,为垂直在水路94内壁面的力A0,以及力A0与轴线66的距离L0的积。

    虽然A1>A0,但从图7可以看出L1<<L0,所以旋转扭矩成为下式:

    A0×L0>A1×L1

    因此,由于在阀芯84形成壁面96、98,会显著的减低作用于阀芯84的旋转力。因而在切换阀102中也与切换阀80同样地作用,产生同样的效果。

    参照图8,切换阀110包含:阀本体112,以及配置在阀本体112的可能以角度旋转的阀芯114。阀本体112与已述的切换阀14(或12)一样,具有一个入水口40(或38),以及两个出水口46、48(或42、44)。出水口46、48分别连接到不同的投纬喷嘴。

    阀芯114将入水口40由导水路146,以选择地旋转到连通到连接第一投纬喷嘴出水口46的第一选择停止位置,以及连通到连接第二投纬喷嘴出水口48的第二选择停止位置间。

    导水路116由连通为Y字型的3个水路120、122、124形成。各个水路120、122、124是从阀芯114的外周面向阀芯114的轴线66延伸。

    当阀芯114在规定的旋转位置时,水路120、122连通到入水口40。如图8(A)所示,当水路120连通到入水口40时,水路124连通到出水口46。如图8(B)所示,水路122连通到入水口40时,水路124连通到出水口48。

    对于阀芯114,当阀芯114旋转到规定旋转位置的状态时,在水路124内壁中相对于入水口40的地方,具有向入水口40开口的孔126及128。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是孔126及128,通过以同轴的连接到水路120及122上的圆筒状空间形成。

    并且在切换阀110,从入水口40流入水路120或122的压力水,冲撞在孔126或128的端部壁(也就是孔的尽头底壁)向多个方向跳回,从多个方向冲撞在孔126或128的周壁。因此,压力水通过孔126或128的壁推压阀芯114时,向阀芯114的推压力方向作用,并且向多个方向分散。因此,作用于阀芯114的旋转力大致左右方向均衡,防止阀芯114旋转。

    压力水通过孔壁推压阀芯114到阀本体112,积极的维持阀芯114在规定的旋转位置。因此,防止了由于阀芯114的摆动产生的导水路116与出水口46或48间连通的阻碍,所以能抑止降低从投纬喷嘴的压力水的喷射。

    孔126及128,分别以包含水路120及122的轴线状态,延伸到与入水口40方向相反的方向。因此根据切换阀110,从入水口40流入导水路116的压力水,冲撞在孔126或128的端部壁而推压该端部壁,但孔126及128是分别包含水路126及128的轴线,所以作用于阀芯114的旋转力在左右方向更均衡,有效防止阀芯114的旋转。

    孔126及128虽然是形成为与对应的水路120及122同轴,但也可以与所对应的水路126及128偏心。孔126及128只要是与水路124交叉的方向,就可以向与水路120及122交叉的方向等适宜的方向延伸。

    与孔126及128的轴线成直角的剖面积,也可以与对应的水路120及122形成同样的大小,较大或小于对应的水路126及128等,不同于对应的水路126及128也可以。孔126及128的端部壁的壁面(尽头底面)可以是平坦面,也可以是圆锥状的凹面或凸面。

    参照图9,切换阀130将孔126及128的孔壁,是通过既是端部壁又是周壁的圆锥状的尽头底壁,以及向水路120及122轴线方向延伸的周壁在四周形成周壁成为孔的形状,在孔126及128的尽头底部形成有圆锥状的凹处132及134。圆锥状的尽头底壁的壁面(凹处132及134)的顶角,就制成120°。

    并且切换阀130也与切换阀110同样地作用,产生同样的效果。

    参照图10,切换阀140包含:阀本体142,以及能够以角度的旋转配置在阀本体142的阀芯144。阀本体142是与已叙述的切换阀14(或12)一样,具有一个入水口40(或38),以及两个出水口46、48(或42、44)。

    阀芯144是将入水口40由导水路146,以选择地旋转到连通到投纬喷嘴而连通出水口46的选择停止位置,以及连通到排出口而连通出水口48的非选择停止位置之间。

    阀芯144的导水路146具备有:阀芯144停止在任一的选择停止位置及非选择停止位置时,也连通入水口的入口侧水路150;以及阀芯停止在选择停止位置时即连通入水口40到出水口46,同时当停止在非选择停止位置时,将入水口40连通出水口48的出口侧水路152;以及连通两条水路150及152的中央水路154。

    所谓入口侧水路150及出口侧水路152,都由连通到中央水路154的中央水路连通部,以及大于中央水路的直径尺寸并且延伸到阀芯144周方向的出水口连通部,形成为延伸在阀芯144的周方向并且开放在阀芯144的外周面的槽状凹处。中央水路154是通过阀芯144的轴线66延伸到阀芯144直径方向或成为圆筒形状。

    因而导水路146,在阀芯144的规定旋转位置能够连入水口40与出水口46,在阀芯144的不同旋转位置能够连入水口40与出水口48,以及至少在阀芯144的一个规定旋转位置,通过该导水路146使阀本体142内壁的一部分对着入水口40。

    导水路146,是使阀本体142内壁的一部分形成为例如至少对向入水口40的中心部分。可是导水路146,是阀本体142内壁(内周面)的一部分形成为对着所有的入水口40也可以。

    在切换阀140中,水路152连通到任意一个出水口46、48时,流入导水路146的压力水之中,通过的最高速的压力水从入水口40,以直接进入入口侧水路150、中央水路154以及出口侧水路152通过,冲撞在阀本体142的内周面。

    这样以最高速的压力水的高能量部分,不会冲撞在内壁而通过导水路146,所以由流入导水路146的压力流体的旋转力,几乎不会作用到阀芯144。

    参照图11,切换阀160包含阀本体162、以及能够以角度旋转的配置在阀本体162的阀芯164。阀本体162是与已叙述的切换阀14(或12)一样,具有一个入水口40(或38),以及两个出水口46、48(或42、44)。

    阀芯164将入水口40由导水路166,以选择地旋转为连通到投纬喷嘴所连通的出水口46的选择停止位置,以及连通到排出口所连通的出水口48的非选择停止位置间。

    导水口166具备有:在阀芯164停止在选择停止位置时,连通出水口的水路170;在阀芯164停止在非选择停止位置时,连通出水口的水路172;以及阀芯164停止在任意一个的选择停止位置或非选择停止位置时,连通到任意一个出水口的水路174。

    水路170、172是从阀芯164的外周面向轴线66在半径方向延伸,连通到水路174。水路174具有中心侧和轴线66侧形成的扇形的剖面形状,并且水路170、172位于相反侧。阀本体162的内周面的一部分,通过水路170及174或水路172及174对着入水口40。

    因而,导水路166形成使阀本体162内部的一部分相对于入水口40的全部。因此,流入入水口的压力水,不会给导水路166的内壁予旋转力到阀本体162的内壁。因而,切换阀160也与切换阀140同样地作用,产生同样的效果。

    上述任意一个的切换阀,在其规定的旋转位置,特别是选择旋转位置或非选择旋转位置,也可以只是一个,两个或以上也可以。此外作为阀芯的驱动手段,代替使用专用的致动器,也可以使用切换织机的主轴旋转力来传送的凸轮或连杆等运动切换机构。

    在采用多个切换阀的压力水供应装置中,不必为每一个切换阀分别设置压力水供应源,也可以多个切换阀共同使用同样的压力水供应源。

    本发明的内容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只要是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可以作各种的改变。附图标记说明10  压力水供应装置12、14、80、100、110、130、160切换阀16、18  压力水供应源20、22、82、112、142、162阀本体24、26、84、114、144、164阀芯32  致动器38、40入水口42、44、46、48出水口50、52、86、116、146、166导水路66  阀芯的轴线(旋转中心)68、70形成槽的面68a、68b水冲撞面68a、68c面80 切换阀82 阀本体84 阀芯90、92、94、120、122、124、150、152、154、170、172、174水路96、98  壁面126、128 孔132、134凹处

水喷射式织机的切换阀及压力水供应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水喷射式织机的切换阀及压力水供应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水喷射式织机的切换阀及压力水供应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喷射式织机的切换阀及压力水供应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喷射式织机的切换阀及压力水供应装置.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水喷射式织机的切换阀及压力水供应装置,当压力水流入阀芯的导水路时使阀芯不做旋转。切换阀包含:入水口,连通到压力水供应源;阀本体,可选择的连通到至少含一个投纬喷嘴的任一多个末端出水口,具有多个出水口;阀芯,是可旋转地插通于阀本体中,具有连通入水口与一个出水口的导水路。导水路具有与阀芯的轴线平行的面,以及在轴线方向互相离开同时向与该轴线交叉方向连通的两个面的槽。导水路在阀芯规定的旋转位置时能够连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