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性铰接担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主题为无创性铰接担架,具体用于医疗急救部门。
背景技术
公众所知,已有多种类型的担架,这些担架基于用途加以区分。比如,所谓“铲式”担架一般在用于将病人无创性接回的急救操作中使用。一旦已经完成接回,这些担架就不能再构成固定设备,不像“脊椎板(spinal)”式担架那样能够构成用于接回和固定的设备。还有自动装载担架、儿童担架以及可折叠椅式担架和不可折叠椅式担架。
市售的担架都具有用于容置处于伸直姿态的病人的区域和移动的装置。比如,已知铲式担架具有铝制的或铝合金制的框架,并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整长度。这些担架纵向对称,抓握部沿周边布置在担架本体上。
当前已知方案的主要缺点涉及很难在不适宜的环境、尤其是狭窄的空间或支承面不平的环境中使用。
已知担架的另一个缺点在于在极其困难环境下运送病人的过程中这些担架不稳定。
市售担架的再一个缺点是修理担架的成本高以及花费的时间长。而且通常,在某些零件损坏的情况下,必须将担架整体更换。
现有技术的又一个缺点涉及到担架缺乏舒适感。事实上,病人直接直挺挺地躺卧在金属制成的因而刚硬的框架上,所以非常辛苦和不舒服。
市售担架的再一个缺点在于担架本身的物流管理存在困难。
【发明内容】
在本文中,本发明最根本的技术任务是提出一种无创性铰接担架,所述担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具体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创性铰接担架,所述担架能够容易地适用于不适宜的环境、尤其是适用于狭窄的空间或者支承面不平的地方。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无创性铰接担架,即使当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运送病人时,所述担架仍具有高度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无创性铰接担架,在损坏的情况下,所述担架能够在短时间内以适度成本得以修复。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创性铰接担架,所述担架对于使用者和护理人员而言都是合乎人体工效学的。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无创性铰接担架,从物流学的观点看,所述担架能够容易地加以管理。
所指明的技术任务和所确定的目标基本上由根据本发明的无创性铰接担架来实现。
【附图说明】
从对无创性铰接担架的如附图所示的优选但非排它性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因而非限制性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以立体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无创性铰接担架;
图2以俯视图示出图1中的担架;
图3以侧视图示出图1中的担架;
图4、5和6以三个立体图示出图1中的担架的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附图标记1指示无创性铰接担架,尤其是医疗急救部门中使用的担架。比如,这种担架1用于在急救操作中将使用者接回以及用作固定设备。可替代地,担架1可以是“脊椎板”式的。担架1包括用于沿纵向轴线3容置使用者的区段2。具体地,使用者沿着该纵向轴线3伸直躺卧。担架1还设置有位于容置区段2的两个相对的端部5处的致动装置4。
创新性地,致动装置4包括用于担架1的铰接装置6。有利地,这些铰接装置6操作性作用于容置区段2,以通过改变容置区段2的由铰接装置6连接的两个部分7(或半壳)地相互定位来调整操作形态以便支承伸直的使用者。优选地,容置区段2的这两个部分7相对于纵向轴线3对称且具有平面延伸部。具体地,由所述部分7确定的平面相交于纵向轴线3,进而形成一定角度。铰接装置6使得能够改变所述角度,从而使担架1适于各种接回环境。
有利地,容置区段2由多个同样的中央单元8和两个也是同样的外部单元9构成。具体地,这些外部单元9容置致动装置4。优选地,具有两个中央单元8,每个中央单元由两个中央子单元25形成,使得这两个中央子单元分别容置腰部和背部。各自由两个外部子单元26形成的外部单元9分别容置颈部和足部。
创新性地,担架1的铰接装置6包括用于使容置区段2的两个部分7以期望构型互相倾斜的第一铰接元件10a和第二铰接元件10b。具体地,该期望构型与由包括部分7的平面所形成预定角度值相对应。
创新性地,担架1的铰接装置6还包括第一锁定元件11a和第二锁定元件11b,以便将部分7锁定成期望构型。具体地,锁定所述部分7,使得保持住由包括部分7的平面所形成预定角度值。
创新性地,铰接装置6相对于纵向轴线3偏离中心,从而便于接回使用者。有利地,第一铰接元件10a与第二铰接元件10b以及第一锁定元件11a与第二锁定元件11b相对于纵向轴线3成反对称关系。
优选地,用于担架1的致动装置4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抓紧担架1的抓握区12。优选地,这两个抓握区12由软塑料材料制成以便于抓紧担架1。优选地,两个抓握区12分别介于第一铰接元件10a与第一锁定元件11a之间以及第二铰接元件10b与第二锁定元件11b之间。优选地,担架1包括沿担架1的外周定位且平行于纵向轴线3的辅助抓握区27。
担架1具有优选由金属制成的框架18。更优选地,框架18由比如铝或铝合金等非磁性金属材料制成。例如,框架18由已知类型的管状节段19构成。
创新性地,框架18施加有由硬塑料材料制成的第一层以使担架1结构性成形。优选地,该第一层由耐热材料制成。更优选地,该第一层由比如POLIFOR等热塑性聚合物制成。
创新性地,所述第一层施加有由软塑料材料制成的第二层,以便提高支承在担架1上的使用者的舒适度。优选地,该第二层由耐热材料制成。更优选地,该第二层由比如FORPRENE等热塑性弹性体制成。优选地,两个抓握区12和辅助抓握区27定位在该第二层上。
有利地,担架1设置有射频识别设备(一般公知的是英语“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RFID)。优选地,射频识别设备是无源电子电路。具体地,射频识别设备用于与担架1的识别参数通信。比如,这些识别参数包括担架1从医院进出的时间和日期,担架1的所属批次和购买日期,以及担架1本身下次维护的规定日期。
优选地,担架1的厚度大约为5cm,宽度大约为43cm,长度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以公知方式从最小大约165cm调节到最大大约201cm。担架1的重量大约为11kg,并且其运载能力大约为150kg。优选地,担架1是可折叠的,而且在折叠构型下,长度是120cm,厚度是9cm。
优选地,担架1上可施加有识别元件。例如,这些识别元件包括附连至担架1的下部区域的胶粘标签。具体地,这些胶粘标签记载出售担架1的制造商的商标和名称。可替代地或者另外地,这些胶粘标签记载担架1所属医疗机构的标志。可替代地或者另外地,这些胶粘标签记载着比如医药产品等的广告信息。可替代地或者另外,胶粘标签记载捐赠担架1的个人或组织的名称。
优选地,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具有便于进一步识别担架1的个性化颜色。比如,不同的颜色代表担架1所属的同一医疗机构的不同部门。
借助于已知类型的保持带将使用者保持在担架1中。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无创性铰接担架的操作。在操作以接回使用者时,比如在急救时,使用例如“铲”式担架1。通过抓紧抓握区12和辅助抓握区27将担架1抬起并运送至使用者近前。根据待接回的使用者的身高调节担架1的长度。
为了适应不同的接回环境(狭窄的空间、支承面的形状等),操作员在第一铰接元件10a和第二铰接元件10b上动作,从而使部分7倾斜成期望构型。病人作用在容置区段2上的体重致动第一锁定元件11a和第二锁定元件11b,使得部分7保持锁定在期望构型。由此,能够以无创性方式将使用者运送至医疗机构,而且在施行急救之后担架1还能够起到固定式设备的作用。
从以上给出的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无创性铰接担架的特征以及优点已经清楚。
具体地,由于存在使得能够改变容置区段的两个部分的相互定位的铰接装置,担架能够容易地适用于不适宜的环境,尤其是适用于狭窄的空间或者支承面不平的地方。由此,使得脊柱的移动最小化。
另外,由于铰接装置相对于纵向轴线偏离中心,因此即使在极为困难的环境中接回和运送使用者时担架也能保持稳定。该优点由于第一铰接元件与第二铰接元件以及第一锁定元件与第二锁定元件成反对称关系而得以增强。
而且,在损坏的情况下,担架能够容易地得以修复。事实上可以只更换损坏的子单元(中央或外部),所以与目前市场上的担架相比,降低了成本并减少了花费的时间。
除此以外,担架由硬材料和软材料构成,这使得使用者待在担架上的更舒适。担架的这种层状结构还使其能够作为固定及接回设备使用,从而确保对于使用者而言合乎良好的人体工效学。
此外,由于抓握区由软塑料材料制成,所以该担架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同样合乎人体工效学。
最后,具有射频识别设备并且第一及第二层具有个性化颜色有助于担架的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