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光固化抗刮离型膜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型膜,特别涉及一种紫外光固化抗刮离型膜。
背景技术
离型膜又称防粘膜,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简称PET)、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塑料(简称BOPP)、聚乙烯塑料(简称PE)、碳酸
酯塑料(简称PC)、聚苯乙烯塑料(简称PS)、聚丙烯塑料(简称CPP)
为基材制作的一种表面具有低表面能的特性的材料。将紧邻的黏胶从离型
面剥离时,可以轻易剥离或移取离型材料,而不伤害黏胶物性。离型膜的
特点是表面平整、洁净度高,后续加工尺寸稳定,透明度及颜色可调整,
薄膜的厚度与基材的种类可选择的范围广。利用离型膜这些特点可以向光
学与电子领域的零部件的深加工发展,从而适应这一领域越来越多的自动
化生产工艺过程,目前,离型膜能够广泛应用于覆铜板、印刷电路板、电
子胶黏剂等领域。
离型膜包含基材膜和离型层。基材膜表面至少一面设置有离型层,以
提供较低的表面能量。基材膜多采用纸、塑料薄膜作为材料,离型层主要
采用硅混合物构成。一般多用于产业用粘着带或者胶粘带等的,对离型膜
的性能要求较低,只需要其具有高密着性和残留胶粘率,但是随着工业领
域的迅速发展,离型膜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对其其他性能也有了一定要
求。
然而,传统的离型膜多采用热固化方式加工而成,当固化温度过高时,
会导致离型膜变得脆而硬,严重影响其质感,若降低固化温度,则固化不
彻底且延长加工时间,不利于工业生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外光固化抗刮
离型膜。所述紫外光固化抗刮离型膜,各组分相互配合,使得得到的离型
层能够均匀涂布于基膜层上,通过紫外光固化成型,进而使得到的离型膜
在与接触的粘着带或者胶粘带分离时不产生粘连,生产效率高;同时含有
氟碳树脂及纳米氧化铝,使离型膜具备很强的抗刮能力,扩大其使用范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紫外光固化抗刮离型膜,包括基膜层,所述基膜层上设置有离型
层,所述离型层由离型剂涂覆而成,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质量份数的各组
分:甲基丙烯酸甲酯:25-40份;氟碳树脂:2-8份;光引发剂:0.05-0.5
份;纳米氧化铝:3-10份;二氧化钛:5-15份;增韧剂:1-5份;消泡剂:
0.2-2.5份;附着力促进剂:0.1-0.8份;溶剂:20-40份。
进一步地,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各组分:甲基丙烯酸
甲酯:29-38份;氟碳树脂:2-5份;光引发剂:0.2-0.5份;纳米氧化铝:
5-10份;二氧化钛:5-11份;增韧剂:2-4份;消泡剂:0.6-2份;附着力
促进剂:0.4-0.8份;溶剂:25-35份。
进一步地,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各组分:甲基丙烯酸
甲酯:32份;氟碳树脂:4份;光引发剂:0.4份;纳米氧化铝:8份;二
氧化钛:5.5份;增韧剂:3.2份;消泡剂:1.8份;附着力促进剂:0.5份;
溶剂:28份。
同时,所述基膜层材料为PE、PET、TPX、PMMA、BOPP或PS中的
任一种。
且有,所述光引发剂为自由基光引发剂。
另,所述自由基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或二苯基乙酮或α-羟烷基苯酮中
的任一种。
再有,所述纳米氧化铝的粒径为50-150nm。
且,所述增韧剂为聚丁二烯橡胶或丁腈橡胶或丁苯橡胶;所述消泡剂
为乙二醇二硬脂酸酯或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氯
代树脂或聚酯树脂或有机硅烷化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紫外光固化抗刮离型膜,各组分相互配合,使得得
到的离型层能够均匀涂布于基膜层上,通过紫外光固化成型,进而使得到
的离型膜在与接触的粘着带或者胶粘带分离时不产生粘连,生产效率高;
同时含有氟碳树脂及纳米氧化铝,使离型膜具备很强的抗刮能力,扩大其
使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
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紫外光固化抗刮离型膜,包括基膜层,所述基膜层上设置有离型
层,所述离型层由离型剂涂覆而成,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质量份数的各组
分:甲基丙烯酸甲酯:25份;氟碳树脂:3.5份;光引发剂:0.05份;纳米
氧化铝:5份;二氧化钛:5份;增韧剂:2.5份;消泡剂:0.8份;附着力
促进剂:0.1份;溶剂:20份。
其中,所述基膜层材料为PE,所述光引发剂为自由基光引发剂二苯甲
酮,所述纳米氧化铝的粒径为50nm,所述增韧剂为聚丁二烯橡胶;所述消
泡剂为乙二醇二硬脂酸酯;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有机硅烷化合物。
实施例2
一种紫外光固化抗刮离型膜,包括基膜层,所述基膜层上设置有离型
层,所述离型层由离型剂涂覆而成,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质量份数的各组
分:甲基丙烯酸甲酯:30份;氟碳树脂:2份;光引发剂:0.12份;纳米
氧化铝:3份;二氧化钛:7.5份;增韧剂:1份;消泡剂:0.2份;附着力
促进剂:0.5份;溶剂:24份。
其中,所述基膜层材料为PET,所述光引发剂为自由基光引发剂二苯
基乙酮,所述纳米氧化铝的粒径为80nm,所述增韧剂为丁腈橡胶;所述消
泡剂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氯代树脂。
实施例3
一种紫外光固化抗刮离型膜,包括基膜层,所述基膜层上设置有离型
层,所述离型层由离型剂涂覆而成,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质量份数的各组
分:甲基丙烯酸甲酯:32份;氟碳树脂:4份;光引发剂:0.4份;纳米氧
化铝:8份;二氧化钛:5.5份;增韧剂:3.2份;消泡剂:1.8份;附着力
促进剂:0.5份;溶剂:28份。
其中,所述基膜层材料为TPX,所述光引发剂为自由基光引发剂二苯
甲酮,所述纳米氧化铝的粒径为100nm,所述增韧剂为丁苯橡胶;所述消
泡剂为乙二醇二硬脂酸酯;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聚酯树脂。
实施例4
一种紫外光固化抗刮离型膜,包括基膜层,所述基膜层上设置有离型
层,所述离型层由离型剂涂覆而成,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质量份数的各组
分:甲基丙烯酸甲酯:32份;氟碳树脂:8份;光引发剂:0.22份;纳米
氧化铝:8份;二氧化钛:11份;增韧剂:5份;消泡剂:2.5份;附着力
促进剂:0.8份;溶剂:35份。
其中,所述基膜层材料为PMMA,所述光引发剂为自由基光引发剂α-
羟烷基苯酮,所述纳米氧化铝的粒径为120nm,所述增韧剂为,丁苯橡胶;
所述消泡剂为乙二醇二硬脂酸酯;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有机硅烷化合物。
实施例5
一种紫外光固化抗刮离型膜,包括基膜层,所述基膜层上设置有离型
层,所述离型层由离型剂涂覆而成,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质量份数的各组
分:甲基丙烯酸甲酯:40份;氟碳树脂:6份;光引发剂:0.5份;纳米氧
化铝:10份;二氧化钛:15份;增韧剂:2份;消泡剂:1.8份;附着力促
进剂:0.4份;溶剂:40份。
其中,所述基膜层材料为PS,所述光引发剂为自由基光引发剂二苯基
乙酮,所述纳米氧化铝的粒径为150nm,所述增韧剂为聚丁二烯橡胶;所
述消泡剂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有机硅烷化合
物。
将上述实施例1-5中的离型剂辊涂一层于基层膜表面,进入装有2支
9.6kw紫外灯,传输速度为25m/min的光固化机固化。
为了对实施例1-5中一种紫外光固化抗刮离型膜的离型力进行测试,
使用FINAT-10,在各实施例离型膜上附着宽50mm×长175mm的标准带
(TESA7475-丙烯酰氯类)。接着,利用FINAT-10试验辊(2Kg载荷),
以10mm/sec的速度往返两次把标准带压紧,用两块平整的金属板夹住离型
膜,一边加上70g/cm2的压力,在大约25℃的温度下保持20h。之后,卸掉
压力,4h后把离型膜固定到治具,将标准带从180°的方向按照300mm/min
的速度剥离、测试,反复测试5次取平均值,结果见表1。
对实施例1-5的薄膜刮破硬度进行测试,在五道刮痕中,如果有两道
或两道以上未刮划破薄膜时,则换用前一硬度标号的铅笔试验,直至找出
薄膜被刮破两道或两道以上的铅笔,这个铅笔硬度标号的后一位标号即为
刮破薄膜的铅笔硬度,结果见表1。
对实施例1-5的薄膜擦伤硬度进行测试,在五道刮痕中,如果有两道
或两道以上薄膜未擦伤时,则换用前一硬度标号的铅笔试验,直至找出薄
膜被擦伤两道或两道以上的铅笔,这个铅笔硬度标号的后一位标号即为薄
膜擦伤的铅笔硬度,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1-5中离型膜的性能测试结果
从上表可知,实施例1-5中紫外光固化抗刮离型膜的刮破硬度达到H
级,擦伤硬度达到B级,表明离型膜具备很强的抗刮能力;同时,各组分
相互配合,使得得到的离型层能够均匀涂布于基膜层上,通过紫外光固化
成型,进而使得到的离型膜在与接触的粘着带或者胶粘带分离时不产生粘
连,生产效率高。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
当理解,可以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
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