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610152933.8
2006.09.21
CN101149167A
2008.03.26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4D 15/02申请公布日:20080326|||公开
F24D15/02; F24D13/00
F24D15/02
曹建华
100086北京市海淀区青云里满庭芳园3号楼302室
本发明是一种电能蓄热系统,包括电热转换装置、固体高温蓄热体和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转换装置与所述高温固体蓄热体相连,所述高温固体蓄热体通过传热装置与被加热体相连。本发明在供热系统中,采用固体高温蓄热体来替代传统的水蓄热体,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宝贵的水资源,有利于环保,而且还具有占地小,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电能蓄热系统,包括电热转换装置、固体高温蓄热体和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转换装置与所述高温固体蓄热体相连,所述高温固体蓄热体通过传热装置与被加热体相连。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高温蓄热体为高温陶瓷。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转换装置为红外线加热装置。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转换装置为电加热器。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装置为热管。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装置为换热盘管。
说明书蓄热式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热式供热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能蓄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能蓄热的主要方式为水箱(罐、池等)蓄热。即先通过电能将水加热,待需使用热能时,再将水中热能送至用户。例如,在空调、采暖、生活热水等系统中,通常在夜间用电将蓄热罐中蓄热水加热,白天再将蓄热水直接送至用户(或换热)。 用水蓄热的方式缺点如下: (1)大量消耗水资源。 (2)蓄热水通常使用软化水,成本高,排污对环境有破坏作用。 (3)水箱占地(房间)大、重量大,实施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水蓄热方式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省水、占地小、成本低而且效率更高的电能蓄热系统。 本发明的电能蓄热系统包括电热转换装置、固体高温蓄热体和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蓄热体为高温固体蓄热体,所述高温固体蓄热体通过传热装置与被加热体相连。 所述电热转换装置可以是电加热器、电加热管、红外线加热器及其它用电转化为热的装置。 所述高温固体蓄热体可以是高温陶瓷,或类似的固体高温蓄热体。 所述传热装置可以是热管、换热盘管等。 被加热体可以是水或其它液体、气体或固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电能蓄热装置包括电热转换装置1、高温固体蓄热体2和传热装置3,其特征在于电热转换装置1与高温固体蓄热体2相连,用以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然后加热该高温固体蓄热体2,再通过传热装置3将高温固体蓄热体2与被加热体4相连,用以将高温固体蓄热体2的热量传递给被加热体4。电能转换装置1可以采用电加热器、电加热管、红外线加热器或其它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 电热转换装置1可以是电加热器、电加热管、红外线加热器及其它用电转化为热的装置。 高温固体蓄热体2可以是高温陶瓷,或类似的固体高温蓄热体。 传热装置3可以是热管、换热盘管等。 被加热体4可以是水或其它液体、气体或固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利用红外线加热器将高温陶瓷蓄热体加热,将热管的一头插入高温陶瓷蓄热体内,另一头插入被加热体,如水内,从而可将热量传递给用于供热的水。 本发明在供热系统中,采用固体高温蓄热体来替代传统的水蓄热体,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宝贵的水资源,有利于环保。而且还具有占地小,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蓄热式供热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蓄热式供热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电能蓄热系统,包括电热转换装置、固体高温蓄热体和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转换装置与所述高温固体蓄热体相连,所述高温固体蓄热体通过传热装置与被加热体相连。本发明在供热系统中,采用固体高温蓄热体来替代传统的水蓄热体,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宝贵的水资源,有利于环保,而且还具有占地小,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