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579233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45808.0

申请日:

2009.01.23

公开号:

CN101476180A

公开日:

2009.07.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D01H 4/02申请日:20090123授权公告日:20101208终止日期:20140123|||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D01H 4/02合同备案号:2011320000365让与人:东华大学受让人:江阴市华方新技术科研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申请日:20090123公开日:20090708授权公告日:20101208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1032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1H4/02; D01H7/88

主分类号:

D01H4/02

申请人:

东华大学

发明人:

薛文良; 程隆棣; 俞建勇; 邹专勇; 朱如华

地址:

201620上海市松江区松江新城区人民北路29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黄志达;谢文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包括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所述的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上开有表面沟槽(3),纤维入口(1)的直径D1大于空心锭通道(2)的直径D2,纤维入口(1)倒角θ为30°~60°,所述的表面沟槽(3)的内表面为流线型。本发明能减少纤维的损失量,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纱线生产成本;同时使纱线中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将大大增强,从而提高了最终纱线的强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其特征是:包括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所述的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上开有表面沟槽(3),纤维入口(1)的直径D1大于空心锭通道(2)的直径D2,纤维入口(1)倒角θ为30°~60°,所述的表面沟槽(3)的内表面为流线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其特征是:所述的所述的表面沟槽(3)为直线形或弧线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其特征是:所述的表面沟槽(3)共有4~8个,以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

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其特征是:所述的纤维入口(1)的直径D1为3~5mm,空心锭通道(2)的直径D2为1.2~1.6mm,表面沟槽(3)的宽度D3为0.1~0.8mm,纤维入口(1)到空心锭通道(2)的高度H1为8~10mm,空心锭通道(2)高度H2为4~6mm,表面沟槽(3)高度H3为0.1~1mm。

说明书

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喷气涡流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喷气涡流纺用自捻空心锭。
背景技术
喷气涡流纺以其高产高速的优异性能成为目前发展较快的新型纺纱技术之一,但是至今纱线质量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纱线细节多、强力低,从而限制了其产品开发应用领域的拓展。其主要原因是:一、从加工方法来说,由于采用旋转气流加捻方式,虽然相对于机械加捻来说效率大大提高了,但是对纤维控制力的下降又容易导致纤维的损失,从而使得最终纱线细节增多、并且强力下降;二、从纱线结构来说,由于喷气涡流纺最终纱线为中间平行纤维加外层包覆纤维,与环锭纺纱线中纤维的螺旋形结构相比,喷气涡流纺纱线的纤维抱合力低,从而使得纱线强力有所下降。因此如何优化纱线结构、改善细节多、强力低的问题,已经成为突破喷气涡流纺进一步发展瓶颈的重要课题;同时,虽然喷气涡流纺利用气流加捻纤维成纱克服了加捻部件高速回转产生的惯性力大的缺点,不但可大大提高加捻效率,而且能大幅提高纺纱速度和降低能耗,但气流对纤维的控制不如机械对纤维的控制强,在高速气流作用下,部分纤维将脱离气流的控制,随气流排出,形成落纤,致使原料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从而增加纱线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纱线结构较差、细节多、强力低的缺陷。
一种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包括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所述的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上开有表面沟槽(3),纤维入口(1)的直径D1大于空心锭通道(2)的直径D2,纤维入口(1)倒角θ为30°~60°,所述的表面沟槽(3)的内表面为流线型。
所述的所述的表面沟槽(3)为直线形或弧线形。
所述的表面沟槽(3)共有4~8个,以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
所述的纤维入口(1)的直径D1为3~5mm,空心锭通道(2)的直径D2为1.2~1.6mm,表面沟槽(3)的宽度D3为0.1~0.8mm,纤维入口(1)到空心锭通道(2)的高度H1为8~10mm,空心锭通道(2)高度H2为4~6mm,表面沟槽(3)高度H3为0.1~1mm。
有益效果
本发明纤维入口的直径大于空心锭通道的直径,有利于纤维的进入,并且入口表面沟槽的摩擦力作用,有助于抵抗气流的抽拔力,减少纤维的损失量,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纱线生产成本;同时当连续的纤维流进入空心锭时由于表面沟槽的摩擦力作用,在旋转气流带动下纤维自身将产生一定的旋转,并将保持这种旋转状态进入纱体,最后通过纱线本身的捻度将其状态固定,一方面由于纤维本身扭转内应力的作用,纱线中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将大大增强,从而提高了最终纱线的强力;表面沟槽内表面的流线型结构,可以防止纤维挂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的水平投影图;
图3为本发明的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的水平投影图;
图4为本发明的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表面沟槽的剖面图。
其中,1—纤维入口、2—空心锭通道、3—表面沟槽、D1—纤维入口直径、D2—空心锭通道直径、D3—表面沟槽宽度、H1—纤维入口到空心锭通道的高度、H2—空心锭通道高度、H3—表面沟槽高度、θ—纤维入口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包括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所述的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上开有4个以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的直线形表面沟槽3,所述的纤维入口1的直径D1为3mm,空心锭通道2的直径D2为1.2mm,表面沟槽3的宽度D3为0.1mm,纤维入口到空心锭通道的高度H1为8mm,空心锭通道高度H2为4mm,表面沟槽高度H3为0.1mm,纤维入口1倒角θ为30°,所述的表面沟槽3的内表面为流线型。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一种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包括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所述的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上开有8个以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的弧线形表面沟槽3,所述的纤维入口1的直径D1为4mm,空心锭通道2的直径D2为1.4mm,表面沟槽3的宽度D3为0.4mm,纤维入口到空心锭通道的高度H1为9mm,空心锭通道高度H2为5mm,表面沟槽高度H3为0.4mm,纤维入口1倒角θ为45°,所述的表面沟槽3的内表面为流线型。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一种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包括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所述的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上开有6个以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的弧线形表面沟槽3,所述的纤维入口1的直径D1为5mm,空心锭通道2的直径D2为1.6mm,表面沟槽3的宽度D3为0.8mm,纤维入口到空心锭通道的高度H1为10mm,空心锭通道高度H2为6mm,表面沟槽高度H3为1mm,纤维入口1倒角θ为60°,所述的表面沟槽3的内表面为流线型。

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包括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所述的纤维入口(1)和空心锭通道(2)上开有表面沟槽(3),纤维入口(1)的直径D1大于空心锭通道(2)的直径D2,纤维入口(1)倒角为3060,所述的表面沟槽(3)的内表面为流线型。本发明能减少纤维的损失量,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纱线生产成本;同时使纱线中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将大大增强,从而提高了最终纱线的强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