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蚕丝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5790906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23430.X

申请日:

2008.04.14

公开号:

CN101255613A

公开日:

2008.09.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01D 5/253公开日:20080903|||公开

IPC分类号:

D01D5/253; D01D1/02; D01F4/02

主分类号:

D01D5/253

申请人:

朱建清

发明人:

朱建清

地址:

215500江苏省常熟市董浜镇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一种异形蚕丝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先用低温等离子对蚕丝纤维及其织物进行前处理,然后用精炼剂进行复炼,完成精炼脱胶,配以合适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制得白色丝素,以溴化锂溶液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溶解,应用高效反应技术生产出丝素膜,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进行纺丝,通过对“十”字型喷丝板的孔型特殊排列,在保证纤维中异形度的同时又稳定了纺丝生产。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异形蚕丝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先用低温等离子对蚕丝纤维及其织物进行前处理,然后用精炼剂进行复炼,完成精炼脱胶,配以合适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制得白色丝素,以溴化锂溶液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溶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纺丝选择合适的工艺条,采用高效反应技术生产出丝素膜。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采用“十”字孔型特殊排列的喷丝板。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异形蚕丝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蚕丝纤维及其织物的加工工艺方法,特别是一种异形蚕丝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蚕丝纤维主要由呈纤维状的丝素蛋白及球状蛋白丝胶两大部分组成。在蚕丝纤维的制作过程中首先将蚕丝原料浸入碱性溶液中精练,以除去蚕丝表面的丝胶层,取出挤干后,用水洗涤,室温下干燥,得到白色的丝素;然后将丝素于室温下搅拌溶解在的溴化锂水溶液中,形成浓度为10%~20%的丝素溶液,经过透析出盐,干燥后制得无色透明的再生丝素膜,其次将再生丝素膜与蒸浓的N一甲基吗啉氧化物(NMMO)水溶液加入普通溶解,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搅拌,制得纺丝溶液,最后将纺丝原液经真空脱泡后移入纺丝。通过冷却,干燥后卷绕成蚕丝纤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蚕丝生产工艺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节能高效,有利于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蚕丝纤维生产方法,通过异型喷丝板面“十”字异形的设计和使用生产出高性能的吸湿排汗蚕丝纤维,该纤维在保留了原有的蚕丝纤维具有质轻、蓬松弹性好,手感滑爽等优越特点,同时由于它采用了十字形的纤维截面形状设计,将毛细管原理成功地运用到纺织品表面结构,使其能够快速吸水、输水、扩散和挥发,从而保持人体皮肤的干爽。同时,由于蚕丝纤维具有较高的湿屈服模量,在湿润状态时也不会像海棉纤维那样倒伏,所以始终能够保持织物与皮肤间的微气候状态,达到提高舒适性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形蚕丝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先用低温等离子对蚕丝纤维及其织物进行前处理,然后用精炼剂进行复炼,完成精炼脱胶,配以合适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制得白色丝素,以溴化锂溶液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溶解,应用高效反应技术生产出丝素膜,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进行纺丝,通过对”十“字型喷丝板的孔型特殊排列,喷丝孔径,长宽比,长径比,以及沟槽间隙的独特设计,在保证纤维中异形度的同时又稳定了纺丝生产。
本发明方案的技术进步效果是,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明显优点,同时稳定了溶液正常纺丝,减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纺丝生产产能,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事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1.将蚕丝原料浸入碱性溶液中精练,以除去蚕丝表面的丝胶层。即:将蚕丝原料放入0.3%~0.5%(重量百分比)碳酸钠溶液中,搅拌,煮沸30~60分钟,取出,挤干,如此精练1次或反复精练2~4次,最后取出,挤干,用水洗涤,室温下干燥,得到白色的丝素;其中过程实施采用等离子技术体前处理,采用的工作气体是氩气、氮气、氧气、空气中的一种或上述气体的混合气体:背底真空度为1-6Pa,工作压力为10-120Pa,放电功率为10-250W,处理时间为1-20分钟。
把N一甲基吗啉氧化物(NMMO)水溶液在减压条件下蒸浓,使其含水量为12%~20%。
2.上述1中所得的丝素于室温下搅拌溶解在45%~60%(重量百分比)的溴化锂水溶液中,形成浓度为10%~20%(重量百分比)的丝素溶液,加入水稀释3~10倍后过滤,然后用中空纤维膜进行透析除盐,得到再生丝素水溶液,将其置于容器内,在室温下干燥,制得无色透明的再生丝素膜。
3.将上述2中所得的无色透明的再生丝素膜与上述1中所蒸浓的N一甲基吗啉氧化物(NMMO)水溶液以10∶90~40∶60的重量比加入普通溶解釜中,在90~120℃下,经80~120r/min转速搅拌物料4~5小时,此时丝素已完全溶解,生成10%-一40%丝素/NMMO水溶液,即获得棕色透明的再生蚕丝的纺丝原液。
4.将上述3中所得的棕色再生蚕丝的纺丝原液经真空脱泡后移入纺丝机,在纺丝温度为90~110℃下,经喷丝板压出,组件压力100bar。
5、喷丝板的喷丝孔为12孔同心圆排列。
6、将上述4中溶液通过组件喷出后经空气冷却后进入80%~100%的甲醇水溶液凝固浴凝固成形,经水洗后以一定的速度(600M)卷绕成筒,经干燥制成蚕丝纤维。

一种异形蚕丝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异形蚕丝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异形蚕丝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异形蚕丝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异形蚕丝生产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一种异形蚕丝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先用低温等离子对蚕丝纤维及其织物进行前处理,然后用精炼剂进行复炼,完成精炼脱胶,配以合适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制得白色丝素,以溴化锂溶液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溶解,应用高效反应技术生产出丝素膜,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进行纺丝,通过对“十”字型喷丝板的孔型特殊排列,在保证纤维中异形度的同时又稳定了纺丝生产。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清洁生产和环境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