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缝纫双线链式线迹的线缝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缝纫双线链式线迹的线缝的方法,双线链式线迹是借助一台带缝针和针线以及大线钩和钩线的工业缝纫机形成,针线锁紧在缝料下面形成链状地线环;在形成线迹过程中,与缝纫方向特别成直角方向运动的大线钩在针线环上升位置时接纳针线环,并且引导钩线通过该线环,针线环在大线钩上沿着滑动,此时钩线和针线环被形成一个缝针要在下一个下降行程时穿入的缝线三角。
工业缝纫几段织物或多个织物单片时,特别是在缝纫镶边线缝时,采用相应的成缝过程产生一直的双链式线迹的线缝。应用双链式线迹的特别优点是,因为可以取消收片轴的设置,不需要卷绕钩线。缝线的导向一方面是借助缝针携带缝线穿刺过缝纫平面(缝料)并在缝针退针时,在缝纫平面后面形成一个面线环,而另一方面在缝纫平面下面设置一个大线钩,该弯针携带钩线并穿入通过缝线的线环。按直的线缝方向缝纫,形成双线链式线迹的线缝是不成问题的。在使用通常的工业缝纫机情况下,可获得高的缝速,每分钟达到4000个线迹以上,甚至6000线迹以上。产生的效果是,按线缝方向缝纫时,仅仅缝料的输送就将导致针线环和弯钩线形成一个三角线环,之后缝针在退针过程穿刺入该三角线环,这样就达到线环的锁紧。当然如果三角线环不是按合适的形成或不在正确位置上形成,则会产生缺陷线迹,导致将来的线缝绽开。比如相继的机针叉入点相互靠得很紧时便产生这种缺陷线迹,因为之后三角线环的面积也很小。如果用另一种线缝代替直线缝式双线链线迹,会产生如锯齿线缝或交叉线缝或类似线缝,则采用通常的装置是不能保证形成这种三角线环,即缝针在每个随后的下降行程时是穿入到该三角所围绕的区域内的。特别的问题也是锁紧,在一个线缝结束时,在线缝方向的反方向进行缝纫。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只依靠缝料的输送来形成三角线环。
按现有的技术已经作过尝试,即用一线钩尖头去夹持缝纫平面下面的这些针线并形成三角线环,以保证锁紧。这些装置经不住检验,因为自动操作时不能保证逆线缝方向完美的缝纫,例如为了完成该线缝。而且有关部件的机械稳定性是不够的。进一步说用这些装置的针线存在显著出现断裂损伤的危险,尤其是在高速缝纫下。这些装置上也会发生许多缺陷线迹,特别是在高速情况下,因此这些装置证明是不适合使用的。
从这个困难性出发,本发明的任务是基于开创一种类似型的方法和装置,即在高精确性和在高速缝纫下,特别是在线缝方向不是直线的以及因为线缝结束使缝纫方向反转按逆线缝方向进行时,用此装置以简单方式保证锁紧双线链式线迹。
为了解决这项任务,本发明建议,为防止缺陷线迹,借助一个被传动的辅助器件在缝纫平面下的位于大线钩和缝纫平面之间的区域内,将针线环和钩线按缝针和大线钩的隔距结合并保持住以及作这样的运动,即形成一个缝针在下降行程穿入的三角线环。
根据本发明的工艺方法能保证锁紧所要求的三角线环,即缝针在向下行程时穿入的三角,在各种情况下都是这样的组成和校正,即缝针在下降行程穿入到三角线环包围的区域面。在正常的直线线缝形成中,辅助器件不起作用或甚至关闭。如果几个待缝纫的线迹相邻很紧密时,三角线环能据此扩大面积,因为三角线环形成不取于缝料行进量,而只取决于辅助器件的运动。对于非直线运动的线缝,如锯齿线缝,交叉线缝或类似线缝来说,合适的锁紧也是可能的,因为这里该辅助器件也精确地形成了机针下降行程中穿入区域中的缝线三角。
另外,最好是采取这样的设置,因为双线链式线迹的线缝完成缝纫方向反转,在缝纫方向反转之后并与机针上下运动同步地,由机针在织物下面形成的该面线环由大线钩接纳,然后通过驱动辅助器件,形成面线环的针线与在机针和大线钩前面一距离处的钩线,在线缝方向上缝纫平面下结合在一起,并且该针线被保持在那里,该针线组件沿线缝方向移动,然后由形成面线环的针线、平行于大线钩的钩线区域和导向针线组件区域的钩线区域组成的缝线三角就形成了,机针穿入该缝线三角并且在其上辅助器件释放针线组件区域。
这就保证,即使在逆线缝方向作一次缝纫方向返转时,比如因为结束线缝,形成一个符合大小的三角线环,也能使下行的缝针此时穿入该三角线环。
最好方式是,辅助器件的传动与缝纫机或与缝针的针迹节律同步。
在某种情况下,辅助器件也可以考虑由缝纫机来传动。
例如辅助器件用一根皮带驱动装置同缝纫机的驱动机构连接,以便两个元件使用一个共用的传动装置。
但辅助器件最好能使用单独传动,可以使用伺服电机传动。
为此,也可以设置单独传动装置,该装置只是在辅助器件应当运动时才被致动。
带一个单独传动的传动装置就能使用通常的缝纫机以及应用本发明的有关工艺方法进行运转,并不需要对缝纫机进行改造或更动。
因此单独传动,特别是一种伺服电机传动形式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即使传动精确适应于线缝形成的每个问题或者也可以使传动机构在需要辅助器运动时才投入运行。
此外最好作这样安置,针线环被大线钩接纳后,线环借助辅助器件逆对大线钩的工作方向移动套到大线钩上。
这还改善了缝纫的确定性,因为它防止了面线环从弯针滑离,此外把钩线推到大线钩上增加缝线三角的面积。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是一个双线链式线迹线缝的机器缝纫装置,该双线链式线迹是借助一台带缝针和针线以及大线钩和钩线的工业缝纫机产生,面线在缝料的下面形成链状的线环被锁紧,这里在线迹形成过程中,特别是横向线缝方向运动的大线钩在缝针的线环上升位置勾取针线环,使钩线通过线环,此时针线环沿着大线钩的劲部滑动,钩线和针线环被形成为一个三角线环,缝针在一个下降过程穿入该三角线环。
为了完成上面提到的任务,为避免缺陷线迹,提出通过一个被驱动的辅助器件,在缝纫平面下面,大线钩和缝纫平面之间,距离机针和大线钩一个距离处结合并被夹持和移动,以便形成让机针在向下行程时穿入的三角线环。
较优的进一步结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作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设计能保证,即使在非直线的线缝形成或缝针刺入位置很短间距时或逆线缝方向缝纫时,例如缝纫结束,即使在高的缝纫速度下能简单和精确地形成三角线环,即缝针在退针过程时能穿入的该三角,从而能产生一个按顺序的线缝。
借助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或本发明装置的设计,针线通过辅助器件受到保护性处理,这样大大降低针线断裂的危险。
辅助器件在采用缝纫机传动装置的传动连接条件下,可获得元件的强制性同步运动,从而实现高缝合精度。特别是在逆着线缝方向的线缝上工作时,例如到线缝结束时,较早的进入缝纫过程,以保证相适应的线导向。
特别是借助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和装置能够实现,当双链式线迹锁紧完成后,通过辅助器件直接开始由大线钩接纳线环,并在释放针线环到一规定时间才结束。
如果我们观察一完整完成的双线链式线迹,位于大线钩上接纳的针线环占到总的动作时间的90%以上。
在此时间内,为了完全形成三角线环和保证正确的锁紧,不产生线缝绽开的缺陷线迹。由于辅助器件有多个功能区或工作边缘,针线环在同辅助器件运动过程的协作下能进入确定的,对缝纫过程起决定性时间和空间的位置以及按大小和位置使三角线环定位。因此特别是在快节奏中的自动化运行,保证双线链式线迹的产生,不论它是直线的,或是与直线有偏差的针线形成以及逆线缝方向的缝纫方向反转。
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作用棱边可以按任意方式设计。例如作用棱边可以将一成形件转角而构成。作用棱边也可用一根光洁的棒或类似物体构成,棒上有一槽或一类似元件。对于其功能来说,主要的是,作用棱边使针线和钩线汇合到一个点上,这样有关的三角线环能受到辅助器件的运动而形成。
下面依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有关的元件的正视示意图;
图2和图3是主要元件处于不同工作位置的俯视图。
所示出的只是与发明有关的主要部件。生产双线链式线迹的工业缝纫机的主要元件是缝针1及其针尖上的孔眼2用于通过针线3,后者亦称面线,在缝纫平面4下面的,与缝针1同步传动的大线钩5,其工作方向用6表示。缝针1按箭头方向7运动。大线钩5携带由大线钩一个孔眼9出来的钩线8。为了简明起见,图中未表示出用于放置布料的针板或类似物和一个可能设置的压脚,后者在缝纫平面4内使布料向着针板或一个可能设置的未绘示的缝料输送器压紧。
图1中图形的视向是平行于缝纫平面4上待缝材料的输送方向,图2和图3的视向是垂直于缝纫平面4并特别在缝纫面平4的下面。
待缝材料正常运输方向用一个箭头10标志。该方向符合正常线缝方向,而反方向是指反转的线缝方向。为了在逆线缝方向10缝纫时形成双线链式线迹,一个辅助器件11能起到作用(其作用方式在后文中作详细说明),而如果仅仅通过待缝材料运动就形成后文还要说明三角线环它在按线缝方向10缝纫时不起作用。
图2和图3中可看出,由钩线8和针线3的线环形成的三角线环,其内穿入有带连续的针线3的缝针1。按线缝方向10缝纫时,该三角线环独立地只受到物料输送的形成,这样后退的针1穿入到被形成的缝线三角周围的区域是强制地正确进行。当线缝方向10出现偏移时,尤其是在逆线缝方向10缝纫时,辅助器件11起到使三角线环作这样的张紧,即三角线环所封闭区域被缝针1在下降过程中穿入。辅助器件11的不同位置是用工作位置I至IV表示,这里辅助器件11是处在一个与圆形有所不同的曲线形的小范围运动中工作,从位置I开始,经过位置II到位置III,然后到位置IV,接着又回到位置I。
如图1清楚所示,在按线缝方向10的另一个方向缝纫时,特别是在逆线缝方向10缝纫时,大线钩5接纳由缝针1形成的针线3的线环。大线钩5是横向缝纫方向按箭头6方向移动。辅助器件11在该位置上开始从位置I运动到位置II(如图1和2所示),这样借助第一个作用面12,例如一个侧棱,将形成线环的针线3接纳并逆大线钩5工作方向6将针线推入到大线钩5上并保持在钩上,以防止从大线钩5上滑移并形成一个足够大的三角线环。借助辅助器件11的一个较快运动,逆对大线钩5的工作方向6从位置I进到位置II。
为了针线3和钩线8形成三角线环的准备,辅助器件11又从位置II转移到位置III,直到针线3和钩线8到达辅助器件的棱边13,比如一个角区域或圆倒角区域并保持在该处。按此方式,保持在大线钩5上的针线环范围与自由的钩线8和大线钩5之间张紧成一个三角线环,缝针1在下降过程穿入到该三角内。针线3和钩线8向角区域导线,一直等到缝针1确实穿入到三角线环中为止。
借助第二个作用面14,比如一个边缘角,大线钩5将线的汇合区域向下引导,此时三角线环在缩小三角面积下还一直保持开放,直到针线3开始形成下一个线环为止。大线钩5可以将锁紧的线迹快速通过作用面14以及缝纫过程又能重新开始。这点在图3中的位置IV清楚表示,辅助器件11从该位置又进到位置I。
大线钩5再逆工作方向返回移动到起始位置。辅助器件11在实施例子中是采用一个L形的角。壁的截面最好是圆形,可防止辅助器件11受损伤。辅助器件11的形状不一定需要L形,也可以是任意的形状,只要它具有相适合的作用面和作用棱边。辅助器件的运动可以通过一个单独的传动装置操纵,也可以由一个凸轮传动装置操作,这里通过凸轮的设计能使辅助器件11以简单方式实现减速和加速运动。当然也可以使辅助器件与缝纫机的传动装置强制方式联结,达到同步运行。
本发明不局限于所述的这种实施例,而在公开的范围内可作许多改动。
所有在本说明和/或图中公开的新的单项特征和组合特征都视为本发明的主要特点。